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話聯盟】福建省泉州市方言(閩南泉州話海口音)——zys

2021-02-16 泰語學習聯盟

 在過去的2016年4月9日晚,聯盟在YY頻道舉辦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宋幹節」狂歡之夜。當晚的亮點之一,是由來自全國各地的盟粉,用各自的方言朗讀「聯盟語音廣播」。

現在,我們特意在微信平臺推出這個欄目,已經有盟粉們報名了。快來聽聽各地的家鄉話吧!

表演: zys

方言:福建省泉州市方言(閩南泉州話海口音)



能聽懂嗎?哈哈!你也想用自己的方言來一段嗎?

來吧!聯盟現正徵集全國各地的"聯盟語音廣播"方言版本。我們期待你的聲音哦!

參與方式:

請直接在微信平臺發布語音,並附上你的Q號、Q名和註明x省x市的方言。我們會在審核後及時在微信平臺公開發布!

以下就是「聯盟語音廣播」的內容

Sa-wad-dee krup/ka 這裡是泰語學習聯盟官方語音廣播。

我們是一個提供專業、長期及免費網上基礎泰語教育的群體,通過「YY語音」頻道571930公開授課,並在「喜馬拉雅」平臺提供完整的上課錄音。另外,我們還有QQ群、「百度貼吧」和「新浪微博」,搜索關鍵詞是「泰語學習聯盟」。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是tyxxlm571930。

如果您需要完整的聯盟信息,請在QQ群的群文件、聯盟百度貼吧或微信公眾平臺閱讀《聯盟新人須知》。

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吧!

投稿併入選的方言可獲得5顆盟豆哦。請大家踴躍投稿。愛聯盟,愛家鄉,從你做起~!

如果您對平臺有任何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到頁面末尾「評論區」給我們留言,謝謝!

