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做生意從不借錢?上半年再借了數百億,總負債已經超過千億

2020-12-22 商界評說

過去李嘉誠一直是一個被神話的人物,其中關於李嘉誠的一個傳說就是李嘉誠現金非常多,多到他做生意從來不借錢。現在富豪做生意都需要靠銀行借貸,還有發行債券等等融資手段,因為只有依靠融資才可以以小博大。

很多人說李嘉誠是現金之王,他的地產、零售、電信、能源、電力、港口等等生意,都是現金流龐大的生意,所以不需要借錢,他自己就有非常多的錢。

另外還有很多人說,1996年張子強綁架李澤鉅,李嘉誠一天內就拿出了10億現金,成功救回了李澤鉅。於是很多人都說,今天能夠拿出10億現金的人也不多,更別說當年了。

因此很多人就說李嘉誠現金非常多,完全不需要跟銀行借錢,甚至李嘉誠的錢多到可以借給別人。比如說最近兩年李嘉誠就借了不少錢給香港另外一個富豪潘蘇通,借款都在百億的規模。

另外許榮茂等富豪收購李嘉誠的中環中心,李嘉誠也給買方提供了貸款。另外今年李嘉誠出售成都的項目,李嘉誠也給買方提供了貸款。

不過這些事情並不能說明李嘉誠就從不借錢。所謂的從不借錢不過是一個神話。這個世界沒有一個公司是不需要貸款。李嘉誠的長實集團今年上半年負債就上漲了6%,資產負債率達到了28.8%。

目前李嘉誠的總負債已經高達1296.87億。所謂從不借錢的李嘉誠,其實負債也超過了千億,是不是很多人想不到。其實在香港的四大地產公司裡面,長實集團的負債率是比較高的。新鴻基的負債率才在12%左右。

1296.87億的負債還僅僅是李嘉誠長實集團的負債,還不算上其他幾家公司的負債。事實上李嘉誠的長江和記負債更高,總計達到了3千億左右。

事實上李嘉誠做的生意雖然大部分都是現金流非常龐大的,但是也有一個問題,因為這些生意都是資金密集的生意,不管是地產、還是能源、電力、港口都是如此。這些生意都是前期需要巨大的投入,然後回收周期又非常長,肯定是需要銀行的支持。如果沒有銀行支持,李嘉誠肯定無法做到的。

李嘉誠的優勢在於,他在香港的地位跟口碑都比較好,而且他做的生意也是比較穩定的生意,所以李嘉誠可以靠著自己跟銀行的關係,拿到較低利率的貸款。這才是李嘉誠的優勢。

事實上李嘉誠不僅僅不是從不跟銀行借錢,相反他當年起家就是靠了銀行的幫助。70年代,李嘉誠就是靠了包玉剛的關係,搭上了滙豐銀行這個大財團,才可以迅速發家的。

當年李嘉誠為了搭上滙豐銀行,也算是煞費苦心。當時滙豐旗下的華人行大廈要重建,當時香港眾多的地產公司都有意跟滙豐合作,因為滙豐財大氣粗,誰都想賺滙豐的錢。不過李嘉誠卻是另闢蹊徑,他提交了一個非常好的設計方案,但是價錢卻是非常低的。

事實上李嘉誠要的就是跟滙豐結下好的關係,賺不賺錢不重要,因為李嘉誠知道,只有自己跟滙豐的關係打好,以後有的是賺錢的機會。於是李嘉誠當時給的方案不僅僅不賺錢,而且是不計成本的。

李嘉誠最後也成功拿下了整個項目,新的華人行建成之後,滙豐銀行十分滿意。這個事情李嘉誠已經跟滙豐達成了不錯的關係。後來李嘉誠打算收購和記黃埔,當時這家公司是託管在滙豐銀行手上。

李嘉誠通過了包玉剛的關係,成功從滙豐銀行手上收購了和記黃埔。正式這次合作,讓李嘉誠在香港一步登天,從一個二線富豪,一夜成為了香港頂級富豪。同時也因為這個合作,李嘉誠跟滙豐的關係更加緊密了。

後來滙豐銀行的大班退休,李嘉誠特意送了一座黃金的滙豐總部大樓雕像給他。這個黃金雕像高達1米,耗費了非常多的黃金造成,可以說是價值不菲。李嘉誠的發家,一半靠自己努力,另外一半就是靠滙豐的幫忙。

