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佩佩眼中的林黛:「她給我上了入行的第一課」

2020-12-26 澎湃新聞

原創 樵髯 民國女子

鄭佩佩在她的自傳《回眸一笑七十年》中用了幾頁的篇幅,介紹了和林黛相處的點滴以及對她自殺的一些分析和想法。

林黛是誰?

一些熟悉香港電影的影迷應該知道林黛曾經的輝煌。她曾連獲四屆「亞太影后」的殊榮,李碧華說她「有著永遠的星光」;張愛玲曾將美國舞臺劇《溫柔的陷阱》改編成電影《情場如戰場》,指定這部片子一定林黛來演。

你沒看錯,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張愛玲,她對林黛信任有加。

張愛玲對林黛的欣賞,或許和林黛曾在一九五九年遠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戲劇系深造有關。當時的《紐約時報》這樣形容林黛:「這位美麗女郎,是繼燕窩湯之後的遠東地區裡最偉大的發現,唯有嘴饞的人才會認為燕窩湯比林黛更偉大」;又說:「一個林黛抵得上一大把瑪麗蓮▪夢露」。

如果以現代審美眼光看,林黛的五官稱不上精緻。她屬於那種濃眉大眼的健康的美,和八十年代劉曉慶的顏值有點像。

王家衛曾說,林黛就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標準:高大、豐滿、眼大大的。所以王家衛拍《花樣年華》時,張曼玉那些經典造型和衣飾,都是仿照林黛以前的穿搭進行設計的。

而鄭佩佩和林黛結緣是因為一部電影《寶蓮燈》。那時的鄭佩佩才十七歲,雖有多年芭蕾舞臺經驗打底,「觸電」卻是第一次,表演上算一張白紙。因她在南國劇務排演過一部舞劇《牛郎織女》,織女表演戲份雖多,但鄭佩佩擔綱的牛郎卻更討喜、更出色,被前來觀摩的嶽峰導演記住了。

嶽峰導演籌拍《寶蓮燈》時,早已定下華山聖母由林黛來演。而林黛此時剛在美國生完孩子,就像當代演藝圈的瞬息萬變一樣,她回來發現新一代已經湧過來,新人凌波在這一年憑《梁山伯和祝英臺》刷新票房紀錄,林黛倍感壓力。

本來沉香一角定了凌波,但林黛不同意,為了證明自己也能反串,堅持一人分飾兩角。飾演劉彥昌的本來定的是關山,關山不肯演古裝,當嶽峰導演提議鄭佩佩時,林黛答應了,她讓鄭佩佩來演劉彥昌,大約是想壓一壓凌波的勢頭。

鄭佩佩就是在這樣的因緣巧合下第一次見到了當時紅得發紫的林黛。

鄭佩佩說,她第一次看見林黛被人簇擁著走進片場時,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就像小學生見到了老師,而且生平第一次被一個大明星誇「長得好帥」,緊張得手腳都不知道放在哪裡好了。

還好,林黛指著身邊的椅子,笑眯眯地說,坐啊,鄭佩佩準備聽話地坐下時,早已經被倒茶水的阿嬸、梳頭的大小彭姑,給擠到一邊了。鄭佩佩第一次感覺到一個明星可以這樣「威風」,心裡想著總有一天,我也要這樣,做一個演技絕倫、被人前呼後擁的巨星。

鄭佩佩眼中的林黛,事業一帆風順,榮譽無數,在公司,說一不二,不要說導演讓著她,就是邵氏影業的老闆邵逸夫都敬她三分;家庭美滿,老公龍繩勳有型有錢,結婚不到一年又有了兒子;還有很多閨蜜,比如當時的樂蒂和葉楓都是林黛的好朋友。

可當鄭佩佩向林黛表達「將來我也要像你一樣」時,林黛卻反問鄭佩佩:「像我這樣有什麼好?」

鄭佩佩發現,不管林黛周圍圍著多少人,對她多恭維有加,她都只是敷衍點頭;只要人群一散,林黛就會回到自己世界裡,有時她在她的那張專用帆布椅上,一坐就幾個小時,靜到讓人忘記她的存在。

