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著一根細篾片,也曾傷痕累累,卻編出世間滄桑 竹編

2021-03-01 央美藝術品


竹編工藝

樸實到聽名字都不用解釋的傳統手工藝

逐漸脫離了實用器具枷鎖的形式

如今逐漸成為了新的老藝術

像所有傳統手工藝一樣

單純的竹編手藝人現在也變得越來越少

且年齡大多在45歲以上

◎◎◎

竹編,簡單來說就是將竹子破成片狀

然後進行經緯疊壓的編織

在這裡我們把破出來的竹片叫做:「篾片」

竹編是我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

大多遍布在我國的南方各省

為啥?

竹子多唄

◎◎◎

人類剛開始定居的時候為了存放物品就要製作器皿

選擇了很多的植物枝條嘗試後

才發現竹子是最好的

開裂性強、富有彈性和韌性

這就保證了竹子易於製作且堅固

簡直完美

但是不能盛水

在我們的某個先人還是熊孩子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竹編器具的底部塗上黏土再用火燒後就不會透水,可以盛放液體。

(難道是用籃子裝了淤泥,怕被家長打用火烤乾的誤打誤撞麼?)

反正

陶器就這樣產生了

所以,早期的陶器都是用竹藤做的骨架,直到後來人們直接全部用黏土來製作陶器,但出於對竹編的喜愛,還是會在陶胚半乾的情況下在表面印上竹子編織的紋理。

竹編這個行當從前是以作坊的形式傳承的

可能是家族的世代相傳

更多的是師徒之間的傳授

徒弟學成之後自立門戶再招新徒

如此往復

但很多人覺得竹編似乎沒有承載什麼手藝

因為在如今的某個菜場或早市還能看見其身影

這就是我們的狹隘之處

總是喜歡輕視身邊的小物

但你們可知,你們隨隨便便可見的某個小筐

就要經過破竹、烤色、去節、分層、定色、

刮平、劃絲、抽勻等十幾道工序

正是因為工序的繁多,工具自然也不會少

選一支好的竹子

用來編織器具的竹子不能太老,老則硬

不能過嫩,嫩的後期水分蒸發成品就會變小

挑一支老嫩適中的竹子對於新手而言

估計比跟處女座交往還難

破竹

勢如破竹指的就是這個步驟

現在有很多的機器可以進行破竹

但是老的手藝人和藝術家還是喜歡動手

並不是沒有機器

而是機器破的竹子總是死板的

現有的方法是將竹子分成四份

呈十字狀夾入竹片


用刀在兩個竹片上輕敲

新手注意不要用力過猛

不然會不均勻

這時候,竹子逐漸變成了篾條

仍舊是一點點將它們破細

刮青

注意下面圖片中的女子

竹子破開之後邊緣會很鋒利

為了避免不傷手

要用刀在竹片上來回刮一下

勻蔑

這一步是要使篾條的大小、粗細都相差無幾

使編織出來的竹器更加的美觀和耐用。


煮蔑

煮篾條是很關鍵的

可以使篾條更有柔韌性

剩下的就是編織

編織反倒是最簡單的一步

在網上找找基本的教程圖案即可

新手雖然不會編的很整齊

但總歸會成一件東西

就像我剛剛說的呀

現在竹編的手藝人大多45歲以上了

剩下的就是藝術家了

但總覺得藝術家可以發揚

卻不能起到傳承的作用


◎◎◎

我想大概呀

當這些手藝人再也砍不動竹子的時候

我們仍舊會看見竹編

那時它們會完全的遠離我們生活

成為放在展臺上完全的藝術品

合作 & 轉載請聯繫後臺

投稿請發到:

