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志|有意思了!二股東欲3億元買,神農科技卻不幹,只想1.83億把它...

2021-01-08 IPO日報

如果喜歡IPO日報,請【設為星標★】,精彩文章第一時間推送。

1月6日晚間,神農科技因為出售全資子公司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隨後在今日收到的股民的「用錢投票」。

此前,神農科技公告稱,擬將全資子公司海南保亭南繁種業高技術產業基地有限公司(下稱「南繁種業」)100%的股權,以不低於1.73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海南海爾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下稱「海爾思醫療」)。

在1月4日二股東湖南弘德(全名「湖南省弘德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來函「抗議」後,神農科技將交易價格提升至1.83億元。

在關注函中,深交所不僅要求公司說明資產評估原因和過程、轉讓價格為何從1.73億元變為1.83億元等相關問題,還「爆料」稱收到投訴,湖南弘德於2020年12月31日向公司提交了相關要約函,願以1.83億元購買南繁種業100%股權。

1月7日,在農業股集體走弱的行情下,神農科技一馬當先地開盤大跌18.12%。截至今日收盤,公司股價為5.06元,跌幅為19.55%。

01

資產出售風波

1月4日,神農科技公告稱,擬將全資子公司南繁種業100%的股權,以不低於1.73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海爾思醫療。

對於本次交易,神農科技指出,這有助於進一步盤活公司存量資產,增加公司現金流,優化資產結構,符合公司實際經營和未來發展需要。

當日晚間,神農科技又發布公告稱,收到二股東湖南弘德來函,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商議南繁種業轉讓事項,要求「標的資產的出售必須秉承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原則,採取公開掛牌拍賣的方式進行」。

彼時,神農科技表示將在規定時間內召開董事會,提出同意或不同意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書面反饋意見。

但1月5日,神農科技很快宣稱,公司當天已經與海爾思醫療正式籤署了《股權轉讓協議》,轉讓價格為1.83億元。公司收到海爾思醫療支付的定金,即全部股權轉讓款的20%(3660萬元)。

對此,深交所向神農科技下發關注函,要求收購就本次評估採用資產基礎法評估子公司股東全部權益的原因,及與海爾思醫療籤署協議時,將轉讓價格由1.73億元調整為1.83億元的原因以及豁免南繁種業1.95億元全額債務的原因及商業合理性做具體說明。

更為重要的是,深交所收到投訴稱,湖南弘德於2020年12月31日向公司提交《關於購買海南保亭南繁種業高技術產業基地有限公司100%股權的要約函》,願以1.83億元購買南繁種業100%股權;2021年1月4日,湖南弘德向公司提交《關於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函》,要求公司採取公開掛牌拍賣的方式出售南繁種業股權;2021年1月5日,湖南弘德再次向公司提交《關於購買海南保亭南繁種業高技術產業基地有限公司100%股權的要約函》,將收購價格提高至3億元。

如果投訴屬實,神農科技為何在收到3億元收購要約的情況下,仍以1.83億元出售標的資產?這是否在損害上市公司利益?

基於上述情況,深交所也要求公司說明,交易對手方海爾思醫療與公司及公司董監高人員是否存在關聯關係,本次是否存在向關聯方進行利益輸送或者實際控制人變相侵佔上市公司資產的情形。

02

虧損近3億的「魅力」

那麼,南繁種業究竟有何魅力,引得三方風波不斷?

據悉,南繁種業成立於2009年,經營範圍包括農業種植及農業技術培訓、旅遊項目投資。2019年以及2020年前10個月,公司均是0收入,淨利潤分別為-11462.98萬元、-17679.68萬元,累計虧損近3億元。

從神農科技歷年年報來看,南繁種業似乎一直處於建設階段,且沒有產生過收入、處於虧損狀態中。此外,截至2020年10月31日,南繁種業應付公司1.95億元欠款。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南繁種業的淨資產帳面值為-6731.61萬元,本次評估採用資產基礎法測算得出的評估值為-2692.31萬元,增值率為60%。由於公司在股權轉讓交割完成後,將豁免南繁種業對神農科技的全額債務1.95億元,本次股權轉讓的價格暫定為1.73億元。

IPO日報發現,南繁種業常年虧損,或許是因為公司近年來違規建設、又被拆除。

2019年底,經當地執法部門認定,南繁種業下屬57棟建築因在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開工建設,屬於違建,被依法沒收、拆除,公司對這57棟建築物全額計提減值準備1.02億元。而在本次評估中,公司還對上述未計提減值準備的建築,進行了全額計提。

以1.73億元的成交價為基礎,本次交易如能順利完成,經公司初步測算,在2020年度產生約17238萬元資產減值損失,在交易完成日將產生約4516萬元投資收益,本次交易合計將預計產生約12722萬元投資損失。

03

股權之爭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當前實控人曹歐劼與第二大股東湖南弘德的「鬥爭」由來已久。