公司有人看手相,有人說林黛,你的事業紋那麼直,怪不得事業會這麼好。林黛就說,「唉,我老公沒有事業紋,不過,無所謂了,我有就行了」。

林黛非常喜歡化妝,總是全神貫注地,一筆一筆畫她的眉毛,然後再仔細地畫眼睛,務必讓眉毛更俏麗,眼睛更傳神。

一切跡象表明,這個女人不快樂,但是還在極力地維持體面。可無論怎麼用力,卻阻擋不了曾為之奮鬥的公司啟用新人的決定,也無法讓世界總圍著自己轉,1964年6月,凌波以《花木蘭》登上亞洲影后的寶座,打破了林黛一枝獨秀的局面。而林黛主演的影片,票房和質量卻都大不如前。

牆倒眾人推,和她有積怨的一個導演罵她,「你別像過去那樣神氣了?過去只有你,你還可以為所欲為,現在不一樣了!看看你的臉,想想你的年齡!你已經一天不如一天,走下坡路了」。林黛忍受不了這樣的恥辱,當場痛哭失聲。

她猶如一個困獸,倔強地和年華作鬥爭,不肯敗下陣來。當她以三十歲的身材扮成沉香向十七歲的掛著五綹鬍鬚的鄭佩佩一笑時,被好事的記者說成,像是母親對著兒子笑。敏感的林黛馬上就意識到,別人說她老了,還有什麼比「老了」這個詞語對那些努力維持少女感的女明星更殘忍的?

世界把她逼到一個角落,她覺得大家都在等著看她的笑話。假若家裡真的如別人眼中那麼溫馨,丈夫全力支持她,或許她也不會如此疲倦,事實上,她漸漸地滑落到因焦慮而抑鬱的病症裡去了。

她在眾多追求者中選中的如意郎君,是她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時認識的「雲南王」龍雲的五公子龍繩勳,龍繩勳當時向她大獻殷勤,當導遊、買鮮花,兩人出雙入對,並肩攜手,看上去很甜蜜。婚後龍繩勳就暴露了本性:總愛拈花惹草。

林黛對鄭佩佩說,鄭佩佩認為一半在教自己,一半也是林黛說給自己聽:別人怎麼樣,我不在乎,但老公就不可原諒了,那可是一輩子的事啊。

事實上,壓垮林黛的最後一根稻草確實是她覺得連老公也未給自己一點尊重。林黛自殺,據說直接原因是,林黛回到家,想查一下管家的帳,但這位管家仗著是龍家的老僕,非但沒配合,還頂嘴林黛不信任他,林黛指望丈夫回來給她撐腰,結果,龍繩勳非但沒責備那位老僕,反怪她多事。

林黛拍戲非常敬業,有一次,為了應付二十種不同的舞蹈,請專業的舞蹈老師花了8個月時間排練,直到確定可以了,才同意開拍;雖然身處魚目混雜的娛樂圈,但林黛很保守,在美國時,記者們對林黛高開衩的旗袍非常感興趣,拍照時都要她側身,林黛覺得不舒服,索性就把旗袍的開衩縫起來。

她曾受過感情的重創,早在她十八歲的時候,和大她十七歲的男演員嚴俊相戀,但是後來因為兩人個性不和,選擇分手,嚴俊轉眼就和林黛的對手李麗華結婚了。

這讓她很受打擊。我們可以感覺到林黛不是一個很靈活的人,她的個性執著、較真,受的傷不是像雨珠滴在荷葉上骨碌碌滾下來,荷葉還是那綠色質樸的荷葉,而是像一塊吸水的海綿,所有的傷都會滲透到心裡,淤積在那裡沒有出口。

