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巧舌如簧、詭辯奇才?但我看到的只是一個極度自卑的人

2020-10-17 Ashlee李灰

郭敬明,本來就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近期播出的《演員請就位2》,郭敬明因為給了何昶希一張s卡,和其他導師以及李誠儒的唇槍舌戰,又一次上了熱搜。


發s卡給小何

客觀來說,郭敬明是有才華的(我指的是寫作)。大家不認可他,一是因為抄襲的事情;二是因為這些年他每一次都能趕上吃紅利,似乎就讓人有種德不配位的感覺。

再說,他的那些電影,除了《悲傷逆流成河》豆瓣評分都沒有上過5分。妥妥的爛片王。很多人質疑,他憑什麼和李少紅、陳凱歌、爾冬陞同坐評委席呢?

郭導的作品

而這次節目中他的一意孤行,讓很多人罵他,覺得他有失公允;節目中,其他三位導師也是明裡暗裡的擠兌他。然而,郭敬明面對質疑,就是不改、不鬆口。而且表現出極強的心理素質,一套套理論一堆堆大道理,張口就來。李誠儒老師兩季了,還是沒吵贏他。唉。

其實在我看來郭敬明的種種巧舌如簧、詭辯邏輯、得理不饒人,其實反而將他的自卑體現的淋漓盡致。

不允許別人的質疑

郭敬明在節目中反覆說:「你可以不喜歡,但是請允許它的存在。」這話聽起來沒錯對吧,但是仔細一想,那我是不是可以說:「你也可以喜歡你喜歡的,但是請允許我討厭。」

郭老師的辯論依據

人家說自己不喜歡,但是並沒有說這東西不應該存在,難道存在的東西我就必須要喜歡嗎?我就必須要贊同嗎?你有你喜歡的,我有我喜歡的。怎麼我不喜歡你的東西就不行,就立馬給我帶高帽子,上升一個高度呢?好像我不喜歡你的東西,就是我太狹隘了呢!

郭敬明這叫偷換概念,然後立馬上升一個高度,站在道德制高點來反擊你。其實我們可以明顯看出來,郭敬明心理是多麼渴望被別人認同。一旦別人說了他的戲不好,或者不同意他的觀點,他就是特別倔強,根本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

只有心裡很自卑的人,才會在被別人說一兩句的時候,就急得不行、甚至惱羞成怒。真正心理強大的人,是可以聽進去不同的意見的。

他從來不去和別人分析探討、講道理,只會是一句:「請允許百花齊放。」當然,可以百花齊放,但是你得有理由站得住腳呀。我覺得可能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並沒有那麼強大的知識體系來支撐自己與別人深入的探討,所以點到為止,然後立馬開溜。


瘋狂的、報復性的炫富

郭敬明愛炫富,人盡皆知。當然他本來就是很成功的商人嘛,但是在我看來無論是他的《小時代》裡的價值觀還是他個人的消費行為,都是接近於病態的炫富。

7億上海豪宅

郭敬明家庭不好,出生在四川自貢一個小縣城,再加上身高只有1.47米又那麼瘦小,想也不用想,在學校裡肯定少不了被霸凌。再後來去上海大學攻讀影視藝術,他自己說自己很自卑,周圍的同學都是奢侈品傍身,一天一換。後來,他索性大學也沒讀完就輟學了。

如今的郭敬明算得上是功成名就了,所以他終於可以在昔日那些瞧不起他的人面前揚眉吐氣了。於是他展開了報復性的消費和瘋狂的炫富。這難道不是內心積攢多年的自卑嗎?

