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搞事?美國內政部長聲稱:有必要軍事封鎖俄羅斯

2021-01-18 人民日報海外網

摘要:當地時間周五(28日),美國內政部長津克(Ryan Zinke)在由消費者能源聯盟舉行的行業盛會上聲稱,如果有必要,會通過軍事手段封鎖俄羅斯,以阻止其對中東地區的能源供應。

美國內政部長津克(俄羅斯衛星網)

海外網9月30日電 匹茲堡當地時間周五(28日),美國內政部長津克(Ryan Zinke)在由消費者能源聯盟舉行的行業盛會上聲稱,如果有必要,將通過美國海軍封鎖俄羅斯,以阻止其對中東地區的能源供應,進而將俄羅斯從能源市場驅逐出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津克稱:「美國海軍有能力確保海上通道的開放,有必要的話,我們將封鎖俄羅斯,使它的能源供應不能進入市場。」津克出席此次會議主要是解釋在水壓裂變技術和頁巖能源熱潮方面,為什麼美國比俄羅斯和伊朗更具優勢。

津克還稱,俄羅斯能夠進入中東市場主要依靠的是碳氫化合物貿易,「俄羅斯就是一匹勢單力薄的小馬駒,我認為它能夠留在中東,靠的是和在東歐、歐洲南部一樣的手段,即提供能源。」

當被問到美國該如何應對俄羅斯和伊朗相關問題時,津克表示有兩種方法。「可以是軍事手段,也有經濟手段。如果使用經濟手段,就要利用我們的能源。美國可以做到這一點,因為我們是最大的天然氣和石油生產國。」

據報導,目前,美國正在尋求各種途徑加強對歐盟的能源供應,並且多次反對正在西歐建設的「北溪2號線」,美方聲稱這是俄羅斯用來向歐盟施壓的政治手段。

「北溪2號線」是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歐洲幾大能源巨頭共同出資建設的能源管道線,將從俄羅斯出發,穿越越波羅的海直達德國。此前,針對美國的能源制裁,俄羅斯方面也多次回應稱,美對俄的制裁就是要打擊俄羅斯經濟,在能源領域排擠調俄這個競爭對手,但事實證明,俄羅斯經濟足夠穩定,已做好應對準備。

2017年美財政部曾公布針對俄羅斯能源領域的制裁措施,禁止美國企業和個人參與俄羅斯在深海北冰洋區域油氣資源及頁巖油開採和生產項目,之後俄駐美大使表示,俄羅斯不怕制裁,會克服困難,美現在對俄羅斯的制裁,是建立在對俄幹預美國大選毫無實證的指控上,並敦促美方重新評估其毫無建設意義的政策。(海外網 魏雪巍)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魏雪巍、李萌