2017年年初,由於對湖南弘德的欠款未能償還,公司原大股東黃培勁將所持3.81%股權轉讓至湖南弘德名下,湖南弘德由此成為公司的股東。

2019年3月,神農科技公告稱,公司接到通知,黃培勁所持公司1.43億股股份已經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劃轉至湖南弘德名下。加上之前持有的股份,湖南弘德合計持有公司股份1.8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7.73%,一躍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2019年5月,神農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到董事長曹歐劼通知,截至2019年5月23日收盤,曹歐劼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和大宗交易系統增持公司無限售流通股,增持股份達到4.94%。截至當時,曹歐劼持有公司股份1.83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7.94%,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本次權益變動後,曹歐劼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

2019年11月,神農科技再次發布公告稱,收到湖南弘德《告知函》。根據《告知函》,截至2019年11月5日收盤,湖南弘德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公司無限售流通股26735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26%。

增持完成後,湖南弘德持有神農科技股份1.84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8%,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與第二大股東曹歐劼的持股比例(17.94%)極為接近。

但公司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

直到2020年10月底,湖南弘德提出減持神農科技股份。2020年12月14日,神農科技發布股東減持計劃實施完畢的公告,湖南弘德合計減持2%股份,其持有公司股份佔比下降至16%,再次退居第二大股東。同時,曹歐劼被動變為神農科技第一大股東。