相關焦點

  • 方言歌曲推介(視頻)| Lam:《大田後生仔》
    2019年下半年,通過抖音等新媒體渠道,從福建省內的閩南方言區到廣闊的官話方言區,從北上廣深到普通城市,這首來自中國「最難懂」方言地區的歌曲似乎一點也沒有因為方言的難懂而遇冷。相反,在各大城市佔領大街小巷,以至於網上流傳最廣的版本之一併非出自大田原唱,而是北方籍的歌手。這首歌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就是用閩南話演繹的副歌了。和歌名呼應,這首歌使用的閩南話也正是大田縣的閩南話。
  • 2020年全國旅遊簡介(福建省)之《泉州市》選推幾大景點
    土地面積11015平方公裡(含金門),2019年末常住人口874萬(不含金門),閩南話為主要方言,並存莆仙話、客家話等多種方言。清源山國家重點風景區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晉江下遊東北岸,與泉州市區三面接壤。距廈門市106公裡,福州市196公裡。 因為山上泉眼諸多別稱「泉山」,因山高入雲稱「齊雲山」。位於城市北郊又稱「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稱「三臺山」。
  • 泉州母親因為自卑,差點誤了孩子閩南語的方言學習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福建泉州人,閩南語是我們的方言,而我卻經常因為這個方言和公公鬧出不愉快。原因想來我自己也很有問題。因為小學的時候隨著父母的工作變遷轉了四次學,而閩南話真的是「十裡不同音」,每到一個地方,我的家鄉口音都會被同學們有意無意的嘲笑,敏感的我從小就在心裡種下了自卑的種子。我很努力地適應當地的生活,而且很快就能模仿當地的口音,長大以後更是可以隨意切換腔調。但是討好型的人格和小時候的自卑讓我感覺很不舒服。
  • 方言與童謠(音頻)| 天烏烏(多地閩南話版)
    天黑黑,是很多人知曉的孫燕姿的一首歌,而對於閩南方言區的人來說,歌曲中出現的外婆唱著的童謠「天黑黑」是細漢時(小時候)的記憶,是一條與童年連結的時光隧道
  • 消失中的方言,該何去何從?遺棄還是保護?
    溫州樂清清江以北說的是大荊話,清江以南說的是甌語,一江之隔,兩岸居民的方言大為不同。如此這般,溫州人對「老鄉」的地理概念規定得非常狹隘,幾乎細分到「鎮」。僅僅是溫州人還稱不上「老鄉」,青田人、樂清人之間也從不用方言交流,一個鎮的人才會互說家鄉話。
  • 閩南話和廣府白話各片區方言發音出現差異是什麼原因?
    廣東的粵語也不一定都能互通的,有些土白話也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的,比如香山方言(包括中山石歧話、珠海澳門白話)就和廣州話有區別,東莞寶安方言以及四邑話(新會、恩平、開平、臺山)區別更大,而吳川化州人一開口就很有喜感,如同說相聲,也不太好懂。
  • 中國漢語有八大地方方言,各有什麼特點,你的家鄉話是什麼
    中國漢語有八大地方方言,各有什麼特點,你的家鄉話是什麼文/成長新視點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東西南北差異巨大,菜品上有八大菜系,地方方言上則有八大種類。每一個方言,都有其濃厚的地域文化特點,也深藏著悠久的歷史。在地方方言上,分別有北方方言、吳地方言、湘江方言、贛江方言、客家方言、閩東方言、閩南方言和粵地方言等八大種類。
  • 福建省第一大城市角逐,福州和泉州誰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大家對於福建省的印象是什麼呢?大多數的印象是廈門的鼓浪嶼,還有聽不懂的閩南語。福建是一個沿海省份,有很多的海洋資源,但是由於地形的原因限制了福建省的經濟發展。哪怕是經濟最好的泉州經濟總量也在7000億元左右,距離頂尖城市還是有很大的差距,那麼你覺得福州和泉州誰會是福建第一城呢?
  • 識別準確率達85%、不到兩秒就能譯出來 廈大研發的「閩南話智能...
    近期,一款名叫「閩南話識別」的軟體在網絡上走紅。只要是日常對話的語句,不管你說的閩南話是廈門口音、泉州口音,或是漳州口音,它基本都能識別出來並翻譯成文字,識別準確率高達85%。  這款軟體是廈大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洪青陽、廈大人文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許彬彬帶領的科研團隊合作研發的。目前,這一軟體已經過多階段的內部測試,並開放供廣大市民免費試用。
  • 歷史:閩南方言與文化縱橫談--第一篇
    一、閩南方言的形成,閩南方言又叫閩南話,也有人稱之為「河洛話」或「福佬話」。閩南方言是在福建閩南地區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關於閩南方言的形成時間,至今學者們的看法仍不完全相同,但都認為至少在上古的末期南北朝已見端倪。
  •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
