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航班能否準點起降?看,拿起「話筒」的預報員!

2021-01-11 澎湃新聞

飛行,對氣象預報有著很高的要求。尤其飽受公眾關注的民航準點起降問題,天氣正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進入新時代,民航氣象緊跟航空公司需求的腳步,從崗位交流互換、首席預報員制度、氣象服務生態圈建設、特殊天氣預報、數據分析智能化等方面入手,推動信息共享,擴大服務範圍,精準提升效能,為行業發展、人民出行做出積極貢獻。

今天,來看看民航氣象人吧~

1

崗位交流互換

建立良好發展機制

空管系統有管制、通導、氣象、情報四大專業。各自隸屬不同機構,但在生產運行中充滿著「交集」。怎樣打破專業壁壘、拆除區域藩籬,打造多層次、扁平化、融合式交流互換平臺,由「以運行為主」向「做實運行、做優服務」提升?

其關鍵是要將隸屬於不同系統、掌握不同資源、聯繫鬆散的專業,聯結為緊密型的運行共同體。民航局空管局在2020年5月下旬和6月上旬,舉辦了兩期「管制氣象崗位交流互換」培訓,在體驗中彼此了解,在交流中互相學習。

「體驗式現場教學,讓氣象預報員拿起話筒,對管制業務更加熟悉。」據華北空管局培訓中心人員介紹,此次課程為預報員專門設置了「流量管理」「機場管制指揮相關流程」「塔臺管制、雷達管制、飛行模擬機訓練」等模擬實操;為管制員設置了「氣象預報」「氣象觀測」等模擬演練,讓「互換」的效果更好,讓「交流」的味道更濃。

民航氣象中心人員參加雷達管制模擬機實際操作演練

「希望通過崗位交流互換,首先實現跨專業、跨單位的交流互助,最後實現跨地區、跨行業的學習提升,從而建立更加科學、更加有效的系統運行發展新機制。」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長文學正表示。

交流問答環節可以讓氣象對管制用戶的需求更加了解。

民航氣象中心人員與華北空管局一線管制員交流研討

「塔臺、進近、區域管制員對哪些危險天氣最為關注?」「管制員對MDRS(大面積航班延誤應急響應機制)預報中的不同預報概率是如何理解的,針對不同概率會採取什麼措施?」「哪些預報產品對管制員的幫助最大?」「對於天氣講解,是只關注結論,還是結論和天氣分析都需要?」「對氣象預報服務有何改進的意見建議?」空管局氣象中心學員準備了一系列實際問題,嘗試打破自身專業的話語體系,認真聆聽真實用戶需求,分析氣象產品基於用戶需求的發展方向和雙方健康的工作機制。

2

以首席預報員做

重要天氣預報的「主心骨」

「下午北京區域有一次大範圍、長時間、高影響的系統性雷雨天氣,將於傍晚左右南壓影響華北其他區域。」一大早,華北空管局首席預報員付強看著天氣雷達回波和衛星雲圖,眉頭緊鎖。他將當天所面臨的嚴峻天氣形勢告知流量管制部門和管制指揮部門,及早調整指揮預案,發布準確流量管理指令。

「尤其是在雷雨繞飛時,流量管理人員根據氣象信息,通觀全局,對各地區上報的流量管理指令進行科學評估,及時調整流量控制時間,避免流量控制過大造成的不必要延誤。」民航局空管局運行管理中心流量監控室負責人鄭玉林表示。

然而,雷雨季節天氣複雜多變,要提前看清老天爺「臉色」並不容易。「首席預報員,是我們重要天氣預報的技術主心骨。」付強、黃繼雄是華北空管局的首席預報員,他們技術精湛,這個崗位不僅要對各航路和導航點的影響時間、強度、趨勢做短臨預報,還要總體把握管區未來30小時的天氣變化趨勢,責任重大。

