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遊記:從銅鑼灣到旺角,樓上書店的各種困局

2021-01-10 澎湃新聞

這是一次遲到的書遊記。

十二年前的2006年,第一次到深圳參加「全國閱讀版主編圓桌會議」,也就是那次會上,第一次評選「年度十大好書」,之後,每年一屆,至今已12年,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年度十大好書」。我除了有一年在出版社任職,沒來參加,其餘11年都參與了十大好書評選。

那一年,曾起意會後去香港逛逛二樓書店,可惜當時沒辦好港澳通行證,未能成行。這一年,香港最有標誌性的英文書店——曙光書店,結束了它22年的歷程,宣告停業,成為香港書店不可抹滅的傳奇。差不多同時,和「曙光」共享一個單元兩間屋的青文書店也宣告歇業。這兩家一中一英,都有著二十多年歷史的書店同時關閉,宣告香港二樓書店一個時代的結束。更讓人唏噓的是,兩年後的2008年,青文老闆羅志華在擁擠狹小的貨倉清理藏貨,被意外墜下的書籍壓住而身亡。

每年來深圳評十大好書,都是來去匆匆,不是因為工作就是因為小孩,眼看著十大好書的評委們會後結伴逛香港書店,眼饞到死。終於在今年成行,在11月30日結束深圳十大好書評選後,次日和陳子善、袁唏兩位老師一同赴港。子善老師到金鐘辦點事提前下了地鐵,我和袁唏老師到銅鑼灣後分頭行動。

一、銅鑼灣樂文書店

香港書店最集中處有兩個地段,一為港島的銅鑼灣、灣仔一帶,二為九龍的油麻地、旺角一帶。我這次住銅鑼灣,先就近小逛一下。

這張香港書店地圖中,顯示出銅鑼灣和旺角區域書店密集程度。圖來自《書店現場》(周家盈/著)

剛下樓就望見馬路對面的商務印書館。跟著人流過了馬路,先找了一家小店填飽肚子,吃飯間用手機一搜,周邊好幾家書店。吃完飯出來,抬頭看「香港式招牌」,第一眼就望見和情趣用品店並排且顯目的書店招牌,登上二樓,門口貼著紙條:已關門。沒想到,來香港逛書店,第一家就吃了閉門羹。

香港二樓書店這些年遭遇各種困局,如今香港鬧市區的二樓,基本上都是美容店、按摩店和情趣用品店,還在堅守的香港書店只好「更上一層樓」,三樓、五樓、甚至十幾樓。

好在駱克道上的樂文書店還在。樂文是一家老牌的香港獨立書店,1980年創立,比曙光(1984)和青文(1982)還早幾年,目前有兩家店,一家在銅鑼灣駱克道,另一家在旺角西洋菜南街。樂文是香港二樓書店的典型代表,它三十多年的存在見證了香港閱讀文化的變遷,店內有英文原版、港臺人文社科、大陸政治讀物以及暢銷流行讀物等,這種綜合型的經營思路,正是香港書店業在各種起落後的權宜之計。

銅鑼灣樂文書店內景

銅鑼灣樂文書店門口

旺角樂文書店門口

旺角樂文書店店內

二、灣仔藝鵠書店

手機地圖顯示,駱克道上還有開益書店、正文書店、綠野仙蹤書店等等,我就一路查來一路找,然而並沒有找到,不知道是因為太隱蔽,還是已關門或搬家。走著走著就到了軒尼詩道,在富德樓門口迷失了方向。地圖顯示就在這兒有一家書店,但這棟不起眼的舊樓,絲毫看不出有書店的影子。我走進過道查探,看到地上擺了很多藝術海報和免費雜誌,心想可能走對了地方。電梯開,我走進去,有個中年男人問去幾樓?我說:「樓裡有沒有一家書店?」他按了14。

果然沒錯,我來到了藝鵠書店。這是一家經營藝術圖書和各種獨立出版物的書店,兩個屋子,一間是書店和咖啡座,另一間是店主的工作室,兩間屋子相通。店內銷售的藝術圖書、獨立雜誌、繪本畫片等都極具個性,有濃濃的文藝氣息。我安靜地一本本翻閱,有很多驚喜。書店的susi姑娘非常好客,我們聊了起來。

