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得出幾個?他們是黃霑、亦舒、梁羽生、金庸、林黛、倪匡、李麗華、嚴俊、夏夢。
她是香港歷史上名氣最響的國語片女明星。
她是四度登上亞洲影展影后寶座的中國女星。
她是香港邵氏電影公司的最耀眼的頭牌花旦。
她是一個不老的傳說……
她的名字叫林黛。
林黛
林黛1934年生於廣西,原名程月如,她的父親是桂系軍閥李宗仁和白崇禧的秘書程思遠。
程思遠於1965年促成李宗仁由美歸國,後歷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在程月如的印象中父親總是很忙,她常常在家等待著父親的歸來……
可是父親總是難覓蹤跡……
「在我未滿十四歲的少女生涯中,足跡已遍布中國大陸的任何角落,心坎裡體驗了無數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的現實生活,生活在這偉大時代的艱苦環境裡,單是我自己的生活圈就包含了不知多少的戲劇成分。」這是林黛在1952年的《翠翠》電影特刊中說的話。
林黛父母結婚照
不錯,因為時局動蕩,林黛從小就顛沛流離,漂泊無定……
林黛的父母因為長期分離,感情逐漸淡漠疏離,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分手。
1948年,尚在南京匯文女子中學讀書的程月如隨家人移居香港,並在新亞書院繼續求學。
程月如有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她是新亞書院裡一道亮麗的風景。
17歲是程月如人生的轉折點……
她抱著好玩的心態為父親的好友,著名攝影師宗維賡的「沙龍影室」拍了一輯照片,其中有一張照片被放大擺在櫥窗內展示。
林黛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
「好一個靚女呀。」
香港長城電影製片公司的負責人袁仰安看上照片中的俏佳人。
「程小姐,你有沒有興趣來長城電影製片公司試鏡啊?」
「試鏡,蠻有意思的,我願意呀。」
程月如想都沒怎麼想就同意了……
「OK,通過。」
長城電影製片公司對程月如在鏡頭前大方得體的表現十分滿意,當即決定與她籤定合同。
袁仰安根據程月如的英文名Linda的譯音,替她取了一個藝名「林黛」。
林黛,一個優雅的名字。
長城電影公司雖然與林黛籤定了合約,但並沒有認真的捧過她,林黛在「長城」沒拍任何電影。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真是氣死人了!」
林黛不甘心一輩子坐冷板凳,她在當紅小生嚴俊的介紹下投奔了永華影業公司。
「永華」給了林黛一個出頭的機會……
林黛的處女作是根據沈從文的小說《邊城》改編的電影《翠翠》。
林黛在電影《翠翠》中飾演女主角「翠翠」。
「戰戰兢兢,誠惶誠恐,深慮不能勝任。」
林黛非常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機會,她從小就生長在城市,對漁村生活十分的陌生,她真的害怕演不好翠翠這個角色。
為了能夠接近電影中的角色,林黛被帶去香港仔實地體驗船家女的生活。
林黛在體驗期間注意觀察那些漁家女的一舉一動,研究她們的生活方式,思考她們的性情言語。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經過林黛不懈的努力,她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純樸美好的漁家女孩「翠翠」。
電影《翠翠》一經公映,盛況空前,萬人空巷。
「我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林黛得意地笑了起來……
1953年,「永華」經濟不景氣,林黛離開老東家。
「我要做一個自由的人。」
林黛不想再與任何電影公司籤訂長約了,她以自由之身先後為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與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拍攝了《紅娃》、《江山美人》、《情場如戰場》等一系列影片。
