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狂宴》遭遇口碑煉獄 郭敬明這次壓錯寶了?

2021-01-08 1905電影網

看完《冷血狂宴》不敢期待《晴雅集》 郭敬明壓錯寶了? 時長:08:00 來源:電影網

看完《冷血狂宴》不敢期待《晴雅集》 郭敬明壓錯寶了?收起


1905電影網專稿 十二月第一個周末,中國電影市場的最大贏家不是坐擁兩大「流量」的《赤狐書生》,而是小屏大屏兩開花的郭敬明。


2018年6月27日,《爵跡2》官宣撤檔後,郭敬明微博發出上圖


時隔兩年半,曾因「製作原因」撤檔的《爵跡2》以《冷血狂宴》之名網絡重生。截至發稿前,這部久違的郭敬明導演作品已在獨播平臺累計超過7000萬播放量。


儘管對比其7.5億的天價投資,刨除試看量後的點播付費款暫時也難以覆蓋成本,但就郭敬明本人在微博評論中「感覺爵跡3有希望了!不一定需要賣房子了」的自信來看,這絕對算不上一個虧了的買賣。


如果你是VIP,願意為《冷血狂宴》付費12塊嗎?


而在院線市場,前期淹沒於《赤狐書生》浩大宣傳陣仗下的《如果聲音不記得》異軍突起,不僅力壓對手奪得上周末票房冠軍,更有繼續走高之勢。


作為郭敬明旗下大將,落落在近兩部署名導演作品中均有郭敬明本明護航。透過《悲傷逆流成河》主演任敏在綜藝中的表述不難得出,身兼兩片監製與編劇職能的郭敬明,對於表演、妝化等拍攝細節都擁有極大話語權。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冷血狂宴》及《如果聲音不記得》收穫數據或票房成功的基礎,卻是網絡世界幾乎一邊倒的口碑煉獄。當前它們在豆瓣4分檔「左右護法」的狀況,絲毫沒有勸退線上線下觀眾的試錯熱情。



當然,令郭敬明成為第四季度話題之星的,是他在演技類網綜《演員請就位2》中的表現。


以四大導演身份坐鎮「裁判席」的他,靠滔滔不絕的理論輸出及與李誠儒、爾冬陞的言語「交鋒」,為亮點乏善可陳的節目貢獻了絕對的熱搜話題。


其中最為「猛烈」的一個話題點,是老前輩爾冬陞在被郭敬明質疑自己導演短片「體系」不合後對其反懟:你學的是什麼體系啊?



儘管這個問題問懵也問哭了小四,可看到四系低分作品沒有發爛發臭、反而做大做強的現實,筆者也不禁對這一套散發速成魅力的「體系」大感好奇。


就像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兩季中掉的書袋一樣,他對於表演、或者說就是對於電影的理解,都基於一個個聽來「高大上」卻難禁細琢磨的「術語」裡。


曾有朋友戲言:小四桌下肯定藏著全套「後浪電影學院」叢書,翻到哪裡就抖哪裡。可郭敬明的厲害之處,就在於能在一本正經扯東扯西的同時,還真的將這些所謂理論貫徹在自己的作品之中。


郭敬明在對自己「體系」的辯護詞中,清楚說到電影不該由密集的臺詞堆砌而成。對於郭敬明臺詞量並不少的電影作品,大眾給出的意見也確實不是「像話劇」,而是「像MV」。


一個大舞臺,時代姐妹花


架空式的高概念布景,全角度柔光閃耀的影像濾鏡,都極度符合靠視覺意境輸出的音樂錄影帶需求。單拎出來平平無奇的《時間煮雨》,就這樣經《小時代》系列「MV」渲染為流行經典。