31407871,.又搞事?美國內政部長聲稱:有必要軍事封鎖俄羅斯,.2018-09-30 15:24:05,.204387,.魏雪巍、李萌

相關焦點

  • 美國搞封鎖促成俄羅斯自給自足,MC-21不止有國產材料
    美國試圖通過制裁的方式難為俄羅斯,可惜基本失敗,但是沒有放棄的意思,這是失敗一次不夠,還想再來一次?現在美國人對制裁的痴迷狀態,似乎已經到了打死不改!也許美國不敢承認,自己搞封鎖促成俄羅斯自給自足,比如:俄羅斯MC-21客機項目,曾經受到過美國的威脅,後果卻是俄羅斯提前警惕,開始試圖防備美國制裁,現在MC-21不止有國產材料,連發動機也有望國產!
  • 敘外長: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不僅有益而且必要
    原標題:敘外長: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不僅有益而且必要[環球網軍事報導]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1日報導稱,敘利亞外長費薩爾·梅克達德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不僅有益而且是必要的。梅克達德說:「我們在反恐鬥爭中獲得共同勝利。
  • 新聞有觀點·軍事周刊丨北約和俄羅斯黑海戰略對峙,美高官對華唱起...
    ★問題3:在黑海的軍事行動,我想對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烏克蘭、對俄羅斯來說,應該都會特別關注吧?★問題4:有網友評論說:「烏克蘭引狼入室,完全就是戰略短視。不好好與鄰居發展關係,充當美國和北約反俄馬前卒,只能淪為炮灰,必將付出慘重代價。」您怎麼看?
  • 拜登提名原住民哈蘭德擔任內政部長 為美國歷史上首次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拜登提名原住民哈蘭德擔任內政部長,為美國歷史上首次【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在拿下306張選舉人票正式贏得美國大選後,正在組閣的拜登又做出了一個「創造歷史」的決定。據《國會山報》12月17日報導,拜登當天正式提名新墨西哥州民主黨眾議員、原住民德布·哈蘭德(Deb Haaland)擔任下一屆美國政府的內政部長。若這項提名獲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哈蘭德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原住民內閣部長。美媒形容拜登這一提名是個「歷史性的選擇」,稱這將會給美國政府與原住民之間的關係帶來「重大轉折」。
  • 「白頭盔」動作頻頻,俄羅斯這次動真格!大批部隊進入非軍事區
    此前,美國就利用這一問題對多個國家進行過軍事打擊,2003年時,為了對伊拉克進行軍事打擊,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拿出了一個類似「洗衣粉」的白色粉末,他聲稱這是從伊拉克找到的化學武器,於是伊拉克就這麼不明不白被美國攻陷了。
  • 封鎖朝鮮、搞殘伊朗經濟!美國金融制裁那一套,對中國不管用
    近日,美國格信律師事務所統計的數據顯示,自2017年川普上任以來,美國已實施的制裁措施超過3900項,相當於每天要揮舞3次「制裁大棒」,用「制裁成癮」來形容也不為過。而伊朗、朝鮮、俄羅斯等被美國制裁的對象可謂深受其害。有分析指出,美國政府離換屆的時間已經不遠了,本屆政府接下來可能會上演「最後的瘋狂」!
  • 拜登提名原住民哈蘭德擔任內政部長,為美國歷史上首次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在拿下306張選舉人票正式贏得美國大選後,正在組閣的拜登又做出了一個「創造歷史」的決定。據《國會山報》12月17日報導,拜登當天正式提名新墨西哥州民主黨眾議員、原住民德布·哈蘭德(Deb Haaland)擔任下一屆美國政府的內政部長。
  • 聚焦丨面對美國的拉攏,俄羅斯會「出賣」中國嗎?
    8月2日,奧布萊恩在《華盛頓郵報》發表署名文章,對俄羅斯再一次伸出橄欖枝。奧說,「同裡根一樣,川普總統努力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各國維持良好的關係。所有國家都不應懷疑川普保衛美國和我們盟友的決心。」「考慮到俄羅斯的行為威脅到美國和美國的盟友,針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是非常必要的。」
  • 俄羅斯在美國家門口亮劍,核潛艇浮出水面示威
    美國海軍近日對外宣布。在8月30日,俄羅斯潛艇在阿拉斯加附近海域浮出水面。美國軍方聲稱,有潛艇在阿拉斯加附近浮出水面,美軍準備在必要時為俄羅斯核潛艇提供維修幫助,同時聲稱潛艇是俄羅斯人的。
  • 俄羅斯重新啟動海外軍事基地擴張,但海軍實力讓其略顯尷尬
    因為和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不同,俄羅斯選擇在蘇丹建立新的海外軍事基地並沒有現實需求。尤其是俄羅斯在東部烏克蘭、敘利亞、和高加索等地都需要投入大量資源的情況下,他的這一舉動就更加令人難以理解了。當然,換一個角度,俄羅斯這麼做確實有戰略眼光,因為蘇丹眼下不但吸引著美國、法國這些傳統海軍強國的注意力,還讓土耳其和一些中東國家也備感興趣。
