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杏林子《生命 生命》

2021-01-08 慧卿詩教

教學設計:杏林子《生命 生命》

【課前學習活動設計】

1. 自己讀通課文

2. 記錄讀文感悟和疑問

3. 讀主題叢書3的《生命的真諦》和《敬畏生命》兩個單元

【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一、 導課

生命,生命是什麼?

請看視頻《天亮了》,教師深情陳述:

生命,生命是什麼?只有2歲半的潘子灝[hào]變成了孤兒。

1999年10月3日,

在貴州麻嶺風景區,

纜車突然墜毀,

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難。

爸爸潘天奇和媽媽賀燕雯

託舉的奇蹟,

父母之愛的永恆光芒。

生命,

父母的生命,孩子的生命,人的生命,

一截小瓜苗的生命,一隻小飛蛾的生命…

生命,生命是什麼呢?

二、 通讀全文:

請同學們輕聲地自由地通讀全文,

想想課文講了哪幾個事例?

讓你產生了怎樣的思考?

歸納出三個事例:飛蛾極力求生、小瓜苗頑強生長、傾聽自己的心跳

三、 合作美讀:

1.選擇一個最喜歡的自然段,與同桌合作美讀,準備一句導讀語,如:

「靜聽心跳,那跳動,令我震撼,這就是生命!」

——接著讀出第三自然段。

2.流暢朗讀「飛蛾段」

哪個詞,突然跳入你眼中,打動了你,抓住它。

想想這個詞帶給作者也帶給你的對於生命的思考,是什麼?

重點理解句子「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

3.默讀「小瓜苗段」

哪個句子,讓你深有理解,感動了你,標出它,

進行品讀。如:

「那小小的種子裡,包含著一種多麼強的生命力啊!」

我想到,一粒小小的,小得不起眼,甚至讓人不在意的種子;

我聽到,破殼的聲音;

接著,一截小瓜苗,長出來,嫩嫩的,像在跟我眨眼,有個生命在它的小身子裡顫動、挺拔,只要有一線生機,就向上、就生長,多麼頑強!

這就是生命,生命!

4. 認識杏林子:

杏林子:臺灣著名女作家。

本名劉俠,12歲就患「類風溼性關節炎」,全身關節大部分遭到損壞,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抬,頭不能轉。

但她不肯向命運低頭,數十年堅持自修,寫下40多本著名的劇本、散文、小說、傳記,被譽為「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

杏林子是這樣寫作的:她在腿上架著一塊木板,顫巍巍地用兩個指頭夾著筆寫字,每寫一筆就像舉重一樣,要忍受巨大的痛苦,讓人不忍心再看下去。但就是這樣,她寫出了幾百萬字的作品,一字一痛,一字一愛,迸發著偉大又珍貴的生命力量。

杏 林 子

不僅寫作,還成功創辦了「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伊甸是臺灣最大、最有影響的殘疾人組織,為殘障者的醫療、工作、教育、福利等做著長久不懈的努力。

伊甸能容納2100多名工作者,在全臺共有19縣市80個服務點,還在馬來西亞的檳城(1991)及吉隆坡(2000)、越南胡志明市、永隆市、茶溫縣設立海外辦事處。

伊甸給難以計數的人們送去信心、希望、勇氣和愛!

1997年,杏林子獲靜宜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2001年,被委任為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

2003年2月8日杏林子逝世,時任臺灣國民黨副主席馬英九先生親自參加悼念會,並發表長篇悼詞,與廣大讀者一起深情緬懷杏林子的光彩一生。

杏林子的生命價值,穿越時空,成為永恆。

5. 重點理解句子

「一定要珍惜生命,

決不讓它白白流失!

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我的一生始終保持著這樣一個信念,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於爭取。

——巴金

生命絕不是一截「短的蠟燭」,它是一個輝煌的火把,在我將它交給下一代之前,要使它燃燒的越亮越好。

———英. 蕭伯納

三 、大愛有言,感悟生命

同學們寫寫此時此刻的生命感悟,

老師分享自己的生命感悟:

生命真好

我有生命

可以在操場上跑,跳

盡情擁抱陽光

生命就是

溫暖與歡笑

生命真好

我有生命

可以聽見葉芽眨眼

盡情探究奇妙

生命就是

好奇與發現

生命真好

我有生命

可以大聲說「謝謝」

盡情表達感恩

生命就是

尊嚴與美好

四、 生命的光彩,拓展閱讀

1. 帕運會遊泳冠軍何軍權

3歲那年,他被高壓電擊中,失去了雙臂。

但他沒有放棄生命,放棄希望,這個「折翼天使」用常人難以想像的毅力在遊泳池裡開始了新的生命徵程,終於鋪就了一條成功之路——在雅典帕運會上,他囊括了4枚金牌並打破了 3項世界紀錄。領獎臺上,他嘴含獎牌,滿臉含笑的形象深深打動了每一個人。