如果沒有滙豐的財力支持,李嘉誠在80年代不會發展這麼快。其實李嘉誠一樣也是會在銀行貸款,只是他的負債率沒有內地的地產富豪這麼多而已。內地的很多房地產富豪,他們的公司動輒7成甚至是8成的負債率。李嘉誠的負債率才2成多,顯然是低了很多。

當然李嘉誠負債率這麼低,跟長實最近幾年發展不好有很大的關係。過去幾年內地房地產公司發展十分迅速,他們不斷攻城略地,規模增長非常快,幾年之前千億房企非常少見,如今銷售額超過5千億的公司都有好幾家了。

李嘉誠的公司年銷售額去年才600多億,這幾乎就是一個二三線的房地產公司了。關鍵是李嘉誠很多地皮都是多年之前拿的,最近幾年一直沒怎麼拿地,李嘉誠的成本自然低,而且資金壓力非常小了。公司不拿地,自然就沒有開支,同時公司不停有收入進來,那麼負債自然降得非常快了。如果恆大跟碧桂園也學李嘉誠這種模式,那麼他們一樣也可以做到負債率非常低。

其實房地產公司負債率高並不是壞事,只是需要控制好風險,並且保證好現金流的運轉。其實李嘉誠很多東西都是被神話了,除了不從銀行借錢外,還有李嘉誠的隱形資產。雖然李嘉誠的資產是被低估了,但是並沒有傳說的那麼多。

李嘉誠現在的四大旗艦公司,2年內市值縮水了4千億,其實李嘉誠損失了不少。李嘉誠現在的總計資產不超過500億美元,並沒有外界傳聞的千億美元那麼多。另外李嘉誠一生也不是戰無不勝的,他的很多投資就都失敗了。比如說最近他賣掉赫斯基能源,就沒有在最高位的時候賣掉,而是在現在市值跌了9成的時候才出售。李嘉誠損失至少200億美元。

