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其食」包子將飄香哈佛 美國人會愛上杭州包子嗎

2021-02-26 杭州商務

電影《功夫熊貓3》眼下正在熱映,然而創立於杭州的知名包子品牌「甘其食」的董事長童啟華卻仍對《功夫熊貓》中的一幕念念不忘:電影裡,卡通人物吃包子竟是用筷子夾的。「吃包子哪有用筷子的?這一個細節就充分說明外國人對包子幾乎一無所知。」 童啟華說,相信這樣的情況很快就會發生變化。位於哈佛大學附近的哈佛廣場上,甘其食的第一家海外包子鋪正在抓緊裝修中,今年三四月便會開業。「到時候,會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了解中國包子,並成為甘其食包子的粉絲。」 童啟華信心滿滿地說。


夾生、黏牙、肉質差……這是美國人Clay Pell對中國包子的印象。作為美食愛好者,他曾在美國的華人超市買過各種速凍包子,回家蒸煮,結果卻是無一例外地讓他失望。

如今,大大小小的中餐館遍布海外,可若想吃一隻地道的中國包子卻並不容易。童啟華說,正是因為看到這一點,自己很早便有了一個念頭——到海外開包子店。近幾年,甘其食在國內市場迅速走紅,分店達160多家,實現年銷售額2億元,更加堅定了童啟華把包子賣到國外的想法。

去年,童啟華終於將心中所想付諸行動。一趟趟考察後,他將甘其食第一家海外分店的地址定在了哈佛大學附近的哈佛廣場,瞄準那裡大量的學生作為目標客戶。店址敲定了,那麼誰來做包子呢?和許多中餐館一樣,聘用中國大廚嗎?

童啟華搖搖頭。「甘其食美國店的僱員將是美國當地人,培訓他們做地道的中國包子。」他說,之所以這樣選擇,是因為甘其食包子鋪不僅要帶去美味的包子和中國傳統文化,同時還要為當地居民創造就業機會和稅收。「這樣的中國包子才容易被美國人所接受!」

Clay Pell,便是童啟華所物色的美國團隊的主管之一,也是首批來華學做包子的「洋師傅」之一。前不久,這位曾經的白宮高官(前白宮國家安全事務戰略規劃負責人)剛剛在杭州結束了為期3個月的培訓。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做一隻包子竟然這麼難——每個動作都要做精準無誤。「以最簡單的捏麵團為例,一個麵團揪下來,重量得剛剛好控制在60克,誤差不能超過2克,不然就連學做包子的機會都給。」他說,同樣,一個生包子重100克,60克皮、40克餡料,誤差也都得控制在2克內,否則就算不合格。

起初,Clay對甘其食「苛刻」的標準有些不理解。童啟華給出的解釋讓他信服:一屜包子蒸的時間一樣長,如果包子大小不一,熟的程度自然就不同。「誰也不願意吃過熟的、或是半生不熟的包子?」

在Clay完成培訓回國之際,童啟華這樣對他說:「你現在做的包子可以算是合格,但你距離成為一名真正的甘其食包子師傅還有許多路要走。」


一個甘其食鮮肉包,在國內賣2元;在美國,人力成本、原料成本都要更高,一個包子該定價多少呢?童啟華粗粗算了算,回答:「兩三美元一隻肯定是要的。」

一隻肉包要兩三美元。甘其食這樣定價的底氣何在?童啟華說,因為他堅信只要包子足夠好吃,就自然會有市場。

「這一點,中國市場早已印證了。」 童啟華說,「幾年前,甘其食將鮮肉包提價至一隻2元時,就曾有人提出質疑,還斷言我們會因此失去一大批消費者。可事實上,甘其食沒有受到漲價的影響,銷售額節節攀升。同樣,我相信美國消費者也能從包子裡讀懂我們。」 

相較於包子的定價,童啟華顯然更看中包子的品控。無論在中國,或是以後在國外,甘其食都將一直採用和肯德基、麥當勞一樣的全供應鏈管理模式,對包子原料和製作流程的要求幾近苛刻。

甘其食堅持把細節做到極致,即便是一塊不大的肉餡裡也藏著不少的心思。甘其食的鮮肉包用的是豬前腿夾心肉,但這塊肉裡有一條不規則分布的肉筋,煮熟後很容易讓顧客磕牙。儘管這概率只有幾萬分之一,但甘其食仍堅持讓原料供應商在加工時增加一道去筋的工序。為了這道工序,甘其食甘願承擔三成額外的原料成本。