藝鵠書店

藝鵠店內的文藝海報

藝鵠店內的各種獨立小報

通過susi介紹才知道,富德樓隸屬一個基金會,整棟樓由藝鵠管理,以低廉的租金邀請藝文單位進駐,打造一個文藝共同體,有獨立書店、畫廊、手作工作室、音樂工作室、獨立電影放映、社會研究工作室等等,不定期有各種類型的展覽、音樂演出、手作作坊等等。在藝鵠看到一份富德樓刊物,上面詳細介紹了樓裡的各種工作室,題為:鬧市中的文創綠洲。另外看到一份富德動流手冊,上面有近期各層活動信息。

富德樓刊物介紹

藝鵠望出去,窗外是灣仔的車水馬龍

藝鵠店內一角

速寫藝鵠一角

從藝鵠窗戶望出去,窗外是灣仔的車水馬龍。我坐在靠窗的凳子上,速寫了一幅藝鵠一角。離開時,看到門口貼了一張海報:一讀十年——第十屆九龍城書節,看時間整好是我在港這兩天(12月1日-2日),告別susi姑娘,搭上地鐵去樂富逛九龍城書節。地鐵上,收到susi姑娘發來微信,說在樂富,有一個書節並且發來連結,建議我去看看。在地鐵裡曬藝鵠書店,華師大顧曉清姑娘留言說,她正在逛九龍城書節,也建議我去逛逛。嘿嘿,我正在去的路上。

三、九龍城書節

地鐵樂富站出來,穿過樂富遊樂場,走不遠馬路對過是香港兆基創意書院,九龍城書節就在院內舉辦。該書節自2009年開始,今年已是第十屆。早年香港有一個牛棚書展,一度是文青和藝青們的精神家園,九龍城書節延續牛棚書展的傳統,秉承牛棚的人文精神與自主理念,推廣獨立、自助的民間出版和閱讀文化。

2009年第一屆九龍城書節海報

一讀十年——第十屆九龍城書節

九龍城書節現場

書節十年,你仍在哪裡看書?

書節獨立小書攤

打書釘

擺進書節的蔬菜攤

書節上,有各種類型的創意書攤、手作攤、書店書攤及音樂表演,最讓我驚喜的是有位老奶奶把蔬菜攤也擺上來了。除了林林種種的書本,書節以多元講座為核心,邀請不同領域的資深人士,針對不同議題展開精神層面的討論,仔細看講座信息,有幾十場之多,如:香港書業何去何從;如何催生一本不是自己寫的書;書評,到底想說什麼;以書本對抗世界:獨立出版的未來想像等等主題探討。

問你點頂——香港書業何去何從?

同樣是2009年,廣州彼得貓古本店主人彭永堅創辦了廣州書墟,書墟現場位於廣州北京路上一棟老騎樓裡,史上最小的書店彼得貓古本店也在這個騎樓裡。彭永堅說,創辦廣州書墟也是源於牛棚書展。我曾應邀參與過好幾次廣州書墟,擺二手書攤,參與書店話題討論等等。廣州書墟共舉辦了六屆,現在是否還在延續不得而知,希望這樣的閱讀實驗能走得更遠。

首屆廣州書墟,主題:九年之後

今年八月,由未讀發起主辦的第三屆最美書店周在798機遇空間落地,我作為活動總顧問,也把牛棚書展這種理念引入到活動中,讓這屆書店周「書店X想像力」論壇融合了二手書市集、文創市集、不同主題的沙龍、插畫展、音樂現場等,也引來文藝愛好者們廣泛興趣,現場一度限流。

未讀夏日,書店X想像力論壇

這些年,參加了無數官方主辦的書展、書博會或閱讀節,幾乎都是千篇一律,走走過場,不留印象。但這些來自民間的小型書展或閱讀現場,卻是讓人分外投入,為這樣自由的狀態,精神的交流而感動。真心期待有越來越多這樣的閱讀現場,讓我們能達成真正的思想交流,而不是被安排好的走秀。

一讀十年,真是美好的故事。一個民間的書節,以這樣頑強的姿態踐行著閱讀和思想交流的實驗,是城市之福,香港之幸。

四、旺角西洋菜南街

旺角,香港最繁華的街區之一,以彌敦道為主幹,平行著很多人流很旺的街弄,是遊客們的購物天堂,也是著名的不夜天。很多香港電影以這裡為背景,尤其是一些黑幫片,如王家衛指導的《旺角卡門》、爾冬陞指導的《旺角黑夜》等。