因為他太在意別人看不起他了。他太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了。

如果說炫富不應該被詬病,那麼他如今實現跨越階級後對窮人的鄙視,就真的太不可取了。《小時代》裡顧裡說的那句:「我出了半環就會過敏。」就是他內心裡的優越感和對社會下層的瞧不上。反正,我聽到顧裡說那句話我都快吐了。


「大道理」一套一套

我記得我之前有位美國外教和我們說:「我們美國人之所以愛說話、話多,其實是內心的不自信和害怕。」以前我不明白,現在放在郭敬明身上,我就懂了。

很多人說郭敬明口才好,其實我覺得看遇到誰。當年被馬東下了套,急忙離開演播廳;被易立競問的慌忙喝水;被竇文濤懟的啞口無言。他只是看起來能說,其實瞧不起推敲。

馬東採訪郭敬明

這麼多年過去了,郭敬明也在成長,想必也從以前的慘敗中吸取教訓。所以我們看到了如今這個「巧舌如簧」、詭辯奇才的小四。

一套套大道理,嘴巴好像機關槍一樣的不停地說,其實不過是為了掩飾內心的不自信。但是,我想說,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其實不會說一大堆,解釋一大堆。我們看到多少霸氣的人對面質疑,都只是淡淡一笑,連解釋都懶得解釋

對於郭敬明,我不是粉絲也不是黑子,我相信郭敬明能走到今天也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比如他能蟬聯兩屆「新概念寫作」的冠軍,說明他也是有才華的。而且他能每一次準確的抓住紅利期,也說明他很有商人的頭腦。

郭敬明如今也算是功成名就,可是誰能想到原來內心的自卑感,是名和利都很難彌補的。《自卑與超越》一書中就提到,一個人兒時經歷的將影響他的一生。我是,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成長吧。