yangmeiyishupin@163.com


△長按二維碼可加關注

用有趣的方式看藝術,用有機的觀點看生活,

藝術與生活是一體,

硬要把它們分開就沒意思了。

來吧,來我們這裡,找到一切。

相關焦點

  • 抖音非遺竹編手藝人再度走紅:編出的二維碼能掃出來
    老人選中度篾齒上最小的凹槽,將柔韌結實的篾片一根根地刮過小槽,篾片的表面變得光滑圓潤。再經過開水煮、浸泡、染色,竹篾在老人手中仿佛成為一根根絲線,經緯交錯中,演員胡歌的輪廓逐漸顯現……    這是篾匠李年根在抖音直播間的畫面。李年根喜歡哈哈大笑,可只要戴上老花鏡編竹篾,瞬間一臉嚴肅,緊盯著手指下翻飛的篾片。他接觸網際網路1年,全網粉絲已經過千萬。
  • 非遺竹編手藝人抖音獲贊超3500萬,他編的二維碼可以掃
    老人選中度篾齒上最小的凹槽,將柔韌結實的篾片一根根地刮過小槽,篾片的表面變得光滑圓潤。再經過開水煮、浸泡、染色,竹篾在老人手中仿佛成為一根根絲線,經緯交錯中,演員胡歌的輪廓逐漸顯現…… 這是篾匠李年根在抖音直播間的畫面。李年根喜歡哈哈大笑,可只要戴上老花鏡編竹篾,瞬間一臉嚴肅,緊盯著手指下翻飛的篾片。他接觸網際網路1年,全網粉絲已經過千萬。"
  • 小小竹絲,編出人生精彩
    劉嘉峰從小就對竹編產生了濃厚興趣,經常跑到篾匠師傅跟前,看他們靈巧的手在篾絲間穿梭。7歲那年的夏天,劉嘉峰到舅舅家玩耍,3個舅舅晚上收工回來都在月亮壩裡編篾扇,他看得心癢手癢,就纏著舅舅教他編篾扇。在舅舅們的指導下,劉嘉峰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件竹編作品——納涼驅蚊的篾扇。從舅舅家回來的第二天清晨,劉嘉峰第一次自己砍倒了一棵竹子,嘗試劃篾。
  • 竹子編出美好生活:竹可以抽成絲 剝成紗 繪成畫
    原標題:竹子編出美好生活: 苦練幾年,竹編技術越發精湛的陳雲華成了縣裡的竹編「名匠」。他的絕活是:可以將一片篾條剝成24層「紗」。   竹上畫來一座城   1984年7月,陳雲華在青神農村辦起第一個竹編培訓和竹編廠,把學生編的手工藝品收起來,統一銷售。   他的雄心壯志很快就被殘酷的現實澆滅了。隨著塑料製品的出現,篾製品幾乎被淘汰。
  • 專訪手工藝人鄭明陸 | 竹編技藝,沉澱生活的詩意
    不管什麼樣的竹子到了他手中,經過切削、編織等工序,都能變成精美的菜籃、提籃、籮筐、簸箕、火籠、竹蓆等。在渡瀆村,記者就看到由他所編的眾多的竹器。鄭明陸介紹,他出生在困難時期,那時候的人,若是有一項手藝,便可養家餬口。他14歲時,看到同齡人都出去學手藝,他也想學一門技藝,便拜師去學竹編。「竹編看著簡單,其實是手藝中最難學的一種技術。
  • 《傷痕累累》發布首張劇照 哈莉·貝瑞傷痕累累
    《傷痕累累》發布首張劇照 哈莉·貝瑞傷痕累累 時間:2020.07.3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洛南一放牛娃巧手編出新生活,稱想把竹編手藝傳下去
    黃文朝對徒弟非常嚴格,告訴他要做一個好竹編藝人必須先學會備料,備料是編好一件竹編的前提和關鍵。黃文朝常講:「七分備料、三分編。」備料用的工具有竹刀、篾刀、鐵襪子、刮竹刀、斜刀、鋸子、抄錐等,每一件工具看起來很簡單,但用起來難。劉智平第一次備料分竹篾子,他耐著性子,一根一根地用篾刀分,一根竹子他能分出一半能用的料。
  • 李盛國:用指尖編織夢想的竹編藝人
    (記者:像您編的話是都是小件的還是也有大件的?)我大件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一些。(記者:就是這種像花瓶形式的竹籃的?)立體的大件的一般都沒有很大,平面的就會大一些,像這些就會大一些,像這個就有一米多長。(記者:這個編起來是不是手工很複雜?)比較複雜、工序比較多。(記者:這個是自己染得顏色嗎?)對對,這是自己用水染出來的顏色。
  • 《傷痕累累》發布首張劇照 哈莉·貝瑞傷痕累累
    1905電影網訊7月31日,由哈莉·貝瑞自導自演的電影《傷痕累累》發布首張劇照,哈莉·貝瑞走上了搏擊職業賽的擂臺,眼部的淤青十分顯眼
  • 傳承竹編手藝 過上美好日子
    一月六日,墊江縣大石竹編製作室內,殘疾人員工正在編織竹製品。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走進位於墊江城區的大石竹編製作室,竹子的清香撲面而來,長2.3米、高1.2米的竹編畫《紅樓十二金釵圖》映入眼帘,4名工人有的在用排針剖篾器剖出僅1毫米細的篾條,纖細的篾條在空中舞動;有的用黑白兩色篾條編織肖像畫。仔細觀察,這4人均有不同殘疾。
  • 情婦殺情婦 乳頭下身傷痕累累