但,她又不懂得放下,不懂得止損,她拼命地想要維持住自己的風光,想要讓自己感覺到幸福,受不了黯淡後帶來的寂寞與冷落,她只能催著自己像陀螺一樣旋轉下去。

然後累了,崩了,直接休息。

如果她想要用這樣的方式讓人記住她,她確實做到了。她的去世讓無數影迷痛哭流涕、扼腕嘆息,出殯之日,萬人空巷,警方出動了四百多警力維持秩序。香港每年都舉辦「林黛電影周」;香港著名的導演吳思遠說,香港沒有「林黛熱」,因為從來沒有冷過。

鄭佩佩在她的身後事中看見的是什麼?作為一個同樣在娛樂圈摸爬滾打的後輩,她看見,公司並未放棄林黛未拍完的電影,千方百計找到一個與林黛容貌接近的人,用側身和背影完成了拍攝,並且打著林黛遺作的名號獲得巨大成功。

而且與那些追念林黛的萬千影迷不同,電影屆流傳起這麼一句話:電影屆裡沒了誰不行啊,就算林黛死了照樣可以拍。

鄭佩佩說,「還有什麼比『老了』更讓一個女明星害怕的?這竟然成了我入行的第一課」。

所以縱觀鄭佩佩七十年的人生選擇,大多都和林黛是反著來的:演戲時不爭不搶;結婚之後,立即息影,為家庭和睦,又堅持在生了三個女兒的情況下,繼續懷孕直到生下兒子,但這並沒有保住她的婚姻;離婚後,她開始了新的生活,作主持、當教練、辦公司,從未停止奮鬥的腳步。

後來在很多反對的聲浪中飾演了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的華夫人;2014年又以68歲高齡接了湖南綜藝《花兒與少年》,再次收穫好評無數。