相關焦點

  • 金輝控股2020年銷售增長9.4%錯過千億總負債上半年已漲至1351億
    「準千億」的小距離公開消息顯示,經過7年長跑,金輝控股於2020年10月29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並正式登陸資本市場,上市前夕,「準千億」被反覆提及,而從最新公布的2020年銷售數據看來,金輝控股還是那位「準千億」,暫無緣千億俱樂部。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9年4月份彼時的金輝集團高級副總裁黃俊泉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希望未來兩年內往1000億的目標去接近。
  • 李澤楷2年賺千億,李澤鉅2年虧4千億,李嘉誠選錯接班人了麼?
    如今2年過去了,李嘉誠這個接班決定,到底對不對呢?過去兩年李澤楷的事業發展迅速,特別是他在亞洲的保險生意。李澤楷在10年之前,開始準備把精力從自己的電訊跟地產上面,轉移到保險。重點是放在東南亞的保險市場上面,李澤楷如今的富衛保險已經是東南亞最大的保險公司,並且計劃進入中國市場,而且明年也將在香港上市。另外今年李澤楷已經有2家公司成功上市。短短兩年之後,李澤楷已經賺到了千億。
  • 李嘉誠親戚花2億買農田,準備改建成陰宅,出售之後將獲利1百億
    林孝傑的兒子林忠澤在南非做太陽能生意,還是上市公司的董事。林孝文的兒子林忠豪則在中山經營自己燈具公司,生意也是做得不小。林孝傑家族作為李嘉誠家族的外戚,勢力已經如此強大了,可見真正的李嘉誠家族實力有多強。其實李嘉誠的嶽父莊靜庵家族也是被許多人低估的豪門。
  • 李澤鉅接班2年,虧掉李嘉誠4千億,反而說明李嘉誠沒選錯接班人
    不知不覺中,李嘉誠已經退休2年了。也就是說李澤鉅真正接班已經2年了,那麼過去2年,李澤鉅的表現如何呢? 從數據上看,李澤鉅過去兩年的表現,真的不怎麼樣。長江和記市值大跌2千億,長江實業市值大跌1千億,電能實業跟長江基建總計市值也跌了1千億,也就是說僅僅這4家公司,李澤鉅就虧掉了李嘉誠4千億。
  • 一筆買賣盈利超千億,李嘉誠的一部電話只通往他一人
    「我們做生意從來不主張墨守成規。」霍建寧說。但霍建寧真正非凡的創意,還是體現在他對資本、財務、以及以資本運作產業的創新及探索上,這也是他在一眾重臣中更為李嘉誠仰仗的重要原因。擔任「長實」董事期間,霍建寧最突出的成就當屬代表公司完成了與殼牌、香港地鐵,乃至各大地產商等眾多合作夥伴的合作發展計劃。
  • 香港最有錢寡婦:丈夫去世留下幾十億,她全部投資李嘉誠賺近千億
    利陸雁群的丈夫去世後留下了幾十億,但是利陸雁群卻表示自己根本不懂如何做生意,所以便將丈夫留下的資產都變賣了,然後將賣得的錢投資給李嘉誠等人。當時的李嘉誠還沒有現在這樣高的名氣,不過利陸雁群的投資照樣賺到近千億。要說利陸雁群到底有多少財富呢?僅在香港銅鑼灣,她的收租物業總市值就高達700億。每年,她靠著這些這些物業收租就能多達20多億。
  • 做生意,應當緊跟李嘉誠:掌握這三條生意天規,早晚飛黃騰達
    做生意的頭腦思維非常重要。作為曾經的中國首富,中國商界的標杆和獨一無二的傳奇,他的商業能力被公認為很強。李嘉誠還有三個做生意的良言要贈送給大家。記著這三個經商的良言,生意一定越做越旺,賺錢不難,早晚飛黃騰達。
  • 中國最大的隱形豪門,曾幫助李嘉誠起家,如今後代都是千億富豪
    李嘉誠是人人都認識的華人超級富豪,曾經做了十幾年的華人首富。如今李嘉誠的財富也被認為是大大被低估。不過很多年之前,李嘉誠可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年輕人。李嘉誠人生有兩個關鍵人物,一個就是自己的舅舅莊靜庵,另外一個就是老大哥包玉剛了。包玉剛可以說是李嘉誠的恩人,沒有他李嘉誠就無法起家。單單是看到這一點,你就知道當年包玉剛的江湖地位有多高了。
  • 李澤楷貸款千億收購香港電訊,李嘉誠難道真的不知?背後另有深意
    他在商業上的很多成就,其實李嘉誠也沒太大關係。李澤楷一直想要擺脫父親的陰影。這一次他可能會成功了,富衛保險已經成長為東南亞最大的保險公司,資產高達1500億,上市之後市值有望達到500億美元左右,這將超越李嘉誠旗下任何的一家上市公司。同時保險生意李嘉誠一輩子也沒染指過,李澤楷終於可以跟父親劃清界限了。
  • 打工皇帝霍建寧:李嘉誠一部電話只通往他一人,一筆買賣盈利超千億!
    「我們做生意從來不主張墨守成規。」霍建寧說。但霍建寧真正非凡的創意,還是體現在他對資本、財務、以及以資本運作產業的創新及探索上,這也是他在一眾重臣中更為李嘉誠仰仗的重要原因。當初,「和黃」組建Orange的投資不超過100億港幣,而且還通過上市收回了相當的本金。這意味著,這一筆交易,「和黃」便獲得了超過千億港幣的淨利潤。消息傳出,全球資本市場都炸鍋了。而這還不是贏家的全部戰績。
