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國封鎖也不怕!全球只有我們研製成功,俄用國寶技術請求交換

2020-12-24 環球火力點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弱國無外交。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因為各種原因,我國的發展舉步維艱。不過好在我國有許多傑出的科學家,也有堅持不懈的勇氣,無論環境如何艱難困苦,這些英雄們仍然堅持為國家發展奉獻自己的光和熱,突破國外的技術封鎖,使我國逐漸成為技術強國。

我國突破被美國封鎖的關鍵技術

新中國成立初期,許多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了技術封鎖,而當時我國最需要的恰恰是技術。面對這種情況,我國除了付出加倍的努力,別無他選。許多留學生也為了報效祖國,紛紛放棄優渥的生活環境,回國為建設新中國做貢獻。現在我國在航天領域已經取得不菲的成就,但在當時,航天領域的核心技術微電子元器件卻屬於非常棘手的領域。而由於技術封鎖,美國不肯分享這種技術,我們只能自己摸索。

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之後,我國終於攻克了微電子元器件技術,並應用到航天領域,一躍為航天強國。而反觀俄羅斯,雖然俄羅斯的航天技術也發展得很不錯,但是在微電子元器件方面卻一直沒有進展,大量的人力物力只能打了水漂。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只好求助我國。

俄羅斯提出用國寶級技術進行交換

面對俄羅斯的請求,我國陷入兩難之中。一方面,俄羅斯在困難時期給予我們很多幫助,於情於理都應該幫一把;另一方面,微電子元器件技術是航天領域的核心技術,出售相當於將研究成果拱手讓人。就在這時,俄羅斯提出用火箭發動機技術來交換微電子技術。我國的火箭發動機技術一直比較落後,而俄羅斯的技術卻非常先進。俄羅斯能夠擺出如此誠意,可見對微電子元器件十分重視。

實際上,自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經濟上就陷入了一定的困難。不僅要對外償還債務,還要兼顧國內的發展。所以俄羅斯的日子其實算不上好過,在軍事方面也受到一定牽扯,比如目前海軍發展十分慢,缺少航母等大型作戰武器。這都是美國制裁的「傑作」,俄羅斯主動找我國交換技術,對於打破美國封鎖,實現技術共贏,有很大意義。