何軍權殘缺的生命綻放出比禮花更絢爛的光彩。

2.海歸碩士,鄭建偉

2016年3月19,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設立的「英國傑出校友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辦。

3.霍金、海倫. 凱勒、尼克. 胡哲,我們身邊的人熱愛生命的事兒

【學習效果評測設計】

一、 美美地書寫字詞

二、 重點句子填空

三、 《配套練習冊》58頁的閱讀題

相關焦點

  • 《生命 生命》教學設計
    《生命 生命》教學設計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所要表達的是自己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通過「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幾個小故事,得出了每個人珍視生命,不虛度光陰,要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這樣的道理。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 《生命生命》杏林子的故事
    ,背到有一課《生命 生命》,我驚訝文章的深度和力量,看到作者是杏林子,是誰呀?在淘寶網上買來了她的《俠風長流——杏林子生命之歌》和《生之頌》,讀了,更加敬佩和感動。整理編寫了下面的文字,推薦給大家認識她,盼望她那份對生命的熱愛、對神的信靠也能感染你。
  • 《生命生命》教案設計和構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搜集自己喜歡的人生格言。
  • 生命,生命 | 杏林子
    《生命,生命》杏林子我常常想,生命是什麼呢?夜晚,我在燈下寫稿,一隻飛蛾不停地在我頭頂上飛來飛去,騷擾著我。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牆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裡,包含著一種多麼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活了幾天。
  • 《生命生命》說課稿
    一、說教材《生命生命》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十九課,本篇課文是臺灣作家杏林子所寫的,通過「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三件事,傳遞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表達作者的生命體驗和感悟。這三個事件,反映了作者三種感慨:飛蛾求生體現了求生的欲望;磚縫中頑強生長的瓜苗,體現了生命的頑強;靜聽心跳,說明生命應該被認真對待。
  • 初中語文教案:《生命生命》
    【設計簡說】《生命 生命》一文從尋常生活小事入筆,引出對生命的思考,文章淺顯易懂,易於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本教學設計試圖從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新理念出發,循著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夯實閱讀基本功」、「研探領悟,激發主題探究欲」、「拓展導學,引導學生求發展」,使學生在教學中得到關愛生命的人文薰陶。【教學過程】一.
  • 遺愛人間的天使——杏林子
    杏林子,原名劉俠,生於1942年4月12日,卒於 2003年2月8日,享年61歲。十二歲時罹患罕見的類風溼性關節炎,發病時手腳腫痛行動不便,只有手指可以動。 自此身心飽受病痛煎熬。作品《生命 生命》已被選入小學語文四年級人教版教科書第19課。關於她的死,也是撲朔迷離。
  • 感悟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讓生命的光和熱充分發揮出來
    《生命生命》,這篇課文寫了三件事情,第1件是飛蛾求生。即使那隻飛蛾早已知道逃不過人類的掌心,可它極力鼓動雙翅,沒有放棄一絲一毫的希望。第2件事,磚縫中長出瓜苗。即使那一截小瓜苗在沒有水分的磚縫中只活了幾天,但它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仍努力的生活。它短暫的一生是不懈奮鬥的一生。
  •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生命 生命》
    以下是四年級語文《生命 生命》的教案,一起來學習吧!   四年級語文下學期教案:《生命 生命》   學習目標   1、認識「擾、診」等5個生字,會寫「擾、欲」等8個生字。正確讀寫「鼓動、躍動、欲望、衝破、堅硬、不屈、茁壯、沉穩、震撼、糟蹋、短暫、有限、珍惜、聽診器」等詞語。
  • 杏林子:只要有愛,就能擁抱世界