原標題:《鄭佩佩眼中的林黛:「她給我上了入行的第一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華夫人」鄭佩佩眼中的一代紅星林黛:她給我上了入行的第一課
    那時的鄭佩佩才十七歲,雖有多年芭蕾舞臺經驗打底,「觸電」卻是第一次,表演上算一張白紙。因她在南國劇務排演過一部舞劇《牛郎織女》,織女表演戲份雖多,但鄭佩佩擔綱的牛郎卻更討喜、更出色,被前來觀摩的嶽峰導演記住了。
  • 林黛:天真的女人往往死於心碎
    林黛其實並不是真的想死,盛怒之下的她存留最後一點理智,在遺書中寫:「萬一你真的想救我的話,請千萬不要送我到公家醫院去,因為那樣全香港的報紙都會當笑話一樣的登了!只能找一個私人醫生,謝謝你。林黛的婚姻生活卻是不如意的。鄭佩佩曾經回憶,林黛在片場跟她聊天,時常流露出孤獨和落寞。「林黛,你的事業紋那麼直,怪不得你的事業那麼好了。」
  • 林黛:那個跟丈夫吵了一架就賭氣自殺了的女明星
    一年後,她被邵逸夫挖到邵氏公司,同年主演邵氏公司第一部彩色影片《貂蟬》,紅透半邊天。林黛在拍《寶蓮燈》時,心情和狀態極端惡劣。《寶蓮燈》裡的男主角,導演原來是想讓凌波來反串,但林黛不肯,於是改由鄭佩佩反串。
  • 林黛:那個跟丈夫吵了一架就賭氣自殺了的女明星
    23歲那年,她主演電影《金蓮花》,一舉獲得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一年後,她被邵逸夫挖到邵氏公司,同年主演邵氏公司第一部彩色影片《貂蟬》,紅透半邊天。 邵氏首席紅星林黛,跟樂蒂是很好的朋友。她忍不下這口氣,想與凌波一較長短。可惜天不從人願,那段時間林黛主演的電影,無論票房及水準都比早年的作品差。林黛在拍《寶蓮燈》時,心情和狀態極端惡劣。《寶蓮燈》裡的男主角,導演原來是想讓凌波來反串,但林黛不肯,於是改由鄭佩佩反串。
  • 鄭佩佩:年輕時,只有林青霞能和她平分秋色,一生卻極其坎坷
    「消失」之前的她絕對稱得上是香港影壇當之無愧的一姐,也是那個年代裡影壇的第一代打女。《寶蓮燈》(1963),戲中她粘上鬍子反串林黛的父親,讓人有一種忍俊不禁的觀感。這部影片的拍攝過程十分坎坷,中途因女主角林黛的自殺而一度擱置。同年,鄭佩佩首度擔當文藝片《情人石》(1963)的主角,扮演期待情郎回來的漁家少女,清純可人的形象讓她一舉成名,並獲得國際獨立製片人協會頒發的「金武士獎」,成為第一個得到此獎的亞洲女演員。
  • 林黛:瑰麗的一生,為何只剩下『紅顏薄命』
    她是香港歷史上名氣最響的國語片女明星。她是四度登上亞洲影展影后寶座的中國女星。她是香港邵氏電影公司的最耀眼的頭牌花旦。她是一個不老的傳說……她的名字叫林黛。時間在流逝,龍繩勳沒有來,傭人們也沒有來,誰都沒有來……林黛的視線漸漸地模糊了起來……「為什麼沒有人來救我啊!」林黛慢慢地閉上了雙眼。
  • 林黛:瑰麗的一生,為何只剩下'紅顏薄命'
    她是香港歷史上名氣最響的國語片女明星。她是四度登上亞洲影展影后寶座的中國女星。她是香港邵氏電影公司的最耀眼的頭牌花旦。她是一個不老的傳說……她的名字叫林黛。林黛慢慢地閉上了雙眼。「我想活啊……」依然沒有人進入林黛的臥室。很久很久以後,龍繩勳回家了……「太太,別再鬧了,起來吃飯了。」林黛再也不會起來了……她不想走,但還是走了。
  • 1964年,年僅30歲的傳奇影后林黛在家自殺身亡,誰為她的死買單?
    而創下了這個傳奇的女星,則正是林黛,當然這只是她的藝名,其真名便是程月如。那麼,就讓我們今天,將時間退回到上世紀的三十年代,從那時再一次一度傳奇影后的30年的人生風採吧。 01 林黛,說起她的出身,便已經不平凡了。在當時的林黛父親,是一名政界人士。因此可以說的是,林黛是一真真正正的名門之後了。然而在那時的三十年代,想必大家也都了解了,那個年代的局勢非常的混亂動蕩。
  • 香江美人傳奇:蕭芳芳鄭佩佩這樣的女明星,才是真的乘風破浪!
    李菁去世的時候,外界都重提了她的封號:娃娃影后。邵氏女星裡,能打的鄭佩佩是「武俠皇后」、擅長演壞女人的李麗華是「銀幕楊貴妃」、名字比林黛玉少一個字的林黛號稱「香港夢露」……各領風騷數年。她前後自殺過三次,甚至有一次居然是因為和電影公司鬥氣。剛出道不久,她與「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因合約問題鬧翻,公司把原定由她出演的片子,轉讓給了別人。林黛一氣之下,衝動選擇了服藥輕生,還好被救回來了。真正讓她香消玉殞的,還是兩段不幸的婚姻。