透過《小時代》四部曲,初執導筒便成就一代網絡流行文化的郭敬明,在影像世界再次嘗到了曾於通俗文學圈品過的甜頭:戲劇衝突大過天,琳琅滿目華麗緣。


各種《小時代》截圖已成網絡世界名畫


之所以任一場 「撕」代姐妹花大戲拿出來都會被新老網友津津樂道,所證明的或許只有郭敬明對戲劇衝突的吵架化誤解,而非電影技藝的及格。


沒有任何合理鋪墊便能讓一個看似正常的人物「原地爆發」,就像她們張口就來的華麗辭藻一般,爽得了一時,圓不回整場。


與此同時,這份被精緻包裝的言語快感,折射的仍是郭敬明直給當下年輕族群的單向度價值觀:沒有他人,只有自我。


替小四來抬槓


從《小時代》到《冷血狂宴》,影片背景愈是炫目,郭敬明對人物身處世界的表達就愈是疏離。


你很難在顧裡、南湘、銀塵、特蕾婭等主角周圍找到其他可被真實看見的平凡同類,而名字就透著多重文化割裂意味的人物,更難令人產生現實共鳴。


之所以強調現實共鳴的重要,還是因為郭敬明曾多次提到《小時代》的現實主義意義。透過關注校園暴力現象的《悲傷逆流成河》與關注抑鬱症患者群體的《如果聲音不記得》,郭敬明也在監製作品裡延續著這份訴求。



可分別在第一時間在銀幕上看過這兩部作品後,比李誠儒還如坐針氈的筆者,有的只是對創作者借關注之殼兜售奇情狗血賣點的憤怒。


對比《悲》與《少年的你》,你會發現前者對校園暴力的簡單想像有多麼脫線。而《如》中進入抑鬱情境必哭泣的女主角,也顯然只是為構築戀愛世界而想當然的傲慢。


在駁斥影評人周黎明批評的博文中,郭敬明寫道:你看見什麼你就是什麼。但看過即使有四部鋪墊仍在情緒及價值觀上沒能做到統一輸出的那些角色,筆者及萬千網友顯然也沒有原地變身沒有故事的紙片人。



拍攝規模的華麗與宏大,是郭敬明電影「體系」的另一重基本表達。


當他將長鏡頭手法用在《小時代》開頭對架空上海的單純掃描及《冷血狂宴》裡漫長且缺乏變化的CG打鬥中時,每一個試圖用傳統電影理論解讀鏡頭語言意義的影評人,都只能在最終無語靜聽小四的炫耀:看,我可花了大錢了。


在綜藝舞臺,郭敬明更將這份以大博大做成了一場行為藝術——從布景到服裝全方位燃燒經費的劇目《畫皮》,除了令在場製片人客套性地誇讚幾聲「好美」後,所吸引的焦點無不是主要角色性別倒轉的噱頭。


郭敬明導演劇目《畫皮》


製造噱頭,是在很多人心目中已轉型為「產品經理」的郭敬明最擅長的套路。


在《冷血狂宴》宣布網絡定檔的第一時間,做客《今日影評》的影評人譚飛便揶揄稱,應被稱作「郭精明」的郭敬明,無非是希望借流量IP、流量導演、流量演員、流量平臺這「四流」衝擊結果的「一流」。



事實上,就算達到了堪稱一流的業績,該是四流的本體仍甚至升不上三流。


《冷血狂宴》免費試看的前六分鐘,幾乎匯聚了當下最具號召力的「頂流」易烊千璽90%的客串戲份。可對於單被千璽吸引付費的觀眾,等待他們的卻是兩個小時的漫漫煎熬。


而在四字弟弟用紮實表演不斷甩掉路人偏見的同時,用華麗小聰明強撐所謂「體系」的郭敬明,還能贏多久呢?


