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杏林子《生命 生命》
【課前學習活動設計】
1. 自己讀通課文
2. 記錄讀文感悟和疑問
3. 讀主題叢書3的《生命的真諦》和《敬畏生命》兩個單元
【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一、 導課
生命,生命是什麼?
請看視頻《天亮了》,教師深情陳述:
生命,生命是什麼?只有2歲半的潘子灝[hào]變成了孤兒。
1999年10月3日,
在貴州麻嶺風景區,
纜車突然墜毀,
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難。
爸爸潘天奇和媽媽賀燕雯
託舉的奇蹟,
父母之愛的永恆光芒。
生命,
父母的生命,孩子的生命,人的生命,
一截小瓜苗的生命,一隻小飛蛾的生命…
生命,生命是什麼呢?
二、 通讀全文:
請同學們輕聲地自由地通讀全文,
想想課文講了哪幾個事例?
讓你產生了怎樣的思考?
歸納出三個事例:飛蛾極力求生、小瓜苗頑強生長、傾聽自己的心跳
三、 合作美讀:
1.選擇一個最喜歡的自然段,與同桌合作美讀,準備一句導讀語,如:
「靜聽心跳,那跳動,令我震撼,這就是生命!」
——接著讀出第三自然段。
2.流暢朗讀「飛蛾段」
哪個詞,突然跳入你眼中,打動了你,抓住它。
想想這個詞帶給作者也帶給你的對於生命的思考,是什麼?
重點理解句子「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
3.默讀「小瓜苗段」
哪個句子,讓你深有理解,感動了你,標出它,
進行品讀。如:
「那小小的種子裡,包含著一種多麼強的生命力啊!」
我想到,一粒小小的,小得不起眼,甚至讓人不在意的種子;
我聽到,破殼的聲音;
接著,一截小瓜苗,長出來,嫩嫩的,像在跟我眨眼,有個生命在它的小身子裡顫動、挺拔,只要有一線生機,就向上、就生長,多麼頑強!
這就是生命,生命!
4. 認識杏林子:
杏林子:臺灣著名女作家。
本名劉俠,12歲就患「類風溼性關節炎」,全身關節大部分遭到損壞,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抬,頭不能轉。
但她不肯向命運低頭,數十年堅持自修,寫下40多本著名的劇本、散文、小說、傳記,被譽為「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
杏林子是這樣寫作的:她在腿上架著一塊木板,顫巍巍地用兩個指頭夾著筆寫字,每寫一筆就像舉重一樣,要忍受巨大的痛苦,讓人不忍心再看下去。但就是這樣,她寫出了幾百萬字的作品,一字一痛,一字一愛,迸發著偉大又珍貴的生命力量。
杏 林 子
不僅寫作,還成功創辦了「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伊甸是臺灣最大、最有影響的殘疾人組織,為殘障者的醫療、工作、教育、福利等做著長久不懈的努力。
伊甸能容納2100多名工作者,在全臺共有19縣市80個服務點,還在馬來西亞的檳城(1991)及吉隆坡(2000)、越南胡志明市、永隆市、茶溫縣設立海外辦事處。
伊甸給難以計數的人們送去信心、希望、勇氣和愛!
1997年,杏林子獲靜宜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2001年,被委任為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
2003年2月8日杏林子逝世,時任臺灣國民黨副主席馬英九先生親自參加悼念會,並發表長篇悼詞,與廣大讀者一起深情緬懷杏林子的光彩一生。
杏林子的生命價值,穿越時空,成為永恆。
5. 重點理解句子
「一定要珍惜生命,
決不讓它白白流失!
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我的一生始終保持著這樣一個信念,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於爭取。
——巴金
生命絕不是一截「短的蠟燭」,它是一個輝煌的火把,在我將它交給下一代之前,要使它燃燒的越亮越好。
———英. 蕭伯納
三 、大愛有言,感悟生命
同學們寫寫此時此刻的生命感悟,
老師分享自己的生命感悟:
生命真好
我有生命
可以在操場上跑,跳
盡情擁抱陽光
生命就是
溫暖與歡笑
生命真好
我有生命
可以聽見葉芽眨眼
盡情探究奇妙
生命就是
好奇與發現
生命真好
我有生命
可以大聲說「謝謝」
盡情表達感恩
生命就是
尊嚴與美好
四、 生命的光彩,拓展閱讀
1. 帕運會遊泳冠軍何軍權
3歲那年,他被高壓電擊中,失去了雙臂。
但他沒有放棄生命,放棄希望,這個「折翼天使」用常人難以想像的毅力在遊泳池裡開始了新的生命徵程,終於鋪就了一條成功之路——在雅典帕運會上,他囊括了4枚金牌並打破了 3項世界紀錄。領獎臺上,他嘴含獎牌,滿臉含笑的形象深深打動了每一個人。
何軍權殘缺的生命綻放出比禮花更絢爛的光彩。
2.海歸碩士,鄭建偉
2016年3月19,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設立的「英國傑出校友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辦。
3.霍金、海倫. 凱勒、尼克. 胡哲,我們身邊的人熱愛生命的事兒
【學習效果評測設計】
一、 美美地書寫字詞
二、 重點句子填空
三、 《配套練習冊》58頁的閱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