    一個活蹦亂跳的少年,驟然病倒在床上,誰也承受不住這樣的擊打,杏林子對自己說:如果三年還沒好起來,我就不要活了。三年過去了,身體的狀況卻越來越差,那就再等三年吧,如果再不好,就真的不要活了。16歲那年,還沒等到第二個三年過完,母親幫杏林子看到了上帝,有了信仰後的杏林子對生命有了全新的認知,就是每一個生命,不管是老弱傷殘或貧富貴賤,在上帝眼中都是珍貴的!
  • 杏林子與三毛
    《生之歌》杏林子九州出版社偶然發現,臺灣名作家三毛和杏林子之間,居然有著鐵一般的姐妹關係。三毛自殺的時候,在各界哀悼聲中,也唯有杏林子發出不同的聲音。據說兩個好姐妹之間,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次,杏林子病情惡化,三毛前來探望她。看到杏林子在病床上被病痛折磨的樣子,三毛看得不堪忍受。以至於在探完杏林子後,她在門外忍不住祈禱說:「神啊,杏林子太慘了,求您大發慈悲,早些接她到您那裡安息吧!」
  • 幼小罹患疾病的杏林子,怎樣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麼呢?小學四年級時學過一篇課文,文章就叫《生命 生命》,我感慨於作家性格的堅韌,眼界的高超。生命本就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對生命的認識和感悟也是不同的。年輕時的杏林子杏林子在12歲時就罹患了類風溼性關節炎。
  • 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或試講:《生命生命》備課、教案、試講、答辯
    hi,小鯨魚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份超全的案例——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或小學教學試講:《生命生命》備課、教案、試講、答辯。希望對各位新進入小學語文教育行業的老師有所幫助,也希望考生們能順利通過考試、早日成師。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備課紙1、題目:生命生命2、內容:《生命生命》杏林子我常常想,生命是什麼呢?
  • 【信仰.見證】杏林子:除了愛,我一無所有
    生命的轉折點疾病帶來身體、心靈的痛苦,曾經使她暗暗與自己立下「三年約定」——如果三年後病未得治癒就了結自己的生命,三年到了,病不僅沒有好而且更重了。她猶豫了,有點不甘心,再給自己三年時間,如果還是沒有好,這次鐵定了心一定結束生命。三年時間沒有到,16歲時,她信了主,從此生命的路改變了。但一開始她並非很確定認識神,直到一天夜裡,「我為到自己的情況獨自飲泣,突然,我感受到他就在我身旁,雖然我看不見他、聽不見他,但我清楚地感到上帝的存在,上帝的撫慰和慈愛,使我心中豁然開朗」。從此,她不再怨天尤人。
  • 四年級作文:生命生命
    生命是一首讚歌,每個人都是這首歌曲的一個音符;生命是一個故事,每個人都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題記初春,天氣還帶著幾分寒意,人們在長籲短嘆,談論天氣何時變暖中,磚縫中的野草卻早已冒出頭來,迎接春天的美好。
  • 熱愛生命 - 熱愛生命-駐馬店網——駐馬店新聞網——駐馬店唯一...
    □駐馬店實驗小學南區四(7)班任政旭樹,砍斷枝條還能重生;草,只要有根,即便燒了,第二年依然還能吐露新芽;一粒小小的種子,居然可以掀翻壓著它的石塊,努力汲取燦爛的陽光……在《觸摸春天》中,我認識了熱愛春光,熱愛生命的盲女安靜
  • 誰是杏林子? - 海口晚報數字報·海口網
    馬英九曾在演講中引用杏林子在《生之歌》中的話:「對一個成功的人來說,缺陷是一項得勝的榮耀」、「幸與不幸,全在你自己掌握」,期勉學子們不要放棄繼續努力。  誰是杏林子?杏林子本名劉俠,1942年生於西安杏林鎮,幼年隨著軍人身分的父親走遍大江南北,1949年遷至臺灣。她之所以取這個筆名,一則為紀念老家杏林鎮,二則為感念此生與醫院結下的不解之緣。
  • 生命的奇蹟.
    配合 Phil 本身清脆乾淨的嗓音,讓這首關於生命的讚歌更顯動人。在填詞人林若寧最後交出的這份畫卷裡,我們仿佛看見了天地萬物初生的圖景:剛孵出的一隻鸚鵡與剛生出的一吋禾草在泥土中擁抱,人們從黎明中甦醒,擦亮眼呼吸雨露帶來的新鮮空氣;剛開花的春分日,某戶人家迎來了一位可愛孩子,回家的路上正值黃昏,雲彩染上了奇特的光,夕陽那抹溫柔的色調將人們一天的疲乏清洗……臺灣勵志作家杏林子著有一出經典文學作品同樣名為「生之頌」,其在書中寫道:「這個世界往往就是這樣,有人認為生命是美好的
  • 《參觀流浪動物救助站__它是一個生命》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設計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設計《參觀流浪動物救助站__它是一個生命》活動對象:小學六年級活動主題的產生背景:在語文課堂上先給學生觀看相關的流浪動物的影視作品,《忠犬八公》,《導盲犬小q》,《在世人狗緣》主要講述的是一條流浪狗被抓進收容所後再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