責任與壓力並重。付強在席位上反覆地研究各項氣象信息,不斷和其他預報員電話會商。一個白班下來,他要參與最少7個天氣會商或講解。氣象預報是一門需要經驗加持的科學,每個預報員對數值預報、天氣雷達、衛星雲圖、實況觀測等參考材料的理解和推演並不完全相同,氣象會商就是為了集眾人智慧、碰撞出最為靠譜的預報產品。

有了好的氣象預報產品,還需要更好地「送達」用戶。今年5月以來華北地區雷雨頻發,以及復工復產後航班量回升,華北空管局氣象中心為了更好地服務管制用戶,將區域氣象服務崗的服務講解工作中增設每2小時一次「管制-氣象聯合會商」,首席預報員「坐鎮」現場,面對面為管制用戶講解天氣。

隨著雷雨不斷組織生成,南壓北京終端區,為了讓流量決策更高效,付強在大屏幕上又畫又寫,將未來颮線影響的範圍和時間逐一拆解描述。「有首席預報員在,我們管制一線在雷雨天氣下保障就更有底氣了!」 一位管制員說。

3

服務新業態

全面升級服務能力

服務新業態,全方位輔助民航運行決策,助力飛行安全與正常,是民航氣象的發展戰略。運行機制、產品形態、傳播品牌是其三個建設維度,不僅提高了航空氣象服務水平,更為未來發展提供實堅實基礎。

——運行機制不斷健全。為順應航空運輸業的發展需求、滿足用戶不斷提升的服務需求,從2008年開始,啟動了空管一體化運行管理框架下的氣象服務體系建設。目前,建成了以民航氣象中心、地區氣象中心和機場氣象臺三級服務機構為主體,「職責明晰、協調有序、資源共享、分級服務」的民航氣象一體化的運行與服務體系。先後建立了運行信息通報機制、質量監控機制、天氣會商與協調機制、技術裝備維護維修技術支持機制、系統應急聯動機制和用戶反饋機制,建立了分級預警預報與服務模式,形成了適應用戶需求的一體化的運行機制。

——產品形態日益多元。圍繞空管、航空公司、機場等重點單位對服務產品、渠道、方式、應用場景等需求,充分應用先進技術,生產製作平臺圍繞決策、調度、指揮為一體化要求,初步實現氣象服務產品製作向智能生產升級。內容從最初的短期預報為主,發展到短臨預報、短期預報、周預報,以及每月和每季度的氣候預測,國家重大活動和民航運輸繁忙時段天氣預測;形式從最初的單一文字,發展到語音、圖片、視頻、廣播等多種不同類型產品;範圍僅為運行監控中心提供天氣講解到全方位輔助運行決策、不斷拓展服務對象和服務模式,行業用戶全覆蓋……氣象服務轉型升級、與時俱進。

——傳播品牌影響力顯著。服務模式從單向推送向雙向互動轉變、服務方式從向集約化轉變,初步形成智能感知、精準泛在、情景互動、普惠共享的服務體系。預報服務產品進入氣象頻道「天氣直播間」,呈現預報分析、專家講解等;微信公眾號「民航氣象中心」在帶領用戶了解天氣變化的同時,普及氣象知識、傳播生活正能量;「航空氣象綜合服務平臺」,提供各類航空氣象信息,兼具權威性、便利性、個性化;在疫情期間,推出「疫情無情,服務真情」措施,免費升級或延長服務期限,惠及包括航空公司、機場、管制、通用航空、空軍、航空院校等單位在內的2000餘位航空氣象服務平臺用戶,海南航空、山東航空致信感謝;為通航用戶提供個性化訂製服務,提供全國通用機場逐時要素預報和全國範圍高解析度的預報數據集,助力通航產業發展……用戶滿意度逐年上升。