林黛拍一部電影火一部電影,林黛的魅力無人可擋。
「我是女王。」
林黛藝高人膽大,她自由地穿梭在兩家電影公司,任意地選擇她喜歡的影片。
邵氏電影公司的老闆邵逸夫對林黛的表演非常欣賞,在他的一再邀請下,林黛於1961年高價加盟「邵氏」。
▲上世紀「邵氏」和「電懋」的爭霸戰中,邵逸夫寸步不讓,靠的就是強硬、重金。當時的林黛是「電懋」的搖錢樹,「電懋」一點兒不敢放鬆。邵逸夫借吃飯的機會把林黛約出來,單刀直入請林黛過檔,給林黛開出一個開比闊綽的「電懋」還要高一倍的價格。見林黛猶豫不決,邵逸夫把支票拿出來。就這麼直接就這麼簡單幹脆,林黛投入了邵氏的懷抱。
當時的「電懋」是香港本土最大的電影公司,擅長拍時裝電影。最為後起之秀,邵逸夫正面與「電懋」打擂臺肯定打不過,於是六叔另闢蹊徑,走傳統文化包圍時尚文化的道路,以歷史古裝戲突圍,更大膽啟用當時還沒名氣的小導演——李翰祥。團隊推敲後,選出一個歷史人物:貂蟬。
「邵氏」對決「電懋」第一個戰役,重頭戲的女主角自然地落到林黛的頭上。邵逸夫的眼界加上李翰祥對歷史文化的把握,加上林黛的傳神演繹,成就了邵氏的開山之作《貂蟬》。
▲《貂蟬》也為林黛贏得人生第二個亞洲影后獎盃。
乘勝追擊的邵氏,讓林黛接連拍了《江山美人》等叫好又叫座的電影。《貂蟬》、《千嬌百媚》、《不了情》讓她接二連三摘得了亞太影展的影后桂冠。四屆亞太影后的記錄,至今無人能破。
當時的亞太影展,是香港和日本兩分天下的局勢。林黛四次蟬聯影后,不僅是她個人的榮耀,也給全香港長臉,這是林黛最輝煌的全盛時期,這時候她才27歲,財富、名聲、地位、美貌、愛情,她都有了。
▲《江山美人》是林黛的巔峰之作。
▲一對標誌性的濃眉、面龐圓潤,嘴唇豐厚,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她高聳的觀音頭。林黛比起夏夢、樂蒂要少幾分秀美,但又多了幾分英氣。林黛相當注意保持身材,長年keep住18寸黃蜂腰。削肩的她愛穿旗袍,盡顯線條美。
▲林黛的影響不僅限於香港,在臺灣也很紅。1955年還獲邀參加了蔣公的壽宴(左),去到臺灣機場時候,迎接她的是後來叱吒臺灣綜藝界的張小燕(右)。
▲五六十年代風靡香港的雜誌是《國際電影》、《南國電影》、《號外》。林黛是長年的封面女王。
▲林黛還讓張大千為她打破慣例,畫了一幅人像,大千先生鍾愛美人啊,不過,他畫的這隻手也是REAL離奇,也不知是美人的手還是英雄的手……
榮耀背後,有常人看不見的付出。
▲《千嬌百媚》這部歌舞片,裡面有大量的舞蹈動作。林黛扮演的歌舞演員蘭蘭,有大段大段的舞蹈輪番上演:中國花鼓舞、日本櫻花舞、馬來的土風舞、泰國酬神舞、南美的熱浪舞、法國的康康舞……林黛接下這部戲後,請了專門的舞蹈老師,花了8個月時間排練。電影裡每一個舞蹈動作,都是她親自上陣的。
▲林黛在拍戲之外,會去研究劇中人的服裝、妝容。親自設計每一場戲的服裝然後跟導演討論。有合作過的演員回憶,從沒見過林黛不化妝的樣子,她任何時候都是讓人看來神態自諾、自信。
林黛在「邵氏」萬千寵愛於一身,她的事業如旭日東升般的輝煌。
《金蓮花》、《貂蟬》、《千嬌百媚》,《不了情》這幾部電影使林黛四度斬獲亞洲影展女主角獎。
林黛的名字飛越千山萬水,紅透了東南亞各國。
林黛四度獲得亞洲影展女主角獎,可謂是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林黛不僅在香港,亞洲紅透半邊天,她在西方也廣受好評。
1957年,林黛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戲劇表演。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林黛是一個特別敬業的好演員。
「這個嬌小玲瓏的美麗女郎,被認為繼燕窩湯之後的遠東地區裡最偉大的發現。」「一個林黛抵得上25名蘇絲.帕克,8名珍曼絲菲及一大把瑪麗蓮.夢露。」
林黛無疑是那個時代最耀眼的女星。
人生就是這樣,沒有十全十美……
林黛光彩的是戲,苦澀的是婚姻。
林黛的一生曾有過兩段婚姻,可那都是不成功的婚姻。
嚴俊是林黛的第一任丈夫,他們曾經親密無間,令人豔羨。
嚴俊推薦林黛去「永華」,嚴俊又介紹林黛主演了電影《翠翠》。
郎有情,妾有意……
他們互相牽起了對方的手……
甜蜜過後,矛盾重重!