  • 蕭芳芳鄭佩佩這樣的女明星,才是真的乘風破浪!
    邵氏女星裡,能打的鄭佩佩是「武俠皇后」、擅長演壞女人的李麗華是「銀幕楊貴妃」、名字比林黛玉少一個字的林黛號稱「香港夢露」……各領風騷數年。她前後自殺過三次,甚至有一次居然是因為和電影公司鬥氣。剛出道不久,她與「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因合約問題鬧翻,公司把原定由她出演的片子,轉讓給了別人。林黛一氣之下,衝動選擇了服藥輕生,還好被救回來了。
  • 一代「芳華」:林黛
    隨後,她被該公司聘為電影演員。袁仰安根據她的英文名Linda,取名林黛。這一年,還未成年的林黛,主演了《翠翠》一片,一舉成名。她的名字和照片,開始出現在街頭巷尾的報刊上。之後,她又主演了《春天不是讀書天》、《吃耳光的人》等多部影片,在香港影壇迅速躥紅。林黛的名氣到底有多大呢?
  • 「華夫人」鄭佩佩上《我不是明星》助力原子鏸
    「華夫人」鄭佩佩上《我不是明星》助力原子鏸 2014-05-05 08:31浙江衛視官網 鄭佩佩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影壇一姐,她為中國內地觀眾所熟知,是在周星馳的喜劇片《唐伯虎點秋香》中,她扮演了口齒伶俐、神經兮兮的華夫人。在此之前,她已經是中國第一打女,她演起武俠片來,身手敏捷,姿勢美妙,被封為「武俠影后」。這樣一位大咖級人物,卻有著普通人無法想像的悲慘經歷。她在事業最得意的時候選擇了息影結婚,隨丈夫在美國生活了20年。
  • 林黛:出身名門,紅遍亞洲,卻在30歲時自殺
    我一時沒反應過來:「程思遠是誰?」對方回答:「他女兒你肯定知道,林黛。」我嗯了一聲,她可是上世紀50年代非常有名的香港影星,曾經四度封亞洲影后,至今無人能比,後來年輕輕卻自殺離世。到那一刻,我才知道,原來她是廣西人。
  • 事業巔峰退圈結婚,「借肚」給豪門做生育機器,她這荒誕悲苦的一生……
    鄭佩佩出生在上海,後來移居香港,1963年,17歲的鄭佩佩考進「南國實驗劇團」,畢業後進入邵氏做演員。那些年邵氏出過不少傳奇女星,比如何莉莉,在豪門大殺四方,比如林黛、李菁,雖然也是華麗開場,但最後卻是悲涼結局,還有的早早就退圈,鄭佩佩算得上演藝道路走最久的女演員之一了。
  • 【史林漫步】影后林黛之死
    當電影演員、拍片上銀幕、演戲當明星,這是多麼令人羨慕的工作呀,有多少少男少女朝思暮想卻無緣實現,而林黛卻毫不費勁地登上了影壇。  然而,這時的長城影業公司正在興旺時期,旗下擁有李麗華、孫景璐等眾多的大牌明星,沒有一個導演肯啟用新人。於是,林黛坐上了冷板凳,沒有導演找她拍片。閒著無聊,她就經常去「半島茶座」散心。很快,林黛就結識了長城影業公司的當紅小生嚴俊。
  • 香港「第一打女」鄭佩佩:早50年,她就是花木蘭本蘭
    她是鄭佩佩,香港電影史上「第一打女」,江湖上的「武俠影后」。1946年鄭佩佩出生於上海,1963年考入香港南國實驗劇團,畢業後加入邵氏電影公司。「南國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鄭佩佩早年的容顏完全擔當得起「溫柔了歲月,驚豔了時光」。1966年,她和著名導演胡金銓合作,主演《大醉俠》裡的復仇女俠「金燕子」。
  • 林黛 散發永恆星光·新僑報
    她在1952的《翠翠》電影特刊中說:「在我未滿十四歲的少女生涯中,足跡已遍布中國大陸的任何角落,心坎裡體驗了無數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的現實生活,生活在這偉大時代的艱苦環境裡,單是我自己的生活圈就包含了不知多少的戲劇成分。」  1948年,尚在南京匯文女子中學念初中的林黛,隨家人到香港定居,並在新亞書院繼續求學。  17歲是林黛人生的轉折點。
  • 鄭佩佩:離婚破產又何妨,笑對人生坎坷路,70歲的她越活越快樂
    再後來,隨著鄭佩佩投資的破產,丈夫與她離婚。鄭佩佩沒有怨言,淨身出戶。在接受採訪中,她笑著說:「大概我丈夫需要的不是我這種太太。」。「難道離婚了,就是不幸福麼?」看到了鄭佩佩,才知道什麼叫「人生有無限種可能」。早年飾演俠女形象,離婚後窮困潦倒,住了兩年佛堂。為了維持生計,復出拍戲,第一部就是《唐伯虎點秋香》裡的華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