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電影主角殺了多少人?每一次殺人對他來說都是重生!

2021-01-10 棲光影視

DC小丑這部電影這段時間真的特別火,國內國外幾乎都在討論著這部DC新推出的電影,可以看出它還是受到不少觀眾喜歡的。前段時間,這部電影首次亮相威尼斯電影節,知名度迅速提升,僅在幾天中就火遍了全球,很多人都知道了DC小丑的獨立電影終於要來襲了,不由讓人感到非常興奮,因為小丑可以說是DC漫畫中,最著名的一個大反派,身為普通人的他沒有什麼超能力,但是高智商和殘忍癲狂的性格,讓他成為了哥譚市的夢魘。

按理說,一個這樣的反派角色擁有自己的獨立電影很不正常,特別是小丑這樣的角色,他給我們帶來的更多是壓抑與恐慌,這部電影的意義何在呢?其實這也就是這部電影的高明之處,它用小丑的起源故事讓我們知道一個有著精神疾病的人,是如何在社會的打擊中墮入黑暗的,因此具有絕對的現實諷刺意義,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認可這部電影,甚至豆瓣評分一直居高不下,目前穩定在9.2分。

據悉,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主人公亞瑟·弗萊克患有精神疾病,同時在生活著,他也過的並不順心,最終崩潰後正式成為小丑,由此開展無休止的犯罪故事。從這個劇情簡介可以看出,這部電影雖然可以算作超級英雄電影,但是電影中的血腥暴力情節絕對不會少,所以這部電影被定義為R級片,並不會在國內上映,這也是一件令人非常遺憾的事了。

那麼,既然小丑這麼恐怖暴力,他在這部電影中到底殺了多少人呢?小夏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因為我認為電影中的小丑每殺一個人,他對自我的定義就更新了一次。(以下涉嫌劇透,想保持觀影體驗的讀者可以選擇性觀看。)

一、地鐵上的三個斯文敗類

電影前半段,我們看到的小丑一直都是不斷被人欺負,還沒有向我們展示出他瘋狂的樣子,後來在乘坐地鐵的時候,他碰巧遇上了3個斯文敗類在調戲一個女孩子,當時女孩子還向亞瑟投向求助的目光。

可是當時亞瑟的癲笑症卻不合時宜發作,於是那三個斯文敗類以為亞瑟在嘲諷他們,便一起把他教訓了一頓,這回亞瑟終於不再忍耐,他抽出藏好的槍,槍殺了這三個人。

整個殺人過程一氣呵成,在殺人後,亞瑟並沒有展現出多少不適,而是瘋狂地跑到一個廁所,跳起一段不知名的舞蹈,我們可以看出這像是一個儀式,是一個慶祝小丑誕生的儀式,也許就在那個時候,亞瑟終於再也沒有壓制自己心中的負面情緒,由此小丑正式誕生。

二、殺了自己的母親

在電影中,亞瑟其實真的是一個孝子,他一直無微不至地侍奉自己的母親,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母親其實一直在騙他,他並不是她的親生兒子,而是當時她撿回來的,因為她患有妄想症,因此向亞瑟灌輸了一些本就不真實的信息。

例如母親還跟亞瑟說他是託馬斯·韋恩(蝙蝠俠父親)的兒子,那個時候他還特別興奮,可是後來當面質問託馬斯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錯了,都是因為母親患病,所以這一切都是不真實的。

心灰意冷的亞瑟殺了自己的母親,因為此時他已經不是那個對母親百依百順的亞瑟了,一直以來亞瑟都在承受了世間各種不公與謊言,可是當自己最親近的人也騙他的時候,這成了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也亞瑟對生活的信念徹底摧垮,於是選擇以這種殘忍的方式,告別自己的過去。

三、殺死了朋友

作為一個這樣的悲情人物,朋友對於亞瑟來說,無疑是非常珍貴的,電影中的藍道就是他為數不多的朋友,一開始天真的亞瑟認為藍道真的可以算上一個好朋友,所以對他也沒有什麼保留,可是後來藍道卻出賣了他,向上司告秘說亞瑟藏了一把槍,由此讓他失去了這份工作。

