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街頭「攤販自治」一年 佔道經營變「文明商販」

2021-01-10 環球網

去年11月,商報曾連續報導「攤販自治」

河南商報記者

李恆高鵬

疏導點也有「文明商販」和「文明商戶」了。

今年7月初,商販李國勤、邢小路以及三家商戶,從18名商販和34家沿街門店脫穎而出,分別被評選為轄區的「文明商販」和「文明商戶」。

作為城市精細化管理新舉措,「攤販自治」從推行以來,鄭州市首次開展這樣的評選。

從流動商販

到「文明商販」

「您這餅裡面夾青椒嗎?」「要的。」「好嘞!」見到李國勤時,她正戴著口罩和攤點前的一名顧客交談。如今,她在桐柏路市場街的攤販自治點賣肉夾饃。

做了20年商販的李國勤,怎麼也不會想到,她不但能和城管和諧相處,自己的攤點前還多了一塊「文明商販」的牌子。

「一年前的時候,還真不敢往這兒想。」李國勤今年46歲,是計劃路上的一名流動商販,每天都處在和城管打遊擊的狀態。

「以前自己推車賣東西的時候,一天被城管攆好幾回,生意確實不好做。」李國勤說,有段時間幾乎感覺快走投無路了,沒想到居然會有這麼好的機會。

李國勤說的機會,就是建設路辦事處推行的「攤販自治」。

建設路辦事處為了解決轄區佔道經營等問題,在轄區設立固定疏導區域,讓區域內的商戶、攤販成立自治小組,掌握一定自治權,實行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辦事處則從原來的管理職能轉變成為服務職能,配合解決一些問題,同時監督引導商戶文明經營。

商戶「攤販自治」

與城管換位思考

在計劃路自治點賣粉漿麵條的薛建秋,是這個「攤販自治點」攤販們推選出的小組長,「管理」著自治點大大小小的事務。

薛建秋說,攤販自治一年來,最明顯的感受就是「能安心做生意了」。此外,讓薛建秋感受最深的是,城管執法人員和辦事處工作人員的不易。

回首「攤販自治」這一年,在計劃路協作路口擺水果攤的耿海英感嘆:「辦事處實實在在地做了件好事兒!」

「現在很省心,有專門的地方擺攤。」耿海英說,攤販們都是自主管理,並推選出了2名組長,「這一片攤位的事情都是我們自己說了算。」

3月14日買了垃圾桶、掃把;7月8日買了綠豆、白糖各270斤……她向河南商報記者出示的一個小帳本上,商戶集體「小金庫」都買了啥,記得一清二楚。

鄭州市中原區建設路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趙爽說,每一個商販掙錢都不容易,他們繳納的費用都會認真核對,希望把錢用在刀刃上。「自治商販」繳納的費用完全掌握在他們自己手裡,並且公示給大家,無形之中增強了大家的信任感,也就獲得了大家的支持。

「攤販自治」的

與眾不同之處

建設路辦事處城管科科長毛全虎向記者出示了一份名單,上面詳細列著攤販的編號、姓名、經營項目、電話、身份證號等信息。

趙爽介紹,攤販自治依據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實行攤位申請制,優先照顧轄區內下崗失業人員及貧困家庭,符合條件且有意向的流動攤販可以家庭為單位提出申請,每個家庭只能申請一個攤位。同時,將設專人負責「攤販自治點」的衛生管理、保潔、督導工作,制定管理員巡查制度、保潔員工制度。

此外,選出的商販都要經過職業道德、衛生防疫等培訓合格後,建設路辦事處才會將其建檔管理,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辦理相關手續,發放流動商販經營標誌牌和胸牌,經營時需在規定位置放置標誌牌,並持證上崗。

此外,這裡的攤販並非「終身制」。譬如流動商販經營標誌牌和胸牌,有效期不超過一年,實行年審制。如果攤販未按規定設置經營,又不服從管理且整改不及時,則將會被取消在自治點的經營資格。記者了解到,經過一年時間,還沒有因為不按規定經營而退出的商販和商戶。

希望「自治點」

都能夠合法合規

每一個新事物的成長都會遇到一些想不到「困難」,「攤販自治」也一樣。

「去年7月份就推出自治模式了,不過一直到11月份才算步入正軌。」趙爽介紹,從最初的試點到現在相對成熟的「自治」,辦事處轄區內已經有3個攤販自治點。

趙爽說,在醞釀「自治」想法時,商販最關心的是自治點位置好不好?有沒有雷同的經營項目?在這兒能賺多少錢?會不會出現把商販趕到一處偏僻空地的情況?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大伙兒都很滿意。

