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狂宴》:郭敬明和流量天團的假面舞會

2020-12-23 時光網Mtime

時光編輯部 | 隱飲

用電影治癒生活。

上個周末,郭敬明導演的《冷血狂宴》上線了。

沒錯,它就是四年前那部《爵跡》的續集篇。

自從撤出2018年暑期檔後,它改頭換面更換片名,又刪掉主演範冰冰的痕跡,終於轉成「網大」和觀眾見面了。

這部「網大」可不簡單,定價會員單片點播單價高達12元,非會員更是要24元,接近一部正常2D電影的最低票價。

在價格上來說,可以說是「頂配」了。

畢竟最近上線的《信條》單片點播也才需要4元,一個《冷血狂宴》可以頂3個《信條》

截止發稿時,該片已經獲得了超過6039萬次播放,圍觀的網友真是不少。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是試看前6分鐘的非付費用戶。

如果把播放量完全轉換為觀影人次,這會是超過20億的電影票房。

《冷血狂宴》的口碑依然撲街,該片在國內某平臺的評分比上部《爵跡》有了小小的進步,從當年3.8分進步到了如今的4分,不容易。

雖然說郭導一出現,我們就知道他又要挨罵了。

但今天時光君還是想認真探討下《冷血狂宴》,到底怎麼不行。

可以說,這是我在2020年觀感最詭異的一部電影

有些片子爛得很平庸,這部不一樣,它爛得簡直是耳目一新,超越常人的想像。

《冷血狂宴》的假面舞會

鑑於《冷血狂宴》的槽點太多,一時間竟然不知道從哪裡吐起。

我們先就從影片的開頭部分講一講。

在開頭免費點播的前6分鐘,當紅小生易烊千璽出場,他甚至被放在了影片海報的最上方。

不知道的還以為四字弟弟是領銜主演呢,其實他只出現在了開頭結尾。

《冷血狂宴》是一部和《爵跡》劇情緊密相連的電影,卻沒有任何前情回顧或者世界觀及各個角色關係的介紹

請問上一部《爵跡》已經上映了多久?整整四年多過去了啊!

《爵跡》第一部在2016年9月30日上映

即使看過的人,那也早把情節忘得一乾二淨了。

畢竟爛片真的不值得佔據大腦內存,也不值得二刷回顧劇情。

所以在《冷血狂宴》一開頭,我看著字幕閃現出來的「一度王爵」「使徒」「尤圖爾遺蹟」「亞斯蘭」一臉困惑,這到底在說啥?

洗澡中的陳學冬,為啥一直念叨著吳亦凡?林允為什麼被追殺,又被救了下來?誰跟誰是同一伙人來著?

再看看表時間已經過去了20分鐘,除了好幾場閃瞎人眼的打戲,人物關係和前情交待得一塌糊塗,全靠觀眾自己腦補。

續集電影多了,咱也不是沒看過,但拍得如此任性的還是少數,真的感受不到郭導對待路人觀眾的誠意

管你看得懂看不懂,我就這麼拍了,看個熱鬧好了。

OK,那我們就說說「看個熱鬧」這回事。

先說CG特效,確實《冷血狂宴》的CG特效比《爵跡》有了一些進步。

至少能看出來主演的明星都是誰了,畢竟上一部有些明星根本認不出。

《爵跡》第一部中的陳偉霆,你臉盲了嗎?

但是,人物頭身比例誇張的毛病依舊存在

來看看郭採潔逆天的九頭身大長腿吧,另一位主演林允也是一樣!

眾多主角的面癱表情和僵硬動作,依然是全片最大的敗筆。

明明請來了華語頂級流量的主演陣容,卻仿佛是一群「行屍走肉」在演戲。

你甚至分不清哪個表情是演員自己的,哪個表情是後期做出來的。

他們的面部表情能僵硬到什麼程度呢?即使現實中整容嚴重失敗的「面癱臉」,做出的表情可能也比這個生動。

面對這樣的臉,這樣懸空著被拉拽的身體,觀眾實在沒辦法讓帶入真情實感,因為太脫離真實了。

在拖拽中林允的身體仍是懸空的

有些表情甚至看得人心裡發毛,因為真人是無論如何都沒有這個表情。

這裡要提一提「恐怖谷」理論

「當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似程度達到一個特定程度時,人類對他們的反應,便會突然變得極其負面和反感,哪怕機器人與人類只有一點點的差別,都會顯得非常顯眼刺目,從而使整個機器人有非常僵硬恐怖的感覺。」

