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無論是對於香港演藝界,還是電影大亨邵逸夫來說,都是一個「不詳」之年。
2月5日,邵逸夫的長子邵維銘突然遭遇綁架,被關押了十多天才獲釋。
6月20日,邵逸夫最大的競爭對手,永華電影的創辦人陸運濤在一次臺灣的空難中意外身亡。
而邵逸夫僥倖逃過一劫,不過,這還不算他這一年遇到最兇險的事兒。
對他而言,邵氏的當家花旦,林黛自殺身亡,才是他無法挽回的痛。
邵逸夫得知林黛自殺的噩耗時,這個遇神殺神,遇佛殺佛毫不眨眼的香港影壇界大亨都忍不住落淚。
面對媒體的採訪,他說:「林小姐,一代天才演員,不可多得。她卻用這樣的方式結束生命,真是太可惜了。」
林黛香消玉殞的噩耗傳出後,震驚了全球華人社會。
無數影迷痛哭流涕,扼腕嘆息。
出殯之日,萬人空巷,香港警方,當時出動了400多人維持送葬的秩序。
一個讓無數影迷神魂顛倒的巨星,芳齡30。
她為何突然會走上抑鬱自殺的絕路呢?
上個世紀50年代的香江,流行兩款美人。
一種是夏夢、樂蒂一樣的甜美人,五官清秀,氣質典雅。
還有一種,就是林黛這樣,濃眉大眼、神採飛揚。帶著一股西洋奔放的味道。
林黛,和《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只相差了一個字的女子,卻有著和林妹妹截然不同的大氣之美。
眾多鶯鶯燕燕的女星,也掩蓋不了她身上的明豔與飛揚。
她的兩道震撼半個世紀的粗眉,創造了香港電影史上美麗的奇蹟。
她是香港電影史上,名頭最響的國語片女演員。
創下蟬聯四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的記錄。
成為那個時代當紅不讓的巨星。
林黛(原名程月如),出生於1934年,祖籍是廣西省賓陽縣
父親程思遠是政界名人,由於戰亂的關係,林黛童年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1948年,14歲的林黛還在南京匯文女子中學讀初中。
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跟隨母親來香港定居,在新亞書院繼續求學。
195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17歲的程月如吸引了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的老闆袁仰安的注意。
隨後,她被該公司聘為電影演員。
袁仰安根據她的英文名Linda,取名林黛。
這一年,還未成年的林黛,主演了《翠翠》一片,一舉成名。
她的名字和照片,開始出現在街頭巷尾的報刊上。
之後,她又主演了《春天不是讀書天》、《吃耳光的人》等多部影片,在香港影壇迅速躥紅。
林黛的名氣到底有多大呢?
有一次,她的父親程思遠和朋友在一起。
當有人介紹到程思遠的時候,有些人根本不認識他。
這時,有人補了一句,這是林黛的父親,一行人這才恍然大悟。
1958年,已經在亞洲影展梅開二度的林黛赴美深造。
在美國,她接受了《美國之音》的採訪。
《紐約時報》評論說「一個林黛,抵得上一大把瑪麗蓮夢露」。
林黛的事業春風得意馬蹄疾。
1957年,林黛憑藉《金蓮花》,第一次榮登亞洲影展的寶座。
1958年,林黛在邵氏的開山之作《貂蟬》中的完美表現,再一次徵服廣大影迷。再次榮獲亞展影后。
1961年,林黛憑藉邵氏歌舞片《千嬌百媚》,三奪亞洲影展女主角獎。
1962年,她又憑藉邵氏出品的愛情悲劇《不了情》四奪亞洲影展女主角獎。
林黛在亞洲影展上,四度封后,創造了香港影壇獲獎的奇蹟。
一時間,她成為了無數影迷心中的偶像。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嬌豔的玫瑰會自殺身亡。
1964年7月17日,林黛關上自己的房門,以生命為代價,和丈夫開了一個生死攸關的玩笑。
她吞下大量的安眠藥,從此長眠不醒。
一代巨星林黛,香消玉殞的噩耗如晴天霹靂,震驚了整個港島。
眾多影迷,徒步、驅車趕到醫院,想最後看一眼心中的偶像。
導演李翰祥悲痛地說:「林黛是影壇幾十年都找不到的明星,可惜死的太早,留給影迷無限的懷念,這是中國電影界阮玲玉自殺後最大的損失。」
林黛自殺,女明星的生活再次被無限放大,影迷恍然發現,他們的偶像,背負著巨大的壓力。
上世紀四十年代末,香港影壇刀光劍影,競爭慘烈。
各大製片商雲集在香港這座自由港,其中邵邨人的邵氏父子公司,在電影懋業和長城的攻擊下喪失了還手之力。
邵邨人失去了鬥志,逐漸淡出香港影壇。
邵邨人是邵逸夫的二哥,眼看著二哥陷入困境,邵逸夫從新加坡來到香港,白手起家創建了邵氏兄弟。
一方面是幫二哥報仇,二來是要奪回邵氏丟失的電影市場。
他第一個盯上的目標,就是陸運濤的電影懋業。
陸運濤,原是南洋巨富。
上世紀四十年代赴港投資電影業,並創建了電影懋業有限公司。
陸運濤來到香港之後,先是在清水灣收購地皮,興建片場。