相關焦點

  • 當郭敬明在詭辯的時候,他在害怕什麼?
    一次又一次地詭辯,一次又一次地掉書袋,看似鎮定的郭敬明,其實背後害怕著一樣東西——怕別人質疑他不夠資格坐在導師席上。但是問題在於,黃奕表演的只是電影《風月》裡的某個橋段而已,在原作裡女主備受欺騙和折磨,早已經變得麻木不仁,她要如何情緒起伏讓整個場子燥起來?從原作導演陳凱歌的點評就知道,黃奕這段的表演其實很精準,並沒有郭敬明所說的問題。
  • 詭辯的郭敬明,為什麼遭人煩?
    我們從《演員請就位》上,郭敬明的詭辯說起。《演員請就位》這檔節目,幾乎每次開播就能順順利利的被郭敬明送上熱搜。在我看來,郭敬明犯的錯,叫自我意識過強。一個擁有自我意識的人,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麼。郭敬明說,自己只是在行駛自己原本就有的導師權力,這話原本沒錯。錯的是,他沒有意識到,自己擁有權力,權力不是絕對的。他在行使權力的時候,理應考慮更多。
  • 丁太昇跨界點評郭敬明!言語依舊犀利毫不留情,詭辯讓他顯得自卑
    丁太昇跨界點評郭敬明!言語依舊犀利毫不留情,詭辯讓他顯得自卑!《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再次上演了爭吵大戰,而這次的的爭吵依舊是李成儒和郭敬明二人。,看來網友真的是對事不對人的!而郭敬明發S卡的標準似乎一直在變,而唯一不變的就是年輕的帥哥!即使是沒有演技的何昶希,他也能用他的詭辯給自己找出一個合理的理由。
  • 站隊郭敬明引戰李成儒,大鵬低情商的背後,是極度的自卑
    郭敬明在比賽中給了一個最高榮譽S給演技拙劣的何昶希,李成儒看不過眼發聲據理力爭,兩人在臺下爭得不可開交,中途郭敬明搶話,李成儒還批評他小小年紀不懂得尊重人。大鵬低情商的背後,實際上是極度的自卑。但是極度自卑的人往往又會強裝自信。所以大鵬儘管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但是他既然上了舞臺,又不能表現太過於自卑,因此可以看到他一直在強裝自信鎮定,然而因為本身知識儲備不足,他在舞臺上的言行舉止常常顯得十分刻意生硬,完全沒有上一季沙溢那樣來得鎮定和遊刃有餘。
  • 詭辯大師—郭敬明
    說完這波後,郭敬明又說:「如果我要拍電影,我不會選擇你,我要對觀眾負責。現在我是老師,我可以選擇你。」郭敬明回答:「我給S卡的人就是我想找他拍戲。」:小小年紀,要懂得尊重人。郭敬明說話總有點前言不搭後語的矛盾感,試圖說服別人也需要稍微站的住腳的理由,不是想當然的煽情然後自我感動。當然也有可能是太善於炒作,試圖給自己樹立一個被攻擊的形象達成自己的目的,完了搞不好還買點水軍在微博上吹自己,有他這樣的導演我們的演員怎麼可能進步?
  • 從抄襲風波到詭辯大師,從質疑作品到人品,郭敬明:我只想賺錢
    今年他的一番言論可以說是完全在詭辯,不僅說話前後矛盾,理由更是不成立。連觀眾都能一眼看出何昶希尷尬的演技,郭敬明卻極力誇讚。他來到上海這座城市,看到這裡的繁華,於是他寫下:上海是華麗的巨輪,我家鄉的小城令人啼笑皆非。 隨後,郭敬明考入上海大學,來到夢寐以求的城市,結果卻倍感失落。
  • 郭敬明詭辯背後另有隱情,痛批楊志剛演技之爛被回懟
    憑藉自己超常發揮的「詭辯之才」,也是瞬間引發了很多觀眾朋友們的吐槽。但是在巧言堂皇的詭辯背後,卻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人照本宣科起來的深深自卑。詭辯背後郭敬明在怕什麼?節目中的郭敬明,總能夠憑藉自己的一雙巧嘴,進一步確定自己選擇的正確性。嘴巴要是能想明白事情,那還要腦子幹嘛呢?
  • 當郭敬明的「詭辯」遇到易立競的「毒舌」,會不會翻車?
    自從看了《演員請就位》,很多網友發現郭敬明是一個非常擅長辯論的人,他還有一句殺手鐧:「你可以不喜歡你不喜歡的,但是請允許它存在。」對於郭敬明的巧舌如簧,部分網友覺得,他這根本是詭辯。郭敬明的主要論點是:我再怎麼說都沒有用,我要用實際行動證明給你們看。
  • 「越缺什麼就越在乎什麼」:誇誇其談的郭敬明,內心自卑一覽無餘
    他是知道的,不過他的送S卡標準正如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我給S的人,就是我想找他拍戲」。在郭敬明迷之標準和迷幻發言之中,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合格」的導演,起碼在這檔節目中,作為導師的郭敬明,就屬於嚴重不合格。1983年出生的郭敬明已經37歲了,想必看過他書的人也都30出頭了吧。
  • 郭敬明的點評,怎麼就成了詭辯?