「恐怖谷」效應是真人CG電影最需要克服的障礙,但四年過去了,除了《爵跡》系列之外,國內還是沒有其他試水之作。

這說明要做好真人CG電影確實太難。

放眼全球,即使擁有像《阿麗塔》這樣的頂級技術,但阿麗塔和真人仍然是有區別的。

比如她那雙動漫感十足的大眼睛,就在反覆提醒你,這並不是真人。

浮誇背後

《冷血狂宴》的其他缺點也有不少:比如打戲太過密集,喧賓奪主。

難道是因為打戲不用對臺詞口型,避免露怯?

兩個小時的電影,主角們打了可能接近一個半小時。

郭敬明變成了「爆炸貝」附體:砰砰砰、跑跑跑、打打打,在街上打、在房頂上打,在水裡打,在天上打。

過於密集的打戲,讓屏幕外的我看得一臉冷漠,甚至審美疲勞到忍不住想快進了。

請問能不能稍微交代一下劇情和人物?

好了時光君來給大家捋一下故事主線,其實很簡單:

明線是銀塵(吳亦凡飾)、麒零(陳學冬飾)、天束幽花(林允)、鬼山蓮泉(換臉範冰冰),這四個是一撥人。

他們想要解救被大boss白銀祭司封印的前一度王爵——吉爾伽美什。

幽冥(陳偉霆飾)、特蕾婭(郭採潔飾)他倆是另一撥人,他們想阻止這場解救,但發現還有更大的陰謀。

暗線則是白銀祭祀想要實施新王爵計劃,漆拉(汪鐸飾)、呪夜(王源飾)、寒霜似(王俊凱飾)三人合夥去完成這個計劃,並且和上面兩撥人都發生衝突。

看出來了嗎?劇情不複雜啊,複雜的是角色名字!

這濃濃「凡爾賽風」+「歐洲風」的角色名字,對普通觀眾來說門檻太高了,記不住也分不清。

沒辦法,郭敬明寫的小說裡,人家就是叫的這個名字,這叫忠於原著。

不僅劇情稀爛,結局也是注水。

核心人物「吉爾伽美什」到底長什麼樣子?

花了整部電影來救他,到最後連個正臉都沒有?

《冷血狂宴》全片的色調為暗色系,如果在影院大銀幕上看,這不成問題。

但對小屏幕觀眾來說,卻是一片黑乎乎,談不上友好。

電影的場景設計相當複雜,看得出來製作經費在拼命燃燒,漿芝洞穴、凝腥洞穴、鮮血祭壇等幾處還是能體現出導演的想像力的。

凝腥洞穴

但這種複雜的場景,在小屏幕上觀看已經失去了製作上的優勢,很難從聲效和畫面上感到震撼的效果。

全片過度堆砌的場景設計和打戲,反而是炫技過了頭。

在郭敬明的電影裡,經常是人物虛幻不寫實,場景浮華不落地

《爵跡》第一部劇照,霓虹與特蕾婭

從《小時代》系列到《爵跡》再到《冷血狂宴》無不如此。

柴智屏曾把郭敬明的個人美學總結得很精闢:

