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長美村:祠堂文化引領文明鄉風

2021-01-17 中國文明網

中華廿四孝故事被做成灰雕壁畫鑲嵌在邱氏家廟走廊牆壁上

剛重建的成滿公祠成為村裡弘揚孝道美德的場所

   「俯以觀今,和則引諧」、「居敬行簡,修己利人」……沐浴著五月的陽光,記者走進位于楓溪長美二村的成滿公祠,一股濃鬱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長美鄉依託祠堂文化,重建成滿公祠,使其成為民俗文化中心,成為弘揚孝道美德場所,祠堂文化正引領當地的文明鄉風。 

  先賢的力量

  長美二村黨支部副書記邱鎮煌向記者介紹,成滿公是長美邱氏的開基祖,原本是南宋的宣議大夫,後被貶至潮州。

  走進祠堂,映入眼帘的是屋頂上精美的嵌瓷工藝,「馬上封侯」、「鯉魚躍龍門」等嵌瓷畫,寄託著邱氏宗親對子孫出人頭地的期望。「成滿公重視文化教育,在長美成立了私塾,鼓勵子孫讀書識字。」 邱鎮煌說。

  這座祠堂的重建,在長美鄉裡產生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催生了一股積極向上的文明新風尚。「村裡的老人一有空就帶子孫到這裡參觀,給他們講先輩們的勵志故事,教育他們要以先輩為榜樣,努力讀書,爭做國家棟梁。」邱鎮煌說,在先賢的榜樣的激勵影響下,長美形成勤奮好學的氛圍,走出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生,一群艱苦創業致富、文化藝術名家也在各自領域開拓新天地。

  長美的善舉

  在成滿公祠中廳大門,記者看到兩旁石壁刻著字體雋秀的對聯,右為「居敬行簡,修己利人」,「宣仁佈義,忠國益世」。左為「仰以察古,思則生悟」,「俯以觀今,和則引諧」。字字句句都蘊含著傳統儒學的「仁」、「義」、「和」。中廳兩側的走廊牆壁上則掛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字框,後廳兩側的牆壁上則用灰雕壁畫刻著廿十四孝圖。

  長美二村原老書記邱潮藩告訴記者,成滿公不僅重視文化教育,而且為人樂善好施,經常收留了社會的艱苦流民,給他們一個安身之所。先祖的美德流傳至今,影響著邱氏子孫後代,樂善好施蔚然成風。10多年前,邱氏宗親成立了長美邱氏聯誼會,由各位德高望重的宗親主持,發動長美有經濟實力的鄉賢捐款出資,每當鄉裡有人患重病,聯誼會都會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每年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長美的村委、居委也會定時組織人員上門慰問孤寡老人和貧困家庭,使大家互幫互助,共同創造和諧的家園。

  村民的快樂

  成滿公祠兩側的厝巷,設置著籃球社、玉徽社、鼓樂隊、燈謎協會、象棋協會、老年體育協會、書畫協會等活動團體功能室,成為村民文化娛樂的好去處。

  「每天都有不少潮劇票友三五成群來這裡唱曲,也有老人在這裡下象棋、猜燈謎。」邱鎮煌說,以前有愛好村民都是在家裡自娛自樂,各個社團比較分散,現在公祠重建後,設立了多種功能室,鄉裡的老人便可以集中來這裡活動,互動交流。「村裡不少婆媳、母女、甚至妯娌,都相約過來聽潮劇唱曲,很是熱鬧呢!」邱鎮煌說,每逢佳節,這裡也會舉行一些文化活動,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成滿公祠的重建,還帶動了周邊的文化、娛樂設施的建設。在公祠的對面,正是去年年底剛剛建成的長美二村文化健身廣場,佔地約5300多平方米。廣場上不僅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健身器材、籃球場,還建立了村民休憩的長廊。