相關焦點

  • 核心技術被美封鎖,全球僅中國研發成功,俄國用「國寶」技術交換
    畢竟,西方國家採取了技術封鎖的措施。如果我們想突破,只能靠自己。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並且在許多技術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有一項技術,全世界只有美國擁有。如今,我國已成功的攻克了這項技術,這也意味著美國的技術封鎖已經沒有用了。為了與我國合作,俄羅斯還希望拿自己的國寶技術來交換。美國目前是發展最快的國家。
  • 技術封鎖不再好使,中國成功攻克難關,俄國欲用「國寶」技術交換
    在早期的時候,我國發展也經歷了很多曲折,畢竟西方國家採取技術封鎖,我們要想突破,只能依靠自己來實現。經過我們多年的努力,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諸多技術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一項技術上,全球僅美國擁有,如今我國成功攻克美國難關之後,也意味著美國技術封鎖也不再好使,而俄羅斯為了與我國合作,也是想用自己國寶技術來交換。
  • 美國對中國技術封鎖,卻將最賺錢的香餑餑給中國,背後什麼目的
    美國對尖端技術看的很重,尤其是對中國,不僅技術封鎖還實行打壓。但是飛機上的發動機,被稱為飛機的心臟,卻大大方方的賣給我們,是良心發現了嗎?這怎麼可能。航空是美國的一大產業,佔據了其40%到50%的產值,無疑是美國的另一張底牌。
  • 晶片的榜樣「大型盾構機」,從被封鎖到壟斷全球
    我國在這樣的環境下,花了20年時間,突破了層層技術封鎖,並且大量進行技術創新,反奪了3分之2的國際市場,還在這個過程中收購了幾家國際巨頭企業。中國盾構機反敗為勝的傳奇,從被封鎖到壟斷全球,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 突破回收關鍵技術,西方封鎖被衝破,中國豪奪「全球首次」
    眾所周知,中國的發展也是經歷過一段黑暗時期,在之前我們的綜合實力還是有待提升的,當然在很多方面也落後於西方國家,以至於我們在發展的時候受到了很多限制。在很多技術上西方國家對我們進行壟斷,但是這並沒有讓我們停停下發展的腳步,反而給了我們更多的動力,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中國努力發展的成果,突破回收關鍵技術,西方封鎖被衝破,中國豪奪「全球首次」。
  • 中國很低調,但在關鍵技術上封鎖美國15年
    眾所周知,雷射武器被認為是未來戰爭的革命性武器,也成為各個大國競相研發的尖端技術。今年5月份,美國一艘艦艇在太平洋用一部150千瓦級的雷射武器摧毀了一架無人機,開啟了艦載雷射武器實用化的序幕。美國還在波音747-400F上測試過對付彈道飛彈的空基雷射武器,號稱能在160公裡外成功摧毀液體彈道飛彈。
  • 我國研製最大直徑盾構機下線,從被卡脖子到全球領先
    這款重4300噸、長150米,直徑16.07米的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是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中鐵十四局集團聯合研製,也是我國盾構機研製的又一突破! 在盾構機領域,通常把12米及以上直徑的盾構機,稱之為超大直徑盾構機。一般超大直徑盾構機,都是集機械、電氣、液壓、信息、傳感、光學等尖端技術於一體,對設備的可靠性要求極高。
  • 70年代美國技術封鎖,稻盛和夫的反擊,為華為指明方向
    成功是一種磨難近幾年,華為正遭受壓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制裁。有些人表示現在的華為的處境與70年代的日本京瓷的情況相似。當時也是因為自己的技術被西方國家嫉妒,所以對它進行了技術封鎖。1979年美國制裁日本京瓷,稻盛和夫的反擊絕了1979年的時候,稻盛和夫在公司內部講話,提出一個問題:當歐美國家不再向我們轉讓技術時,我們該怎麼辦?
  • 印媒:美國以前不該逼迫中國研究導航技術,今137個國家支持他了
    我們國家這幾年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我們深知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在美國的不斷施加壓力下,我們國家奮發圖強,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技術,被我們的科研人員研發了出來,如今我們中國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然邁入了世界科技大國的行列。
  • 英國不僅出錢投資,還送出「國寶」技術,只希望中國能拉一把
    國際市場的不景氣使英國的航天事業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為了能夠挽回損失,英國向中國投來了目光,表示願意來到我國進行投資建廠,還將送上"國寶"技術,只是希望能夠與我國進行合作,讓我國能夠在這困難時期拉他們一把。
  • 美專家:長期技術封鎖,催生出殲-20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國外對於中國長期的技術封鎖,也導致中國航空工程師必須自力更生才能實現一流戰機的騰飛。可以說國外的技術封鎖是中國航空工業進步的一個壓力也是一道催化劑,不僅催化出了了殲-10這款優秀的四代戰機,更是直接催生出殲-20這款五代隱形戰機,而這也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 光刻機技術遭西方封鎖,稱我們只能從荷蘭買,還嫌「打臉」不夠?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就一直遭受西方各國的技術封鎖,這對我們來說已經習以為常,畢竟我們最終都會打破封鎖,說起來,我們還應該感謝西方各國的封鎖。確實,光刻機技術是我國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雖然我國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大的突破,但想要在短時間內研製出最高精度的光刻機顯然並不容易,要知道,一臺光刻機的售價在1.2億美元,堪稱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之一,因而有人說,我國想要光刻機,就只能選擇從荷蘭購買,真的是這樣嗎?
  • 官宣:又一技術打破了西方的封鎖,美國人:我們正倒退回煤炭時代
    可以說 中國正在向著更好的方向走去,近日我國再次傳出好消息,有一項技術封鎖被我們打破,這也讓國外對中國的好奇更加濃烈起來。據中石化官方微信號傳出的利好消息稱,一直以來被西方國家所壟斷的技術,大口徑海底長輸原油管道檢測技術,被我們給攻克了。在2018年12月份中,這項技術就在杭州灣海底管道內通過了檢測測試。
  • 美媒:中國扳回一局,美日聯合封鎖的技術被成功突破,禁令變廢紙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就積極和世界上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和學習,特別是對西方國家領先的科學技術,美國在科技領域的發展大幅度領先中國,這一點是不得不承認的,不過中國這些年的發展非常迅速,美國為了維護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在技術層面也對中國進行了一定的限制,當年有一項美國和日本共同研發的尖端科技,一直對中國封鎖和保密。
  • 華為破局:任何技術封鎖都是在為技術突破創造條件
    歸根結底,大家對華為不夠了解,對華為目前的處境不夠了解,對美國一系列的限制措施對華為的影響也不夠了解。下面我們將沿著這樣一條線來看看華為將如何破局。美國為什麼選擇制裁華為?美國制裁華為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第一個層面是國家層面,第二個層面是技術層面。
  • 中國傳來好消息,成功發射全球第一顆6G衛星,西方國家傻眼了
    一直以來美國都代表著頂尖的科技,然而如今中國的科技水平也起來了,甚至在很多方面在全世界都是遙遙領先。比如眾所周知的5G技術,這也使得中國成為了西方國家的眼中釘,就在西方國家對中國的5G技術圍追堵截的時候,從中國再度傳來好消息。我國已經成功發射了全球第一顆6G衛星,這下子西方國家傻眼了。
  • 17國聯盟力挺華為,擊破美國技術封鎖
    至於這些企業為什麼受到規則的限制,原因都是與先進的美國技術密不可分的。在半導體領域,美國處於領先地位。目前晶片製造市場的中心正在從北美轉移到亞洲,但美國仍然掌握著最好的工藝技術。對於臺積電,華為是第二大客戶。如果不是因為要利用美國技術推進工藝工程,臺積電不會輕易放棄華為。
  • 美國曾經研製的「核飛機」,NB-36H核動力轟炸機
    當然只有這些還不滿足,在冷戰期間,美蘇兩國也有許多的武器研製計劃,其中核動力飛機,則是一項「瘋狂的計劃」。核動力飛機可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真實存在,美蘇兩國都有秘密研製。而美國研製的核動力飛機計劃為「飛機核能計劃」,這個計劃開始於1946年。不過真正開始研製的時候為1951年。
  • 全球僅有4個!中國拿到光刻機入場券,曾遭外國技術封鎖
    全球僅有4個!中國拿到光刻機入場券,曾遭外國技術封鎖  olivia chan • 2020-11-14 10:24:44 來源:前瞻網
  • 技術封鎖中國?當初歐美國家間相互封鎖的結果是……
    【文/科工力量 柳葉刀】在華為公司被美國政府納入實體清單後,路透社市場分析師John Kemp發表了一篇文章,很有前瞻性地指出,禁運在強制對方改變行為方面很少奏效,因為此舉強烈刺激對手通過轉換貿易、建設本地產能或改變所用技術來繞開封鎖。歐美國家間也曾相互封鎖,但從歷史經驗出發,美國想利用科技封鎖的手段打壓中國高端製造崛起的企圖,恐怕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