落馬廳官系林則徐後裔?無關!

2020-12-28 杭州網

福州晚報訊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11月28日下午發布援引自海南省紀委監委消息: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原黨組書記、廳長林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海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29日,一則《有辱家門!林則徐後裔被查》的新聞被一些媒體轉發。該文指出,林東為福州籍海軍名將林遵的兒子。但據福州晚報記者了解,林遵一生只娶一妻,只生三女,與該文中的林東沒有關係。

福州晚報記者劉琳在工作之餘

對海軍世家史多有研究

也曾多次赴滬採訪林遵長女

林遵(1905-1979年),原名林準,別名尊之,福州人,為林則徐從弟曾孫,世居福州,家族曾長期居於鼓樓區七星井。解放戰爭後期,林遵還將妻女送回七星井老家居住。

林遵的父親林朝曦,畢業於江南水師學堂第二屆魚雷班,曾任煙臺海軍學堂教習、煙臺海軍學校教官、南京海軍雷電學校教官、南京海軍魚雷槍炮學校學監。

林遵為煙臺海軍學校高材生,後相繼就讀於英國格林尼茨皇家海軍學院、波斯麥斯海軍專科學校,曾任「自強」艦副艦長、國民政府駐德海軍聯絡官。

抗戰全面爆發後,林遵曾任海軍長江中遊布雷遊擊隊第五中隊少校中隊長兼第九分隊分隊長、海軍第二布雷總隊第五大隊少校大隊長兼第九中隊中隊長、國民政府參謀總長辦公室海軍參謀。

抗日戰爭勝利後,林遵曾任國民政府駐美海軍上校副武官。之後,他出任海軍前進艦隊上校總指揮,率前進艦隊進駐西沙、南沙群島,收復南海諸島。今天南海的「太平」「永興」「中業」等一批島名,即是當年林遵以前進艦隊各艦艦名命名。1948年1月,林遵出任海軍海防第二艦隊少將司令。

解放戰爭後期,林遵率國民黨海軍第二艦隊起義。之後,他曾任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第一副司令員、海軍軍事學院副院長、海軍東海艦隊副司令員等。1955年,林遵獲授少將軍銜,成為共和國開國將軍。

林遵一生只娶一妻,太太胡素珍系四川人,畢業於南京金陵女子大學。林遵一生只與胡素珍生有三女,其中兩個女兒亦服務於海軍。長女林華卿,生於1946年,是海軍著名潛艇專家。三女林華建,生於1953年,曾任海軍413醫院護士、海軍411醫院醫生。

摘自《福州海軍世家》(劉琳 著)

昨天林則徐基金會也發表聲明——

林東絕非林遵之子、林則徐後裔

全文如下

11月29日,幾大網站紛紛轉載澎湃新聞網「有辱家門:林則徐後裔林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的新聞,很多關心此事的社會人士紛紛向林則徐基金會求證林東是否林遵之子、林則徐後裔。林則徐基金會副會長、林則徐六代孫女林祝光當即與林遵大女兒林華卿聯繫,林華卿女士非常氣憤,已投訴澎湃新聞網。

現將林華卿女士投訴轉載如下:

請問澎湃新聞講不講職業道德?有沒有一點點責任心?!首席記者嶽懷讓懂不懂歷史知識?有沒有良心?!

林則徐是福建福州人,而文中林東是海南海口人,是後裔嗎?我是林遵將軍的大女兒林華卿,籍貫福州。我家三姐妹,沒兄弟。這些都有據可查。你們極盡污衊之能事,不知是何目的?為了博眼球賺流量,你們這樣和不良媒體有何區別?要求你們儘快查實,公開闢謠並道歉,以正視聽。

林則徐是受國人敬仰的中華民族英雄,絕不容許有人欺世盜名,冒充林則徐後裔,也不允許有的媒體人云亦云,亂發詆毀民族英雄林則徐的新聞及文章。

林則徐基金會堅決支持林華卿女士的正當訴求,嚴正要求涉及的媒體,公開闢謠並道歉,以正視聽。

說了林遵,再來說說林則徐

林遵是林則徐從弟的曾孫,兩人說起來有族親關係,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微信號曾援引《南方日報》的文章,文中這樣寫道:

