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為國際第一通用語言以及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在中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今,很多人都能輕鬆地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可是大家真的都學好英語了嗎?
事實上,良好的英語水平早已成為職場必不可少的核心競爭力,一項關於職場英語的調查顯示,35%的受訪者在上一次面試中需要說英語,84.2%的一線城市受訪者認為英語水平與職業機會和晉升息息相關。
然而,由於缺少英語語言環境,不少國人都面臨「張不開嘴」的窘迫,而現代都市人繁忙緊湊的生活節奏,也讓大塊練習英語的時間少之又少。為了幫助更多人將英語學習融入日常,微軟亞洲研究院和微軟網際網路工程院合力根據中國用戶的語言學習特點,推出了一款名為「微軟小英」的英語口語練習應用,幫助用戶徹底擺脫「Are you OK?」的尷尬場景。
智能「私教」讓英語學習成為新日常
「微軟小英」是一款融合了語音識別、口語評測,自然語言處理、語音合成等人工智慧技術而實現的智能人機互動服務,現已通過微信服務號的形式上線。用戶只需搜索「微軟小英」並關注,即可與小英一起學習英語。利用每天十幾分鐘的碎片時間「撩一撩」小英,讓英語學習成為新日常。
為中國用戶量身打造四大學習模塊:情景模擬、情景對話、發音挑戰、易混音練習
微軟小英最為與眾不同的功能便是可以實現用戶與小英用英文「愉快的聊天」。在人機對話時,用戶往往會犯「尷尬症」,因為計算機的發音生澀,對話進行並不會像與真人交流那麼自然。然而 「微軟小英」的發音卻聽上去標準且不帶「機器口音」。
想要擁有宛若私教般的英語口語情景對話練習?請點擊「情景模擬」功能吧。在「情景模擬」學習模塊中,目前已有150餘種場景,涵蓋了20幾項會話主題。用戶可以在菜單中選擇對話練習的主題場景,比如:社會交往、情感表達、面試達人等。隨後小英會對用戶所選擇的場景進行描述並向用戶提問。而用戶則可根據圖片提示,通過麥克風錄音進行回答。事實上,小英說的每一句話都並非事先設置好的,而是利用語音合成技術,將需要反饋給用戶的英文信息實時轉化為標準、流暢、自然的語音與用戶進行對話。
記錄下用戶的回答後,計算機會通過語音識別「聽」用戶說了什麼,然後通過自然語言理解技術「聽懂」用戶想表達的含義,再判斷用戶的回答是否符合要求,最後給出一個分數評價。幾輪對話之後,小英會對該場景中的重點詞彙和用法做個性化的總結,幫助用戶加深記憶、鞏固知識。
如果說情景模擬功能是進行集中訓練,那麼「情景對話「功能則是日常的鞏固。「微軟小英」根據用戶的語言水平推薦適合的情景進行輕鬆對話,就像跟外國朋友語音聊天一樣。隨著學習的逐步深入,「微軟小英」會逐漸增加課程的難度,提高對表達的要求並且減少提示,用戶可以根據關鍵詞自由發揮,與微軟小英暢所欲言。
如何正確發音也是困擾國人學習英語的一大難題,許多人長期把羊(sheep)讀成船(ship),把貓咪(cat)讀成風箏(kite)而得不到及時糾正。糾正音素層面的發音錯誤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一對一的 「老師-學生」教學模式雖然有效,但卻受到時空和資源的限制而難以普及。而基於神經網絡,經過大量機器學習煉成的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微軟小英」則能隨時隨地、不厭其煩地為每一個用戶甄別其發音的錯誤與缺失。當用戶在「發音挑戰」中選擇一個音標後,小英就會為用戶講解音標,這裡不僅有音標發音的文字講解還有發音口型的視頻演示。用戶通過單詞練習發音,熟練之後則可以選擇「開始挑戰」,在完整的英語句子中考核對該發音的掌握。運用語音識別技術,小英最後會給用戶打分。用戶可以反覆挑戰,通過測試檢驗發音是否有所改善。