被朋友背叛的亞瑟顯然無法相信這個事實,他心中對朋友的美好幻想此時也正式破滅,於是他殘忍地殺死藍道,斬斷了心中對朋友的情誼,變得不再相信任何人。

四、殺死暗戀對象

蘇菲是亞瑟的暗戀對象,她已經有自己的孩子,但是還是吸引了亞瑟,在電影中,亞瑟不止一次想要邀請蘇菲一起用餐,但是實際上蘇菲對亞瑟沒有一點感覺,反而還有點害怕他,認為他是一個瘋子。於是後來亞瑟來到蘇菲家中,也把她給殺了。

其實在電影中,亞瑟殺蘇菲這個劇情非常細節,這個場景並沒有細說,只是當亞瑟從蘇菲家裡出來的時候,我們能明顯聽到外面有救護車的聲音,並且車燈還照到了亞瑟家裡,所以小夏認為那個時候亞瑟已經把蘇菲殺了。

五、殺死了崇拜對象

作為一名脫口秀演員,亞瑟非常崇拜哥譚市的喜劇之王莫瑞,甚至在自己的幻想中,他還被莫瑞邀請參加節目,在節目中他幻想莫瑞有著和自己一樣的遭遇,並且還很好的安慰自己,在他心中,莫瑞是父親一般的人物,給予他心中那份缺失的父愛。

可是現實卻無比殘忍,莫瑞確實有邀請他參加節目,可是目的只是為了嘲諷他,並且在臺下對他愛理不理,在他眼裡,亞瑟只是一個滑稽的小丑而已。於是亞瑟在莫瑞的再次邀請參加節目的時候,槍殺了莫瑞,仿佛是要向整個哥譚市證明,自己才是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這個時候亞瑟的心中已經毫無羈絆,對於他來說,這個世界都是黑暗不堪的,他就是建立新秩序的王者,而這個新秩序就是無秩序、混亂不已。

從上面看出,我們知道亞瑟在電影中確實殺了不少人,並且方式大多殘忍不已。小夏認為這些人物的死亡也意味著小丑的另一種重生,因為幾乎在每殺一個人後,他的心理都會產生巨大的變化,最後直到小丑真正誕生。

各位看官對此怎麼認為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哦!