1785年,林則徐出生於福建侯官縣(今屬福建福州),一個私塾教師家庭,林則徐在《先考行狀》中對父母的言傳身教作過生動描述:

父親性格耿直,「讀書之外,無他嗜好」,他深惡官場腐敗,教育子女要品行端正,「不妄與一事,不妄取一錢」。

母親時常做些針線活以補貼家用,即使後來家境好轉,依舊布衣蔬食,簡樸度日。

林氏夫婦育有三子八女,儘管生活清苦,依舊樂善好施,「視人之急猶己」,為了幫助窮困如洗的親友,寧可自己忍飢挨餓。

林則徐的一生

都注重清廉傳家

林則徐素來將林氏家族的世代清白視為至寶,他曾寫過一幅很有名的對聯:「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去世前,他留給三個兒子的家產,包括房屋、田地等,總共約值三萬兩白銀,且「無現銀可分」(參見《析產鬮書》)。這筆財產,大約僅僅相當於那時總督級別的官員一年半的「養廉銀」(清代朝廷為鼓勵官員清廉自持,於薪酬之外發放的補貼)。

林則徐叮囑兒子們要「慎守儒風,省嗇用度」,切不可養成奢侈享樂的不良作風,「倘因破蕩敗業,即非我之子孫矣。」曾國藩在給其弟曾國荃的家書中由衷感嘆:「(林則徐)督撫二十年,家私如此,真不可及,吾輩當以為法。」

林則徐的三個兒子中,長子林汝舟資質過人,科場得意,二十來歲即中進士,進了翰林院。林則徐為避免兒子飄飄然,在家書中一再告誡他「僥倖成名,切不可自滿」,要他時刻保持頭腦清醒,「一戒傲慢,二戒奢華,三戒浮躁」,不要因為沾染了一身官場習氣而荒廢學業。

同時,他又修書給夫人,要她加強對當時仍然在家讀書的次子林聰彝的管教,希望次子謹慎做人,千萬不可仗著父親的地位,「與官府妄相來往,更不可幹預地方事務」。

「察德澤之淺深,可以知門祚之久暫。」(清·王永彬《圍爐夜話》)林則徐之所以能做到光明磊落、忠公報國、經世濟民,與其祖輩勤儉、仁厚、淡泊、正直的家風薰陶密不可分;他自己也曾結合畢生心得手書「十無益」格言,懸於家中,其中就包括「妄取人財,布施無益;淫惡肆欲,陰騭無益」等教誨。林則徐謹嚴儉樸的家風傳承與清正廉明的從政之道交相輝映,為後世為官者樹立了典範。