此前,微軟必應詞典應用也開啟了一個「口語挑戰」環節,與微軟小英的「發音挑戰」模式可以說是同根同源。「口語挑戰」搭載在必應詞典的「學習」版塊中,讓用戶在查詢單詞之餘能夠進行口語測試。挑選一個感興趣的主題,如繞口令、大學口語、英語達人等,然後跟讀例句並上傳錄音,系統就會對整個句子的發音進行評分,還會對每個單詞的發音進行評分,在反覆練習的過程中,口語水平自然增進不少。
很多英語學習者還面臨著單詞發音的另一難題——部分音素的辨識度不夠,比如「n」和「l」、「f」和「h」。有些音素本身發音極其相似,再加上受地方方言口音的影響,很多學習者都有一些分不清的音素混淆。為了解決此類困惑,「微軟小英」特地加入了易混音的學習模塊。點擊「易混音練習」,會出現20組元音輔音,用戶先閱讀詳細的講解,再轉到練習界面,根據聽到的讀音,在兩個單詞中選擇一個;如果答案錯誤,自己逐個練習發音,小英相應打分。這個方法,可以幫助用戶清晰辨別元、輔音的發音差異,讓自己的發音更為標準、地道。
個性化定製私人學習檔案:打卡分享、單詞修煉、中英互譯
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花費的時間不同,語言學習進步的速度也因人而異。在首次使用微軟小英時,系統會通過三個維度對用戶進行測試,而後根據用戶的英語水平,個性化推薦適合的課程。
「微軟小英」會監測用戶與機器的互動,學習過程中的每一次點擊、輸入和對話都會進入小英的評估系統,並在此基礎上建立用戶的個人學習檔案。用戶可以在自己的主頁上查詢學習進程積分,每天的學習過後,可將進度分享到朋友圈,記錄自己在英語學習路上的行程與腳印。
除此之外,小英還有兩個不為人知的隱藏技能。一是它會自主判斷用戶在情景對話中不熟悉的單詞,將單詞加入生詞表。比如,如果用戶在情景對話中無法輕鬆自如地說出「available」這個單詞,小英就會把該單詞加入生詞表,當用戶背單詞的時候就會提醒用戶學習。二是可以識別情景對話中不準確的發音,把需要著重練習的發音加入音標訓練中,方便用戶自我檢驗。
用戶可以在小英的「單詞修煉」功能中選擇想要背誦的單詞書,設定每日背單詞的數量,小英便會科學地為用戶設計學習計劃。背完單詞之後,結合圖片進行測試,鞏固一天所學,對「少壯不努力,老大背單詞」說再見。
語言學習研究發現,只要學習者在不同的情形中見到同一個單詞7次,通常就可以牢記這個單詞。而「微軟小英」充分利用了這一學習特性,把用戶不熟悉的詞彙在發音練習、情景對話、單詞修煉和語音聊天等多個功能中反覆呈現於用戶面前,悄無聲息地幫助用戶牢記更多的詞彙。
而在「中英互譯」功能中,小英則運用了微軟必應詞典的機器翻譯技術。微軟開發了專門的機器學習算法以便從語料庫中獲取大規模的語言翻譯知識,讓翻譯不再雷人。通常,人們在說英語的時候會習慣性的使用個人熟悉的高頻詞彙,而不願意去嘗試新的詞彙 。了解學習者這一特點的「微軟小英」會在翻譯詞彙時給用戶更多的選擇, 如「了不起」可以用「amazing」、「extraordinary」或 「terrific」等。讓用戶在使用中得到一些新的表達方式,為口語增色。
除此之外,「微軟小英」還深知把握時間的重要性。如今的上班族工作都十分繁忙,不少人每天只有在地鐵上或者睡前才有十幾分鐘的時間來練習英語。對此,微軟小英會根據用戶每天的生活/學習習慣在適當的時間提醒用戶持續學習,貼心的提醒推送提高了用戶堅持下去的可能性。而「微軟小英」 輕鬆的話風和學習節奏也不會增加「拼命三郎」們的生活負擔,每天隨手點一點,隨口說一說,就可以有不小的提高。
「微軟小英」提供了攻克英語口語難題的三個錦囊:1、基礎發音;2、日常交流;3、詞彙積累。曾經需要多個APP完成的工作,現在一個「微軟小英」就全部搞定!
