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可錯過的香港老牌書店

2021-02-07 港漂圈

對於初到香港的人來說,走在擁擠繁華的道路上,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肯定會感到迷茫。「車如流水馬如龍,華燈高照不夜天」,於是就有人會覺得,香港是「文化沙漠」!可細心的同學一定會發現:在密密麻麻的水泥森林中,隱藏著大大小小的書店。香港的書店:很多!

 

商務印書館開館時間之早,可以算得上是老牌書店之一:商務印書館於 1897 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國現代印刷事業的起始。 雖然印刷業的進步,與文化有密切關係,但為商務印書館帶來巨大聲譽的卻是圖書出版。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於 1914 年設立,最初是門市經營,隨後建立印刷廠,又開設編輯部和發行部,發展成為一個建制完整的出版機構,1917 年出版香港課本,三十年代出版了南洋學校適用的整套課本,1957 年開始編印五年制中文中學教科書,其後更著力出版教科書、中外工具書、歷史文化畫冊以及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圖書,1988 年註冊成為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商務印書館在香港有多家分店,位於銅鑼灣的旗艦店於2012年中進行了全面擴充,整體格調顯得更加時尚,明亮。書店的書目分類詳盡清晰,如果有什麼問題,書店的工作人員也非常樂意幫助你。書店也會不定期的舉行一些文化活動,包括主題講座,工作坊等。同時商務印書館也開設了網上書店,可以進行網上選購和圖書郵寄。

 

與之風格相同的書店還有三聯、誠品、大眾書局等。

 

另外一種香港老牌書店在國內也頗具名氣——二樓書店。

二樓書店」創始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當時一些香港的知識分子深感香港文化土壤的貧瘠,於是他們找出最簡單和最直接的方法:辦書店。他們將書店當作社會啟蒙的媒介,銷售的自然是一些不能暢銷的書,只能將店面開在租金低廉的二樓、三樓。

旺角西洋菜街,香港最繁華的地段。短短百米的街道上,近十家書店隱藏於鬧市的上方,混跡於燈紅酒綠之中。不同於商務印書館等走「高大上」路線的書店,這些二樓書店可謂是真正的低調,急匆匆的過客看不到它們,無心抬頭望天的人也看不到,至於那些雙眼盯著電器、珠寶或者俊男美女的人更是不會看到。

 

序言書室的三個店主都主修哲學,主要售賣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中英文學術新書,在香港,你很難找到另一間書店是以專賣學術性甚強的英文獨立書店、。店面非常整齊乾淨,設有咖啡雅座,有廁所,有一大櫃一小櫃寄賣的二手書籍。

 

序言的理想性很強,這點從咖啡座和講座、讀書會的頻率之高可以看見。倒不是說其他書店的老闆沒有理想性,而是序言的理想性非常積極,有年輕人的朝氣和奮進,中年人的書店理想往往會圓融跟現實一些。書室會不定期舉辦各項文化活動,如讀書會、座談會、新書發布會等,藉此推動閱讀風氣。序言書室作為一間文化學術書店正是要提供一個空間,讓人群聚合,互相激活對人生的感動和思考。希望書室能讓人多一點思索,少一點麻木。

梅馨書舍是以文史哲藝術為主兼營新舊書的書店。西洋菜街是樓上書店集中地,站在街上仰頭一望,總可以在密密麻麻的商店招牌之間看見書店的蹤跡。店門口的剪報上寫著,梅馨租用的七樓單位佔地九百方呎,月租一萬多塊元,2005年4月開店,四個月之後就不得不臨陣應變,減賣流行書種,主攻冷門書籍,因為客人買流行書種不必特地上到七樓來。這裡分類清楚,除了一般的二手書之外,也有兩大櫃出版時間早的絕版舊書,也有特價二手書。

 

相比之下,這些書室的環境就要相對擁擠,在側身只能站下兩個人的過道上,慢慢地去淘想要的書。這樣就決定了上樓買書的心情必須是悠閒而緩慢的。當你穿過密集的人群和潮溼的空氣,走進那些陳舊而狹窄的電梯,就仿佛進入了時空隧道,在打開書室門的剎那,把日常的種種瑣碎和煩惱全部釋放出去。

雖然以我們的錢包薄厚水平衡量,香港書的價格貴的簡直不成體統,但書裡的智慧卻是別的東西無法取代的。找個時間,走進書店,從喧囂繁鬧的都市生活中靜止下來,讓心寧靜,感受不一樣的香港……