  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引領鄉村文明新氣象。近年來,長美村民團結和諧,矛盾更少了,糾紛更少了。「每天我一有空就會來這裡看看學生打球,跳跳廣場舞,累了就坐在長廊裡休息。看到老人小孩齊聚一方,其樂融融,我也深受感染,覺得很開心。」說到這,今年75歲的邱阿婆不禁豎起大拇指。(潮州市文明辦)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潮州行|楓溪長美二村:黨員村民共編自治制度,德治引領鄉風...
    潮州鄉間田野如何繪就壯麗圖景,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面貌發生哪些新的變化?面對「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潮州鄉村振興如何探索發力?鄉村振興戰略如何為潮州的振興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 憑祥夏石鎮:念好「五字經」文明鄉風徐徐來
    「會說話」的文化牆美村更美,戶廁改造讓鄉村更文明,「勞動積分」可以兌換日用品,從前是村兩委求著村民改,如今是村民主動搶著變……美麗鄉村,美在環境,美在產業,更美在人心。憑祥市夏石鎮以鄉風文明創建為抓手,念好「整、爭、育、豐、樹」五字經,把文明鄉風種入村民心田,鄉風鄉愁醉鄉村,鄉土鄉情睦鄉鄰。
  • 郟縣冢頭鎮:抓鄉風文明 促鄉村振興
    映象網訊(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楊冰冰)六月炎夏,豔陽高照,在郟縣冢頭鎮35個行政村遊園廣場、街頭巷尾弘揚鄉風文明和移風易俗的標語牆畫醒目亮眼隨處可見,處處洋溢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近年來,冢頭鎮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鄉風文明建設,以文明鄉風引領鄉村振興。
  • 文明鄉風漾山寨
    村圖書閱覽室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農民文化大院)8個、村情展館2個,成立了一支文體活動隊,常年開展活動,豐富了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夯實了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的服務內容。鎮北多次被評為省級文明村,村(社區)黨支部(總支)多次被評為省、市先進黨支部。為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常態化,鎮北社區通過「五個一」活動確保工作紮實有效開展。
  • 文明鄉風成亮麗風景
    王化江剛從村黨支部書記的位置上退下來,這條路是他從前主動認領的示範路。無論是從前做黨支部書記,還是現在作為一名普通村民,每天早晨和傍晚,王化江都在這條路上堅持打掃衛生,從未間斷。記者了解到,不僅是紹興嵊州市王化江,現任村黨支部書記俞申強也在精心打理自家庭院,帶頭爭創「多彩庭院」。
  • 產業興農 革命老村脫貧致富鄉風文明——海口龍華區新坡鎮仁臺村獲...
    12月的仁臺村,陽光灑落在火山石小道,入眼處依然綠樹掩映、鳥語花香。仁臺村隸屬於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仁裡村委會,是一個紅色革命村莊,也是海口的貧困村莊之一。近年來,該村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入股龍頭企業等舉措,不僅讓村民走上脫貧致富路,更是吹起文明新風。
  • 凱裡市:文明鄉風扮靚美麗鄉村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標誌;美麗鄉村建設,鄉風文明是關鍵。近年來,凱裡市深化鄉村文明建設,努力建設規劃科學、設施完備、村容整潔、鄉風文明、鄰裡和諧的美麗鄉村。特色村寨、文明村寨鑲嵌在苗嶺之中,成為凱裡文明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 雙峰杏子鋪鎮:鄉風文明暖人心
    近年來,雙峰縣杏子鋪鎮積極推行「以孝德治村」模式,以孝德文化、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人人孝敬、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鄉風文明在杏子鋪鎮大地上生根發芽,農村有了新風貌,農民有了新面貌, 一幅溫馨感人的美麗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石塘塅村的黃木嫦,今年50歲,她先後照顧三個老人二十多年。
  • 鄉風文明新氣象 鄉村振興新圖景
    10月16日上午,獲得「文明衛生家庭」榮譽,萬寧市北大鎮北大村村民胡小燕臉上綻放笑容。當天,北大村委會對6位村民及28戶家庭進行了表彰,並現場發放獎金。  這次表彰是北大村委會自發組織開展的,分別評選文明衛生家庭、最美婆媳家庭、勤勞致富家庭以及「紅榜」先進個人。  接過村委會頒發的「勤勞致富家庭」證書,北大村脫貧戶卓亞海開心地笑了。
  • 讓文明鄉風蕩漾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切實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有助於全面實現「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良好的文化條件。以「文」育人,構建農村精神家園。
  • 懷寧縣雷埠鄉曙光村:脫貧攻堅顯成效,鄉風文明綻風採
    安徽網安慶消息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雷埠鄉曙光村實施多種舉措,將鄉風文明創建和脫貧攻堅工作相結合,為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的精神文化支撐。「黨建引領+鄉風文明」。曙光村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自治、共治,發揮黨總支作用,通過「四議兩公開」程序,制定群眾認可、切合實際、約束有力的村規民約,引導群眾弘揚文明新風。
