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英語英譯英:點餐時,I want some...
無論我們用什麼方法學英語,我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學並學好英語。
這個目的是沒有錯的:錯的是我們達成目的的方法,很多人是方法出錯了,結果十年半年過去依然沒有達到想要的目的。
方法錯了,我們可能需要走更遠的路才能達到目的,這叫:事倍功半。
方法對了,我們也可能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達到目的,但這叫:事倍功更倍。
比如,在餐廳裡,我們想表達I want something的意思:I want ...
我們要學習掌握的就是下面的英語:這是我們的「目的」:
1. Can I get a black coffee, please?
2. May I have a black coffee, please?
3. Do you have black coffee?
4. Can I order a black coffee?
學習這些英語的目的是沒有錯的,錯的是我們的方法:我們堅持用「說中文」,「翻譯」成中文才能學這些英語的同時,也就意味著我們捨棄了自己「說」英語學習這些英語的機會:習慣訓練和能力培養。
我們達成這些「目的」的方法是這樣的:
1.Okay.I got you.I know what to say and how to say it now if I'm ordering something in a restaurant.
不要「放棄」「說」這樣英語的機會和鍛鍊。學了多年英語連這樣的簡單英語都不會主動使用也是不該。
2.I don't say I want something,it's not polite to say so.
3.I'll say: Can I get a black coffee, please?
It's very polite to say so(很多人也不會主動用polite一詞表達英語!!!)
4. I can also say: May I have a black coffee, please, or Do you have black coffee,or Can I order a black coffee?
So,we have many ways to say : Can I get a black coffee, please when we're ordering something in a restaurant.
我們照這樣「說」英語,即使我們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跟外國人說和用上 Can I get a black coffee, please之類的英語(你覺得你真會有嗎?),至少此刻我們已經在自己跟自己「說」了一通英語了。這就是「方法對了,努力雖然同樣多,但事倍功更倍」的道理。
只是很多人「學」英語十年半年,從來不給自己的「英語」這樣的「機會」,全給了「中文」。
剩下最後一步,就是把這些用「說」英語學來的英語做大量的「聲音視覺化」訓練:聽到即看到。有幾個人是堅持這樣學英語的?
改變一個人的英語學習習慣比把英語只「交給」(教?)你困難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