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我家是一定要吃餃子的。從小爸媽就跟我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而我那會兒特別認真的就認為,冬至這一天不吃餃子,耳朵就會凍掉的,那時候吃頓餃子可不容易,父母在裁縫鋪幹活兒,每天都是要計工分的,不能遲到不能早退,中午休息時間不多,晚上回家也比較晚,基本上沒有太多時間做飯,爺爺奶奶是從來不管做飯的事兒的,而做飯的事兒就落在了年紀不大的大姐身上~~
母親一連四個都生了女孩兒,農村都是重男輕女的,爺爺奶奶更是如此,看到懷我的時候母親的身形,村裡人都說肯定是個大胖小子,沒想到生出來一個八斤三兩的大胖閨女………爺爺奶奶的臉色自然是不好看的,而奶奶更是表明不會再幫著照看我,無奈,大姐哭著輟學了……一說到這兒,我每次都會哭,我對大姐充滿了愧疚感,如果不是因為沒人照看我,她也不能輟學,她的人生一定比現在要美好………
大姐帶著年幼的我,每天做家務,做飯,而我倆配合的最好的就是包餃子……母親早上出門前,把餃子餡兒拌好,剩下的就交給了我倆,那時候我才三四歲吧,大姐跟我說,她把面揉好,切成小劑子,我負責撒麵粉,用小胖手把面劑子在麵粉上滾勻,然後按扁。大姐教我擀皮兒,她負責包。我擀皮兒確實擀的不咋樣,不圓不勻,但大姐都會包的很好,就這樣倆人一幹就能弄半天,看到我餓了,大姐就先給我煮幾個,她也不捨得吃,看著我吃,她繼續包………
中午,父母回到家,二姐三姐上學也回來了,大姐就幫著母親煮餃子,盛餃子湯……母親把餃子端給爺爺奶奶和父親,然後再給我們姐妹四個盛,每人再搭一碗餃子湯,給父親剝好幾瓣蒜………而母親永遠是最後一個吃飯的,吃飯的時候還要照看著爺爺奶奶是不是需要再加,孩子們夠不夠,父親的蒜還需不需要剝………我最小,吃飯總是愛把腿塞到桌子下面的一個橫杆裡,父親總是說我沒樣子,有一次,我這樣吃飯,把湯撒了一身,那熱乎乎的湯喲,從脖領子一直灌到褲腿……當然,毫無疑問的被父親狠揍了一頓,被母親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抱著飛奔到屋裡,裡裡外外換了一個遍……然後母親就去給我洗衣服,大姐收拾我的殘局……
那時候的餃子,我都不記得啥餡兒了,也不記得啥味兒了,記憶裡的餃子就是薄皮大餡兒,滿口都是香………
長大了,四個女兒裡面,父母最沒想到的就是我,小時候笨手笨腳寡言少語的我竟然出落的個兒最高、話最多、性格最活潑、最會做好吃的………父母總是說,17歲半就去北京的你,都經歷了啥,變成了一個啥都會還嘰嘰喳喳永不停歇的小陀螺?沒有經歷啥,就是北京太大,咱得生存,學一點生存技能吧~~~
對餃子的熱愛一直有增無減,而我特別慶幸的是,我找的他,也愛吃餃子~~~更慶幸的是,他擀皮兒擀的特別好~~包餃子也比我包的好看~~~我記得他第一次帶我下館子吃的就是餃子,那個豪橫喲,點了好多!我那會兒的飯量真不是吹(現在的飯量也不弱),一般人家真的養不起的~~得虧他家條件還不錯,我經常自己問自己:我當初看上他,除了長得帥,應該就是優越的家庭條件吧………
我家的節日,不管是啥節,餃子的身影一直頻繁出現,情人節你們都鮮花兒巧克力的,我家包餃子;過生日要吃蛋糕,我家還要包餃子;什麼節氣我們都記得,那得包點兒餃子;平日裡不知道吃啥的時候,那就包餃子………
來北京已經25年了,很多時候有點恍惚,如若我不來北京,我會嫁給誰,又在給誰包著餃子………
此時,地鐵上擁擠異常,而我,突然好想家……冬至快樂,爸媽!冬至快樂,大姐!冬至快樂,二姐三姐!
冬至快樂!愛我的你們!
餃子合集:
1.四色三鮮餃子
2.豬肉豆腐餃子
3.胡蘿蔔雞蛋素餃子
4.土豆香蔥餃子
5.西葫蘆雞蛋餃子
6.燙麵豬肉豆腐大蒸餃
7.半燙麵黃瓜雞蛋素蒸餃
8.菠菜馬蹄胡蘿蔔素餃子
9.韭菜扇貝豬肉餃子
10.香菇豬肉煎餃
11.玉米面酸菜豬肉蒸餃
12.辣白菜粉絲豬肉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