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商報曾連續報導「攤販自治」
河南商報記者
李恆高鵬
疏導點也有「文明商販」和「文明商戶」了。
今年7月初,商販李國勤、邢小路以及三家商戶,從18名商販和34家沿街門店脫穎而出,分別被評選為轄區的「文明商販」和「文明商戶」。
作為城市精細化管理新舉措,「攤販自治」從推行以來,鄭州市首次開展這樣的評選。
從流動商販
到「文明商販」
「您這餅裡面夾青椒嗎?」「要的。」「好嘞!」見到李國勤時,她正戴著口罩和攤點前的一名顧客交談。如今,她在桐柏路市場街的攤販自治點賣肉夾饃。
做了20年商販的李國勤,怎麼也不會想到,她不但能和城管和諧相處,自己的攤點前還多了一塊「文明商販」的牌子。
「一年前的時候,還真不敢往這兒想。」李國勤今年46歲,是計劃路上的一名流動商販,每天都處在和城管打遊擊的狀態。
「以前自己推車賣東西的時候,一天被城管攆好幾回,生意確實不好做。」李國勤說,有段時間幾乎感覺快走投無路了,沒想到居然會有這麼好的機會。
李國勤說的機會,就是建設路辦事處推行的「攤販自治」。
建設路辦事處為了解決轄區佔道經營等問題,在轄區設立固定疏導區域,讓區域內的商戶、攤販成立自治小組,掌握一定自治權,實行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辦事處則從原來的管理職能轉變成為服務職能,配合解決一些問題,同時監督引導商戶文明經營。
商戶「攤販自治」
與城管換位思考
在計劃路自治點賣粉漿麵條的薛建秋,是這個「攤販自治點」攤販們推選出的小組長,「管理」著自治點大大小小的事務。
薛建秋說,攤販自治一年來,最明顯的感受就是「能安心做生意了」。此外,讓薛建秋感受最深的是,城管執法人員和辦事處工作人員的不易。
回首「攤販自治」這一年,在計劃路協作路口擺水果攤的耿海英感嘆:「辦事處實實在在地做了件好事兒!」
「現在很省心,有專門的地方擺攤。」耿海英說,攤販們都是自主管理,並推選出了2名組長,「這一片攤位的事情都是我們自己說了算。」
3月14日買了垃圾桶、掃把;7月8日買了綠豆、白糖各270斤……她向河南商報記者出示的一個小帳本上,商戶集體「小金庫」都買了啥,記得一清二楚。
鄭州市中原區建設路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趙爽說,每一個商販掙錢都不容易,他們繳納的費用都會認真核對,希望把錢用在刀刃上。「自治商販」繳納的費用完全掌握在他們自己手裡,並且公示給大家,無形之中增強了大家的信任感,也就獲得了大家的支持。
「攤販自治」的
與眾不同之處
建設路辦事處城管科科長毛全虎向記者出示了一份名單,上面詳細列著攤販的編號、姓名、經營項目、電話、身份證號等信息。
趙爽介紹,攤販自治依據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實行攤位申請制,優先照顧轄區內下崗失業人員及貧困家庭,符合條件且有意向的流動攤販可以家庭為單位提出申請,每個家庭只能申請一個攤位。同時,將設專人負責「攤販自治點」的衛生管理、保潔、督導工作,制定管理員巡查制度、保潔員工制度。
此外,選出的商販都要經過職業道德、衛生防疫等培訓合格後,建設路辦事處才會將其建檔管理,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辦理相關手續,發放流動商販經營標誌牌和胸牌,經營時需在規定位置放置標誌牌,並持證上崗。
此外,這裡的攤販並非「終身制」。譬如流動商販經營標誌牌和胸牌,有效期不超過一年,實行年審制。如果攤販未按規定設置經營,又不服從管理且整改不及時,則將會被取消在自治點的經營資格。記者了解到,經過一年時間,還沒有因為不按規定經營而退出的商販和商戶。
希望「自治點」
都能夠合法合規
每一個新事物的成長都會遇到一些想不到「困難」,「攤販自治」也一樣。
「去年7月份就推出自治模式了,不過一直到11月份才算步入正軌。」趙爽介紹,從最初的試點到現在相對成熟的「自治」,辦事處轄區內已經有3個攤販自治點。
趙爽說,在醞釀「自治」想法時,商販最關心的是自治點位置好不好?有沒有雷同的經營項目?在這兒能賺多少錢?會不會出現把商販趕到一處偏僻空地的情況?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大伙兒都很滿意。
李國勤說:「大家滿意的原因很簡單,自治點具有地理位置優勢,攤販們在固定的自治點經營,收入還不錯。」
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擔心:那就是希望自治點能夠合法合規存在,而不是臨時的。李國勤說,作為商戶,最希望的就是能穩定經商,而不是今天在這裡、明天搬那裡。
定人定崗
打造「精細化城管」
對於李國勤的想法,趙爽說,常年在辦事處工作,他們非常理解商販的想法。辦事處著重從城市管理建章立制入手,建立「三級六定」城市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為的就是讓轄區發展布局均衡、邊界清晰、全面覆蓋。
通過常年的積累,辦事處在管理臨時商販上,定人員、定職責、定時間、定路段、定任務、定考核,保證轄區每一個樓院、每一條街道、每一個門店有人對其負責,確保了城市管理工作不留死角。
「城市管理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而不單單是一個部門、一個機構的事情。」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執法管理處處長邵可表示,建設路辦事處推出的「商戶自治」和「攤販自治」是一個值得借鑑的模式,讓過去和管理者對峙的商戶轉變為管理自身的責任主體,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