相關焦點

  • 林則徐基金會嚴正聲明:海南被查官員林東非林則徐後裔
    據林則徐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11月29日,幾大網站紛紛轉載「有辱家門:林則徐後裔林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的新聞,很多關心此事的社會人士紛紛向林則徐基金會求證林東是否林遵之子、林則徐後裔。林則徐基金會副會長、林則徐六代孫女林祝光當即與林遵大女兒林華卿聯繫,林華卿女士對此表示否認。
  • 有辱家門:林則徐後裔林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人民網提供的簡歷顯示,林東還是著名海軍將領林遵之子,愛國將領林則徐後裔。出身愛國將門之後,卻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林東結局令人唏噓。另外,海南省紀委監委還同時發布了「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原黨組成員、副廳長劉保鋒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的消息。正副廳長同時被官宣落馬,海南省交通運輸廳的反腐進程值得期待。
  • 林則徐後裔發聲:落馬官員林東非林則徐後裔林遵之子,林遵僅有3個女兒
    有媒體報導稱,林東是著名海軍將領林遵之子,林則徐的後裔。11月30日,林遵的大女兒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家中三姐妹,並無兄弟。「即便子孫有什麼問題,跟他有什麼關係呢?」有媒體報導稱,林東是著名海軍將領林遵之子,林則徐的後裔。11月30日,林遵的大女兒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家中三姐妹,並無兄弟。「即便子孫有什麼問題,跟他有什麼關係呢?」
  • 海南交通廳原廳長林東被查,為愛國將領林則徐後裔
    根據人民網提供的簡歷顯示,林東是著名海軍將領林遵之子,愛國將領林則徐後裔。來源:人民網 地方領導資料庫公開資料顯示,林東出生於1960年2月,海南海口人,仕途未出海南省。曾歷任省審計廳副廳長,統計局副局長,三亞市委常委、副市長,儋州市委副書記、市長。2014年10月,林東出任海南省直轄的昌江縣縣委書記。2017年7月任省交通廳廳長。
  • 林則徐的官德家風
    林則徐(1785—1850),福建侯官人,清朝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官至一品。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林則徐因虎門銷煙、奮力抗英而聞名中外,成為一代名臣和民族英雄,為後人稱頌。好在當時有一位姓蘇的福州富戶因敬仰林則徐,聽說他的困境後,自願慷慨解囊,出銀萬兩資助,潔身自好的林則徐卻堅辭不受,直到蘇家答應收下林家的房契做抵押,林則徐才接受了這筆急需的銀兩。林則徐後來給三個兒子寫過一份《析產鬮書》,在這份家書中同樣可看出林則徐的清廉官德。
  • 林則徐後裔林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著名海軍將領林遵之子,愛國將領林則徐後裔。林東資料圖 圖自海南省交通運輸廳網站人民網截圖同日,海南廉政網發布消息稱,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原黨組成員、副廳長劉保鋒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海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今年4月至7月,海南省委第六巡視組第一分組對省交通運輸廳黨組進行省級公共工程領域專項巡視。
  • 林則徐妙用竹筷子
    當時有個大臣名叫林則徐,他主張禁止鴉片買賣,皇帝同意了他的意見,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派他到廣州去禁菸。  剛到廣州,英國的大使便發來請柬,請林則徐到醉仙樓吃飯。  醉仙樓是廣州當時最有名的酒樓,既有做中餐的名廚,又有煮西餐的大師。
  • 林則徐和詔安縣人
    相傳早年赴省參加鄉試,曾獲交於少年林則徐,兩人常在一起會文,過從甚密。林則徐家清寒,書籍文具之外,更無長物。沈履元訪林家時,曾贈以壽山石雕鎮紙。這一次榜發,沈履元名落孫山。嘉慶九年( 1804年),沈履元成了副貢生,再次赴省城鄉試。到福州後自然拜會林則徐。林則徐也準備參加鄉試,兩人又常常聚首會文,切磋功課。
  • 林則徐的詩有哪些?林則徐的詩詞全集7首
    清代詩人林則徐,林則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漢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