——國際合作與服務領域不斷拓展。為順應國際航空氣象服務新格局,增強國際影響力,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氣象局和香港天文臺三方共建的亞洲航空氣象中心於2018年7月11日正式運行;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氣象局聯合俄羅斯氣象局組成的中俄聯合體,於2020年4月27日獲ICAO批准成為第四個全球空間天氣中心。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開展國際服務,進一步提高我國航空氣象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的實力,進一步展示了我國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國際義務,提高了我國航空氣象的國際地位和話語權,為中國民航的安全高效運行提供更高品質的航空氣象服務。

4

應對大面積延誤

精準助力飛行全過程

作為民航受眾面最廣、普及度最高的服務之一,氣象服務已高度融入航班運輸鏈條。旅客對航班正常性的需求,推動民航空管將「大面積航班延誤應急響應機制(MDRS)氣象服務」引入到民航空管精細化預報業務中,實現從定性預報、描述性預報向數位化、格點化預報的發展。

空間上,「由點及面」從機場預報發展到終端區、區域等各飛行區域,甚至區域內的主要航路、重要航路點的「隨地」預報,讓氣象服務於飛行全過程。時間上,「由粗及細」,發展為逐3小時、1小時甚至分鐘級間隔的「隨時」預報,即時更新重要天氣方位、範圍、發展趨勢。

民航氣象中心值班人員在全國民航運行協調決策例會和臨時會議中進行天氣講解,為運行協同決策提供氣象支持

如此精細化的服務,並非一蹴而就。為貫徹落實民航局航班延誤治理要求,充分發揮大面積航班延誤應急響應機制中航空氣象服務的支撐作用,2014年空管局制定了《民航空管系統大面積航班延誤應急響應機制氣象服務辦法》,之後不斷優化和完善,堅持每年更新;2015年開始機場警報、終端區和航路預警發布工作;2019年開始了MDRS重要天氣概率預報的評估工作,每周與運行中心開展復盤工作;2020年形成了規範性文件,進一步規範預警預報產品的發布和評估。梳理重要航路點、年吞吐量超千萬機場,制定雷暴等對流天氣預警評估方法等,服務範圍覆蓋全國39個千萬級機場,重點預測26條重要航路、15個航路點,為流量管理、指揮決策、協同放行提供更專業、更精確的氣象依據,特別為當前全面復工復產情況下的雷雨季保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看天」購機票,有何小技巧?↓

5

資料分析崗

推進數據分析智能化

數據分析處於氣象預報的「上遊」。

民航氣象會積累海量數據,民航氣象中心每日數據量就可達500G。如何科學取用,發揮最大效益?2018年5月1日,民航氣象中心「資料分析崗」正式啟用,進行數據處理、診斷分析、屆時應用、交互訂正等「深加工」,每天發布98類、130000份產品,供預報員隨用隨取。

民航氣象中心資料分析崗值班崗位

——實施實時探測資料分析。自主研發雷達與閃電信息疊加顯示系統,依託新一代高解析度氣象衛星,根據夏季、秋冬季特點,按需提供對流天氣、低能見度和地面大風等分析產品。

——開展數值預報對比驗證。分析訂正、交互使用多個數值預報模式,精準製作冬季降雪、地面大風以及夏季不穩定能量等方面的形勢預報產品;完善引進系統顯示種類,添加航空氣象關注的機場跑道反向等信息。

——提供多種專項分析產品。在重大活動保障前,提供中長期天氣預報分析;在2019年春運期間,分析十大機場過去10年歷史天氣;在颱風等重要天氣發生前,製作颱風風雨模式預報分析等。

目前,民航氣象中心已成立「航空氣象實驗室」,有一批資深預報首席、年輕研髮型預報員、IT工程師一道組成了大數據及智能預報團隊,完成了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專項項目、10餘項空管科技項目。

2017年12月民航氣象中心成立「航空氣象實驗室」

今年,是民航氣象中心成立十二周年。

十二年來,伴隨著民航發展,民航氣象中心從無到有、從蹣跚而行到闊步向前,走過了不一般的歷程。新時代對民航氣象服務會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民航氣象中心將繼續以人民對航班出行的美好生活需求為目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貢獻。