相關焦點

  • 很多人都臆想自己是小丑,那是因為他們沒看懂電影!
    不過我並不認為,這是一部描述老實人被欺負,然後喚醒心中惡魔,從而反抗現實和社會的電影!因為從劇情來看,亞瑟本身就是一位精神疾病患者,他不但有疾病帶來的特殊性格,同時也有嚴重的交際障礙。其實看過影片之後,你會發現他遇到的事情,其實都有另一種解決方式。
  • 2019新電影(小丑),希望你們都不要活成小丑的樣子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最新的電影《小丑》:故事開場的時候是主角小丑是一個擁有怪異性格的人,他與別人的情緒恰巧相反,別人難過他確笑,也就是這個原因他常常受別人的欺負,導致最後變身為一個大反派在以往小丑的故事裡面我們只知道小丑和蝙蝠俠是宿敵,在這部電影裡就交代了他們結下仇恨的原因
  • DC漫畫首部r級動畫電影《致命玩笑》,帶你探尋小丑的起源
    而至於小丑,最受歡迎的超級反派,無論是漫威粉還是DC粉,沒有漫迷會說自己不愛小丑,但沒有人知道小丑的真名以及真實的背景。在大概2016年時的蝙蝠俠年度動畫電影《致命玩笑》裡,這對冤家又再次狹路相逢,這是首次對小丑的起源有一個完整的交代。同時也說明了,為什麼蝙蝠俠一直不殺小丑的原因,不單單是因為「不殺人」的信條。
  • 《小丑》,為何全世界都在關注他/它
    而以暗黑風為招牌的DC為了與這個後起之秀競賽,這些年多少有些自亂陣腳。 於是,DC決定回歸本心,不再打造什麼宇宙,於2017年8月聯手華納啟動小丑的個人電影,專心的把故事說好。富人的代表是託馬斯·韋恩,對就是其他DC電影中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的爸爸。窮人的代表就是主角小丑,片中本名為亞瑟。
  • 多少人因為小丑喜歡這部電影!希斯萊傑完美演繹惡魔
    每一次大笑,每一次舞蹈,揭示了小丑一次次蛻變,從此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的神話可以停止了可以說小丑的大火主要源於鳳凰叔無與倫比的演技,在故事的表現力上還有所欠缺,今天要說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無論是在故事情節還是演員的演技上都是無可挑剔的《黑暗騎士》諾蘭執導,豆瓣評分9.2
  • 小丑joker:亞瑟殺人為何沒馬上被發現?因為哥譚市已經墮落了!
    說起小丑,想必大家也並不陌生,他是DC超級英雄宇宙中的一個著名反派角色,癲狂的性格,殘暴的犯罪手法讓人每聽到小丑就感到非常驚悚,甚至也因為這個角色,讓不少歐美人談小丑而色變。正因為小丑本身有著超高的影響力,因此這次他的獨立電影來襲後,讓影迷們非常期待。不過這部電影並不是講述他和蝙蝠俠鬥智鬥勇的故事,而是告訴我們小丑的起源,即這個反派英雄是如何誕生的。
  • 他飾演反派小丑獲得金像獎,可惜電影還沒上映就去世了
    但是諾蘭導演竟然做到了,諾蘭導演創造了一個沒有被人們厭惡的反派,反被很多人作為信仰的反派。他就是小丑(希斯·萊傑),在《蝙蝠俠:黑暗騎士》扮演超級反派的小丑。因為這部電影,希斯·萊傑在2009年奧斯卡金像獎獲得了最佳男配角獎項。在第66屆金球獎 (2009)獲得了電影類 最佳男配角。
  • 電影《小丑》:從亞瑟到小丑——一場有預謀的脫口秀現場殺人事件
    借用電影裡的一些意象化表達,說說是什麼讓亞瑟變成為小丑,以及是什麼促成了電影裡最高潮的脫口秀現場殺人事件。(實際仨人也罪不至死),直到那幾發子彈第一次打出去,他所有脆弱偽裝下的隱忍,都在一聲聲槍響下變得稀碎。
  • 《黑暗騎士》蝙蝠俠為什麼不殺小丑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超級英雄,你的英雄是誰?《黑暗騎士》是一部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希斯.萊傑、麥可.凱恩、艾倫·艾克哈特等主演的動作、犯罪、劇情電影,於2008年7月18日在美國上映。
  • 電影《小丑》劇本評估報告
    亞瑟為了維持自己與母親的生計努力工作,在小丑經紀公司做演員,扮成小丑在街上為店鋪宣傳,去兒童康復院逗孩子們笑,他深知社會給他造成的漠視和傷害,卻無力改變,所以亞瑟屬於「公司人」。影片的二元對立建立在「漠視」與「尊重」之間。亞瑟身處一個漠視的世界,不被尊重:亞瑟無端被打;公車上被人懷疑;老闆不聽亞瑟的解釋;同事假裝好心給他槍其實是為了陷害他等,這些都是電影第一幕構建的「漠視」。
  • DC 漫畫中殺了小丑妻子的兇手是誰?小丑又是如何得知消息?
    在蝙蝠俠未出道前,高譚市相當地腐敗,警察為了賺黑心錢,可以利用法律來殺人,今天介紹的這位高譚市警察奧利佛哈米特(Oliver Hammet) 正是這樣的人,他所做的事發生在漫畫正史上,甚至和小丑有很大關係,相當重要。DC《蝙蝠俠》漫畫封面。
  • 電影《小丑》:它真的不是在教人犯罪