在被剁成渣的時間裡,在鴨梨山大的工作外,智能的微軟小英幫你把堅持學習英語的生活方式進行到底!
微軟小英是如何煉成的?
在小英的情景模擬、情景對話、發音挑戰和易混音練習模塊中都融入了口語發音打分功能,那麼小英是如何對用戶的發音進行評測的呢?
小英的口語評測系統,是搭建在一個由機器學習訓練成的神經網絡的語音識別系統上,基本處理流程是利用語音識別模型,根據跟讀文本(情景對話和情景模擬中是自動識別出的文本),對用戶的錄音進行音素層級的切分。每一個小單元再和其相應的標準發音模式進行匹配,發音越標準則匹配越好,得分也越高。每一個單詞的得分則是相關音素得分的加權平均,句子層面的得分是各單詞得分的加權平均。系統中各個標準發音的模型是深層神經網絡在幾百個發音標準的美式英語資料庫中訓練而成的。
在易混音練習模塊中,除了單詞的標準發音序列,小英後臺還會構造包含易混音的擴展詞網絡,然後根據用戶的實際錄音,自動的識別出其實際的發音序列,通過對比即可找出其發音錯誤。下面給大家一個例子:下圖給出的是單詞『thanks』的正確發音序列(s ih ng k s)和一個可能的錯誤發音序列(th ih ng k s),系統根據用戶發音,自動識別出與用戶發音最接近的路徑。若識別的序列為 th ih ng k s, 則判定用戶s錯發成了th。通過這些常見易混音的練習,小英可以幫助用戶不斷地糾正錯誤,從而練就一口標準發音。
如果用戶對自己的常犯發音瑕疵比較了解,則可以直接選擇易混淆音素對進行區分性練習。但很多學習者對自己的發音問題並不了解,也不清楚哪些音素經常發錯,哪些音素對分不清。針對這一點,小英還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功能:把脈問診。在用戶進行發音挑戰或情景模擬時,小英後臺默默地對用戶的各個發音進行分析,統計出用戶最常見的錯誤發音和最易混淆的音素對。因此,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和積累,小英就能對用戶的發音習慣了如指掌,為用戶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在易混音練習模塊中,最頂端的音素對就是小英推薦的該用戶最常犯錯的易混音。
小英的情景模擬和情景對話功能,是基於微軟亞洲研究院多年積累的各項技術之上完成的。為了不但能夠從發音的標準程度,並且能從語義和語法層面進行評價,小英採用了包括語音識別,口語評測,自然語言理解,機器翻譯等多項技術。用戶在微信中上傳自己的回答以後,小英先用語音識別來理解用戶說了什麼內容,然後根據情景相關度(類似微軟小冰中的自然語言理解技術)和語法語義的正確性進行回答內容上的打分,最後和發音打分的結果綜合給出一個實際得分。所以你會發現即使你的發音再標準,如果「答非所問」的話依然得不到高分。
技術集結,成就智能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兼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博士曾說:「微軟將引領一場『無形突破』,計算轉向雲端,人們將能夠從海量數據中獲得集體智慧並創造更多奇蹟,同時整個計算機生態都將以用戶為中心而不斷演進。未來,技術將會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以隱形的方式滲透到各個不同的領域,提升生活及工作方式。」微軟小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在微軟內部,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都共同經營著創新的企業文化。而其中,微軟亞洲研究院仿佛創新的源泉,為微軟的眾多產品和服務不斷提供源於基礎研究的技術突破。微軟鼓勵極客創新精神,鼓勵思考、質疑與碰撞,鼓勵跨領域、跨小組合作,讓極客們可以不懼失敗地大膽嘗試,創造出最貼近用戶需求的智能服務和產品。這樣的環境成就了微軟小英,小英背後集結了微軟亞洲研究院多個研究小組在各自研究領域的多年積累,比如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等方面的技術突破。
未來,希望「微軟小英」可以幫助越來越多的國人在英語交流中獲得自信,讓身在校園或職場的你不斷取得更大的進步。
■
本文來源:PCPOP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