李國勤說:「大家滿意的原因很簡單,自治點具有地理位置優勢,攤販們在固定的自治點經營,收入還不錯。」

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擔心:那就是希望自治點能夠合法合規存在,而不是臨時的。李國勤說,作為商戶,最希望的就是能穩定經商,而不是今天在這裡、明天搬那裡。

定人定崗

打造「精細化城管」

對於李國勤的想法,趙爽說,常年在辦事處工作,他們非常理解商販的想法。辦事處著重從城市管理建章立制入手,建立「三級六定」城市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為的就是讓轄區發展布局均衡、邊界清晰、全面覆蓋。

通過常年的積累,辦事處在管理臨時商販上,定人員、定職責、定時間、定路段、定任務、定考核,保證轄區每一個樓院、每一條街道、每一個門店有人對其負責,確保了城市管理工作不留死角。

「城市管理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而不單單是一個部門、一個機構的事情。」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執法管理處處長邵可表示,建設路辦事處推出的「商戶自治」和「攤販自治」是一個值得借鑑的模式,讓過去和管理者對峙的商戶轉變為管理自身的責任主體,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創新。

相關焦點

  • 「誰都管不好,為啥不讓攤販自己管?」——一個「攤販自治」的街道...
    此後,城市街頭風氣為之一變,曾經違法佔道的小攤小販變身「文明商戶」。街道的探索,或可為解開當前城市管理之困提供借鑑。  難題:誰都管不好,為啥不讓商販自己管?  丈夫患有腿疾,家裡還有兩個讀書娃的李國琴,是鄭州市中原區建設路辦事處轄區的一名攤販。回想起過去的「流竄」,她總是心有餘悸。
  • 小攤小販變身「文明商戶」
    誰都管不好,為啥不讓攤販自己管?一年前,鄭州市中原區建設路辦事處開始在轄內推行「攤販自治」試驗。此後,城市街頭風氣為之一變,曾經違法佔道的小攤小販變身「文明商戶」。街道的探索,或可為解開當前城市管理之困提供借鑑。  難題:誰都管不好,為啥不讓商販自己管  丈夫患有腿疾,家裡還有兩個讀書娃的李國琴,是鄭州市中原區建設路辦事處轄區的一名攤販。
  • 鄭州街頭商販被毆打住院 群眾指斥打人者為「土匪」
    被打者是一街頭商販,而打人者則是高新區某辦事處的城管執法人員。據現場群眾向媒體反映。起因是商販被執法者認定佔道經營,然後就拔掉了商販男子的車鑰匙,在商販多次追要無果的情況下,於是就撥打了110。警察出警之後,幫商販從某城管手裡討回了車鑰匙,商販也準備駕車離去。然而在警察剛剛離開之後,讓人震驚的一幕發生了。數名城管追上正準備離去的商販,然後大打出手。
  • 鄭州高新區紫錦社區聯合鄭州輕工業大學志願者開展集中整治流動...
    映象網記者 王振西 通訊員 趙若君 文/圖為進一步改善轄區廣大居民群眾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積極開展文明創建工作,7月8日下午,鄭州高新區溝趙辦事處紫錦社區聯合鄭州輕工業大學志願者對紫錦社區轄區的流動攤販和店外經營商戶進行一次集中勸導整治清理行動
  • 佔道經營?河北滄州運河區此處攤販被疏導至便民市場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宋夢華)近日,河北新聞網網友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反映「河北滄州運河區滄州職業技術學院周邊攤販佔道經營 叫賣聲擾民」的問題。河北滄州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做出回復表示,對佔道經營攤販進行教育溝通,通知其此地嚴禁擺設攤點。
  • 禁止出店、佔道經營以及流動攤販亂擺攤設點
    圖源:網絡1市區主、次幹道堅決禁止出店、佔道經營以及流動攤販亂擺攤設點;沿街商店門口不得佔道堆放商品及商品包裝箱;餐飲門店店外不得有擺放桌椅等佔道經營現象,沿街各門店不得將拖把懸掛於樹木和市政設施嚴禁向雨水井和綠化帶內傾倒汙水、剩飯殘渣等油汙垃圾,經營區域地面衛生必須乾淨整潔。攤販違反《寶雞市市區便民攤群點管理辦法》一次要給予警告,兩次要停業整改10天,累計達3次的直接取消經營資格。經同意設立的便民攤群點,出現經營不規範,管理混亂,衛生不達標等問題,並經3次整改仍未達到標準的,由轄區城市管理部門責令該便民攤群點予以停業、停辦。
  • 100米路機動車佔道 辦事處:不是我們的地兒