林黛從小就是一個誰也不敢惹的大小姐,現在又一個紅得發紫的女明星,她一向被人棒慣了,受不了一點兒不順。
「我說什麼話,你就得聽著,不容反駁我。」
林黛在家是絕對的領導,嚴俊只能乖乖地服從。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嚴俊終於不耐煩了……
一個叫李麗華的女人出現在嚴俊面前……
李麗華對嚴俊溫柔體貼,嫵媚性感。
嚴俊心中的天平漸漸地輕斜了……
男人的心已經變了,一切都不可挽回了!
「我們好聚好散吧!」
林黛無可奈何地接受了現實。
恢復了單身的林黛曾與電𢡟電影公司「憂鬱小生」雷震相戀,但還是過眼浮雲而已。
「憂鬱小生」雷震是邵氏電影公司女星樂蒂的哥哥,林黛與樂蒂是一對好閨蜜。
林黛與樂蒂
走了嚴俊,去了雷震,來了龍繩勳。
龍繩勳是國民黨前雲南省主席龍雲的兒子,他的父親曾被人稱為「雲南王」。
「雲南王」的兒子家道殷實,龍繩勳是林黛的影迷,他在美國對林黛展開了熱烈的追求。
鮮花,珠寶,綢緞,舞會,沙龍……
只有林黛想不到的,沒有龍繩勳做不到的。
這樣的男人真的是所有女孩心中白馬王子。
可是林黛卻猶豫了好久……
白馬王子雖然好,但王子的心太大了!
龍繩勳是一個風月場上的紅人,他的身邊從來就不缺美女。
這樣的男人靠得住嗎?
林黛左右為難,心神不寧。
龍繩勳使出了「伯母」政策,他專程去香港拜訪了林黛的母親。
「月如,龍少爺有錢,你演電影能演多久,還是找一張長期飯票吧。」
林黛的母親倒向龍繩勳那一邊……
林黛自幼就與母親相依為命,她縱然任性也不敢違背母命。
林黛與龍繩勳在香港九龍玫瑰堂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婚後兩年,兒子龍宗瀚誕生了。
龍繩勳的確很有錢,林黛錦衣華服,珠光寶氣,應有盡有。
可是物質代替不了感情……
龍繩勳愛自己的妻子,但他也愛身邊的美女。
「太太,這只是男人的逢場做戲嘛,你何必要發火呢?」
林黛不是一般的家庭主婦,她是萬千寵愛的大明星,她絕不允許丈夫與別的女人親密,哪怕這只是逢場做戲也不行。
爭吵,爭吵,不斷地爭吵……
每當林黛與龍繩勳爭吵時,龍蠅勳總是一聲不吭,煩了就一甩門出去玩到天亮。
林黛內心深處苦惱極了,但她在人前依然裝得很幸福。
這是她唯一的驕傲!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電影界本是個名利場,是非窩……
邵氏公司的導演李翰祥起用老星「樂蒂」與「新人」凌波主演了黃梅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部電影創造了票房神話,也捧紅了新人凌波。
「凌波,凌波,凌波!」
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凌波身上,連老牌花旦樂蒂也靠邊站了。
林黛慌了,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你還神氣什麼?你已經一天不如一天地走下坡路了!」
居然有一個導演當著眾人的面這樣羞辱自己!