「小場面的戲,他就會拍成大場面。

大場面的戲,他就會拍成豪華大場面。」

結果就變成徒有其表的虛幻和華麗。

這是什麼問題?審美的問題。

《冷血狂宴》

作為「凡爾賽學」的領路人,郭敬明電影裡,總是有太過懸浮的設定和太過貧瘠的內核。

那些炫目到滿溢的特效、流量熱度最高的明星、再加上浮誇的視聽語言,把不接地氣的風格演繹到了極致。

看完電影,我們發現華麗背後,只剩下蒼白的餘味

「冷血狂宴」還是「圈錢狂宴」

2016年10月,郭敬明執導的《爵跡》剛上映不久,他在路演映後見面會上情緒崩潰。

當時他罕見地撂了一句狠話,「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

四年過去了,郭敬明活得好好的,《爵跡》第二部都出來了,罵他的人依然不少。

有些狠話,聽聽就好了。

《爵跡》第一部口碑&票房雙雙撲街,第二部背負的壓力顯然很大。

上映前又趕上主演範冰冰面臨「稅務風波」。如今的演員表裡已經沒有範冰冰的名字,她被「換臉」後重新出現。

上圖是「換臉」後的範冰冰,依稀能看出輪廓,耳朵形狀都是一樣的

多虧《冷血狂宴》是一部全真人CG電影,「換臉」後的角色「鬼山蓮泉」,在整部電影裡並不覺得特別違和。

不知是技術有限,還是故意為之,這個角色的容貌做得既像範冰冰又不像,前半部和後半部差別挺大,幾乎讓臉盲患者認不出。

上面三個都是「鬼山蓮泉」

範冰冰「出事」後積壓的影視作品不止一部。

電視劇《巴清傳》至今被雪藏,電影《手機2》和《她殺》都無限延期。《冷血狂宴》能和觀眾見面,這本身已經是一種勝利。

最近兩個月,郭敬明導演狂刷存在感。

前有參加綜藝《演員請就位》「任性發S卡」「與李誠儒battle」,屢屢登上熱搜,後有新作《晴雅集》12月底即將在院線上映。

爭議越大,話題度和存在感越高,關注的的人越多,利益就越大。

還記得他的金句嗎?「你可以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的存在。」

對於郭敬明來說,這是獨屬於他的「爭議成功學」。

看看這部片子被騰訊視頻接手,再加上會員12塊錢的高價點播,就知道他又打了一手絕地反擊的營銷好牌。

之前我還不理解《冷血狂宴》的片名是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只要換兩個字,改成《圈錢狂宴》,我們就馬上理解了。

事實上,這場盛宴還遠沒有結束。

郭敬明導演發微博說,「如果可以,如果還有觀眾想看(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辦法(賣房子)拍《爵跡3》」。

所以,你還想看嗎?