為了保證菜包的菜餡呈現翠綠色,甘其食對蔬菜基地提出同樣嚴苛的要求:供給包子的蔬菜不僅是特定的品種,甚至連大小規格也要統一,大一分不要,小一分也不要。只有如此,青菜經過「殺青」後才能一樣熟,即在90℃高溫的水裡焯過後仍能保持一致的色澤。「這些標準都將在我們的美國包子鋪裡嚴格執行。」童啟華指著辦公室裡的一摞竹籠說,就連蒸製工具,他們也將沿用在中國流傳千年的竹籠,還要鋪上龍鬚草墊。「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秘法,只有這樣才能蒸出最地道的中國包子。」他說,甘其食的包子裡除了美味,還包著中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馬虎不得。

對許多人而言,乍聞甘其食赴美開店的消息,或許都不免擔心:中國包子的海外之路會不會順利,又能走遠嗎?可是在童啟華看來,自己在哈佛廣場開店並非試水之舉,而只是在成功經營國內市場後,邁出的堅實一步。

「甘其食在美國的動作將是接二連三的。」童啟華說,如今他已經開始張羅在美國的第二家店了,初步的計劃是會選址在羅德島的州府。因為那裡集聚了羅德島大學、羅德島設計學院等諸多大學,大量年輕的群體都是他潛在的客戶群。「未來3年,甘其食在美國的分店將會達到30家之多。」

「我的判斷和規劃是基於甘其食已經獲得的成功。」 童啟華說,一個小小的包子裡,皮是主食,餡是菜,濃汁是湯,幾乎囊括了人們對美食的所有要求。因此,它有著不容小覷魅力,相信我們可以向影響中國消費者那樣影響美國消費者。

2009年,甘其食在杭州開啟第一家店鋪時,買包子的都是些老年人以及外來務工人員,而如今,甘其食的包子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它的粉絲群也在年輕化。近幾年,甘其食的包子店也隨之做出調整,逐漸撤出一些最初選址的老小區、菜市場等地,而是走向城市CBD、大學城。

不僅如此,甘其食包子還悄然改變著人們對包子的固有印象。「過去,甘其食90%以上的包子是在早餐時間銷售的,而現在超過7成的包子是在每天早上9點之後賣出去的。」 童啟華說,包子正在擺脫過去人們對它的偏見,不再是匆匆上班路上的無奈之選。

這樣的變化也反映在包子的價格上。童啟華頗為自豪地說說:「幾年前,甘其食肉包從1.5元漲到2元就引起了一些人的議論,而現在我們的新一代包子鋪裡新品生態黑豬肉包一隻能賣到五塊,照樣暢銷。」

「一個做包子的。」甘其食包子鋪開了7年,這個稱呼也伴隨了童啟華7年。「但隨著甘其食越做越大,同樣一句話,人們的語氣一直在發生著變化。」童啟華說,7年前,全杭州包子產業的規模在6000萬元;而今,僅「甘其食」一年的營業額就逾2億元,還把包子鋪開到了美國。

「包子是最具代表性的東方傳統手工食物,應該受到全世界的尊重,這是我有計劃也有信心把它帶到美國的最重要原因。」童啟華說,他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許多美國人也稱呼他為 「一個做包子的」,但一定要充滿尊重和敬佩的語氣。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焦點

