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諦一枝探萌芽,便知人間披春衣

2021-03-02 次第花開見蓮華

昨日白雪難留跡,曇花乍現潤天地。

剎那芳華沐萬物,淨灑三千化油雨。

孤僧閒趣尋禪機,止觀山野風吟偈。

揭諦一枝探萌芽,便知人間披春衣。

註:昨天正月十五元宵節,事物多僧繁忙,未曾發出積雪融化的妙景,以為有憾。現補發幾張昨日隨手拍下的照片,隨偈幾言,表法眾生:惜時如金,好好修行,莫要辜負這大好春光這盛世美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學僧義祥隨偈於辛丑淺春庚寅月丙午日壬辰時。

晨起發願文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三稱)

祈願三寶加被,給予弟子智慧和力量,令弟子所發一切善願悉皆成就,所作一切事業無有魔障。與眾生廣結善緣,共成佛道!誓斷一切惡,無一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一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

南無阿彌陀佛(十句)

晚間回向文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三稱)

祈願三寶加被,弟子於今日之中有意無意,身口意所作一切不善悉皆發露懺悔,所修一切善法回向家人及一切業障消除,善根增長,福慧具足,究竟安樂。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十句)

萬善同歸西方極樂世界。

有緣善眾掃描或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次第花開見蓮華」學僧個人公眾號,轉載、分享原創修行偈詩,助緣法布施,弘法廣濟!日行一善,共學共修,正信正念,善因善果!僧義祥沐手合十🙏🙏🙏

清淨髮心,上供下施,功德無量!