相關焦點

  • 安潔科技 都是併購惹的禍?
    買來一地雞毛2011年上市的安潔科技,業績很快下滑,從2014年開始,安潔科技走上併購「致富」之路。2014年6月,安潔科技以3840萬元收購普勝科技電子(崑山)有限公司80%股權。同年11月,以8.2億元併購Supernova Holdings (Singapore) Pte. Ltd.
  • 皇氏集團多元化失意:折價1.3億賣子止損,陷併購後遺症!
    8月31日,業界知名新媒體《斑馬消費》對外發布一篇標題為《皇氏集團多元化失意:折價1.3億賣子止損,陷併購後遺症》的深度調研文章,引起了中訪網和各大財經媒體 今年上半年報顯示,皇氏集團營業收入10億元,同比微增1%;扣非淨利潤-7862.75萬元,同比下滑204.72%。 業績大變臉,歸咎於在4年前開始大躍進式多元化戰略,尤其是影視公司盛世驕陽的拖累。 為及時止損,皇氏集團在6月份將盛世驕陽以7.3億元賤賣給寧波智蓮,公司控股股東黃嘉棣甚至不惜借款1.6億元給接盤方。
  • 晚間公告:烯碳新材擬6.1億併購晨陽碳材拓展產業鏈
    根據方案,新潮實業擬以11.28元/股非公開發行7.36億股,並支付現金116.07萬元,合計作價83億元收購鼎亮匯通100%財產份額;並擬以不低於14.6元/股非公開發行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0億元用於標的資產油田開發及補充標的資產運營資金等。
  • 泰豪科技出讓子公司85%股權 回籠6億資金支撐併購聚焦軍工裝備
    原標題:泰豪科技出讓子公司85%股權 回籠6億資金支撐併購聚焦軍工裝備
  • 康躍科技崩盤背後的PE大佬盛世景0.7億撬動14億併購的資本
    而且公司總體規模極小,2013年的總資產僅為5.63億,營業收入只有2.55億元,扣非淨利潤僅3211.5萬元。 以風雲君以前被各種姿勢毒打的經驗看,這類公司相當容易變成殼資源。 後面它確實也是這麼幹的。
  • 1年募資68億 LP陣容豪華 「併購女王」劉曉丹有怎樣的「併購心經」?
    原標題:1年募資68億,LP陣容豪華,「併購女王」劉曉丹有怎樣的「併購心經」?   新年伊始,創投行業傳來了一則募資的好消息。
  • 惠程科技收到深交所關注函,創投大佬汪潮湧欲棄殼求生?
    2016年10月,信中利、惠程科技、中航信託組成規模18億元的產業併購基金(下稱"併購基金"),北京信中利股權管理公司(下稱"北京信中利")出資0.2億元作為普通合伙人負責基金的日常管理。2016年12月,該併購基金以現金形式收購從事計算機等硬體銷售的群立世紀35%股權,交易價格為3.68億元。此後不久,併購基金再次斥資1.05億元,收購群立世紀10%股權。
  • 康躍科技崩盤背後的PE大佬盛世景:0.7億撬動14億併購的...
    而且公司總體規模極小,2013年的總資產僅為5.63億,營業收入只有2.55億元,扣非淨利潤僅3211.5萬元。以風雲君以前被各種姿勢毒打的經驗看,這類公司相當容易變成殼資源。後面它確實也是這麼幹的。那康躍科技為什麼不學其他公司收購輕資產、熱門賽道的公司,偏偏要買羿珩科技?風雲君注意到,羿珩科技34位原股東中有一個叫王楠,正好是康躍科技的董事,還有一家興源投資由王楠擔任董事長和總經理,因此構成關聯交易。風雲君似乎明白了什麼。
  • 「頂流」上位二股東!高瓴158億「補票」隆基
    據公告顯示,隆基創始人之一李春安擬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6%公司股份,以每股77元市價「九折」計(70元),交易總額158.41億元。一旦成行,將創下陝西上市公司吸引明星私募進場的最高紀錄。消息一出,21日隆基股份即告漲停,報收85.42元,且版塊集體大漲,媒體紛紛稱之為「高瓴引爆光伏行業」。上位二股東:追高補票意味明顯我們先來看下交易詳情。
  • 達志科技股東戶數下降3.20%,戶均持股83.89萬元
    摘要 達志科技最新股東戶數4047戶,較上期減少134戶,股東戶數低於市場平均水平。公司戶均持有流通股份2.39萬股;戶均流通市值83.89萬元,高於市場平均水平。
  • 天通股份股東博創科技減持260.43萬股 套現約1.41億元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12月9日消息,天通股份(600330)股東博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通過競價交易方式減持260.43萬股,股份減少1.73%,權益變動後持股比例為9.44%。截至本公告日,股東博創科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通過競價交易方式完成260.43萬股的減持,權益變動前博創科技持股11.19%,權益變動後持股比例為9.44%。公告顯示,本次減持股份均價為54.31元/股,本次減持套現1.41億元。
  • 中國晶片首富賣電子元器件起家,靠併購一年身家漲超300億元
    其中,首發限售股是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虞仁榮持有的2.79億股,以解禁前一個交易日8月28日收盤價計算,涉及解禁市值約489.88億元,定增限售股則為一年前定增涉及的44名股東的3.27億股。受解禁影響,8月31日當天,韋爾股份股價有所下滑,收盤價167.83元/股,跌幅為4.27%。
  • 併購女王劉曉丹,剛剛募完首支68億基金
    來源:投資界原標題:併購女王劉曉丹,剛剛募完首支68億基金開年最大的一筆募資誕生了。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晨壹投資宣布完成旗下首支人民幣併購基金募資,總規模達68億元。首期基金主要出資人以機構投資者為主,不僅覆蓋大型保險公司、知名母基金、上市公司等,還有多家龍頭企業的創始人、核心高管或其家族辦公室參與其中。
  • 17億撬動379億併購,市值暴漲50倍,中興「打工...
    併購完成後,聞泰科技估值從借殼上市時的35.8億元暴漲至最高1800億元,而張學政的股權稀釋不到一半。收購安世半導體後,聞泰科技償債壓力陡增,商譽高達227億元,其近2000億市值能否得到有力支撐?欲收購豪威的,一邊是清華校友,一邊是合作多年的客戶,或許正是在陳大同的撮合下,豪威的併購以張學政退出收尾。不過,張學政願意退出,一大可能是他有了更好的併購標的。
  • 金亞科技、*ST美都確定退市:事涉IPO造假、併購掉坑 18萬股東中招
    第二,金亞科技部分股東認為,周旭輝未向公司提供確保履行承諾的擔保資產及惡意不履行承諾系造成金亞科技 2016 年至 2019 年虧損的原因。金亞科技股東已向法院提請訴訟,要求實際控制人周旭輝履行承諾並向金亞科技支付賠償款,目前法院正在立案受理中。
  • 涉內幕交易被調查,併購狂人顧江生的「五年千億市值」夢!
    商界二代似乎總不甘於守業,顧江生接手家族企業後,宣稱要用30年的時間挑戰宜家,實現「歐洲有宜家,中國有顧家」的夢想,在10年內股票市值過1000億。不過這位帶領公司野蠻併購擴張的新舵手如今已被立案調查、限制消費,公司股價也因此暴跌,似乎正在離目標越來越遠。
  • 股價3年暴漲33倍 卻遭大股東密集減持 韋爾股份併購「變身」
    而這已是11月份以來出現第四次大規模減持,此前,先是控股股東因個人原因減持套現18億元,再是大股東剛過鎖定期,就套現約20億元,同時,機構股東華清銀杏、華清龍芯計劃自2021年1月15日起三個月內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1%的股份。頻繁的大規模減持也引發業內的高度關注與投資者的疑慮和擔憂。
  • 擬募集18億元併購基金 ST新海內幕交易人虧137萬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吉林監管局網站於昨日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2020〕7號)顯示,經查明,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12日,新海宜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海宜」,股票名稱「ST新海」,002089.SZ)董事長兼總裁張某斌與陝西通家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時任董事長蘇某河擬募集18億元的併購基金,用於向陝西通家增資、解決其現金流問題等。
  • 悅心健康9億豪購三醫院 大股東巧設過橋併購提前鎖定標的
    同時,悅心健康擬向包括上海鑫曜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鑫曜節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3.84億元。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調查發現,作為一直出現在三家醫院股東名單中的鑫曜節能是悅心健康實際控制人李慈雄100%控股企業,在2016年12月悅心健康停牌後,鑫曜節能火速成為三家醫院的股東,再在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中轉讓股份給悅心健康。
  • 「買高不買低」蒙牛時隔4月30億元購妙可藍多控制權 圖謀什麼
    繼8月放棄定增4個月後,蒙牛再伸「橄欖枝」,這次不再是二股東,而是謀取妙可藍多(600882)控制權。  12月13日晚間,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0億元,發行股票數量為不超1億股,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蒙牛」)將以現金方式全部認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