西洋菜南街,是緊鄰彌敦道的平行街道,是電子產品和女性藥妝一條街,讓人驚訝的是,這樣一條繁華商業街上,高峰時據說有幾十家樓上書店。從地鐵旺角站D1口出來,第一眼就看見了序言書室、華英書局和梅馨書舍招牌。上午11點的西洋菜南街,人流還比較稀鬆,到午後,這條街幾乎可以用人擠人來形容。

地鐵出來,第一眼看到的西洋菜南街

坐電梯到七樓,香港這些老樓裡,電梯破舊不堪,停頓時咯噔一下嚇人一跳。序言書室門口貼著營業時間為下午一時至晚九時,下一層是梅馨書舍,營業時間為下午二時至晚九時,再下兩層五樓的華英書局,中午十二時開始營業。基本上,這一帶的書店很少有十二時前開門的。我乾脆周邊轉轉熟悉一下地形,順便吃個午飯再逛。

通菜街早晨,店主們正在搭建店鋪

西洋菜南街東邊平行的通菜街是著名的女人街,除了街兩邊的店鋪,街中會臨時搭建兩排商鋪。此時,店主們正在加緊商鋪搭建,他們對搭建店鋪非常熟練,一會兒功夫,很多店鋪拔地而起,店主們大汗淋漓,開始上架各種商品,服裝、鞋帽、生活用品、美容化妝品等等。從通菜街南口走到亞皆老街路口,原來空曠的街上,像變魔術一樣林立起密麻的店鋪,這生動的街市場景真讓人大開眼界。

五、樓上書店

午飯後,正式開始逛書店。第一家走進西洋菜南街和亞皆老街路口的十大書坊(star),這是一家漫畫圖書館,所有書和雜誌不銷售,僅供店內租賃閱讀或外借閱讀,看了一下消費規則,會員每小時24港幣,非會員每小時26港幣。店內有一個很大的閱讀區,有點像網咖一樣,每人一個小格子。往閱讀區瞄了瞄,剛開門沒多久,已經有不少閱讀者,而且不單單是年輕人,還有一些中年人。

十大書坊門口

十大店內整齊的漫畫書

十大消費規則

開益書店和榆林書店在同一個單元裡,開益在二樓,榆林在三樓,這兩家書店風格比較像,都以銷售香港文史哲讀物為主,榆林書店偏文史方向,開益書店偏文學方向。

開益和榆林在一個單元內的二三層

樂文書店和田園書屋是西洋菜南街的一對老街坊。樂文書店1980年開業時就在旺角,銅鑼灣那家是1998年後開的分店。儘管已經逛過銅鑼灣店,但總店也要來參觀一番,兩家店選品和風格基本一致。雖然剛剛開門,老字號的樂文還是人氣比較旺,已經有不少讀者在逛店。和樂文同一單元還有一家學津書店,要到下午兩三點才開門。

田園書屋也是旺角一家有年頭的書店,三十多年了,店內香港文史哲圖書容量豐富,尤其是大陸讀者喜歡的政治類書籍比較多。在田園逛的時候,不時有大陸遊客拿著紙條來找相關政治圖書,可能是幫朋友帶的。書店進門的展臺上,基本上都是這類作品,曾經屬於店內暢銷級的圖書。

田園書屋入口

田園書屋店內

挨著田園不遠,有一家尚書房。這是一家專營大陸版圖書的書店,店內的裝飾也很大陸範兒,掛著一些彩帶。所售大陸圖書不同類型都有,但顯然不太專業,屬於大陸四五線城市二手書店的水準,很多所謂國學經典都是地攤貨。可見這種類型的書店有著深厚的土壤,不僅在大陸小城市和縣城風靡,也蔓延到了香港。

尚書房門口

尚書房店內

六、梅馨書舍和序言書室

最後把時間留給兩家我最期待的書店:梅馨書舍和序言書室。早晨坐這個單元的電梯被嚇一跳後,導致這一天逛樓上書店都是爬樓上去。梅馨書舍在七樓,艱難爬到梅馨時已兩腿發軟,索興先進書店休息片刻。更巧的是,梅馨不大的空間內,靠窗的位置放了一張雙人沙發,我找了兩本舊書就一屁股坐上去,翻翻書休息休息。

