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發生後,歷經兩天一夜沿京山鐵道線徒步回唐 44年了,這位...

2020-12-23 燕趙都市報冀東版

今年7月28日,唐山即將迎來大地震44周年。每年此時,69歲的信寶忠的內心總會變得不平靜。回想起44年前的那場大地震,刻骨銘心的記憶便會湧上心頭。兩天一夜從天津徒步回唐,頂著失去親人的痛苦,信寶忠採寫了鐵路幹部職工在抗震救災中的典型事例,親眼目睹了前來參與搶修線路的外地和本地幹部職工、鐵道兵指戰員披星戴月、超速度、超負荷、超常規的日夜奮戰。這樣的記憶,讓信寶忠一直心懷感恩,更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唐山大地震前,信寶忠是古冶車輛段檢車員,家住唐山市路北區偏坡鐵路1.5間的平房。1976年7月27日,信寶忠坐火車到天津參加鐵路分局通訊報導會議。未曾想,7月28日凌晨大地震發生。因地震,會議未開成。信寶忠回憶,當天下午,天津鐵路分局領導讓在唐山、豐潤、秦皇島居住的20多人作為天津鐵路分局震情調查先遣組成員,從天津北站冒著小雨徒步沿著兩條鐵道線往唐山方向走。當徒步沿京山鐵道線走到北塘站時,信寶忠等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鐵道線彎曲著伸向遠方,信號燈傾斜著東倒西歪,路基下沉移動位置。整個京山鐵道線完全中斷了。我們親眼目睹了鐵路大動脈在強烈地震中遭受的嚴重破壞和損失情況,心情異常沉重。」信寶忠說,走到漢沽大橋時,解放軍戰士早已全副武裝的守衛在大橋兩側。鐵道線兩側住滿了驚慌失措的當地百姓,鐵路橋梁傾斜著,鋼軌彎曲擰成了麻花狀,有的鋼軌甚至直立起來,整座大橋橋臺傾斜,橋墩斷裂、橋梁移位。

信寶忠等20多人徒步途徑茶澱車站時已是深夜,車站站房震毀成一片廢墟,四周漆黑一片,遠處村落偶爾傳來一陣陣狗叫聲。沿著京山鐵道線,數著鋼軌枕木一步步冒著小雨行走,沿途鐵道線迎面不時走來因鐵道線損壞從中斷運行的旅客列車下車的旅客,回答一律是:「唐山都震平了」。

「7月30日上午,我們走到了胥各莊站,此時已順鐵道線徒步走了連續40個小時。我們實在走不動了,就冒險集體跑到路中間,攔了一輛裝有遇難屍體的卡車,一直拉到復興路才下車。」信寶忠說,7月30日,徒步沿京山鐵道線往唐山方向走了兩天一夜,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從天津走回了唐山站。

「此時剛建成半年的火車站站舍毀於一旦,唐山站的站臺上搭建起了一排排的綠色帳篷,解放軍戰士和鐵路職工正在緊張的搶修毀壞的鐵道線。」

據統計,在唐山大地震中,京山和通坨兩大鐵道線遭受極其嚴重的破壞和損失,受災線路正線總長403公裡,許多區段路基下沉開裂,鋼軌彎曲變形,有的路基下沉達3米,縱向開裂達兩米,橋梁破壞63座,其中有500米以上的大橋16座;唐山通往天津、北京、瀋陽的鐵道線全部中斷;地震時行進中的7列客車和22列貨車全部癱瘓,其中7列列車脫軌,包括客車2列,貨車5列。