    《小丑》講了一個掙扎著生活的底層人怎樣一步步走上癲狂犯罪之路的故事。作為一名在司法機關工作的法律人,我一向反感把一切問題都歸結於社會,更反對把違法犯罪與個人遭遇社會不公聯繫起來,我一直堅持認為別人有錯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所以,我本應反感這樣一部揭露犯罪分子走向邪惡,有為犯罪分子開脫嫌疑的電影。
  • DC電影《小丑》一個可悲之人的自我發展之旅
    這部影片到了結尾還讓人沉浸其中,讓人思考。照我看來,《小丑》完全不是超英片,就是一個以普通底層小市民為主角的犯罪片,大概也是這些年漫威DC所有電影裡人性剖析最深刻的一部。在我看來,希斯·萊傑他更為我們打開一扇大門,但是他僅僅是作為一個配角出現,是為了烘託主角——蝙蝠俠的英雄氣概,使劇情跌宕起伏。創造出哥譚市的環境渲染,這部《蝙蝠俠·黑暗騎士》讓我們沉浸到小丑的表演之中;而傑昆·菲尼克斯作為《小丑》的主角,他才是整部影片的中心,整部影片都是為了講述小丑這個人物的來歷,成長過程,是什麼原因才讓他成長為這個樣子的。
  • 《小丑joker》上帝給他一副愛笑的臉,為何小丑卻並不快樂?
    無論是從人物刻畫還是從劇情的構造來說,《小丑joker》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亮相後,這部電影迅速火遍全球,豆瓣評分高達9.0分,同時也受到了不少影迷的關注,截止目前,這部電影的票房已經突破10億美元,成為今年票房首破10億美元,而並非迪士尼推出的電影,由此打破了迪士尼壟斷高票房電影的神話。
  • 揭示人性的電影推薦—《小丑2019》
    為什麼感覺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小丑」,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另一面,有的人很明顯,有的人缺藏在內心深處沒有發現。其實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做小丑,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生活的壓迫,人情的冷漠等等。活生生地讓一個踏實、善良的人漸漸滋生出異樣的想法,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心理扭曲。
  • 這樣殺才瘋狂!電影裡10種超奇怪的殺人方式
    殺手電影一直以來都是相當受到觀眾喜愛的類型電影,不論是好萊塢或是香港都出過許多經典殺手作品,不過殺手角色這麼多,用刀用槍已經不稀奇了,中間曾經出現過非常特殊的
  • 2019高分電影《小丑》,讓DC電影再創高度
    最後……他殺了所有傷害過他的人,地鐵欺負他的三個人,他的母親,他的朋友,他的偶像,他自認為的父親一家人他殺人以後並沒有常人的驚慌和害怕,而是到廁所又一次開始跳舞。第二次的舞蹈極為優美,在骯髒的空間裡獨舞。這種反差預示著小丑的轉變開始了。
  • 這些有小丑的經典電影你看過多少?最後一部永遠無可替代
    他曾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形象,常常給人帶來快樂,但漸漸的,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小丑微笑背後的心酸甚至是恐怖。今天小影要和大家分享5部有小丑的經典電影,不知道大家都看過哪些呢?反正最後一部,真的是無可替代的!NO2:《外太空殺人小丑》與第一部一樣,可能大多數人都沒看過的電影。這部88年的低成本恐怖片,甚至被人說是下三濫的B級電影路線。
  • 電影《小丑》——希望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值得!
    很長時間沒有看到這麼好的電影,我想如果把電影寫成小說肯定比契科夫的短篇《苦惱》更豐滿更具體典型性,而電影拍的實在絕妙。如果把電影《小丑》濃縮成一幅畫或者照片,那麼無論從構圖、題材、曝光、明暗、衝擊力、事件、思想和視角等等,以及所有的宏觀或者細節都堪稱完美,你明知它是刻意的雕琢而不生反感,畫面的每一個地方都是亮點,都有很清晰的具有靈魂衝擊力焦點事件。
  • 《小丑》| 希斯萊傑之後,小丑重生!
    然而,《小丑》的主創們卻齊齊否認這是一部超英電影,真有點傷粉絲的心。這也可以理解。近幾年,越來愈多影界前輩批評超英電影,一是不滿漫威玩砸了超英的口碑,比如一部比一部低幼的《復仇者聯盟》;二是電影製作太重特效而輕視劇作,以至於很多劇情都難以縫合;三是為了延續票房,續集一部比一部乏力,甚至到了慘不忍睹的程度。就連卡梅隆這樣的科幻巨頭,都跳出來指責超英電影會毀了科幻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