  • 林則徐反對割讓香港的鬥爭
    1840年6月,英國政府悍然發動侵華的鴉片戰爭,林則徐針鋒相對,在他的領導下,廣東愛國軍民團結一致,共同抵禦英軍的進犯,使英艦在廣東沿海無法得逞。在英艦北上侵擾的武力威脅下,清朝政府懾於侵略者洶洶的聲勢,下令將林則徐革職查辦,而任命以主張對外妥協退讓的琦善為欽差大臣兼兩廣總督。
  • 鄧世昌、林則徐、鄭成功、戚繼光,四大民族英雄後代今何在
    林則徐後人:為明祖志從不吸菸  道光年間,極力主張對英開戰的林則徐在朝廷上被主和派讒言發配後,政治抱負始終未酬,他的直系兒孫便立志歸隱,林則徐的長子林汝舟一生只是翰林,修史不言政,而林則徐的長孫更是在寫詩作畫中意表不做官不參政。
  • 鄧世昌林則徐鄭成功戚繼光:民族英雄後代今何在
    林則徐後人:為明祖志從不吸菸道光年間,極力主張對英開戰的林則徐在朝廷上被主和派讒言發配後,政治抱負始終未酬,他的直系兒孫便立志歸隱,林則徐的長子林汝舟一生只是翰林,修史不言政,而林則徐的長孫更是在寫詩作畫中意表不做官不參政。
  • 央視《國寶檔案》節目,曾介紹林則徐與一位永清人的故事
    所謂「林文忠公尺牘」,指的就是林則徐的家書,林文忠公是林則徐的諡號,尺牘就是古人對書信的一個叫法。這本非常珍貴的書信集就保存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收錄的是林則徐因為禁菸被發配新疆之後,在新疆寫給他的家人、他的好友的這些個書信。其中有好幾封,就是寫給一個永清人的,這個永清人叫劉源灝。
  • 林則徐流放詩詞及賞析
    機乃為書,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頸。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還洛。」後因以「黃耳」為寄遞家書的典故。元代詩人張翥《餘伯疇歸浙東簡郡守王居敬》詩云:「家信十年黃耳犬,鄉心一夜白頭烏。」烏難換白頭:即烏頭白,烏鴉的頭變白,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史記。刺秦列傳贊》司馬貞索隱:戰國末,燕太子丹為質於秦,求歸。秦王曰:「烏頭白,馬生角,乃許耳。」
  • 林文忠公祠:福州必去免費景區,記錄了林則徐的一生
    可對於我來說,這裡才是最重要的,它就是林則徐紀念館。林則徐紀念館又名林文忠公祠,始建於1905年,1982年時按原樣翻修,基本保持了最初形態。中華三千多年歷史上,林公是一等一的人物,他官至一品,做過三省總督,一生中治水、銷煙、平亂、提攜後人,說出了那句震古爍今的名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去福州,很大程度上是奔他而來,一來我也姓林,對本家人自然有份親切;二來仰慕林則徐已久,因此剛把行李放酒店,便風塵僕僕趕來了。
  • 林則徐充軍之旅
    不過,這一夜,林則徐似乎沒有睡好。在涇州,不少人請他寫字。一夜,林則徐寫了十幾副對聯,外加數把扇子。離開時,孔知府又派人將林則徐送出30裡,到涇州邊界才返回。  林則徐在平涼收到一個令他意外的消息,從西安來了一封家信,其中說到,他老三兒子的媳婦生了一個男孩。添丁進口,這是大喜事。林則徐自然要給孫兒取名。起初,他想,平安到平涼,又收到好消息,就應該慶賀一下。他就想到用「平慶」這個名字。
  • 林則徐在他人生的最後十年裡,為何變慫了?
    林則徐,這位晚清朝臣的名號,可謂是如雷貫耳,與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相比都不遑多讓。然而不同於曾李二人在朝中掌握大權,是晚清的肱股之臣,林則徐的政績大多是些"小地方"的作為。就是這些作為,既成就了林則徐,又"摧毀"了林則徐。林則徐雖然在晚清之後聲名顯赫,但他的家世著實算得上清貧。林則徐的父親林賓日在考中貢生後在家鄉做起了教書先生。
  • 林則徐智鬥義律
    1838年12月,林則徐赴廣州查禁鴉片。林則徐人還未到,大漢奸伍紹榮就嚇慌了,趁著夜色到頭號煙販顛地住所通風報信。
  • 林則徐死因之謎
    當時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聞,說是在林則徐死後,有人看到在廣州怡和樓的包間裡,廣東十三行洋商頭子任紹榮的親信與林則徐的廚子鄭發正在鬼鬼祟祟做一筆交易,桌子上放著白花花的銀子。於是有人斷定,任紹榮收買廚子鄭發將林則徐毒死。
  • 林則徐在他人生的最後十年中,為何會變慫?
    林則徐,乾隆五十年(1785)出生於福建侯官縣(今閩侯縣),他的為官生涯跌宕起伏,功勳卓著。最為著名的便是嚴厲打擊了外來殖民者的鴉片貿易,被譽為近代中國的"民族英雄"、"中國人的脊梁"。道光十九年(1839),時任湖廣總督的林則徐,奉命道光的旨意清繳廣州的鴉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