  • 廣東潮州8處靜美古村落,悠久文化源遠流長
    這裡自古人文璀璨,文化悠遠流長。一起來看看這裡8處靜美古村落,你曾經去過幾個? 1 龍湖鎮龍湖寨 其街巷中,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賈富紳豪宅100多座,素有「潮居典範、祠堂千家、書香萬代」之美譽。 地址:護堤公路往汕頭方向,過江東大橋後再繼續往前大約3公裡即到。 2 古巷鎮孚中村
  • 古田縣大甲鎮林峰村:文明鄉風涵養美麗家園
    12月19日,古田縣大甲鎮林峰村知青文化展館開館。該館由老知青樓改造而成,展出大量當年福清等地和本地知識青年在古田縣上山下鄉的照片、資料、實物,成為這座千年古村新的鄉村文化陣地。沿著穿村而過的洛洋溪,記者繞了村子一圈,又走進幾家農屋,看到村民將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農村常見的雞棚鴨舍在房前屋後一個都瞧不見,路面、溪裡也幾乎看不到垃圾。村民的文明自覺是如何形成的?
  • 安徽銅陵:組建鄉村道德模範宣講團進農家宣講「好人故事」引領鄉風...
    近日,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貫徹《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充分發揮身邊好人榜樣作用引領鄉風建設,安徽省銅陵市郊區安銅辦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組建鄉村道德模範宣講團,利用冬季農閒開展「講述身邊的感動故事」進農家活動,目前已宣講20場次,傳遞了道德正能量。宣講員進村入戶宣講好人故事學讀本講故事理論宣講形式多接地氣,暖民心受歡迎。
  • 康縣碾壩鎮:五大舉措推進文明鄉風建設
    通訊員 燕兆林近日,康縣碾壩鎮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文明鄉風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今後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通過五大舉措著力推進文明鄉風建設,引導廣大農民摒棄落後習俗,養成文明素質,過上文明生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圍場蓋子溝村:黨建引領、綠色發展,打造...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圍場蓋子溝村:黨建引領、綠色發展,打造美麗富裕新鄉村 2020-12-25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博羅:「一村一歌」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品工程
    村歌傳唱 鄉風更淳好村歌既是對鄉村文化的傳承和延續,也是社會道德風尚的具體體現。村村有村歌、人人唱村歌,通過引導村民唱家鄉歌、抒家鄉情,不僅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為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植入了新元素。「村歌很應景,巧妙地把村情、村景、村風融合起來。」
  •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舉辦「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美麗鄉村」主題文化講堂...
    「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美麗鄉村」道德講堂現場。紅網時刻12月23日訊(通訊員 李麗璇)為深入推進廳系統文明創建工作,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文化講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12月21日,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舉辦以「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美麗鄉村」為主題的文化道德講堂活動,廳二級巡視員羅振新主持活動,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教授洪豔為大家授課。
  • 2020北京社區申論範文:以鄉風文明之魂 築鄉村振興之基_北京中公教育
    從2005年中央制定的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提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到十九大制定的鄉村振興戰略,有一個要求始終沒有變,那就是鄉風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鄉村富庶而文明,此謂『澤惠綿亙』」。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對於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化素質,改善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有著極其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 培育文明鄉風,回應群眾關切——張家界市創新開展「屋場會」活動之三
    56歲的村民胡愛英在屋場會上提出,現在村民生活水平高了,文化建設也要跟上來。「村裡很多姐妹喜歡一起跳舞,乾脆組建一個村舞蹈隊。」胡愛英的建議很快得到採納。村舞蹈隊隊長王美秀告訴記者,自從村裡成立村舞蹈隊後,大家每晚排練,村裡提供服裝、音響、嗩吶等,登臺表演還提供化妝服務,姐妹們通過網上視頻自學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