同時,不惜重金廣納電影人才。
當時,許多電影大牌明星,都加入門下,從此電影懋業開始大量製作影片。
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電影懋業已經成為香港電影界實力最強的電影公司。
邵逸夫挑戰陸運濤,使出的第一招便是挖角。
邵逸夫第一個挖的不是別人,正是電影懋業的當家花旦,林黛。
而挖走林黛,也成為了邵逸夫日後扳倒陸運濤最為關鍵的一步。
但事實上,被電影大亨你爭我搶的林黛,也是陸運濤費盡心思挖過來的。
初涉影壇的林黛,並沒有得到長城老闆太多的青睞。
很長一段時間,她都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
當時的長城,擁有李麗華、孫景璐等大牌明星,沒有導演會啟用還是新人的林黛。
最後,因為續約的問題,林黛和長城鬧翻自殺,差點喪命之後林黛就跳槽到了永華影業公司。
來到永華之後,林黛開始得到重視,因主演電影《翠翠》一炮而紅。
不過,此時的永華已經不能滿足高歌猛進的林黛了。
永華解體之後,林黛開始在外面自由接片。
期間,她還為電影懋業前身的國泰機構拍攝了影片《菊花姑娘》和《死魂谷》,還有一部歌舞片《歡樂年華》。
國泰機構改為電影懋業之後,林黛又主演了堪稱巨片的《紅娃》。
這部影片上映之後,林黛已經到了大紅大紫的地步。
當時,還是自由身的林黛不僅為電影懋業拍片,還為邵邨人的南洋片場拍攝了大量的國語片。如《亂世妖姬》、《梅姑》、《追魚》等。
另外,林黛還為新華公司拍了《漁歌》、《黃花閨女》、《窈窕淑女》等。
林黛,能夠為不同的公司拍片,得益於她強大的影響力。
當時,林黛就是電影票房的保證。
然而,對於這樣一位紅極一時的大明星,邵邨人始終不願投入太多的本錢。
最終,使林黛投入了電影懋業的門下,這才為邵逸夫挖角埋下伏筆。
1958年,邵逸夫為了扳倒鼎盛時期的電影懋業,親自出馬,使了一招「釜底抽薪」。猛挖電影懋業的當紅演員。
當時已經成為亞洲影后的林黛,也不例外,改投邵氏的麾下。
邵逸夫使出的招數,無非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並許諾,以高出電影懋業雙倍的片酬,這招雖然不算高明,但效果卻是立竿見影。
江湖上,一向精明,在薪酬上苛待員工的邵氏,竟然肯讓利,這讓陸運濤防不勝防。
林黛改投邵氏之後,演藝事業進入新的高峰。
她主演邵氏的開山之作《貂蟬》,一經上映,轟動整個香港。
榮獲了當年亞洲影展包括最佳女主角在內的五項大獎。
這讓邵氏在競爭激烈的香港影壇,站穩了腳跟。
林黛又出演了大型黃梅調風格的古裝大片《江山美人》,再一次轟動港島。
隨後,林黛又幫著邵氏出演了《欲望》、《王昭君》、《白蛇傳》等多部影片。
不同類型的角色,充分體現了林黛的表演才華。
林黛,成為了邵氏名副其實的「一姐」,她的地位和名望無人可及。
成績雖然輝煌,但並不牢固。
女明星的紅,猶如棉花上邊打太極,懸。
林黛,遇到了一個女演員始終繞不過的一個瓶頸。
如何能在家庭和事業中尋求平衡。
林黛,1963年赴美產子後,她的地位受到了許多後起之秀的挑戰。
這一年,邵氏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榮獲第二屆金馬獎最佳演技特別獎。
這部在臺灣引起巨大反響的電影,掀開了港臺黃梅戲電影的狂潮。
然而,這部電影的女主角卻不再是林黛,而是1962年才加入邵氏的無名之輩凌波。
這部電影,讓凌波在一夜之間脫穎而出,並日益走紅。
這對林黛在邵氏的地位,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林黛和邵氏續約之後,和後起之秀凌波的角逐逐漸明朗。
保住頭把交椅的壓力,讓林黛倍感焦慮。
1964年初,凌波憑藉《花木蘭》一片,登上了在臺北舉行的第十屆亞洲影展影后的寶座。
正式打破了林黛「一統天下」的格局。
此後,凌波和林黛齊頭並進,林黛巨星的地位岌岌可危。
她的憂慮最終變成了現實。
有一個導演,當眾羞辱她說:「林黛,你還神氣什麼?你以為你還是從前的林黛嗎?告訴你,你已經一天不如一天。」
如此刻薄的語言,讓林黛可怕的意識到,這樣的日子恐怕只是開始。
她回到家裡,和丈夫因為家庭瑣事,又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事業家庭的不如意,林黛突然崩潰了。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影壇,在自殺的女影星當中,有的因為嫁入豪門引發矛盾,有的因為陷入經濟危機,也有的因為遭遇事業危機。
而林黛,卻以一種近乎兒戲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拋開事業的因素不說,和她的感情經歷也有著莫大的關係。
成為了大明星的林黛,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人追著問她「有沒有男朋友」?