梅馨店內有限的空間,這張沙發救了我

梅馨書舍前臺

梅馨是一家舊書店,二手書、舊書都有,還有各種字畫、畫冊和線裝書,這是我最喜歡的一種書店類型。我這趟香港書店之旅,也學香港愛書人一樣「打書釘」,在書店裡反覆翻看就是不買,一是怕帶不回大陸,二是行李太沉,不敢再加書的重量。在梅馨不敢久留,已經對很多種書長草,心想再冷靜一下,等一會逛完樓上的序言書室,下來的時候順手買幾本。

序言書室的傳說已經聽了很多了,說是曙光和青文的傳奇結束,接棒開啟了香港書店新的時代。2007年5月,序言書室在旺角西洋菜南街開業,三位中大哲學系畢業的創始人,為書店確定了以人文社科為主的學術書店路線,並且從一開始就明確了利用書店有限的空間,堅持不懈舉辦各種講座、對談、詩歌朗誦、思想讀書會等活動,十一年來,序言已經成為香港最重要的公共思想空間,這個地位,香港其他書店不能望其項背。

序言書室門口

序言店內塗鴉牆

說到有限空間,序言的確小得驚人,靠窗一小片空間,放著兩張桌子和一張沙發。這一小片地方,就是序言能提供活動的全部空間,擠滿人最多也不會超過二十人,據說每次活動,經常要移開店中間的書架,最多能容納三四十人。和大陸大多數熱衷做沙龍活動的書店比起來,序言太小太委屈了,而他們就是在這樣有限的空間內,十一年來辦了七八百場活動,的確是讓人敬佩至極。

序言的活動空間就是眼前這一小片區域

人多的時候,需要把這組書架移開

我多年來也辦讀書會,我們創辦的閱讀鄰居讀書會在讀易洞書店連續辦了七年,我們很喜歡這個小小的閱讀空間,每次二十多人圍坐一起讀書,覺得是最理想的閱讀氛圍。這個曾被評為「中國最美小書店」的讀易洞成為我們最重要的閱讀社交場所。而和序言比起來,我覺得我們太奢侈了,讀易洞比序言大太多了,環境也優雅很多。

讀易洞裡的閱讀鄰居讀書會現場

我在序言買了一本《十年一隅》,這是序言書室十周年時出版的紀念集,收錄了三位創始人和很多序言的朋友們的文章,如曙光書店主人馬國光、中大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作家鄧小樺等人記錄序言的文章,從中更多地了解了序言十年來的精彩。

《十年一隅》序言書室十年紀念集

我坐在有限的兩張桌子的其中一張上,翻開《十年一隅》,從「序言的序言」讀起,走入一家書店雖短暫卻精彩的故事,也看到香港書店業雖艱辛卻堅強的歷史。正如周保松老師在《序言書室十年志》一文中說的:「序言之為序言,是通過貼近社會脈絡的書籍推介和讀書會,有意識地回應時代,並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形成其獨有的精神和格調,並得到許多讀者認同。序言不僅是一家書店,也是一處公共空間,更是一個價值社群。正是在此意義上,序言超越了曙光,並開出香港獨立書店的新格局。」