原文刊發於:《中國民航報》

廣告

中國氣象報社 轉載

審核:段昊書 王茜

素材來源:民航局空管局氣象中心 華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

文章作者:韓磊 楊曉天

原標題:《你的航班能否準點起降?看,拿起「話筒」的預報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韓國金浦機場17年首次無國際航班起降
    (抗擊新冠肺炎)韓國金浦機場17年首次無國際航班起降中新社首爾3月12日電 (記者 曾鼐)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韓國民航業。韓國金浦機場12日無國際航班起降,這是17年來首次出現此情況。根據金浦機場官方網站信息,該機場於1939年啟用,1958年被指定為國際機場,2001年仁川機場建成後曾一度是國內航班專用機場。2003年,金浦機場重新通航國際航線,航班主要往返韓中、韓日等地。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入韓旅客驟減,已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韓國實施入境管制。根據濟州道統計,2月1日至3月1日訪問濟州的中國旅客4355人次,同比減少94%。
  • 國內「最繁忙」機場:一天起降1432架航班坐擁5條跑道,或將擴建
    文/小螞小蜂看天下(歡迎個人分享轉載)天空一直都在,是雲來了又去,要揣著一口袋的快樂,滿載而歸,讓我們一起發現美,成為美。那麼,說到國內「第一忙機場」,你知道是哪個嗎?接下來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這個機場就是「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據了解2019年這個機場的流量達到了7615.34萬人次,起降架次達到了511846架。
  • 烏魯木齊突發凍霧 山航7架飛機準點起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白新鑫12月22日06:30,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突發凍霧天氣,25號跑道視程短時間內由超過2000米驟降至150米,隨後一直維持在150米至175米左右波動,遠低於400米正常起飛標準,機場隨即啟動了航班大面積延誤預警及
  • 放寬飛機起降階段電子設備的使用限制,真是個艱難的過程
  • 用上帝的視角查航班,百度天眼
    可是,最近有件事讓筆者挺鬧心,那就是自己回來得比較早,給朋友們接機就成了這幾天最大的工作。可是,春運期間航班的延誤確實讓人有些傷不起,去機場早了等太久,晚了又怕人家已經到了……用上帝的視角查飛機要怎麼才能掐著點到呢?筆者第一時間就想到在手機上裝一個航班動態查詢的APP,可這樣的APP可不少,該怎麼選呢?
  • 2020年中美航班量全球佔比近5成,大興機場最準點
    疫情之下,全球各國民航航班實際運行情況如何?全球有多少航線因為疫情而被取消?中國民航航班在全球民航市場上又發生著哪些變化?近日,飛常準APP發布《2020年度全球民航航班運行數據圖鑑》,本期數據分別從機場、航司以及航線三個維度分析了航班運行情況。
  • 西安一菜市場有個"情歌王子":拿起話筒 想唱就唱
    47歲的祝小文是長安區杜曲人,初中文化,他的音響、話筒就在水果攤旁放著,「我最大的愛好就是唱歌,在菜市場,經常在晚上顧客少時唱幾首,儘量不要擾民。」祝小文說,他回老家後,也會在院子裡唱歌,村裡喜歡唱歌的人也會過來拿起話筒高歌幾曲。
  • 為什麼有些人只要一拿起話筒就不能正常地說話了?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身邊有很多人,在私底下交流說話非常自然,然而只要一拿起話筒或已走上舞臺,說話就會拿腔拿調,似乎瞬間變了一個人似的。在播音主持圈子裡總有這樣的一句說辭:「請說人話!」不理解的人自然就會反問:難道我說的不是人話?那還能是什麼話?事實上「說人話」是帶著一些戲謔味道的,把它「翻譯」過來無非就是「請正常地說話」。
  • 【技術貼&長文】 航班動態早知道
    錢董時常會收到一些小夥伴們的微信,來詢問某個航班是否會準點?會延誤多久?
  • 1月全球機場準點TOP榜 廣州白雲成全球區中國最準點的大型機場