相關焦點

  • 口碑爭議大、點擊破5000萬,郭敬明的《冷血狂宴》翻盤了?
    流量背後,不必迴避爭議,《冷血狂宴》當然遭遇評價兩極,也的確,它有不少肉眼可見的瑕疵,比如人世界觀過於宏大,劇情轉折有些生硬,以及,說好的冷血狂宴,最後就死了一個核心角色。但,它仍遠超我的預期。很喜歡網民評論的一句話,「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就看的停不下來。」換言之,是否接受這部電影,某種程度上取決於,你是閉眼打一星,還是真正去看、去享受這部電影。
  • 《冷血狂宴》何以口碑崩壞
    最近郭敬明執導的《冷血狂宴》已上線播出,首日豆瓣分為3.9,網友說,「請集體『紙片人』還我青春」。另外他監製的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同天在電影院上映,豆瓣4.2。有網友表示,對這兩部電影的評價都可套用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節目上的評價格式:「我不喜歡這個作品,跟演員沒有太多關係。」
  • 郭敬明《晴雅集》前哨失策?虞昕做客《今日影評》銳評《冷血狂宴》
    歷經郭敬明本人一系列熱點話題預熱,並未帶來亮眼口碑表現的《冷血狂宴》,令很多觀眾擔心其放在月底上映的《晴雅集》之前推出會影響後者的票房。看完《冷血狂宴》,就真的不敢期待《晴雅集》?「產品經理」郭敬明這次真的失策了嗎?
  • 低口碑高票房,《冷血狂宴》狂薅「8億」羊毛,郭敬明又贏了?
    郭敬明導演的新PPT作品《冷血狂宴》也就是《爵跡2》我看完了,用郭導自己在參加的節目中的話說:我不喜歡這個作品。《冷血狂宴》是挺冷的,也挺狂的,全片時長接近兩個小時,一個半小時都在打架。在打架過程中,開始放音樂,BGM循環使用,上場架用完了下一場在用,兩個小時的電影總結下來就是:吵什麼吵,就這麼一點事。
  • 《冷血狂宴》10天點播近9000萬,口碑越差票房卻越高,郭敬明贏了
    《冷血狂宴》10天點播近9000萬,口碑越差票房卻越高,郭敬明贏了今年可以說是影視圈相當慘澹的一年,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全球範圍都鮮有好片上映。許多備受影迷期待的作品都推遲了自己的上映計劃,而就在12月4日,一部被推遲了兩年之久的電影卻高調首播,它便是由郭敬明導演的《冷血狂宴》。在聽到《冷血狂宴》這個名字的時候,估計許多人都不清楚這是一部什麼題材的作品,可是如果說起它之前的名字《爵跡2》,那麼大家肯定都懂了!早在2016年,《爵跡》首映,這一部號稱是國內首部CG電影的作品一上映就備受爭議。
  • 《冷血狂宴》口碑崩了,豆瓣評分4.0,角色形象太嚇人
    《爵跡》上映後差評如潮,豆瓣評分僅3.8,《冷血狂宴》同樣沒能讓觀眾滿意,上線一天後豆瓣開分4.1,但截止到發稿,評分已經降到4.0,45.5%的觀眾打出一星並給出幾乎一邊倒的差評,《冷血狂宴》到底差在哪?首先創作方向就錯了,把演員以動畫形式展現,繞不開恐怖谷效應。
  • 《冷血狂宴》轉網,郭敬明依然被需要嗎?
    有趣的是,《冷血狂宴》是幾經波折最終轉網播的積壓影片,而《晴雅集》是今年剛出爐的新鮮作品,前者代表著「過去的」郭敬明,後者則將展現郭敬明現如今的導演水平,二者要在本月集中接受市場的洗禮。在《冷血狂宴》中,同樣可以看到郭敬明對演員戲路的開拓,如林允飾演天束幽花,就在「小白花」之外增添了幾分刁蠻野性,現實中的林允可以做美妝博主,也可以直播拆快遞,這樣「野蠻生存」的演員只演傻白甜的確有些單一,只是過時的《冷血狂宴》已經不能為演員的電影之路打開多大局面。當時與郭敬明同一陣營的流量們,也在紛紛謀求轉型。