    不要跟郭敬明較真,他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他不是在自由的評審,他是刻意製造話題為自己引流的。現在流量的時代要過去了,也就是他的時代要過去了,不用這種方法引起輿論,他恐怕連在綜藝裡都混不下去了。節目前頭都被專業清醒又敢說的爾東升搶了風頭,他不搞點事情怎麼把注意力贏回來。大家不用在專業性,藝術性,詭辯不講理這些方面討論他,人家心裡有冷酷的清醒,他要的就是你們討論我甚至罵我,這樣他才有錢賺。
  • 爾冬陞批評張海宇用力過猛,陳凱歌不接受質疑,詭辯不輸郭敬明
    這期節目中,爾冬陞批評張海宇用力過猛,陳凱歌不接受質疑,詭辯不輸郭敬明,根本不允許別人批評半句。爾冬陞直言不諱:我不太明白張海宇為什麼要穿唐裝,「毒販」很注意隱藏身份,他們是最低調的罪犯,不可能打扮成這樣。
  • 亂入的郭敬明:批黃奕沒層次,給小鮮肉發S卡,他憑什麼這麼狂
    ,但是卻被郭敬明強大的詭辯壓的啞口無言,加上大鵬拉偏架,只能落於下風。這時的郭敬明就像是一個亂入的「跳梁小丑」,讓人不禁懷疑他到底懂不懂表演啊。這樣的人獲得S卡,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其他導演表示非常期待看到你們合作的作品。
  • 《演員請就位2》郭敬明把詭辯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場導演都氣懵了
    這件事主要來源是在《演員請就位2》中,郭敬明「力排眾議」給毫無演技可言的何昶希S卡,面對其他導演的質疑,郭敬明給出了自己的詭辯。即辯是非,別真偽,批駁一個錯誤論點,或辨析某些事實。詭辯,連在一起就是說用混淆視聽,偷換概念的手法把不真實或不切實際的東西論證某一個觀點。盤點郭敬明的詭辯眾所周知,S卡發給的人一般都是演技在線的人,就好比冠軍獎盃發給的也是經過PK所勝出的隊伍。
  • 詭辯奇才郭敬明是如何讓大家閉嘴的
    但是我們藝能感爆炸的郭敬明老師自然不甘落後,第二期以一張出人意料的掏給何昶希的S卡成功「出位」,「老搭檔」李誠儒老師不負眾望「勇奪先鋒」。郭敬明老師肯定也能意識到這個問題,對表演的評價都使用的正常邏輯和語言。
  • 演員請就位2,節目火藥味十足,郭敬明詭辯套路遭全網吐槽
    最近一期的《演員就就位第二季》真是氣死我了,因為李誠儒老師和郭敬明又吵起來了,結果和上一季一樣,李誠儒老師又輸了,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何幫助李誠儒老師吵贏郭敬明,首先來捋一下事情的經過,起因是陳情令組何昶希和張逸傑,這一組應該是目前為止最差的表演,先不和原本對比,單說他們的表演,讓我一度以為誤入了某部惡劣的網大,這段情節是兩個好兄弟分道揚鑣,何昶希的問題最嚴重
  • 郭敬明李成儒battle升級!網友:郭敬明求求你別再說了
    網友直呼兩人互懟太精彩,也有人覺得郭敬明是在詭辯,很多時候都在偷換概念。看到這裡的時候,說實話,我挺心疼他的。 那我倒不這樣認為,他一個毫無影視經驗的人,轉行做導演,首先勇氣可嘉,在選角方面,也看得出來是有用心的。
  • 什麼時候開始,罵郭敬明成為一場政治正確?
    之前,爾冬陞對郭敬明團隊的表演只是輕微提出了意見,等爾冬陞導演的作品表演結束後,郭敬明給出的評價卻是「我不喜歡這個作品」。爾冬陞當面生氣,說郭敬明私下裡和幾位導演請求手下留情,節目上求輕噴。於是郭敬明的吐槽便成了撕毀契約。這是爾冬陞生氣離席最主要的原因。之後,爾冬陞回到座位。鏡頭,再也沒給過郭敬明。
  • 巧舌如簧的郭敬明,終於遇到了「暴脾氣」!他已經不止一次雙標了
    但郭敬明卻認為,張雲龍和陳小紜只是模仿,沒有創新,沒有打動人的地方,並且有些地方是不符合常理的。隨後趙薇表示,他們這組表演沒有導演指導,而且瓊瑤的戲,並不是非常生活化的。而且一些看似誇張不合理的情節,是小說原著和原版影視劇都有的。
  • 陳思誠回應抄襲融梗,詭辯更勝郭敬明,網友:這人有毒
    陳思誠還拉別人下水,說所有人都被人罵過抄襲,不止我一個。回應融梗,陳思誠說自己第一次聽說有人叫他「融梗陳」,覺得挺有意思,問題是別人說的那些東西「我都沒看過」!,你讓我怎麼融梗?上帝抓了別人的手寫了一個段子,過了兩年又來抓陳思誠了?
  • 請記住,郭敬明從來都只是一個商人而已
    而來到第二季,看上去,兩人只是因為一張S卡的歸屬而展開爭論,但根本上,還是關於涉及到演技問題的。只不過,就郭敬明個人來說,他更多看重的是這個人能不能為他所用,長相上是不是更加嫵媚,身上是不是更具有話題性,有沒有帶來流量的可能,至於演技方面,看過何昶希表演《陳情令》中劍那一段的觀眾,都能明顯感覺到假的不能再假的尷尬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