    5月30日鄭州晚報對該地段進行曝光。  6月4日,中原區綠東村辦事處聯合區行政管理執法局、市交警二大隊,出動道路清障車,將8臺佔道車強制拖離,前進路伊河路口終於做到了還路於民。  然而,近一個星期以來,不斷有市民投訴:前進路伊河路口東側近100米路段機動車佔道經營死灰復燃。
  • 今天你文明了嗎?|這些地方「髒亂差」現象有所反彈
    城東路車輛亂停亂放,遊動攤販佔道經營城東路車輛亂停亂放問題突出近日,記者來到城東路發現車輛亂停亂放、跨店經營、佔道經營等現象有所反彈,一些流動商販將三輪車停放在機動車道,不僅影響了行人和車輛的正常通行,同時也使街道顯得雜亂無章
  • 撫州幼兒師範學校西門旁攤點佔道經營
    網友反映:撫州幼兒師範西門旁人行道上,每天一到中午、下午飯點,就有十多家無證流動攤販經營,有時甚至更多。這些無證攤點所賣食品存在食品衛生安全隱患,望儘早取締。記者跑腿:撫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綜合管理執法局回應,網友反映情況基本屬實,11月16日~22日,該局聯合市城市管理局第五分局對撫州幼兒師範科技大道西門旁的流動攤販佔道經營、車輛亂停亂放行為進行集中整治。整治過程中,執法人員向流動攤販宣傳告知法律法規。
  • 蘭州成都多地允許佔道經營 街頭巷尾充滿煙火氣
    3月份,成都出臺措施允許商家臨時佔道設置攤位攤點,臨街店鋪可以臨時擺攤越門經營,實現了許多人街邊吃串串的願望,讓城市更加生動鮮活。許多省份城市紛紛效仿,陸續實施了分時段街邊佔道經營的管理辦法,近日,蘭州市城關區就參考駕照扣分制度制定了一套「12分制」管理辦法,引導商家有序開展店外佔道經營,維護市容市貌。
  • 攤販的「好日子」來了,路邊擺攤將「合法化」?官方表示可以考慮
    你可以發現,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目前繁華的小吃街消失了,在路邊吆喝賣小商品的商販不見了,一些曾經會在路邊賣自家蔬菜的老農民也不出來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前段時間,有一個「成都允許臨時佔道經營」的話題登上了熱搜。不少本著「想在街邊吃串串」想法的網友們,表示贊同這個提議。另外,在近日,陝西也推出了相似的政策。
  • 成都柔性管理再升級 「新八招」讓佔道擺攤便民不擾民
    圖由成都市城管委提供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28日訊(記者 李丹 攝影報導)一段時間以來,成都允許臨時佔道經營擺攤讓疫情後的蓉城迅速恢復了「煙火氣」,此項柔性管理也深受各方好評。如何有效規範佔道經營帶來的部分交通和食品安全隱患、市容及環境衛生影響等問題?如何既保障老百姓生活,又確保城市乾淨整潔有序?
  • 水果商販王天成和城管的故事
    《城市夢》由曾執導過《生門》等熱門紀錄片的知名導演陳為軍執導,影片歷時六年拍攝完成,展現了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上河南籍水果商販王天成一家和城管,為了各自的「城市夢」而博弈的故事。但城市發展規劃給了魯磨路新的定位,王天成的水果攤因為違規佔道經營,需要依法取締,王天成一家與城管中隊的矛盾開始升級。在這場博弈中,影片採取了中立的立場,從城管和攤販兩個角度,拍出了他們各自的苦衷。一方渴望養家餬口讓孫女在這個城市紮下根來,一方是城管在城市管理過程中必須依法執法。「地攤販是生活的弱者,我們是工作的弱者。」片中一位城管說。
  • 《生門》導演陳為軍出新作,講述城管與商販的「城市夢」
    這是佔道14年的攤主王天成的自白,也是他們一家的城市夢。面對生活不易、佔道14年的「地攤王」,城管會怎麼做?《生門》導演陳為軍在最新紀錄電影《城市夢》中給出了答案。這一次,導演陳為軍將鏡頭對準了武漢一條繁華的街道,城管與商販的一場「攻防大戰」:攤主王天成一家是在武漢生活的外地人,他與老伴、兒子、兒媳、孫女共五口人靠著一個舊報刊亭謀生。
  • 禁止出店、佔道經營以及亂擺攤設點!寶雞城市精細化管理十條來襲
    圖源:網絡1 市區主、次幹道堅決禁止出店、佔道經營以及流動攤販亂擺攤設點;沿街商店門口不得佔道堆放商品及商品包裝箱;餐飲門店店外不得有擺放桌椅等佔道經營現象,沿街各門店不得將拖把懸掛於樹木和市政設施。嚴禁向雨水井和綠化帶內傾倒汙水、剩飯殘渣等油汙垃圾,經營區域地面衛生必須乾淨整潔。攤販違反《寶雞市市區便民攤群點管理辦法》一次要給予警告,兩次要停業整改10天,累計達3次的直接取消經營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