  • 《冷血狂宴》:拿什麼拯救你,郭敬明!
    2冷血狂宴#郭敬明的電影雖然一直被詬病質量差,但我卻挺欣賞他對自己作品的堅持。就拿《小時代》來說,無論服化道具,還是劇情的還原度,郭敬明都掌控得很好。當然,他的小說劇情永遠都逃不出假大空和各種自以為是的意淫,但這是作為作家郭敬明的問題,而不是作為導演郭敬明的問題。不幸的是,《冷血狂宴》繼承了郭敬明作為作家東拼西湊、劇情浮誇的老毛病,卻沒有延續他身為導演對作品精心打磨、各方面儘量做到極致的優點。
  • 從《冷血狂宴》到《如果聲音不記得》,雙冠王郭敬明真的精明嗎?
    【《冷血狂宴》《聲音》成雙冠王】近日,郭敬明的電影《冷血狂宴》《如果聲音不記得》正在熱播,一部是郭敬明導演,另外一部是郭敬明編劇,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能看出郭敬明的票房號召力和觀眾們前僕後繼的試錯決心。
  • 郭敬明式爛片《爵跡2:冷血狂宴》有範冰冰,楊冪,再爛也看
    10月27日,騰訊視頻正式公布,電影《爵跡2》更名為《冷血狂宴》,並從此前計劃在影院放映變為網絡播出。這次故事講述,為完成前六度王爵西流爾的遺願,鬼山蓮泉、銀塵、麒零、天束幽花四人決定一起前往,解救被白銀祭司封印的前一度王爵吉爾伽美什。
  • 郭敬明能不能拍《爵跡3》,不在於《冷血狂宴》
    近期,郭敬明執導的《冷血狂宴》(原名《爵跡Ⅱ》)放棄院線上映,直接進行了付費網播。郭敬明發布微博稱,如果還有觀眾想看,也有機會,他會想辦法拍《爵跡3》。不過,目前《冷血狂宴》的表現並不樂觀:豆瓣評分3.9分、貓眼專業版的貓眼熱度與早幾天上線的網絡電影相差不大。如果郭敬明接下來的《爵跡》系列續作會繼承這樣的評價和熱度,很難說市場和大眾還會對影片抱有更多的期待值。
  • 郭敬明能不能拍《爵跡3》,不在於《冷血狂宴》
    近期,郭敬明執導的《冷血狂宴》(原名《爵跡Ⅱ》)放棄院線上映,直接進行了付費網播。郭敬明發布微博稱,如果還有觀眾想看,也有機會,他會想辦法拍《爵跡3》。 不過,目前《冷血狂宴》的表現並不樂觀:豆瓣評分3.9分、貓眼專業版的貓眼熱度與早幾天上線的網絡電影相差不大。
  • 《冷血狂宴》:郭敬明和流量天團的假面舞會
    上個周末,郭敬明導演的《冷血狂宴》上線了。沒錯,它就是四年前那部《爵跡》的續集篇。自從撤出2018年暑期檔後,它改頭換面更換片名,又刪掉主演範冰冰的痕跡,終於轉成「網大」和觀眾見面了。《冷血狂宴》的口碑依然撲街,該片在國內某平臺的評分比上部《爵跡》有了小小的進步,從當年3.8分進步到了如今的4分,不容易。雖然說郭導一出現,我們就知道他又要挨罵了。但今天時光君還是想認真探討下《冷血狂宴》,到底怎麼不行。
  • 《冷血狂宴》堪比《囧媽》網播收入遠超院線 郭敬明堪稱商業鬼才
    加上距離2021年春節檔還有一段時間,為了避免之前口碑積蓄已久的爆款,迫不得已年初的積壓片都會瞅準這個時機選擇上映。當然這其中就包括郭敬明的《爵跡2》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冷血狂宴》。早在2016年的時候,《爵跡》第一部上映時,面對口碑與票房雙雙崩盤的局面郭敬明本人更是以淚洗面。需要6億回本的《爵跡1》僅僅收穫了3.8億的票房。