匆匆在序言書室速寫一張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攻略 | 誰說香港是文化沙漠?平價樓上書店了解一下!
    辛勤的圈妹在做了無數的攻略後,終於找到了樓上書店,這個在香港十分神奇的存在。樓上書店又稱二樓書店,許多香港的獨立書店因難以支撐香港高昂的房租,而選擇在唐樓的二樓,或者更高層開設書店。(圖片來源:樓上鋪)香港的樓上書店大多集中在旺角西洋菜街和銅鑼灣的駱克道,這些樓上書店除了經營書籍
  • 香港書店的私人旅行(上)
    香港大大小小的書店散布在繁華鬧市區,既有頗具規模、實力雄厚的英文書店如PAGE ONE(葉壹堂)、辰衝圖書等,也有歷史悠久的書店,如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和天地圖書公司等,還有一些售賣專業圖書的個性書店,如KUBRICK電影書店、書得起設計書店等。而最富有香港特色當然要數在人潮擁擠、廣告牌林立的商業街中生存的「樓上書店」,如樂文書店、田園書屋、梅馨書屋等。
  • 香港文壇尋訪散落在角落的香港書店
    如果在內地習慣了逛「書城」,到香港書店首先會驚其「小」。香港最大的書店,論規模也就勉強可及北京的萬聖書園。規模最大的是中文大學書店;特色書店:香港歷史博物館的Passage , 主要銷售與香港歷史文化有關的中英文書,兼賣有香港特色的手信,據說很受遊客歡迎;社區以及地鐵站書店。比較受矚目的誠品,現在有三家門市(銅鑼灣、尖沙咀和 太古城),以銅鑼灣希慎店的書種最多,主要銷售臺版書。誠品的港版書非常少,傳聞與誠品使用的(經銷)結算方式與香港本地書店不同有關。
  • 香港書店全攻略
    除了幫小夥伴帶東西,這次特地花了大半天時間逛書店。想要了解一個城市的核心文化,也許書店是個不錯的視點。【圖片是站在誠品書店的8樓拍的】本來的計劃是直接去銅鑼灣買完東西,然後就可以直接去逛城品書店,最後再拐回旺角逛其他的書局,結果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相反的,我前面花了大半天時間在旺角逛小書店導致我後面去到誠品的時候時間上很倉促,後面都沒有太多的時間逛誠品。
  • 香港書店一日遊攻略,絕對值得收藏!
    前天突然想去香港買書,於是昨天辦好新籤證今天說走就走。最好的青春莫過於來一趟說走就走的香港書店之旅,哈哈。香港銅鑼灣有三聯書局、誠品書局、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香港中央印書館,非常的集中(香港管書店叫書局)。
  • 香港旺角書店一條街
    HK這個言論自由的地方,各種沒被刪改過的港臺原版書都唾手可得,淘到喜歡的書就是賺到。至於買書好去處,除了幾家誠品書店,書目基本上很全,而且價格算很公道,還有許多其他家小眾隱蔽的書店好去處。西洋菜南街是性價比很高的小眾書店的好去處。
  • 購 物 | 香港銅鑼灣
    經常去香港,於是準備寫一些去香港的攻略,方便要去的小夥伴們。今天第一篇就寫寫香港銅鑼灣。
  • 哪些書店最抵贊?超全的香港書店排名(油尖旺篇)
    評分:★★★★☆結語:香港少有的大型英文書店,加上辰衝書店比葉壹堂的學術性的味道較濃,以及書價跟匯價乘,因此比起一般大型書店買外文書具吸引力。 評分:★★★☆☆書店特色:以人文書專門店為主打,兼及佛學書籍亦都十分齊,加上所入的歷史、文學、宗教等書籍質量非常之高,而且環境靜逸,清雅,而且又有活動室作不定期的活動,加上空間感大,又有咖啡茶座,是香港最富特色的樓上店之一。
  • 詳解香港旺角、尖沙咀、中環、上環、銅鑼灣潮牌店
    香港潮店詳解,我們把香港潮店分為旺角、尖沙咀、中環、上環、銅鑼灣5個章節,而每一個章節都會有介紹數間值得一去的潮店。香港潮店的氛圍是大陸無法比擬的不過國內潮牌也是一直在努力的。旺角、中環、銅鑼灣等是潮牌的集中地,多不勝數的潮店還是和以前一樣繁榮。
  • 【食】香港尖沙咀、旺角、銅鑼灣、中環....美食攻略!
    到香港,除了「買買買」最重要的就是「吃吃吃」了香港不止是購物天堂,更是是美食天堂旺角是個不夜城,很多茶餐廳要到中午11點後才開門營業。如果起得早,想要吃港式早餐,瑞華餐廳是個不錯的選擇。瑞華6:30就開始營業,很多老街坊和上班的年輕一族都喜歡來這裡「打躉」。
  • 原創 香港書店攻略大全
