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初到香港的人來說,走在擁擠繁華的道路上,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肯定會感到迷茫。「車如流水馬如龍,華燈高照不夜天」,於是就有人會覺得,香港是「文化沙漠」!可細心的同學一定會發現:在密密麻麻的水泥森林中,隱藏著大大小小的書店。香港的書店:很多!
商務印書館開館時間之早,可以算得上是老牌書店之一:商務印書館於 1897 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國現代印刷事業的起始。 雖然印刷業的進步,與文化有密切關係,但為商務印書館帶來巨大聲譽的卻是圖書出版。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於 1914 年設立,最初是門市經營,隨後建立印刷廠,又開設編輯部和發行部,發展成為一個建制完整的出版機構,1917 年出版香港課本,三十年代出版了南洋學校適用的整套課本,1957 年開始編印五年制中文中學教科書,其後更著力出版教科書、中外工具書、歷史文化畫冊以及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圖書,1988 年註冊成為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商務印書館在香港有多家分店,位於銅鑼灣的旗艦店於2012年中進行了全面擴充,整體格調顯得更加時尚,明亮。書店的書目分類詳盡清晰,如果有什麼問題,書店的工作人員也非常樂意幫助你。書店也會不定期的舉行一些文化活動,包括主題講座,工作坊等。同時商務印書館也開設了網上書店,可以進行網上選購和圖書郵寄。
與之風格相同的書店還有三聯、誠品、大眾書局等。
另外一種香港老牌書店在國內也頗具名氣——二樓書店。
二樓書店」創始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當時一些香港的知識分子深感香港文化土壤的貧瘠,於是他們找出最簡單和最直接的方法:辦書店。他們將書店當作社會啟蒙的媒介,銷售的自然是一些不能暢銷的書,只能將店面開在租金低廉的二樓、三樓。
旺角西洋菜街,香港最繁華的地段。短短百米的街道上,近十家書店隱藏於鬧市的上方,混跡於燈紅酒綠之中。不同於商務印書館等走「高大上」路線的書店,這些二樓書店可謂是真正的低調,急匆匆的過客看不到它們,無心抬頭望天的人也看不到,至於那些雙眼盯著電器、珠寶或者俊男美女的人更是不會看到。
序言書室的三個店主都主修哲學,主要售賣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中英文學術新書,在香港,你很難找到另一間書店是以專賣學術性甚強的英文獨立書店、。店面非常整齊乾淨,設有咖啡雅座,有廁所,有一大櫃一小櫃寄賣的二手書籍。
序言的理想性很強,這點從咖啡座和講座、讀書會的頻率之高可以看見。倒不是說其他書店的老闆沒有理想性,而是序言的理想性非常積極,有年輕人的朝氣和奮進,中年人的書店理想往往會圓融跟現實一些。書室會不定期舉辦各項文化活動,如讀書會、座談會、新書發布會等,藉此推動閱讀風氣。序言書室作為一間文化學術書店正是要提供一個空間,讓人群聚合,互相激活對人生的感動和思考。希望書室能讓人多一點思索,少一點麻木。
梅馨書舍是以文史哲藝術為主兼營新舊書的書店。西洋菜街是樓上書店集中地,站在街上仰頭一望,總可以在密密麻麻的商店招牌之間看見書店的蹤跡。店門口的剪報上寫著,梅馨租用的七樓單位佔地九百方呎,月租一萬多塊元,2005年4月開店,四個月之後就不得不臨陣應變,減賣流行書種,主攻冷門書籍,因為客人買流行書種不必特地上到七樓來。這裡分類清楚,除了一般的二手書之外,也有兩大櫃出版時間早的絕版舊書,也有特價二手書。
相比之下,這些書室的環境就要相對擁擠,在側身只能站下兩個人的過道上,慢慢地去淘想要的書。這樣就決定了上樓買書的心情必須是悠閒而緩慢的。當你穿過密集的人群和潮溼的空氣,走進那些陳舊而狹窄的電梯,就仿佛進入了時空隧道,在打開書室門的剎那,把日常的種種瑣碎和煩惱全部釋放出去。
雖然以我們的錢包薄厚水平衡量,香港書的價格貴的簡直不成體統,但書裡的智慧卻是別的東西無法取代的。找個時間,走進書店,從喧囂繁鬧的都市生活中靜止下來,讓心寧靜,感受不一樣的香港……
作者:港漂暖寶寶
港漂圈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港漂圈
~~~~~~~~~~~~~~~~~~~~~~~~
往期熱門文章回顧:
(親們,回復文章名字是看不到文章的,要戳左下閱讀原文!)
<在香港如何打敗大姨媽>
<香港考車牌攻略>
<支付寶進軍香港第二彈!>
<在香港意外懷孕了腫麼辦?>
<如何撤回已發送的Gmail>
<香港生活實用APP推薦>
戳左下」閱讀原文「閱讀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