在這場大地震中,信寶忠的父親不幸遇難,母親被砸壞了腿。地震災情發生後,信寶忠被車輛段黨委臨時安排到唐山站列檢所北側到發鐵道線的一輛客車上採寫鐵路幹部職工在抗震救災中的典型事例。「我親眼目睹了前來參與搶修線路的外地和本地幹部職工、鐵道兵指戰員披星戴月、超速度、超負荷、超常規的日夜奮戰。」信寶忠說,到8月3日,灤縣以東準時通車;8月7日,唐山以東準時通車;8月10日,唐山至塘沽準時通車。至此,京山線全部拉通,實現了鐵道部向國務院立下的軍令狀。實現了「三、七、十」的目標。8月5日,唐山站開出了第一列輸送傷員專列;8月7日,唐山站接入第一列到達救災物資;在整個外轉重傷員過程中,開出專列159列,轉運傷員72800餘人,運送救災物資18000多節車皮。8月10日,滯留在災區的2900多人全部轉移到外地。

「44年過去了,唐山在一片廢墟上建起了一座嶄新的現代化城市。人民住上了寬敞舒適的房子,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可是我們不能忘記,當年大地震時全國人民對我們的無私支援。更不能忘記解放軍捨身忘死,英勇無畏的奉獻精神。」信寶忠說。(燕都融媒體記者閆漪)