林黛不禁放聲大哭起來……
老枝最怕新枝壓……
林黛氣悶悶地回到了家中,又為了傭人的事與丈夫發生了爭執。
事業不順,婚姻也不順。
林黛又與龍繩勳大吵一架……
「呯」一聲。
龍繩勳又離開了家出去了。
「這是怎麼了!」
氣暈了的林黛哭著跑進臥室,她一口氣吃了過量的安眠藥。
「不,我不能死,我不想死。」
林黛吃了安眠藥後不久便後悔了……
她捨不得自己的兒子,捨不得自己的事業。
「勳:萬一你真的想救我的話,請千萬不要送我到公家醫院,因為那樣全香港的報紙都會當笑話一樣地登了!只能找一個私人醫生,謝謝你。」林黛用自己僅存的一點力氣寫下了這段話。
時間在流逝,龍繩勳沒有來,傭人們也沒有來,誰都沒有來……
林黛的視線漸漸地模糊了起來……
「為什麼沒有人來救我啊!」
林黛慢慢地閉上了雙眼。
「我想活啊……」
依然沒有人進入林黛的臥室。
很久很久以後,龍繩勳回家了……
「太太,別再鬧了,起來吃飯了。」
林黛再也不會起來了……
她不想走,但還是走了。
這次真的玩過了火了!
1964年7月17日,林黛在家中服用過量安眠藥不治而亡,年僅30歲。
林黛早逝,舉世震驚,萬人哀嚎。
邵逸夫得知消息後流下了兩行清淚……
「林黛,你到底是為什麼呀?」
樂蒂痛失好友,淚灑衣襟……
「林黛愛美,我要為她畫眉。」
天生膽小的樂蒂堅持為林黛畫眉,一邊畫一邊流著淚水,一滴又一滴地滴在林黛的臉上……
「家庭細故,戲走極端,弄假成真。」
這是龍繩勳在妻子林黛的墓志銘上寫的話。
林黛就此結束了自己的人生,世上所有的人皆指責龍繩勳……
龍繩勳對妻子的死也悔恨不已,他對外界的指責不作任何辯解。
2006年,龍繩勳去世了,他生前一直將林黛的房間維持著原來的樣子。
化妝檯上的眉筆,口紅,粉盒,串珠的針線包,衣廚裡的旗袍……
一切都是老樣子,一切都沒有改變。
只是這間房裡的女主人再也不會回來了。
或許龍繩勳是真愛林黛的,只是他不懂得如何去愛他的妻子。
林黛,你真的不該走啊!