  • 被美國封鎖也不怕!全球只有我們研製成功,俄用國寶技術請求交換
    不過好在我國有許多傑出的科學家,也有堅持不懈的勇氣,無論環境如何艱難困苦,這些英雄們仍然堅持為國家發展奉獻自己的光和熱,突破國外的技術封鎖,使我國逐漸成為技術強國。我國突破被美國封鎖的關鍵技術新中國成立初期,許多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了技術封鎖,而當時我國最需要的恰恰是技術。面對這種情況,我國除了付出加倍的努力,別無他選。
  • 曾是中國領土的海參崴,俄國因軍事封鎖40年,現在成為旅遊勝地!
    在亞歐大陸東面,日本海以西,大概43°N附近,有一座名叫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城市。 它是俄羅斯在遠東地區最大的港口。每年的4月到12月左右,這裡都有無數船隻來來往往。除此之外,這裡坐落著包括遠東國立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以及研究所,是名副其實的「人才聚集地」。
  • 古巴的巨型雷達可直接監視美國本土,背後誰在撐腰?
    原來這次又是俄羅斯在搞事,俄杜馬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戈洛夫佐夫表示,俄正在加強與古巴軍事技術合作,包括恢復洛爾德斯雷達站。年俄曾關閉了洛爾德斯雷達站,理由是這座雷達基地的運營費用太貴,有1500名俄軍事技術人員和家屬駐紮這一基地,每年需要花費2億美元的運作費用,在當時這筆錢可發射20枚軍事衛星。
  • 美國瘋起來連隊友都揍,盟國怒不可遏揚言報復,俄羅斯躺贏了?
    這也意味著美國之前叫嚷著的針對土耳其的制裁計劃,終於變成了現實。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證實,土耳其已經因為購買俄羅斯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而成了美國制裁的目標。顯然,美國最終還是容不下土耳其和俄羅斯的「眉來眼去」,直接對土耳其動手了。其實土耳其購買S-400防空飛彈系統,與其說是「威脅北約安全」,倒不如說是壞了美國的好事。
  • 英國人感受到世態炎涼,武契奇一語成讖,俄羅斯人說了句大實話
    如今疫情正在歐美地區肆虐,並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甚至也演變出許多荒誕的「劇情」。而最近幾天,由於新冠病毒在英國發生變異,隨後一系列事態發展也讓人想起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幾個月前的一句話。在今年3月份的時候,疫情開始在歐洲肆虐,當時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因向歐盟求助無果,寒心地指出「歐洲團結是不存在的」,並且武契奇還表示「不指望得到歐盟的幫助,希望中國援助」。
  • 【俄媒:法國內政部長稱,槍擊警察槍手已被發現死亡】俄羅斯衛星...
    文 / 冷靜2020-12-23 16:32:16來源:FX168 【俄媒:法國內政部長稱,槍擊警察槍手已被發現死亡】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法國內政部長宣布,在法國多姆山省槍擊警察的槍手已被發現死亡。
  • 關鍵時刻,中俄聯合出手,信息量很大|韓國_軍事|南海|俄羅斯_軍事|...
    看到環球時報有一段分析說:兩次巡航都選日本海、東海方向,說明中俄對此方向的戰略穩定抱有持續的、共同的擔心和關注。對俄羅斯來說,到公海上空開展戰略巡航是家常便飯。但隨著中國面臨的安全風險增大以及中國空軍相關能力的提升,預計中國空軍的遠程戰略巡航也會逐步增多。這是世界大國的慣常做法,符合國際法。在這兩個方向,肯定有考慮,但也很正常!
  • 俄羅斯人說了句大實話
    從年初歐洲各國互相扣押口罩,到如今歐洲國家互相搞封鎖,歐洲一點都沒有體現出他們口中的「大團結」。那麼為啥歐洲團結是不存在的?俄羅斯人倒是說了句大實話 近日,俄羅斯政治觀察專家彼得·阿科波夫撰文表示,歐洲如今的分裂正是由於美國強行要拉歐洲盟友對抗中俄所造成的。在美國人拉扯「反華」與「反俄」的大旗下,歐洲人似乎是在抱團,但這到底符合的是歐洲的利益還是美國的利益?
  • |敘利亞_軍事|俄羅斯_軍事|康斯坦丁·西夫科夫|赫梅米姆空軍基地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分析,這些損失主要是由於俄羅斯軍隊在敘利亞戰場的軍事行動中經驗不足和裝備不精良等問題造成的。而如果使用高精確打擊武器和無人駕駛飛行器是可以避免類似事件發生的。該雜誌特別指出,相較於俄羅斯航空兵在2018年年中之前在敘利亞完成的39000架次以上的飛行行動,這些損失根本不算什麼。
  • 國內騷亂不止,卻向非洲增兵,美國:這是保護當地不受俄羅斯威脅
    按照美國聯邦軍事委員會的說法,自「阿拉伯之春」事變以來,美國政府累計已向突尼西亞軍方提供了超過10億美元的援助。美國官員宣稱,有資料顯示,俄羅斯的米格-29戰機已被部署至利比亞的朱夫拉機場,為替利比亞國民軍所部效力的俄羅斯私人軍事承包商提供空中支援,利比亞國民軍部隊在的黎波裡附近與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的戰線僵持了有大約一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