相關焦點

  • 【釋】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之前雅桐對這個偈子曾有過一個分享,分享給大家。⭕️覺悟,至為簡單,至為平常,至為自然,因此也至為困難by:雅桐送大家兩段文字,其實都是大家熟到不能再熟的,一是《心經》結尾的咒: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宏圓法師: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宏圓法師: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原標題:宏圓法師: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
    結尾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我覺得這就是我要的答案。我怕鬼,鬼怕神明,我有口訣能召喚來神明,自此百鬼不侵。完美的邏輯鏈條。後來,我在大雁塔大慈恩寺的照壁上,見到了完整版的心經。那是2017年,在西安開完國內分公司半年度會議。收尾之後,離航班起飛還有一段時間,辦事處離大雁塔很近,就去轉了轉。
  • 科學說心經:揭諦揭諦——讓生命真理加持人生規律
    菩薩達到涅槃的智慧方法是六波羅蜜多。六度波羅蜜指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1、布施:自己要學會奉獻。會奉獻的人,才會有收穫。這樣度自己,便可以收穫人生。2、持戒:自己要管得住自己,不是靠外部的紀律,而是靠自己的內心管好自己、圓滿自己。自己管好自己、完善自身,遠比任何紀律與約束都顯得更為重要。
  • 賞析《遊園不值》,一枝紅杏出牆來,只是寫景嗎?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閒暇時,我喜歡讀些古典詩詞。但我發現有些詩詞賞析寫得很深奧,讀著不順。有的賞析文章就象是一位嚴肅的高士,讓人摸不著頭腦,要理解半天才能明白。於是,我就想試著用一種平淡的語言筆法,來做賞析文章。今天就拿宋朝詩人葉紹翁的《遊園不值》試試,且當一樂。
  • 董謙的《波羅揭諦》,無需蠻拼
    董謙的《波羅揭諦》,無需蠻拼——記者節隨感胡文昨晚,深圳晚報的大小夥伴們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更何況,這部劇作是向三年前逝去的姜威兄的致敬之作。董謙的開場白十分牛逼: 「如果場上的演員發生了停頓,那決不是他們忘詞了,那是他們是思考,而思考是不能被打斷的……」娓娓道來之中,他便為他的演員減了壓,同時為臺下觀眾指了引。我對話劇幾乎一竅不通。
  • 「一枝紅杏出牆來」年年入選課本,卻被誤讀千年,真正意義無人知
    「一枝紅杏出牆來」年年入選課本,卻被誤讀千年,真正意義無人知 前言: 在古代的時期裡,出現了很多的詩人,他們所塑造出來的詩句,總是會被我們現代人進行著學習,但是很多的句子都被現代人進行著惡搞,更是被人們隨意點去改編。
  • 「一枝紅杏出牆來」,明明是寫春色,後來如何被人玩「邪」了?
    但是,心事細膩的詩人,卻於緊閉的柴扉之外,獲得了意外驚喜:「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因為園裡的春色太盛,柴門短牆是關不住它們的,這不,眼前正有一枝紅杏探出頭來,向詩人傳遞著春的消息——詩人從一枝盛開的紅杏花,領略到滿園熱鬧的春色,感受到滿天絢麗的春光,總算是不虛此行了!
  • 屬猴人,你是「金猴」還是「水猴」,一看便知!你家有嗎?請珍惜!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遊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詩君解讀:這是一首惹人喜愛傳唱千古的小詩。春天,詩人興致勃勃地去尋訪好友,但是沒有遇到(不值就是不遇的意思),本來這是挺遺憾的一件事,可是詩人有發現美的眼光,他看到了從牆角伸出來的一枝紅杏花,進而產生了哲學聯想,整首詩迴環轉折,妙趣橫生,頗堪玩味。
  • 解毒要靠她,七葉一枝花
    這株草,生於幽谷,重重複重重地望著人間。
  • 一枝蓮花一枝藕
    一枝蓮花一枝藕一枝蓮花一枝藕,俺從奶奶面前走奶奶問俺什麼人,俺是吃齋行善人叫徒兒來打著燈,開開廟門送善人送到善人哪裡去,西方路上蓮花盆蓮花盆裡蓮花多,初一十五磕頭都有俺嗨嗨佛來佛相應,俺把真經送神前觀 音 經觀音老母坐廟中,朵朵蓮花開的紅佛心照在善人家
  • 綠林女匪一枝花 -3
    哪知自上次被李天龍洗劫後,猴扒皮怕把錢財放在家裡不安全,就都轉移到了百花羞那裡。三個人只好把一些衣物打成了三個小包,萬幸的是在猴扒皮箱子底下翻出了五十兩大煙土,也算是一筆不小的財產。一切打點妥當後,又把平日行圍打獵騎的三匹馬餵足草料,備好鞍轡,開始靜等猴扒皮歸來。哪知一連等了四五天,那猴扒皮也許是殺死小天龍心裡恐懼,始終未敢回家。三個人等不及了,便決定到警察局去殺那惡魔。
  • 葉紹翁想遊園主人不開門,寫下一枝紅杏出牆來,是氣憤還是欣喜
    宋代詩人葉紹翁的這首《遊園不值》憑藉最後兩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而流傳千古。學生時代讀詩只覺得這兩句寫得好,不到園林便知春色滿園,一枝紅杏更給人留下無窮想像,亦如南北朝陸凱「聊贈一枝春」,一枝梅花便可傳去春意。
  • 此人連五方揭諦都管不了
    悟空道:「我兒子便胡說!你是認不得我了,我本是這兩界山石匣中的大聖。你再認認看。」老者方才省悟道:「你倒有些象他,但你是怎麼得出來的?」兩人經過一段對話,來了個世紀大認親,孫悟空認出這個老人家是當年在他跟前扒柴挑菜的小童子,老人思慮了良久才記起這檔子事,不論過程如何,最後他們二人終歸是相認了。
  • 「一枝紅杏出牆來」明明寫景,為何被曲解?作者在上句挖了「坑」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做學問該有的態度,而對於愛好詩詞的普通人來說,是否也需要有這樣的深究精神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咱們的老祖宗,確實是很會為難人的,一不小心咱們就得落入他們挖的「坑」。本期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個常被咱們曲解的詩句,它就是:一枝紅杏出牆來。這句詩和」春宵一刻值千金「一樣,本來也是寫春景的詩,現在常被我們用來指女子不守婦道。之所以咱們會理解錯,除了紅杏本身的豔麗屬性外,其實還與它的上一句有關。
  • 《權謀殘卷》探:善藏中看「知微」
    「知微」最大作用就是偷看別人洗澡。記得糖寶出場,便教花千骨用「知微」的初級法術,可以通過鏡像看到想看的人。卻無意看到上仙白子畫沐浴一幕。這裡所說的知微就是現代修仙小說中初級的一個境界。今天談論的當然不是這個。我們很正經。天生知微心,洞明世間情。
  • 懂了冬韻,便懂了整個冬天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 納蘭的《浣溪沙》,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首先,我們先看第一句的「殘雪凝輝冷畫屏」。如果我再說出一句:「昨夜風兼雨,簾帷颯颯秋聲」,你是不是感覺到有何相通之處?其實啊,納蘭一生最喜愛的詞人就是李煜李後主。他自己也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後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可見,納蘭對李煜是多麼的崇拜。
  • 被誤解的「一枝梨花壓海棠」
    說起這句「一枝梨花壓海棠」,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吧,很多人把「一枝梨花壓海棠」理解為瀟灑帥氣的意思呢,我想這大概和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這樣一段經典的臺詞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