林黛曾自稱有很多男朋友,但沒有一個理想的丈夫。
她對男人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忠誠。
她曾不止一次說過「誰能真誠的愛我,誰就會成為未來的丈夫」。
1958年,24歲的林黛在百忙中抽空去美國。
她聲稱去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戲劇專業學位。
她在美國,認識了後來的丈夫,龍繩勳,人稱「龍五」。
林黛和龍繩勳因機緣巧合相識,龍五的猛烈追求,讓感情受困的林黛招架不住。
但是她周邊的朋友,都反對她和龍五在一起,都說他是典型的花花公子。
林黛曾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聲稱堅決不會嫁給龍五,因為兩個人思想和志向完全不同。
然而,1962年,香港電影界爆出了一條轟動一時的新聞。
當紅女星林黛結婚了。
而她的丈夫,正是官二代,龍五。
林黛終於在感情上找到了歸宿,也是她短暫一生的最後歸宿。
一個是風度翩翩的富家公子,一個是魅力動人的當紅明星。
可謂是才子配佳人。
然而,他們婚後的生活,並不是林黛事前想像的美好。
一方面,林黛名氣大,難免會招惹來一些閒言碎語。
而龍五,風流成性,在外面不免到處逢場作戲,沾花惹草。
因為丈夫風流事,林黛心情一直都很壓抑,夫妻之間經常吵吵鬧鬧。
林黛誕下孩子後,和丈夫的感情卻出現了更大的裂痕。
他們經常因為一些生活瑣事爭吵,爭強好勝的林黛,時常因為賭氣做出一些出格之舉。
久而久之,丈夫便不以為然了。
1964年7月17日,林黛遭遇事業不順,感情受挫。
又想起了13年前自殺的遊戲。
她再次吞服大量的安眠藥,然而這一次,她真真切切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林黛吞服安眠藥之前,曾寫下兩封遺書,一封是想像自己沒有死成。
安眠藥發作後,她還寫下一行字「別把我送到公家醫院,找一位私人醫生」。
可以看出,當時林黛並非存心想死,她希望丈夫能夠破門而入,將她送到私人醫生那裡。
只可惜,這行字竟然成了她告別生命的絕筆。
許多林黛的影迷,都將憤怒撒到了龍五的頭上。
並將他看成是摧毀一代偶像的兇手。
有些影迷,甚至在信封裡裝了子彈和安眠藥寄給他。
也有人打電話給他,稱要用他的生命去祭奠林黛的在天之靈。
龍五,一時成為了大眾的仇人。
昔日的龍少爺,在這次變故中性情大變,甚至一生沒有再娶。
家裡的擺設,都是按照林黛生前的喜好原封不動的陳列著。
2007年,龍五去世,默默思念亡妻43年。
林黛去世之後,葬於香港跑馬地,粉紅色的大理石歷史悠長,早已落滿灰塵。
墓碑上,林黛的玉照早已不見蹤影。
據說,每每裝上,便有粉絲據為己有。
墓碑上,丈夫龍五的手書依然清晰可見。
「勳一時疏忽,遺恨終生,悲痛之情,惟月如在天之靈能深悉,但願魂兮歸來,伴我殘生。」——龍繩勳
圖片均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