    民航資源網2020年2月11日消息:1月全球機場出港準點率TOP榜,丹麥的哥本哈根機場成全球最準點的大型機場。中國機場方面,國內機場出港直飛航班40.18萬班次,同比減少0.32%。根據飛常準APP《2020年1月全球機場出港準點率報告》數據顯示:1.
  • 起降義大利的國際或國內航班都不行!
    義大利民航局宣布,因衛生原因,從6月26日起,搭乘在意運營航班(無論國內或國際)的乘客,將被禁止攜帶拉杆箱或大件行李登機,僅允許能放進前座下方的小件隨身行李。拉杆箱將被嚴格要求託運。綜合義大利《晚郵報》、Fanpage網站消息,今天起,義大利航空運輸有新的規定,所有起降義大利的國內和國際航班,均禁止攜帶手提行李箱登機。
  • 不看電影《天氣預報員》,你不知道大眾對氣象人的誤解有多深
    這是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一部電影,名字就叫《天氣預報員》,作為氣象人,咱得看看。 再來看看氣象的相關專業:大氣科學、氣候物理學、人工影響天氣、大氣探測、雷電科學與技術、應用氣象學、農業資源與環境、遙感科學與技術、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再看機構
  • 30年的機長告訴你哪些航班不安全
    最近空難事件令人嘆息的同時也讓人們對於飛機上及飛行中的種種問題關心起來,下面是30年的機長告訴你哪些航班不安全,今天就跟您一同分享。所以不要再意淫掉海裡比掉山裡好這件事情了。  記住,飛機出行仍是目前為止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沒有之一。  關於航空出發前可以注意的事情  若不是萬不得已,千萬別坐紅眼航班。千萬別坐新舟,別坐麥道,別坐老機型,別坐將來的國產大飛機C919。別坐大韓航空,別坐亞航。
  • 妮妲攜強風暴雨登陸,看看你的航班還能飛嗎?
    詳見下文:  機場: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白雲機場2日清晨5點至上午10點的大部分計劃航班將取消,明天下午16點後航班起降有望逐步恢復正常。請旅客出行前向航班公司查詢航班動態,不要盲目前往機場。  澳門國際機場  2016年8月1日,受到強颱風妮妲的影響,往來澳門國際機場的部分航班起降受到影響導致延誤,機場聯合各營運單位做好延誤保障準備,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更新航班動態
  • 走近天氣預報員(深度觀察)
    最近,記者採訪了多名預測天氣發展變化、預判暴雨落區的天氣預報員們。科技進步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數值天氣預報是「國之重器」,我國自主研發的數值預報體系表現越來越出色清晨6點,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腳步匆匆地到崗。
  • 春運坐飛機看這裡,2019年航空公司準點率排行榜來了
    近日,全球知名航空大數據服務商飛常準大數據VariFlight研究院發布《2019年境內航司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從航司發展、準點率、客座率等多個維度對於內地航空公司2019年的發展情況做一盤點, 2019年春秋航空喜提多項「全國第一」。
  • 起降1000米內俯瞰成都有驚喜
    今年當你坐飛機從高空俯視大地的時候你會發現機艙窗框如同畫框最美的風景就在窗外記者了解到,為迎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召開,成都認真研判雙流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航線可視區域大地景觀現狀特徵,對山地、林地、水體、丘陵、農田、平壩、建築聚落
  • [分享]想看飛機起降?溫哥華這4個地方最合適不過了
    如果你個飛機控,或是在追女友時愛搞浪漫,我猜你對濱江街180巷這個地址一定不陌生。緊鄰著臺北松山機場,這裡是全臺觀賞飛機起降最熱門的地點。震耳欲聾的引擎聲、龐大機身的壓迫感,空中巨無霸在頭頂30公尺處呼嘯而過的短短數秒間,心臟狂跳,身邊佳人抓住你的手臂,身體緊緊相依….. 此時你心裡暗禱,希望飛機一架架接連降落,不要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