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至,與我而言,與往年格外不同。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冬至——這個我從來沒有在意過的節日。我非常想念父親,非常想和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盤盤熱騰騰的餃子,看看無聊的電視節目。下班回家已經七點多了,我想要打包一些餃子回家吃。來到附近的餃子店,遠遠的就看到蒸騰的熱氣,和門口許多寒風中等位的人。小小的店面,平日店裡客人稀稀拉拉,這個冬日的晚上,卻擠滿了人。手忙腳亂的老闆、老闆娘,單子多到來不及接,老闆索性把所有餃子從冰箱裡拿出來,攤在櫃檯上,一刻不停的數餃子。餃子下鍋了。給母親打了電話,她剛吃完自己包的白菜豬肉餡餃子,跟我嘮叨起來:今天餃子沒有放蔥,因為今年大蔥很貴;她前些日子買了一捆要將近50塊,現在很羨慕那個買了兩捆的人,因為最近又漲價了……母親以前不是個喜歡家長裡短的人,電話往往說完事就掛斷了,現在也願意電話裡聊聊家長裡短,不心疼那幾毛錢的電話費了。餃子上桌了。我突然覺得少了些什麼,就拿出一個碗,盛了一碗餃子湯。每當母親做了餃子,父親總是會讓母親給他盛一碗白白的餃子湯,我們都嫌餃子湯沒有味道,從來不要,而父親卻總是讚美餃子湯,喝得津津有味,還向我們極力推薦。我們每每相視一笑,不予理睬。南方的日子,忙忙碌碌,生活中充滿了濃油赤醬、酸甜辣鹹的快餐味。家鄉熱氣騰騰的餃子,和麥香濃鬱的包子饅頭,是可望不可即的幻想。工作午餐中,偶爾吃個餃子,皮厚餡少,匆匆下咽,韭菜雞蛋也是不敢造次,生怕氣味汙染了辦公室的空氣。而冬至的晚上,無論如何,身在異鄉的北方人,都要暫時放下白天的所有,去吃上一盤自己喜歡的餃子,不管是豬肉大蔥餡、韭菜雞蛋餡,還是羊肉餡、牛肉餡、鮁魚餡……那一盤熱騰騰的餃子,就是自己身為北方人,在南方的濃油赤醬裡,最渴望的味道,和最執著的堅持了。面前的餃子,比起媽媽的手藝差得遠,卻已是南方城市裡,最正宗的冬至味道了。毫無味道的餃子湯,我卻喝出了津津有味的感覺。每一口,舌尖上傳來索然無味的口感,而心裡卻能感受到和父親的一種聯繫,讓我一口接一口,喝到了一種內心的撫慰。這個艱難的冬至,父親在另外的世界,母親、妹妹和我分別在這個世界的三個不同的地方。現實是一道道的牆,讓我們彼此分離,彼此思念。在這個冬至的晚上,我吃著餃子,喝著餃子湯,看著天空彎彎的月亮,格外傷感。今年很多人都因為疫情,和家人相隔在兩個世界了,想必他們此刻的心境,也和我有些類似吧。就像街邊的那些燒紙的人,他們也是在向去世的親人傳達思念吧。不同的世界,只能用內心對話:你好嗎?我很好。我會多多保重。而相同的世界,請大家親自走過去,或者拿起電話,打給那些你掛念的、掛念你的人,問候一聲,說一句:我想你,天冷多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