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寫作,從讀詩開始:金子美玲《太陽雨》

2020-12-22 作家谷潘教寫作


太陽·雨/金子美玲


小草

灰撲撲的,

雨把他們

洗乾淨了。 

 

小草

溼漉漉的,

太陽把他們

曬乾了。

 

都是為了讓我

可以這樣躺著

舒舒服服地

仰望天空。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

這首詩很簡單,同學們讀兩遍,應該就可以把它背下來、默寫下來了。

這首詩說的是草地髒了,雨把它洗乾淨了;草地溼了,太陽把它曬乾了;我可以躺在草地上看天空。前面兩節,行數、字數結構相同,灰撲撲、溼漉漉這兩個ABB結構的疊詞,讓詩歌有了跳動的節奏感。後一節句式有了變化,節奏從明快到舒緩,情感進一步深化。

先是小草灰撲撲的,有點髒,我不能躺在上面;雨把它洗乾淨了,又溼漉漉的,也不能躺在上面;太陽出來了,把小草曬乾了,我才可以躺在上面,舒舒服服地,仰望天空。

在這樣簡單的一個體驗中,我們讀到的不僅僅是孩子在草地上活動的過程,更要領會的,是對天空、對大地的一種感恩。沒有雨水的潤澤、太陽的照耀和大地滋養,就沒有我們生存的空間,沒有我們舒舒服服的幸福生活。

這首詩分三節,前兩節是敘述或鋪墊,最後一節是結局。同學們注意一下,回憶以前學過的幾首小詩,就會發現,一般詩歌的寫法,都是前面幾節進行敘述、渲染,也就是鋪墊,最後一節出現寓意或主題意象。主題或寓意,作者當然沒有明說,而是隱藏在結果或畫面裡。

我們讀這首詩,要重點理解仰望這個詞。仰望,字面上的意思,是仰面向上看,或是抬頭向上看,它的引申義為仰視、盼望,常用來表達對某人或某事的敬慕、敬仰和嚮往之情。在這裡,我們可以理解為敬仰天空,感謝雨露和陽光,進而聯想到關心我們、愛護我們的所有人。

體會到了詩歌的寓意或主題,我們讀起來就更有意思了。

寫作文也一樣。有個同學把這首詩擴寫成一篇300字的作文,是一個從讀詩開始練筆學寫作的好方法,從她的作文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寫作是一種記錄,記錄了自己的觀察;是一種表達,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天地自然的感恩。

下面就來看看,他是怎麼寫的吧。題目叫《草地上》。

春天到了,草地上花兒開放了。有紅的,有白的,還有紫的。真是看得我眼花繚亂。

處州公園的小草變得灰撲撲的了,老天爺看見了想:「小草這麼髒,我叫雨婆婆來。」雨婆婆來了,把小草洗得乾乾淨淨的。

一群小朋友被吸引了過去。小朋友舒舒服服地躺了下來,他們看著天,看著看著睡著了。

我們仔細看看,中間是不是漏掉了一個環節?她寫了太陽公公看到地上的草髒了,就叫雨婆婆出來,把草洗乾淨了,把小朋友吸引過來,小朋友就躺在草地上面了。這中間是不是漏了一個環節,顯得不連貫了呢?雨把草地洗了,應該是溼漉漉的吧,太陽還沒有出來曬呢,應該是太陽出來曬乾了,小朋友才可以躺倒草地上去吧,對不對?所以這裡應該插進去一句:「老天爺說:小草溼了,我去叫太陽公公去。太陽公公來了,把小草曬乾了。」

他的作文後面還有半篇:

小蜜蜂和小蝴蝶看見也來了。小蜜蜂連忙到花兒上面採蜜,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小草也變得綠油油額度,小草笑了。

忽然,空中出現了一道彩虹,彩虹的顏色有七種;赤橙黃綠青藍紫。

小刺蝟看見了也趕來了,和小蜜蜂、小蝴蝶玩起了捉迷藏。他們玩得可開心了。

這是寫小動物們在草地上遊玩的情景。老師在修改的時候,把這一段刪除了,建議他把這一段作為另一篇作文《草地上》的材料,而前面這部分,再加一些具體的描寫,把題目也改為與金子美玲的詩歌同題:《太陽·雨》。

老師還告訴他,構思一篇作文要明確重點,想清楚主要寫什麼,有詳有略。我們日常觀察到的事物很多,不能什麼內容都寫在一篇作文裡。在寫作之前,要有一個完整的構思,想好開頭、中間、結尾的各個環節,才開始動筆,一口氣把它寫下來,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會完整、流暢。