作者:港漂暖寶寶

港漂圈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港漂圈


~~~~~~~~~~~~~~~~~~~~~~~~

往期熱門文章回顧:

(親們,回復文章名字是看不到文章的,要戳左下閱讀原文!)

<在香港如何打敗大姨媽>

<香港考車牌攻略>

<支付寶進軍香港第二彈!>

<在香港意外懷孕了腫麼辦?>

<如何撤回已發送的Gmail>

<香港生活實用APP推薦>

戳左下」閱讀原文「閱讀熱門文章:

⇊⇊

相關焦點

  • 香港書店的私人旅行(下)
    這個微信推薦文藝旅遊地點(書店、博物館、美術館、名人故居,等等),還帶地址照片,超實用,供收藏。也可搜索微信號:walkingsh♥推薦和收藏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點擊右上角→收藏 如果買中文圖書,三聯、商務、中華、天地圖書等老牌綜合性書店自然不可錯過,與樓上書店們相比,這幾家的文史哲圖書更為豐富
  • 在香港逛書店
    前幾天是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多年來我早就是心嚮往之,這次擇日不如撞日,夫婦二人就去看了一圈,順便逛一逛以前去過、沒去過的香港書店。羅湖口岸,《過春天》香港書展 · 中文大學出版社沙田 · 中大小書店我在檢索香港新開書店時發現的,一看地址,才發現和妻一直想去的小古玩店InBetween是隔壁鄰居,太巧了吧(圖中藍色是古玩店白色是書店)。店很小,比我的換酒書店還要小,但是做的精緻。
  • 香港讀書的地方越來越少了!40年歷史的老牌書店一夜結業!
    連擁有40年歷史的老牌書店大眾書局,都禁不住衝擊,即日起關閉全港16間分店,全線結業。大眾書局的結業可以稱得上是猝不及防!結業原因可想而知,就是零售市道持續低迷。但集團表示在香港的其他非零售業務則繼續維持營運。集團發言人也表示,「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過去十年零售書業在香港一直面對市場結構性的挑戰。在最近十二個月持續惡化,導致零售收入嚴重萎縮。
  • 「辰衝」關門了:老牌英文書店在香港的逐漸失去
    因著有對書本認識那麼深的員工,辰衝一直是家出色的書店。」90年代初網際網路興起,人們開始知道有 Amazon 訂書這回事,可是未成氣候,逛書店仍然是增進知識的主流門徑。陳冠中認為辰衝在香港文化史上的份量,是因其幾近獨巿經營而擔當起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將西方思想文化像種子一樣散播出去,如果沒有它,我想一整代香港人的精神面貎都會很匱乏。」
  • 秒殺星巴克,那些不可錯過的香港精品咖啡
    作者按香港之行,最初就是打定主意去吃吃喝喝。因為來去方便,加之去年的亞洲50佳,香港佔去10家,再加上數家米其林二星,三星餐廳,饞蟲上來,又沒有太多時間準備的話,香港的確是最佳選擇。➊ 上環|中環The Cupping Room中環店:中環閣麟街18號地舖推薦指數:★★★★中環到上環實際上非常近,腳力夠的話,從中環扶梯上山,經過soho區,各色設計品牌店以及個性餐廳bistro林立,老牌的蓮香樓,陸羽茶室也都在這一片,一路上也能經過不少咖啡店
  • 香港的書店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我確信香港是處於一種「後物質主義時代」,簡單來說就是「衣食足則知榮辱」。當人的生活達到一定水平,便不再需要受物質基礎的束縛,或者不再必須服從既定的權威。人將享有更大的自主性,更想追尋自我,尋找更多不同的人生路徑。這一點完全可以從香港的獨立書店窺得一些蹤跡。
  • 【香港】誠品書店
  • 香港尋書記 盤點香港十大特色書店
    香港十大特色書店,獻與愛讀書的你。綜合書店        作為一座商業氛圍濃厚至極的城市,書店的商業化、規模化程度自然也十分高,大型綜合連鎖書店的身影遍布全市的大街小巷。雖然店內書籍價格較高且一般沒有折扣,但勝在種類多而全,適合「一站式」的購書之行。
  • 香港獨立書店風景
    在香港,「獨立」往往承擔著更多不與人說的辛酸與艱苦,因為它意味著:沒有後臺,沒有支撐,沒有大量受眾,卻要頂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和被主流淘汰的命運。香港被稱為「文化沙漠」,這不是假的,在香港,喜愛閱讀的人與日俱減,不是因為電子書的出現,也不是因為其他客觀原因,只是因為,對,香港人不愛閱讀。這些年來,老的餐廳食肆一家一家地結業了,獨立書店也一家一家的消失了。