  • 看央視「扒光」郭敬明,冷血狂宴在騰訊上映原來是為了做鋪墊
    2冷血狂宴#近期《爵跡2》改名的《冷血狂宴》在網際網路平臺正式上線了,只需12元便可觀看。《爵跡1》在影評走低口碑不好的前提,郭敬明依然是對自己第二部信心十足。之前《冷血狂宴》還未上映之時觀眾發現範冰冰戲份全部被刪減,對於缺少她飾演角色的影片是否會影響觀看體驗抱有懷疑態度,還好郭敬明在這塊做的還算不錯,至少觀影后大部分人沒有感覺受到影響。《冷血狂宴》12月4日上映至今已在騰訊視頻破7億票房,然而高票房帶來的是低口碑,在某瓣評分僅僅才3.9分。
  • 《冷血狂宴》上線口碑撲了,點播價格翻倍,範冰冰被AI換臉
    12月4日下午4點,《爵跡》第二部《冷血狂宴》在視頻平臺上線。2016年上映的《爵跡》口碑極差,豆瓣評分只有3.8,當時有不少觀眾呼籲豆瓣應該開放負分,而那一屆的金掃帚獎還把最令人失望男演員給了吳亦凡。
  • 郭敬明《爵跡2》改名《冷血狂宴》,還遭央視點名?
    執導的電影《爵跡2》更名為了《冷血狂宴》,這部電影完成了3年,卻一直拖著未能上映,這次改網播。《爵跡》是一個大IP,但也成為了爛片的代表作之一郭敬明是位暢銷書作家,更是有《幻城》《小時代》等小說走入大眾視野,有導演夢的他還拍攝了《爵跡》《小時代》電影,雖說流量到位,熱度到位,票房也不重要,但是電影口碑確實都不咋好。
  • 郭敬明《冷血狂宴》:就算成了「網大」,粉絲也不買帳
    公映首日《爵跡》排片力壓《湄公河行動》,但第二日《爵跡》電影票房斷崖式下跌,迅速被後面一種追上。結果大家都知道:《湄公河行動》電影票房近12億人民幣,是《爵跡》的三倍,《爵跡》虧本比較嚴重。為了更好地把續篇拍下去,「進退兩難」的郭敬明只有再次採用「總流量+IP」方式,去賭一把。《爵跡2》本來上映於2018年7月,但由於知名演員事件,及其當期公映的《我不是藥神》洶洶,《爵跡2》最後幹了改檔解決。闊別2年,《爵跡2》再出現時變成了《冷血狂宴》,而且變成「網大」。
  • 郭敬明《冷血狂宴》上線差評如潮,範冰冰角色被換成虛擬絕色美女
    近期,在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2》中講演技講導演手法的郭敬明頻繁上熱搜,一些不熟悉郭敬明的觀眾可能會問為什麼這麼多觀眾嘲諷郭敬明啊?他的導演水平到底怎麼樣呢?要觀眾們去看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肯定不現實,因為這系列的電影評分全部在4分以下,全是爛片,觀眾們肯定是不會花時間去看這些口碑很差的電影的。不過,在近兩天,郭敬明給了大家一個了解他的機會,那就是他執導的電影《冷血狂宴》在騰訊視頻上映了。《冷血狂宴》的原名是《爵跡2》,是和已經上映的《爵跡》同時拍攝的,郭敬明把《爵跡》分成了兩部,在不同的時間播出。
  • 郭敬明《爵跡2》改成網絡電影,更名《冷血狂宴》,範冰冰被除名
    郭敬明《爵跡2》改成網絡電影,更名《冷血狂宴》,範冰冰被除名在自己的社交帳號沒少宣傳電影《爵跡2》的郭敬明,因為《爵跡》系列的第二部主演請來了範冰冰,郭敬明在2018年電影原計劃上映時間之前,沒少費力宣傳。但沒想到的是,範冰冰在臨要上映前,被曝出稅務問題,電影的上映時間只能一拖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