  • 李嘉誠擁有22家上市公司市值萬億,能否成為第二個羅斯柴爾德家族
    要知道李嘉誠可以從20歲就開始創業,至今已經經營了60多年的生意,又如何是馬雲、許家印等人能相比的。李嘉誠在今年的福布斯上財富為313億美金,落後於王健林、馬雲,如今又被許家印超越。其實在胡潤或者福布斯的統計中,有許多隱形富豪都沒辦法計算其中,例如被稱為世界上最有錢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
  • 李嘉誠身家輸許家印,許家印還得去拜訪劉鑾雄,劉的地位卻不如李
    福布斯剛剛就公布了最新的華人富豪榜,其中前華人首富李嘉誠已經下滑到了第四的位置,排在他前面是馬雲、許家印等富豪。許家印在2017曾經登頂過華人首富,今年他也下滑到了第三。不過他依然以2500億的財富超過了李嘉誠500億。不過許多人可能不就看不懂一件事情了。許家印跟許多香港富豪走得非常近。許家印跟鄭裕彤、劉鑾雄、張松橋等富豪都是好朋友。
  • 父親比肩李嘉誠,她卻甘心嫁給窮小子,丈夫在她去世前一天成首富
    林百欣出生於1914年,算是李嘉誠的前輩,他也是李嘉誠的老鄉。1930年林百欣舉家去了香港發展,林百欣在30多歲的時候在香港創辦了麗新製衣,這家工廠很快以超高品質贏得了許多的非洲客戶,在香港當時的服裝行業,林百欣有非洲王的稱號。
  • 投資加拿大虧1千多億,投資英國也虧了,李嘉誠為何不回中國?
    最近李嘉誠追加英國100億投資,將在英國發展一個香港城的地產項目,同時李嘉誠又賣掉了成都的南城匯項目,套現了70多億。隨後李嘉誠的長實集團公布了半年業績報告,上半年由於重倉英國,長實集團利潤大跌5成多,淨利潤只剩下60多億了。去年李嘉誠剛剛花了466億買下了英國最大連鎖酒吧,今年上半年虧損高達19億。
  • 23歲女孩,千億身家,給李嘉誠的公司當董事,憑什麼?
    而當她走進公眾視野的時候,就得到了李嘉誠名下兩家大公司的股權,如今身價不菲。二十三歲的「千億女孩」她就是1996年1月出生的李思德,今年23歲。據說,李嘉誠本來想李思德入讀李澤鉅和李澤楷的母校聖保羅男女校,但學校堅持不可帶保鏢上學。李嘉誠便轉而決定讓孫女在漢基國際學校讀書,公開資料顯示,漢基提供幼兒園至高中共13年學制課程。入讀該校的學生,全部要有公司提名,否則家長要以個人名義購買「提名權」。學費方面,每年超過十萬元。
  • 印尼華人首富:從學徒工到麵粉大王,80年代資產千億,超過李嘉誠
    家人給他在村口租了一間開小面的店,這是林紹良自己經營的第一份生意,這與他後來成為麵粉大王有著很大的聯繫。這個時候經商天分在林紹良的腦子裡種下了種子,幾乎店裡所有的事務都由他獨自管理,卻意外的生意做得很好。這也是他人生經營開始的第一步。
  • 長實市值暴跌千億,李嘉誠卻賺了1千多億,原來他早就布了個大局
    2019年利潤跌了27%多,今年上半年同比更是跌了50%多。長實現在在中國的地產公司規模中已經跌到了幾十名開外,長實數年沒在內地拿地,這大大耽誤了長實的發展。最近幾年長實物業銷售不斷下滑,2019年物業銷售收入是640.99億港元,而恆大、萬科這樣的頂級房地產公司,物業銷售收入都已經超過了5千億的規模了。
  • 楊冪自曝從不借錢給朋友:中國式借錢,有多可怕?
    90年代,他們的一個朋友由於做生意需要資金周轉,就向朋友的父母借10萬。在90年代的時候,10萬與現在的10萬不是一個概念,購買力並不相同,當年的10萬可能相當於百萬。即使是這樣,他們考慮到和朋友的關係,還是借了。約定好在三年之內還利息和本金。頭一年,這個人按照約定,還了一部分利息和本金,大約一共3萬元左右。後來,人就失聯了。
  • 連李嘉誠都離不開的男人!靠一筆買賣淨賺千億丨香港大時代第四集
    一筆買賣賺千億 奠定大管家地位走上高位的霍建寧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其中最知名、最大刀闊斧的案例,便是傳說中的「千億賣橙」事件。李嘉誠積極開發的跨國事業中,電訊業務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當年,歐洲移動通訊業務正經歷著歷史轉型,和黃早前投資的英國電訊網絡Rabbit已經漸漸失去市場。
  • 從窮小子變千億富商,曾拒李嘉誠盛邀,只因李嘉誠不願為嶽父扶靈
    李嘉誠,一代經商奇才,從白手起家到做華人首富,多少人想要和他打好關係以此獲得便利,收到李嘉誠的邀請必定是滿心歡喜。但有一個人,面對李嘉誠的盛情邀請,卻是一口回絕,而原因則是李嘉誠當年不肯為自己的嶽父扶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