同學們能不能把他的這篇作文改一改,變成兩篇小短文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麗禾教育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金子美玲《草原》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金子美玲《問雪》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金子美玲《沒有媽媽的野鴨》


相關焦點

  •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金子美玲《露珠》
    露珠 /金子美玲對誰都不要說 ,好嗎?清晨 庭院的角落裡,花兒悄悄掉眼淚的事。萬一這件事說出去傳到蜜蜂的耳朵裡,它會像做了虧心事一樣,飛回去還蜂蜜的。學寫作,從讀詩開始。在詩中,金子美玲以兒童最自然的狀態來體驗、感覺這個世界:露珠是花兒的眼淚,花蜜是屬於花兒的。詩中的另一個人物小蜜蜂沒有出場,但小蜜蜂的形象非常鮮明:早晨,花兒還在睡覺的時候,勤勞的小蜜蜂就出來採蜜。蜜蜂採蜜,是天經地義的事。蜜蜂還不知道花兒流眼淚這件事情,不知道因為自己把蜜採走,花兒居然捨不得,還哭了。
  • 草堂讀詩|故事:金子美玲《積雪》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大家聽到的是日本詩人金子美玲的詩作《積雪》,由吳菲翻譯。金子美鈴是活躍於上個世紀20年代的日本童謠詩人。她的詩歌洋溢著絢麗的幻想,充滿對光明和美好的希冀。但是現實中,金子美鈴的生活卻充滿了又冷又重的雪,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詩人的故事。
  • 露珠般的金子美玲
    金子美玲(1903-1930),日本女詩人。27歲的生命。從童年起,不幸就一直與她如影隨形。
  • 不幸的人往往悲天憫人——讀《金子美玲》
    日文的「童謠」,涵義似乎比我們所說的童謠或兒歌更近乎詩。北原白秋、西條八十、野口雨情是近代童謠運動的三位主將。大正十二年西條選登了一首來稿《魚兒》,從此金子美鈴的名字頻頻出現在雜誌上。她的一生短暫而不幸,不幸從童年起就如影隨形。三歲喪父,母親改嫁,23歲結婚並不愛自己的丈夫。失去女兒的撫養權對生活完全絕望,1930年27歲的金子自殺身亡。
  • 金子美玲還在,就在那明亮的地方
    讀著她的詩歌,想著一幅幅畫面,唯美,仿佛我們自己也變成了一朵牽牛花,隨著詩歌的旋律,在風中搖曳著。讀金子美鈴的詩,要輕輕的、慢慢的,要有輕有重,千萬不能拖音……我們小聲地讀著,低低的,有時悲傷,有時歡快,似乎在字裡行間,看到了金子美鈴那溫柔的笑容,俏麗的背影……越來越喜歡金子美鈴那種恬靜的詩歌,想要把金子美鈴寫的詩歌全買來。可是,找到的只有一本——《向著明亮那方》。
  • 日本人也有好的,比如兒童女詩人金子美玲!
    日本人在國人的印象中一直不好,也不可能好,因為14年的慘痛戰爭經歷讓我們到何時都無法忘記,南京大屠殺、無數在抗日戰爭中死去的先烈……等等,這些歷史和恥辱不能被遺忘,但是日本人也並不全都是壞的,日本文化中也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就像日本學習我國的茶文化和漢字文化然後轉化為他們自己的一樣,我們在不忘國恥的同時,也可以借鑑和吸收日本好的東西,然後轉化為我們自己的,而在日本兒童文化中,金子美玲的詩歌無疑是個很好的學習切入點
  • 金子美玲的詩歌欣賞第二篇
    《搖籃曲》日·金子美玲睡吧,睡吧天黑了摘來的紫雲英睡著了細細的脖子垂了下來睡吧,睡吧天黑了山坡上的白房子睡著了藍色的玻璃閉上了眼睛睡吧,睡吧《雲》日·金子美玲我想變成一朵雲一朵輕飄飄的雲白天,逛遍了天上的角落晚上,陪月亮姐姐玩捉迷藏玩乏了,累了就變成了雨帶著雷娃娃一起跳進池塘《天空的盡頭》日·金子美玲天空的盡頭有什麼