香港的人們依然惦記著林黛,林黛永遠活在香港民眾的心中,永遠,永遠……
「我在苦候十二少的路上,碰到不少趕去投胎的女人,她們都是自殺的……說起身世,差不多全是邵氏的女明星。……最出名的一個,有一雙大眼睛,據說還是四屆的影后呢。……她風華絕代,死時方三十歲。大家都勸她:人生總是盛極而衰,窮則思變,退一步想,就不那麼空虛矛盾。」
「她如何回答?」
「她只喃喃:何以我得不到家庭的快樂?」
「那是林黛。」我說。
——李碧華《胭脂扣》
「林黛,你的事業紋那麼直,怪不得你的事業那麼好了。」「唉,我老公就沒有事業紋……」她輕輕嘆了口氣,「不過無所謂了,我有就行了……」
……
一半是說她自己,一半卻是在教我,「別人對我怎麼樣我都不會在乎,但是老公就不可原諒了,那可是一輩子的事……」
——鄭佩佩《林黛的戲註定是悲劇》
林黛死後,龍繩勳成了眾人聲討的罪人。他沒有回應也沒有再娶,後半生都活在愧疚中。龍繩勳一直住在當年林黛自殺的房間裡,也算有情有義。
一直到2007年龍繩勳去世後,兒子龍宗翰才公開一切。
▲龍繩勳把房間一直保持著林黛離開時的狀態,梳妝檯上的舊雜誌、氧化掉的化妝品、信件都如故。因為怕曝曬後家具老化,在房間裡裝了厚厚的窗簾。2008年,香港電影紀念館借出林黛故居的家什向公眾展出。人們也得以了解林黛的生活。
林黛的傳奇一生,燦爛而短暫。讓人欣羨又令人扼腕。
生於舊時代,閃耀在經濟起飛時期的香港。
高官的出身和父蔭給了她目空一切的資本,也養成了她好強唯我獨尊的個性,但這只是一個外殼,父愛的空缺和實實在在全部人靠她生活的經濟窘境,又是年少的她要面對的真實的生活,這導致了一個美麗姑娘的撕裂:
一方面在世人眼裡她是站在世界頂峰的天之嬌女,一方面又是無人可依的天涯孤女;一方面她內心渴望著做父親憐愛老公寵愛的舊式婦人,一方面她又實實在實是新時代賺錢如流水的影壇女王。
快速發展的新時代給了她機遇,她的美豔和頑強拼搏讓她可以單憑自己的努力就獲得成功。她不必像母親一樣,一世寂寞,辛苦地拉扯著女兒在亂世中等待某個男人的救援,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是新時代的幸運兒。
但另外一層面上,她又不願意擔負新時代的沉重壓力,自怨自艾舊時代女性的性格特徵,又無時不刻存在於她的身上。
在娛樂圈激烈的競爭裡,要出頭本就不易,要潮頭上永立不敗更是難上加難,林黛情緒激烈,但十分敬業,從來不敢輕慢自己的職業。常年保持18寸腰,為了治臉上的痤瘡,打雄性激素打到聲音沙啞。剛生完孩子沒多久就出來拍戲。
在機遇面前,她是新式女性;在逆境前,她的舊式少女心又佔領了靈魂。
以死相逼、以強示弱,大概是舊式女子最後的殺手鐧了。不管是為了躲避糾纏還是為了讓愛人臣服,林黛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以自己最寶貴的生命去對抗,在她眼裡,她寶貴的生命是隨時可以放棄的,這一生,她的支點從不在自己身上。
知女莫若父,程思遠在回憶錄裡一針見血地總結了林黛的悲劇:林黛在銀壇上的地位愈高,其意識形態就愈感孤立,其心理發展就愈與現代社會脫節。她這些年來汲汲遑遑於財富的追求,汲汲遑遑於榮譽的保持,內心緊張得透不過氣來,大大影響了她的家庭生活。
對於這個女兒,父親是疏遠的,對於這位太太,丈夫是敬懼的。
林黛一輩子想要成就別人眼裡的幸福,但父親和她遇到的男人們並沒有給她真正的拯救,生命裡,所謂的高官父親所謂的公子老公全都虛弱不堪,甚至明裡暗裡還需要她的支持,也許,心高氣傲的女人最難過的一關就叫不要活給別人看。
因為要活給別人看,所以有苦難言,因為要活給別人看,所以只能以命相逼,因為要活給別人看,有時無法面對世界的真相——當裡裡外外雙重的透支壓榨到了她無力承擔的時候,就只得撒手人間。
亦舒在《他比煙花更寂寞》裡有一段文字,那位靠太太撐場面的公子哥在談到自己的女明星老婆時用了一個精準的詞,「她是一個天真的女人」,是啊,只有天真的女人才會真的相信自殺會挽回愛情,只有天真的女人,才會相信世界會進入她編排的劇情。
她是不是自殺?
「不」,他說:「絕對不是。」
那麼她是死於心碎。
是的,天真的女人總會死於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