    我國地域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特點,更何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所以語言方面更是繁多複雜,這次心心要說的是我國最難聽懂的六大方言,這些方言在外地人聽著就像在聽天書,其中最難懂的第一名還被稱作是「鬼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溫陵十二釵:千年古音傳閩南 鄉音娓娓道鄉情
    □讀這些書,你可以更了解我  《閩南方言大詞典》,周長楫主編  《閩南方言》,李如龍、姚榮松主編  《閩南文學》,朱水湧、周英雄主編  《泉州歌訣圖典》,泉州市文化局、泉州市新海路閩南文化保護中心編  《泉州俗語故事》,傅孫義編著□世界閩南文化節展情速遞  圖版:閩南語部分字的寫法、發音和普通話的解釋;閩南語外來詞彙一組;閩南語融入他國語言、保留古語古韻的部分展示。
  • 「泉州農商銀行杯」泉州市第三屆「魅力海絲行」英語小導遊網絡...
    日前,由泉州市教育局、福建省微公益協會主辦的「泉州農商銀行杯」泉州市第三屆中小學生「魅力海絲行」英語小導遊網絡公益活動獲獎名單正式對外公布。經各地各校廣泛宣傳發動、組織初選、專家評審,最終評出獲獎作品121件,其中一等獎11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優秀獎60名,優秀組織獎5個。
  • 盤點那些有意思的方言歌曲,你的家鄉上榜了嗎?
    首先,什麼是方言歌曲?方言版歌曲指運用方言來演唱各種歌曲而形成的特色歌曲。如粵語歌曲,閩南語歌曲,四川話歌曲等。要說哪個地方的方言最豪爽最能「傳染」,非東北不可啊!截至2010年,大陸的東北官話使用者超過1.1億人。東北方言歌曲,有魔性,歡樂有趣。那我們先來學習一下東東北方言的歌曲有哪些代表。
  • 中國十大難懂的方言,看看你家鄉話排第幾?
    第九位:長沙方言長沙是湖南的省會,是全省經濟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眾多,因此長沙方言從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響,使用人口約佔漢族總人口5%,因此,它在漢語方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第七位:蘇州話蘇州話體現了濃濃的古意和一種書卷氣,蘇州話歷來被稱為「吳儂軟語」,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軟」,同屬吳方言語系的其他幾種方言中,蘇州話最為溫軟,當地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寧聽蘇州人吵架,也不聽寧波人說話。
  • 中國方言流浪史真讓人感慨萬千……
    隨著海上貿易的興盛,泉州逐漸超越廣州,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早年很多「國貨」就是通過泉州港(古稱「刺桐港」)運往世界各地的。洛陽橋 古泉州史跡,古代泉州又稱「刺桐」這就是古時候的海上絲綢之路了。而泉州正是聯合國承認的這條「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作為貿易貨品的大頭,和「茶」有關的閩南語詞彙就這樣進入了英語裡。
  • 宿舍方言大挑戰,哈哈哈……
    潮汕人表示好像能看懂一點點海南話,一查,原來海南話來源於古閩南語,是由古代福建閩南地區漢族移民在向海南島遷徙的過程中,隨之帶進海南島的一種方言。 NO.5 閩南話 潮汕話雖屬於廣義的閩南話,但是大家還是習慣把潮汕話和閩南話分開討論。
  • 漢語一共有13大方言,面積不大的福建省竟獨佔5種,為何那麼多?
    漢語一共有十三種方言:閩東語、晉語、官話、莆仙語、徽語、閩中語、贛語、客家話、湘語、閩北語、閩南語、吳語、粵語。這13種方言中,最大的是官話。東北,華北的大片地區,以及西南地區,說的都是官話。我國南方因為被山脈河川分離,所以出現了很多方言大區,比如吳語、粵語、客家話、贛語等。有一種現象很值得注意:這13種方言中,有5種竟位於同一個省!閩東語、莆仙語、閩中語、閩北語、閩南語,這5種方言,竟都是在福建!
  • 電影裡「假方言」頻出,口音巨尷尬,方言模仿不來還不如不說
    比如《奪冠》當中,彭昱暢是江西省人,而黃渤是山東省人,兩個人在劇中說方言帶有濃重的口音可見說方言也有其他誤區,那就是細節差異,當地人講話的語調都有差別,更別說演員現學的方言了。尤其是近日大火的電影《八佰》,杜淳在其中的假方言表演更為明顯。觀影的觀眾一直以為杜淳演的是一個大舌頭團長,誰知道杜淳講的是廣東話,很多觀眾都表示口音痕跡太重聽不出來,讓人出戲。
  • 潮汕話,一門學到老都學不會的方言
    清代早期,因海上貿易需要,一批批潮汕先民漂洋過海,到東南亞等地「過番」謀生,將潮汕方言帶至異國他鄉。據記載,19世紀中葉,曼谷的華人有25萬—40萬人,而說潮汕話的人就佔了2/3。如今,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地仍有不少說著地道潮汕話的華僑。港澳臺地區有一些地方也流行潮汕方言。儘管時過境遷,有的地方已改說其他方言,卻依然留下潮汕話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