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科技從人類社會誕生之後,大家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和科技的發展是不可分離的,而且科技的多方向滲透,讓國家在軍事領域也大力融入科技,所以如今世界各國之間的實力較量,更多的不是戰場上的兵戎相見,而是誰的科技實力更強。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就積極和世界上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和學習,特別是對西方國家領先的科學技術,美國在科技領域的發展大幅度領先中國,這一點是不得不承認的,不過中國這些年的發展非常迅速,美國為了維護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在技術層面也對中國進行了一定的限制,當年有一項美國和日本共同研發的尖端科技,一直對中國封鎖和保密。
可這項技術到最後,依然被我國的科研人員成功突破,並且掌握了重要的核心技術。
這項技術就是製作高端碳纖維的「幹噴溼紡」技術,首先我們先不談這項技術本身的特點,而是先來了解一下高端碳纖維的作用。
高端碳纖維其實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經問世了,而高端碳纖維又有很多分支,例如抗氧化碳纖維、低纖度碳纖維、高導熱低電阻碳纖維以及低熱膨脹係數碳纖維等等,種類非常多,並且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作用。
不過世界各國最關注的還是碳纖維「輕但硬」的特點,碳纖維是一種力學性能優異的新材料,比重還不到鋼的1/4,但強度卻是鋼的7~9倍,是一種應用前景十分廣泛的未來複合材料,我國目前在航母、飛機、火箭等高精密的裝置中,就有運用過碳纖維,當然在一些體育器械、紡織、化工機械和醫療領域,都能夠見到它的身影,因此高端碳纖維對一個國家的軍事和民事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中國沒有掌握製造高端碳纖維技術的時候,美國和日本就聯合研發出了「幹噴溼紡」這項技術,當時世界上只有美日兩國掌握了這個尖端技術,中國為了發展國家的尖端科技領域,每年不得不花費大價錢從這兩個國家購買高端碳纖維,可這麼重要的技術,如果一直依賴別國生產,不僅經濟損失慘重,在未來也永遠超越不了別人。
於是中國決定放手一搏,經過初步研發,我們的科研人員發現這項技術最難的地方就是對空氣層間間隙的把握,在幹噴的過程中,空氣層間隙只有絲毫的3-20mm,這個間隙的容錯率非常低,製作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前功盡棄,並且後續的溫度、紡絲液以及出口的設計,都是非常難以攻克的難題。
不過困難在中國人面前永遠都是紙老虎,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中國的科研團隊終於成功攻克了這項美日聯合封鎖的技術,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幹噴溼紡」技術的國家。
如今我國已經全面應用自己製造的高端碳纖維,並且還在國際市場中和美日競爭來了一些銷路,這次中國又扳回一局,如果中國一直按照這樣的科技發展速度持續下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晶片也將成為中國隨處可見的東西,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