相關焦點

  • 時隔44年,重溫電影《唐山大地震》,往事歷歷在目
    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古冶區(39.78N°,118.44E°)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十公裡。 地震對我們中國人而言並不陌生。從76年的唐山地震、2008年的512地震,到近期產生的9月8日的內江地震,地震產生的殺傷力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很多人說到地震時都談震色變。
  • 為何44年後唐山大地震仍有餘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的地震情況通報會介紹,古冶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且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可能會持續上百年。為何唐山大地震已過去44年,還會有餘震?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據悉,古冶區位於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的破裂帶上,此次古冶5.1級地震也發生在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區內。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唐山人,對於地震已經麻木了嗎?
    2020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雖已過44年,在聽老一輩的唐山人講述大地震的親身經歷時,依然感到毛骨悚然。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豐南一帶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唐山人民人居住在簡易房裡,開始了唐山的重建。
  • 暑期免費電影 |《唐山大地震》:23秒,32年,44年,緬懷逝者!
    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東經118.2°,北緯39.6°)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矩震級7.5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今天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距今44周年。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震撼人心的經典電影《唐山大地震》。影片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祭:願逝者安息 生者無畏
    中新社唐山7月28日電 題:唐山大地震44周年祭:願逝者安息 生者無畏中新社記者 王天譯紅日初升,透過淡淡霧靄,照亮了黑色牆壁上的一排排鎏金名字。陽光拉長了紀念牆的背影,紀念牆下,花環相映,輓聯相接。今天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位於唐山市南湖東側的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內,天未亮就有市民陸續趕來悼念。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唐山市發生7.8級地震,造成242769人遇難。
  • 唐山大地震死亡數據 - CSDN
    而就在不久前,2020年7月12日6時38分,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回應稱,此次地震為1976年唐山大地震餘震。44年前唐山大地震至今竟還有餘震!其中,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後,到1976年7月31日,不到四天時間發生1.0級以上餘震3457次,次月發生1.0級以上餘震6237次,而後每月地震發生頻次逐漸減少。
  • 提前通知唐山5.1級地震——記唐山大地震44周年
    今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千米。河北、北京、天津有震感。這是繼唐山大地震後44周年以來,一次影響較大的地震。回顧下4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
  • 願歲月靜好,時隔44年,為何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仍在?
    來源網絡消息說,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要知道唐山大地震距離今天已經過去了44年了。一般像這樣震級較大的地震都不是單個發生的,在某次較強的地震前後,震中及附近往往會接二連三的發生一系列地震,這一系列地震叫做一個地震序列。在一個地震序列裡最大的那個叫主震,主震後發生的較小的地震叫餘震,而主震前發生的地震叫前震。
  • 44年前唐山大地震為什麼會有餘震?專家口譯
    釋新聞專家解讀:為何44年前唐山大地震至今還有餘震? 7月12日6時38分,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同一天,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回應稱,此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地震的餘震。
  • 44年前唐山大地震為何至今還有餘震?專家解讀
    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古冶區發生(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京津冀多地區震感明顯。同日,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回應稱,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專家權威講解如何預防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大地震,短短1分鐘的時間內,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重要工業城市被夷為平地,整個城市陷入癱瘓。但你知道嗎?唐山大地震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損失慘重的城市直下型地震,發震斷裂縱貫人口稠密市區。全市民用建築物倒塌破壞率達94.6%,工業設備廠房和基礎設施大部分毀壞。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地震預報那麼難,為什麼海城地震預報成功了?
    公元777年,這裡曾經發生過大地震,但一千多年來一直未震,人們以為地震危險已經解除,在全國地震區域劃分圖上被列為低烈度區。所以這次地震讓人措手不及。2020年7月12號早晨6時38分,唐山古冶發生5.1級地震。專家說是1976年唐山地震的餘震,很多人表示不服,因為唐山地震已經過去44年了,人們覺得這個餘震餘的有些長。
  • 唐山1976年大地震後為何地震起伏活動不斷?專家解讀
    新京報快訊(記者 應悅)今天(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分析認為,此次地震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的老震區內,是唐山地震老震區繼1995年10月6日唐山古冶5.0級地震後的又一次正常起伏活動。
  • 唐山地震發生在哪一年 唐山地震發生的時間
    地震作為一種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的無疑是難以磨滅的傷害。建築轟然倒塌,不少人直接因此而喪生。只是提起地震,大多數人都會想起唐山大地震,畢竟這是比較大型,且傷亡巨大的一場地震。數以萬計的人喪命於此。那麼,唐山地震發生在哪一年呢?
  • 為啥4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現在還有餘震?專家:地震斷層長期活動
    44 年後依舊還有餘震,是否意味著未來還會有類似的餘震?除此之外,又還有哪些地區有類似跨越多年的餘震?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北京市地震局專家表示,該地震發生在 1976 年唐山 7.8 級地震餘震區內。唐山地震餘震區的地震活動非常豐富,呈起伏衰減狀態,至今仍有 4、5 級左右地震的發生。如 1995 年 10 月 6 日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 5.0 級地震,2012 年 5 月 28 日河北唐山市市轄區、灤縣交界 4.8 級地震,今年 7 月 12 日又發生 5.1 級地震。
  • 44年前唐山大地震留下的城市抗震啟示
    ——高孟潭1976年唐山大地震是無數中國人刻骨銘心的記憶,今年7月12日清晨,唐山5.1級地震的發生,又喚起了很多人對地震科學的關注。2020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當年大地震給京津冀地區,尤其是唐山城區造成的破壞和人員傷亡為何異常慘烈?唐山大地震以後,中國地震科技的發展取得了哪些進步?汶川地震又揭示了哪些新的問題和挑戰?
  • 地震專家:唐山5.1級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 短期內再次發生...
    央廣網北京7月12日消息(記者朱宏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分析,此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短期內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組織專家對此次地震活動進行專題研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研究員孟令媛分析認為:「這次地震發震的斷層就是在唐山斷裂和灤縣樂亭斷裂的交匯附近。我們分析這次地震是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餘震區裡面。實際上就是餘震區的一次正常的強餘震起伏活動。」孟令媛表示,根據目前的觀測資料和震例分析,短期內老震區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 中國近些年有哪些大地震?——記唐山大地震44周年
    幾個小時後的44年前,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東經118.2°,北緯39.6°)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 。
  • 為啥1976年唐山大地震現在還有餘震?專家解釋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澎湃新聞記者 廖豔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古冶區發生(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京津冀多地區震感明顯。同日,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回應稱,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聊聊電影《唐山大地震》
    明天就是7.28了,是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筆者特地重溫了由馮小剛導演在2010年拍攝,陳道明、徐帆主演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電影《唐山大地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影片用長達136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一個前後跨度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