  • 「二樓書店」,香港舊書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有論者稱「二樓書店」是「香港一片獨特的書業氛圍」(引自唐錚《「二樓書店」輾轉二十年》),我對此是深以為然的。香港「二樓書店」的出現,大概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事吧。猶記我一九九○年春首次到香港大學開會,會後在方寬烈先生和陳無言先生陪同下走訪香港的大小書店,最使我感到新鮮特別的就是「二樓書店」。
  • 香港尋書的驚喜:我的書房(二手書店)| 香港書店巡禮之三
    而這已經是兩地近十年書店大量縮減、逐漸蕭條後的光景,可依然值得大陸書蟲羨慕。香港有很多書店只是聽說過,卻還沒有到過,畢竟大家常去的書店還是那些,而那些藏在街巷中不大知名的,也許在我們有機會前往之前,就已經歇業了。
  • 最大英文書店關門,誠品書店感慨香港人不愛看書
    這家來自澳大利亞的連鎖書店於1999年進駐香港,曾一度開設14家分店。 近幾年,恬墨書舍陸續關閉數家位於香港的分店,隨著旗艦店的終結,其在香港的分店僅餘5家。據恬墨書舍股東之一、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恬墨書舍將關閉香港辦公室,餘下的5家分店則會獨立經營,並陸續改名。
  • 香港書店的私人旅行(上)
    如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復旦版的作了少許刪減,作為追求完美的讀者,自然是全本為佳。三是港臺版的書,紙質挺括,設計美觀,捧在手中很有質量,讀書時亦增添美感。 香港大大小小的書店散布在繁華鬧市區,既有頗具規模、實力雄厚的英文書店如PAGE ONE(葉壹堂)、辰衝圖書等,也有歷史悠久的書店,如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和天地圖書公司等,還有一些售賣專業圖書的個性書店,如KUBRICK電影書店、書得起設計書店等。而最富有香港特色當然要數在人潮擁擠、廣告牌林立的商業街中生存的「樓上書店」,如樂文書店、田園書屋、梅馨書屋等。
  • 香港書店全攻略
    自從誠品書店在香港開門店後,就一直想去那裡逛逛。平常去香港都是提著拉杆箱急衝衝的穿梭在香港的大街小巷,這次也不例外。
  • 原創 香港書店攻略大全
    「嘆」(享受)書店是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下面,帶你走進尖沙咀和銅鑼灣有特色的幾家書店!地址:尖沙咀樂道13-15(總店);尖沙咀海港城海洋中心310、328室作為香港為數不多的老字號書店,在香港本地有一定的知名度,在香港書展現場也有兩大展位。樂道總店分上下兩層,室內寬敞安靜,圖書品種豐富。哲學、歷史、文藝理論方面的英文著作齊備。
  • 越讀預告丨「書店燃燈計劃」第八期走走:非寫不可——那些與生命和生活息息相關的
    (如果你錯過了那一期活動,👉像《紅樓夢》這樣好的小說能讓我們完成一種生命學習丨第②期「書店燃燈計劃」線上分享會實錄)如果說第二期的分享是一次文學之旅,那麼這次由作家、《收穫》雜誌原資深編輯走走和我們帶來的分享就是小說家冒險之旅。
  • 香港印象 令人驚嘆的香港二手書店
    曾五易其址的神州最終選擇退守倉庫,可這對於讀者來說或許是件好事——租金便宜,倉庫面積大,書也就多了,再加上這裡書籍的分類很仔細,簡直是嗜書者的天堂。(圖片來源:晶報) 神州書店的老闆歐陽文利是個隨和熱情的人,口頭禪是:「你要什麼書,我幫你找。」儘管獨立書店不易做,成本越來越高,但歐陽先生還是堅持了下來,這份執著令人動容。
  • 香港旺角書店一條街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張書店圖片,來源網絡這篇文章是我的原創,一個月前被「小U在香港」公眾號侵權發布,稿費也一直被拖欠,聯繫負責人沒回應
  • 香港書店攻略(尖沙咀、油麻地篇)
    註:香港書店攻略整理參考——以交通地點,服務態度,貨品種類,價格及書店特色作評分,以五分為最高,一分為最低。
  • 香港「書店 & 圖書館」行走地圖
    一次意外,原本從香港飛去臺北參加臺北國際書展,變成了七日香港書店/圖書館探店之旅。每天走上十五公裡的路程從一個家書店竄到另一家,一路逛下來有很多意外收穫,也會為在地圖上顯示「永久關閉」的書店而感到惋惜。香港書店/圖書館幾乎全部是由臺版+港版+英文原版+日版書刊構成,如果對外版書感興趣或有需求,那就一定不要錯過,哪怕擠出時間逛逛一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