  • 」甘其食BAOBAO「的上海情誼
    「甘其食」在2015聖誕之際,來到上海尋找創新美食的愛好者,邀請眾親友粉絲團的夥伴們一起體驗「創意美食「,暢談生活與理想中的美好人事,因為」甘其食「的」阿甘「們相信當每個人都為自己和身邊人創造美味的食物和生活環境時,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 哈佛門口賣包子,40元一個引瘋搶,能讓中國包子風靡美國,他究竟做了什麼?
    近日,一個名叫童啟華的中國人把包子店開進了美國哈佛,一個包子40元,每天還要排長隊購買,甚至還吸引《波士頓環球報》《今日美國》等主流媒體輪番為其報導,就連哈佛市長也親自來為他站臺!「美味沒有國界,唯一的奧秘是將心注入。」2016年7月,童啟華終於將包子店開到了美國,選址在哈佛廣場,隔壁就是漢堡巨頭Shake Shack。
  • 「中國包子」留名奧斯卡!在杭州,這份「包寶寶」圖你一定要知道!
    「福」字日曆、青花碗碟、中式電飯鍋、擀麵杖、打太極拳、空巢母親的打扮……中國元素在《包寶寶》裡隨處可見,作為一名華裔加拿大人,石之予想呈現一個逼真的中式家庭。恰好她的美術指導是華裔美國人,她們努力在短片中還原了自己母親家裡的樣子。
  • 甘其食:我看到了Chipotle的身影?
    說到可模仿性,碰巧在2013年8月14日,天圖資本就完成了對一家杭州包子公司—甘其食的8,000萬的投資。在2008年左右,童啟華看到了包子鋪發展的商機,想創建自己的品牌,於是採用巴比饅頭的餡料,但沒有成功。2009年,童啟華就來杭州創辦了甘其食。劉會平認為,甘其食目前的產品口味、管理等方面借鑑了巴比饅頭,商業模式也類似,只在品牌設計方面進行了改變。比如在產品的標誌上,走的是年輕化的路線。
  • 徵服世界的中國包子成了皮克斯動畫的「男一號」 | 賞味
    將湯汁提前擠掉,就像把麵包泡進白水裡吃掉一樣叫人難以接受。」其影響之大,雜誌不得不在BBC的採訪中做出回應,同時在社交網站上對被冒犯的網友們道歉,並虛心向中國乃至亞洲的美食家們求教「怎樣正確地吃」。網址:https://momofuku.com/2016年,國內包子鋪連鎖店「甘其食」的創始人童啟華在美國波士頓的哈佛廣場創辦了Tom's Bao Bao,店內以嚴格的製作標準販賣國內最常見的豬肉包、雞丁包
  • 為什麼南方人把包子叫饅頭
    還有不少人,以最近幾年大獲成功的甘其食、巴比饅頭為例子,吐槽狗不理如何被這些後生晚輩「吊打」。 但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無論杭州的甘其食,還是上海的巴比,都在各種場合稱自己的產品為「饅頭」——在北方有餡無餡,涇渭分明的包子和饅頭,為什麼到了南方通通都成了饅頭?
  • 中國包子第一信息平臺--包子一哥傳媒!
    包友分布在全國各地,每個人圈子有限,信息傳遞不通暢,有人想找份工作,有人想招個師傅,有人奔波找店,有人亟待轉讓,有人空車缺人,有人想搭個便車,有人想買機器,有人處理設備,有人找不到好產品,有人有好產品別人不知,有人徵婚求伴,有人單身著急,雙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失之交臂,但是,有了包子一哥傳媒平臺,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 皮克斯8分鐘短片《包寶寶》, 一個中國包子虜獲了所有人的心!
    靈感源於一個飢腸轆轆的晚上,Domee想起西方有薑餅人的故事,那我們也可以做一個東方食物的動畫,於是選中了大家最熟悉的包子。還有發麵大包子甘其食,最近也登陸了美國,還僱老美去後廚包包子。因為自己是家裡的獨女,所以爸媽給了她無微不至的關注,但長大之後離開爸媽來美國工作的經歷,讓她有了製作Bao的最初靈感。為了讓場景更加生動,她回到了自己長大的地方:多倫多中國城。
  • 萬億早餐賽道裡的「包子江湖」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的段子:縱觀當今包子市場,慶豐包子皇城腳下、巴比一家獨大、老臺門遍地開花、早陽整合天下、和善園全國布局、酷比走出羊城、毛市佬放眼世界、青露穩中求進、甘其食理念創新、三津秣馬奮起……早陽包子,截止2019年,門店數量超3000家,成為中國第一家真正能夠走出發源區域的全國性包點品牌公司。