    「嘆」(享受)書店是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下面,帶你走進尖沙咀和銅鑼灣有特色的幾家書店!地址:尖沙咀樂道13-15(總店);尖沙咀海港城海洋中心310、328室作為香港為數不多的老字號書店,在香港本地有一定的知名度,在香港書展現場也有兩大展位。樂道總店分上下兩層,室內寬敞安靜,圖書品種豐富。哲學、歷史、文藝理論方面的英文著作齊備。
  • 從香港樓上書店到清遠島上書店
    從車公廟出來,我去了新蒲崗之前尋訪而未開門的清明堂書店(Bleak house Bookshop)。書店英文名源於狄更斯同名小說,位處大廈17樓,是典型的香港樓上書店。不過,和其他樓上書店不同,清明堂只賣英文書,尤以二手書為主。店內貼有英文《南華早報》對店主的專訪報導,原來他以前在英國做律師,最喜歡讀的是那一套20卷的《喬治·歐威爾全集》。
  • 香港旺角逛街購物全攻略,走起!(收藏)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裡13萬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旺角最「旺」的大概要數它的人流了。旺角與尖沙咀、銅鑼灣、中環一併被稱作香港的「四大名片」。到了現在,這條街道已成了旺角區主要的電子產品銷售地點,遍布百老匯攝影器材、豐澤電器、泰林電器、國美電器等連鎖店。此外,地面鋪位亦有不少化妝品店、電話服務公司、街邊小吃店,而樓上書店更是這條街道的特色,提供打書釘的地方。自2003年起,該段西洋菜南街被劃為時限行人專用區,減免人車爭路情況,亦令西洋菜南街成為旺角一個重要的遊人點。
  • 【香港攻略】想要了解香港,先去旺角逛一逛
    但是現在很多人喜歡去「上水」「沙田」「屯門」等等較為近的地區,但是小編卻很喜歡走遠一點,去「旺角」。因為「旺角」有我印象當中的香港:旺角與尖沙咀、銅鑼灣、中環一併被稱作香港的「四大名片」但是你如果覺得旺角只是局限於「旺角地鐵站」的話,你就錯了:在旺角未被拼入油尖旺區以前,當時旺角的範圍北至界限街、東至以九廣鐵路路軌為界
  • 香港書店的私人旅行(下)
    也可搜索微信號:walkingsh♥推薦和收藏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點擊右上角→收藏 如果買中文圖書,三聯、商務、中華、天地圖書等老牌綜合性書店自然不可錯過,與樓上書店們相比,這幾家的文史哲圖書更為豐富
  • 樓上有好貨!香港嬰兒用品樓上鋪大推薦
    香港自開放自由行以來,顧客越來越多,也使得地鋪的租金越來越貴。樓上鋪的租金便宜,於是,各大商鋪紛紛往上走,開起了樓上鋪。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香港專賣嬰兒用品的樓上鋪,樓上鋪不好找,所以小編還附上店鋪地圖,希望媽媽們能夠順利找到店鋪,好好血拼一番!  推薦1:Kidulthood  店鋪介紹:kidulthood集多個品牌的童裝店,成立於2012年。
  • 香港書店尋覓攻略一次看盡沙漠中的十座綠洲
    從文化地標到世界最小的書店不妨來一次讓書籍引領的旅行」嚴飛在《我要的香港》中談到書店的時候,曾提及梁文道的比喻:「香港的書店就如同一小片一小片綠洲,只有住慣沙漠的人才會敏感地知道綠洲的數量、方位與大小,並且以它們為每趟行程的重要目的地。」
  • 食行記|香港樓上好食光,帶你去十家樓上咖啡打卡(上)
    像我這樣在內地不大不小的v是不可能在香港暴走大街的了,再領著大家去吃街邊米其林也不合適,這麼多美食達人都去過,顯得我很沒新意。所以這次專攻樓上咖啡館,跟我走吧。香港有很多隱身在樓上的店鋪,因為路邊鋪寸土寸金,所以香港很多唐樓樓上開滿了不同的咖啡館,餐廳,買手店……只要用心hea一hea就可以找到很多令你放下煩囂心情的好館子。
  • 在香港 | 旺角新公寓曝光之前,先來一波探店攻略
    旺角是香港人氣最旺的地區之一,潮流時尚、傳統文化、市井風貌、小吃美食都匯集於此,不少商店及飯館均通宵營業。今天大球長就為大家好好理一理<旺角的吃喝、探店秘密攻略>旺角以小吃店繁多出名,有很多潮流小吃店也是以旺角為根據地。
  • 那些不可錯過的香港老牌書店
    對於初到香港的人來說,走在擁擠繁華的道路上,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肯定會感到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