    小編:陳鍾陳鍾今天要跟你講的故事發生在重慶,重慶江北區郊外有一個知名的五星級溫泉度假村,這裡設施豪華,環境優雅,聚集了一批有錢人來這裡休閒娛樂。死者年齡大概22歲,死前曾遭遇長時間的凌辱和折磨。乳房、下身傷痕累累,隱私部位還有燒傷的痕跡。
  • 藍宇ll阿爹的篾片人生
    就因為這兩顆罪惡的子彈,十四歲的身材如篾片單薄的父親,作為家裡的長子,跟著叔伯,三更起床,出發甘棠,挑鹽回來販買!十四歲,他就開始在黑夜中穿行,學會忘記溫暖的被窩,學會使自己的步伐和大人一樣堅定,學會用一根單竹削成的扁擔挑起了一個家。腳下到底長過多少個泡,肩膀被重擔壓得有多麼鑽心的痛,稚嫩的臉頰留過多少汗,己無從數起,也許它們都已化作天上的點點繁星了吧!
  • 網易雲熱評:我一路微笑朝你走來不必看到我曾踏過泥濘 傷痕累累
    我相信我能遇見比你更好的人但現在你就擋在我面前像從天頂倒掛的瀑布三百六十度的震耳欲聾除了你我什麼都看不見————網易雲熱評《若你碰到他》我以為只要有你,便沒有這世間疾苦。到後來才發現,你就是這世間疾苦,我的苦。——網易雲音樂熱評牆《自動棄權》5.
  • DIY手工竹編工藝!
    而與竹子利用相關的竹藝,一直是日本民藝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有著很多的流派,包括樂器、兵器、竹編等,其中有一百多種的編織方式。今天要介紹日本京都女竹匠Ogura Chiemi,繼承和延續了古老的竹編工藝,但同時將現代感融入到作品之中。
  • 竹編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
    用竹絲篾片的挑壓交織編織出各種形態的工藝品。到了秦漢時期,竹編工藝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此後在整個封建社會不斷發展壯大,編織越來越精巧,還和漆器等工藝結合起來,創製了不少上檔次的竹編器皿,盛行不衰。應該是將傳統工藝和現代時尚設計相結合,從而製作出新穎精緻的各類燈具、茶具、杯盤盞碗等美麗實用的家居用品,是以實用性放在首位,每件東西的美都因它們的生命與使用者聯繫在一起而被放大。▼花器
  • 竹編小鬥笠的作法
    竹編鬥笠是舊時很常用的竹編物件,製作手法也有好幾款。
  • 作為張國榮的初戀女友,倪詩蓓的後半生傷痕累累
    坊間傳聞哥哥為了星途放棄初戀,其實當年媒體曾報導過真實情況為何。直到遇見「漫畫教父」黃玉郎,倪詩蓓這「傷痕累累的後半生>可如果故事到這裡就劃上句號,倪詩蓓的人生遠不至於用「傷痕累累在兒子3歲那年,孩子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
  • 林申《花開半夏》傷痕累累 詮釋狼族少年愛與恨
    主演林申告別「紳士情人」,首次挑戰「古惑仔」,和李沁上演傷痕青春物語。「幼年目睹毒販父親被殺,後被黑幫利用操控陷入虐戀,林申用壓抑而深厚的演技詮釋「狼族少年魏如風」的愛恨情仇,首播第一周就令角色魅力爆表。
  • 竹編教學專輯
    傳統竹編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富含著中國漢族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結晶,竹編分為細絲工藝品和粗絲竹編工藝品。下面給大家分享手工竹編教程基本編法—一挑一編法:竹編工藝主要分為材料處理、編織和收尾三個階段,材料處理就是把竹子加工成篾子,編織就是用篾子編成各種產品,收尾是不可或缺的輔助補充工序,目的是使竹編產品更加美觀、精緻、順手、耐用。在各種竹編產品中,背篼的工藝最為複雜。 材料處理 就是把竹子一把把(每把200根)立在院中暴曬,曬乾後進行淋雨,再暴曬,然後存放起來。
  • 【致敬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青神竹編大師陳嵐:傳承竹編技藝...
    全國勞動模範陳嵐 受訪者供圖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馮巧鳳):陳嵐是眉山市級非遺傳承人、竹編大師,他創新的竹編產品,融合了竹產業發展和文旅發展,推動了竹編文化的傳播,讓竹編成為青神聯通世界的名片。在父親的支持下,他和他的設計團隊不斷推陳創新,開發了一批薄如蟬翼、細如髮絲的竹編精品,其作品《富春山居圖》《清明上河圖》《老北京》等成為了青神竹編藝術的代表性作品。2006年,陳嵐的竹編巨著《清明上河圖》被臺灣商人以106萬元人民幣收藏;2008年,陳嵐和他的設計團隊攻克了「彩色竹編」難題,填補了世界上竹編無彩色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