  • 你會做包子嗎?百年包子店的秘密都在這啦!
    聞達家園 行知 聞達點擊圖片上方藍字 聞達家園 關注 了解更多資訊你會做包子嗎? 2.制好麵皮後,分割成20克的劑子。 3.把劑子用面滾勻,擀成薄厚均勻,大小適當的圓皮。將麵粉倒入盆中,加面肥(即酵母)和溫水拌和(水按60%、20%、20%分3次加入),揉成麵團,直揉至面、手、盆三面光滑,用布蓋好,以防水分散失而幹硬。待經3小時左右,用手揪一塊,見裡面有些小孔即好。將好好的面放在案板上,中間按一個窩,將鹼水倒入窩處,再將面滲透揉勻,直到沒有黃斑點為止。然後將發好的面揉成長條,用手揪成12個重約35克的包劑待用。
  • 中國包子風雲榜
    開封人吃包子有個順口溜,「先開窗,後喝湯,再滿口香」。咬破包子皮之後,那噴湧而出的肉湯,帶著濃鬱的化不開的香味,衝進你口腔的時候,所有的鮮美都在這一瞬間在你的舌尖爆炸了。肉餡和鮮湯,融匯在包子裡,把北方人對面、肉、湯三者的追求統一了起來,這恐怕是河南人在中華飲食史上,最讓人讚嘆的發明之一。美食文學家古青生在他的文章中這樣記述開封灌湯包:「吃灌湯包子,湯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餡次之,麵皮次次之。
  • 在杭州,文藝是種病,吃喝是種命.ADM霸王餐曝光,據說比二胎放得還開!
    在杭州,文藝是種病,吃喝是種命。3D vs Hand Made兩岸咖啡的時尚新寵你能想像一群博士、工程師和大學銷售在和手作藝術家PK蛋糕嗎?據說那個時印科技潮人CEO帶來的機器連大型辦公桌都放不下。不如跟著EBC大廚,現場一起做個藝術蛋糕,和機器怪物掐一掐!
  • 揭秘正宗杭州小籠包製作(商用)……小籠包子做作方法(第三集)
    關於小籠包用鹼和面問題,比較複雜,需要多次從實踐中摸索總經驗(有興趣條友可私下聯繫我,將一一回復)。二:小籠包做作:準備好上次做好肉餡,從和好麵團中用刮刀取出一部分團面,揉搓成條狀(成人大母指大小),然後摘成5釐米長小劑子。再包包子一樣包起來。只是小籠包子沒有小褶皺。
  • 果然,那個會做包子、玩包子、吞包子的媽媽,獲獎啦!
    原來美食、家庭、親情,都在一個小小的包子裡。影片的最後,當然是happy ending, 一家四口團團圍坐,其樂融融地包起了包子.石媽媽擔任本片的文化顧問,並為創作團隊展現包子的製作過程。有的人看哭了,有的人看餓了,今天晚上就和媽媽一起吃頓飯吧!
  • 皮薄餡滿吹彈破,熱氣騰騰裡滿是生活——包子品類行業淺析
    接下來,筆者將會把小吃小點品類的內容分為包子(饅頭)、湯包、餃子、餛飩四大篇章,與各位探討一下這個商業大佬背後成功的秘訣。最近巴比饅頭登陸上交所主板,成為「中國包子第一股」的消息鋪天蓋地,小小的包子店盡能做成市值達45億的大公司,所以今天先會從包子(饅頭)篇章開始講起。
  • 皮克斯最新8分鐘短片《包寶寶》講了一個中國包子的故事,虜獲了全球觀眾的心!
    和包子寶寶之間的溫情故事。靈感源於一個飢腸轆轆的晚上,Domee想起西方有薑餅人的故事,那我們也可以做一個東方食物的動畫,於是選中了大家最熟悉的包子。還有發麵大包子甘其食,最近也登陸了美國,還僱老美去後廚包包子。
  • 六個包子的故事!
    「啊,……有包子嗎?……來六個包子……可以嗎?」女人怯生生地問。 那兩個小男孩躲在媽媽的身後,也怯生生地望著老闆娘。「行啊,請,請這邊坐,」老闆娘說著,招呼她們母子三人坐下,一邊向外面的老闆喊著,「六個包子!」聽到喊聲的老闆,抬頭瞥了他們三人一眼,應聲答道:「好咧!
  • 無錫包子江湖,誰主沉浮!
    其實,無錫人習慣叫包子為「饅頭」,而包子們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入無錫人的眼的,講究一個大而富足——個頭大、內餡兒也大、分量更足!一口咬下去嘴裡飄香四溢,滿滿小時候的味道,青菜餡裡面包含了油麵筋和香菇,加上菜籽油的特有香味,非常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