【 時 光 觀 影 團 】

《沐浴之王》北京超前觀影招募中

時間:12月9日 (周三)20:55

地點:北京CBD萬達影城

立即掃碼報名

相關焦點

  • 《爵跡2:冷血狂宴》破7億 央視質疑:為了流量而流量
    《爵跡2:冷血狂宴》破7億 央視質疑:為了流量而流量 時間:2020-12-10 16:08:53 來源:3DM整理
  • 郭敬明電影「爵跡2」《冷血狂宴》來了:陣容嚇人,造型感人!
    電影《冷血狂宴》劇照是的,電影《冷血狂宴》就是改編自郭敬明的著名小說《爵跡》,且是該系列的第二部電影。清一色的流量明星,清一色的偶像派。基於某種市場需要,郭敬明的電影角色先不論演技好壞,必須養眼,最好恰好還是新一代年輕人的偶像。《冷血狂宴》依舊延續著電影《小時代》的選角風格。
  • 郭敬明電影「爵跡2」《冷血狂宴》來了:陣容嚇人,造型感人
    前段時間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綜藝裡面的另類表現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清一色的流量明星,清一色的偶像派。基於某種市場需要,郭敬明的電影角色先不論演技好壞,必須養眼,最好恰好還是新一代年輕人的偶像。《冷血狂宴》依舊延續著電影《小時代》的選角風格。
  • 《冷血狂宴》轉網,郭敬明依然被需要嗎?
    截至目前,《冷血狂宴》上線10天,連續6天位於骨朵熱度指數榜榜首,累計播放量8744萬。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中表示自己不喜歡太多臺詞,的確,他將為數不多的臺詞用在了宣布冷血狂宴的開始和落幕,塑造麒零的傻白甜形象以及片尾,沒想到在觀影快結束時,依然聽到了與《小時代》片尾如出一轍的「絕望渺小」式升華。
  • 郭敬明能不能拍《爵跡3》,不在於《冷血狂宴》
    近期,郭敬明執導的《冷血狂宴》(原名《爵跡Ⅱ》)放棄院線上映,直接進行了付費網播。郭敬明發布微博稱,如果還有觀眾想看,也有機會,他會想辦法拍《爵跡3》。不過,目前《冷血狂宴》的表現並不樂觀:豆瓣評分3.9分、貓眼專業版的貓眼熱度與早幾天上線的網絡電影相差不大。如果郭敬明接下來的《爵跡》系列續作會繼承這樣的評價和熱度,很難說市場和大眾還會對影片抱有更多的期待值。
  • 郭敬明能不能拍《爵跡3》,不在於《冷血狂宴》
    近期,郭敬明執導的《冷血狂宴》(原名《爵跡Ⅱ》)放棄院線上映,直接進行了付費網播。郭敬明發布微博稱,如果還有觀眾想看,也有機會,他會想辦法拍《爵跡3》。 不過,目前《冷血狂宴》的表現並不樂觀:豆瓣評分3.9分、貓眼專業版的貓眼熱度與早幾天上線的網絡電影相差不大。
  • 《冷血狂宴》10天點播近9000萬,口碑越差票房卻越高,郭敬明贏了
    《冷血狂宴》10天點播近9000萬,口碑越差票房卻越高,郭敬明贏了今年可以說是影視圈相當慘澹的一年,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全球範圍都鮮有好片上映。許多備受影迷期待的作品都推遲了自己的上映計劃,而就在12月4日,一部被推遲了兩年之久的電影卻高調首播,它便是由郭敬明導演的《冷血狂宴》。在聽到《冷血狂宴》這個名字的時候,估計許多人都不清楚這是一部什麼題材的作品,可是如果說起它之前的名字《爵跡2》,那麼大家肯定都懂了!早在2016年,《爵跡》首映,這一部號稱是國內首部CG電影的作品一上映就備受爭議。
  • 《冷血狂宴》遭遇口碑煉獄 郭敬明這次壓錯寶了?
    看完《冷血狂宴》不敢期待《晴雅集》 郭敬明壓錯寶了?時長:08:00 來源:電影網 看完《冷血狂宴》不敢期待《晴雅集》 郭敬明壓錯寶了?
  • 從《冷血狂宴》到《如果聲音不記得》,雙冠王郭敬明真的精明嗎?
    【《冷血狂宴》《聲音》成雙冠王】近日,郭敬明的電影《冷血狂宴》《如果聲音不記得》正在熱播,一部是郭敬明導演,另外一部是郭敬明編劇,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能看出郭敬明的票房號召力和觀眾們前僕後繼的試錯決心。
  • 郭敬明《冷血狂宴》:就算成了「網大」,粉絲也不買帳
    電影銷售市場逆勢而上的環節,也是全國流量經濟發展打開的環節。那時候電影的爆品公式計算是:總流量+IP+大製做+大投資,屢試不爽、無可置疑。要是改寫的IP有知名度、受眾群體基本充足深厚,明星陣容裡的流量小生夠多、有充足的分量,二者組成起來的電影,基礎就足夠叱詫風雲銷售市場。《小時代》系列產品是「總流量+IP」的實踐者,也是盈利者。
  • 《冷血狂宴》堪比《囧媽》網播收入遠超院線 郭敬明堪稱商業鬼才
    當然這其中就包括郭敬明的《爵跡2》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冷血狂宴》。早在2016年的時候,《爵跡》第一部上映時,面對口碑與票房雙雙崩盤的局面郭敬明本人更是以淚洗面。需要6億回本的《爵跡1》僅僅收穫了3.8億的票房。那時有很多觀眾認為郭敬明會繼續打磨劇本爭取做到更好,但是目前《冷血狂宴》的豆瓣評分我們也看到了,僅僅比前作多了0.1分,3.9分的成績十足的爛片水準。
  • 《演員請就位2》:又一場郭敬明和流量的勝利
    只是不論戲劇如何變化,在所有被熱議的話題裡,幾乎都繞不過一個人——郭敬明。01郭敬明選擇了流量《演員2》作為一檔演技競技類綜藝,市場和觀眾關注的重心本應是演員,但是縱觀整季節目,不難發現本季圍繞導師們的話題討論度要遠超演員和作品,其中又尤以爭議人物郭敬明貢獻的流量最多。
  • 口碑爭議大、點擊破5000萬,郭敬明的《冷血狂宴》翻盤了?
    一旦進入了影片中的世界,這場頂流狂歡和郭敬明的國產CG魔幻電影實驗,可能就兩個字——上頭。想知道郭敬明憑什麼翻盤?這頓冷血狂宴,一起品品。又一部國產全真人CG電影,夠炸看完《冷血狂宴》最大感受:這是郭敬明花費4年的一次對《爵跡》的補課。首先補的,是皮相。第一層皮,「視效」。
  • 看央視「扒光」郭敬明,冷血狂宴在騰訊上映原來是為了做鋪墊
    《爵跡1》在影評走低口碑不好的前提,郭敬明依然是對自己第二部信心十足。之前《冷血狂宴》還未上映之時觀眾發現範冰冰戲份全部被刪減,對於缺少她飾演角色的影片是否會影響觀看體驗抱有懷疑態度,還好郭敬明在這塊做的還算不錯,至少觀影后大部分人沒有感覺受到影響。《冷血狂宴》12月4日上映至今已在騰訊視頻破7億票房,然而高票房帶來的是低口碑,在某瓣評分僅僅才3.9分。
  • 《冷血狂宴》:拿什麼拯救你,郭敬明!
    就拿《小時代》來說,無論服化道具,還是劇情的還原度,郭敬明都掌控得很好。當然,他的小說劇情永遠都逃不出假大空和各種自以為是的意淫,但這是作為作家郭敬明的問題,而不是作為導演郭敬明的問題。不幸的是,《冷血狂宴》繼承了郭敬明作為作家東拼西湊、劇情浮誇的老毛病,卻沒有延續他身為導演對作品精心打磨、各方面儘量做到極致的優點。
  • 郭敬明,你不用賣房了,《冷血狂宴》大賣趨勢已成
    郭敬明寫真照先看簡單了解下《冷血狂宴》的票價,該片制定的標準是,VIP用戶需付費12元,非VIP用戶需付費24元。回顧2016年《爵跡》上映時,打著「第一部國產CG電影」的名號,在大家都不識真面目的情況下,《爵跡》經過十幾天的放映,才獲得票房3.8億,觀看人次僅為1139萬人,這回的《冷血狂宴》14小時已經有3000萬人次觀看,其中除去同一人重複播放的可能,再打個對摺,1500萬人觀看還是輕鬆超越了《爵跡》。
  • 郭敬明《冷血狂宴》惹怒國內編劇,汪海林反擊為李誠儒出氣
    《冷血狂宴》一上映就熱度不斷,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說過了,為了給晴雅集讓路,郭敬明特意把《冷血狂宴》改成線上電影,不過雖然是網播,價格依舊不便宜,即使是會員也要付12元才能看,很多觀眾在看完之後紛紛表示對這部電影十分滿意,尤其是一些場景的還原和特效使用,雖然劇情上還有一些瑕疵,但是從畫面裡的每一幀都想截下來當壁紙。
  • 郭敬明《爵跡》第二部定檔,《冷血狂宴》預告放出,演員陣容強大
    11月18日,郭敬明導演發文宣布《爵跡》系列第二部《冷血狂宴》定檔,「12月4日,爵跡系列的第二部,終於來了。對我來說,這個電影像一個遙遠的,卻常常都會重臨的舊夢。夢裡的他們,都還在。希望你們,也還在。」
  • 《冷血狂宴》何以口碑崩壞
    最近郭敬明執導的《冷血狂宴》已上線播出,首日豆瓣分為3.9,網友說,「請集體『紙片人』還我青春」。另外他監製的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同天在電影院上映,豆瓣4.2。有網友表示,對這兩部電影的評價都可套用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節目上的評價格式:「我不喜歡這個作品,跟演員沒有太多關係。」
  • 郭敬明《晴雅集》前哨失策?虞昕做客《今日影評》銳評《冷血狂宴》
    歷經郭敬明本人一系列熱點話題預熱,並未帶來亮眼口碑表現的《冷血狂宴》,令很多觀眾擔心其放在月底上映的《晴雅集》之前推出會影響後者的票房。看完《冷血狂宴》,就真的不敢期待《晴雅集》?「產品經理」郭敬明這次真的失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