  • 【美文欣賞】金子美鈴:橙花 詩畫賞析&牛哥讀詩
    >【朗讀】黎牛【解讀】: 這首詩,寫出了孩子們都很熟悉的場景:因為某些事情賭氣,悄悄躲在牆邊,期待別人來找,可是沒有人找,聽到別人仍舊很開心,越發難過,可是這時候,聞到了橙花香,芳香馥鬱……天真率直的童趣,展露無遺。
  • 日本童謠作家金子美玲:她的語言晶瑩剔透,擁有飛躍的想像力
    1903年,金子美玲出生在日本山口縣大津郡仙崎村,這是一個四面環海的漁村,曾經由捕鯨的漁民建立而成,在那裡,隨處可見山石、潮水、海風、積雪、神社,童年的生長環境與見聞是金子美玲創作的源泉,比如《捕鯨》中「冬天的大海」「狂風卷著雪花」「鯨魚的血」等意象,《芒草與太陽》中想為晝顏花遮住太陽的芒草……對大自然的敬畏始終貫穿於她的作品中,鄉村生活與勞動場景頻繁出現在她的童謠中。
  • 讀金子美玲詩歌,旅途雖顛簸,心懷擁抱他人的柔軟
    讀金子美玲詩歌,旅途雖顛簸,心懷擁抱他人的柔軟 2019-09-05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日本天才詩人金子美玲:父親早逝、親弟愛上她把她推向了悲劇
    「我好想喜歡啊/這個那個所有的東西/比如蔥,還有西紅柿,還有魚/我都想一樣不剩地喜歡/因為家裡的菜,全都是媽媽親手做的/我好想喜歡啊/這個那個所有的一切/比如醫生,還有烏鴉/我都想一個不剩地喜歡/因為世界的全部/都是上天創造的」——金子美玲《我都喜歡》以上詩歌來源於日本的一個「童謠詩人」金子美玲。之所以叫她「童謠詩人」,是因為她寫的詩,具有孩子的純真。
  • 金子美玲用童謠詩續寫真實的自己!
    向身邊朋友推薦n次了,一個成年人寫童謠總會有成人的想法,可是金子美鈴是看不到這點的,真的是一個童真童稚的狀態。我相信每個大人身體裡都住著一個孩子,有時你並不知道這個孩子的存在,而這一本書,會指給你那個孩子的所在。這句話對我的觸動太大了,的確,讀過上面的詩之後感覺很簡單,很透明,可細細品味,又覺得好細膩,好有嚼勁。
  • 從此以後,我成了心靈豐富的人 |「為你讀詩」
    金子美鈴找到了蟬聲、蘆葦、大海、帆船、紅瓦房的學校……從這些片斷裡,我看到一個微笑、快樂的金子美鈴。她也在那些背著黑書包,摘下野草莓的孩子當中。那是新生入學的第一天,金子美鈴記得很清楚。那好像也是桃花們最開心的一天,因為「紅瓦上的雪化了。」船駛出港口,「主帆和偏帆都漸行漸遠。」
  • 讀《汪國真詩》憶青春過往
    班主任,當然的對全班同學做了苦口婆心的教育,印象中那天班主任,拿來一份報紙,默不作聲,就在黑板上寫著什麼,然後一邊讀詩一邊對同學們進行教導。這首詩,我當時抄在日記本的最後一頁,作為告誡我高中三年的緊箍咒,那本高一的日記本現在依然還在。熟讀汪國真詩集的朋友們,有沒有可以如數家珍的想到它呢?
  • 古詩鑑賞與寫作:讀杜甫《春夜喜雨》學寫作
    一、開門見山此詩題為《春夜喜雨》,詩人抓住題目中的「喜」字,採用開門見山的寫法,直接抒發自己的喜愛之情。你看,詩人直白地誇讚這一場雨為「好雨」。為什麼好呢?自然而然地引人聯想,吸引讀者往下讀。二、運用多種修辭為什麼這場雨為好雨呢?詩人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雨當作人來寫。一是因為它「知時節」,它像一個貼心的朋友一樣,知道滿足萬物的需要,在萬物萌芽,最需要下雨的時候,便應時而來,為萬物的生長提供更好的條件。二是因為它「潤物」。雨有很多種,但這場雨非常貼心。
  • 為你讀詩 | 白天的月亮
    這裡是浙江文藝出版社獻上的有聲禮物第127期   金子美鈴童詩
  • 金子美鈴:當我孤獨,我的母親,變得溫柔 莫非導讀
    金子美玲,被西條八十譽為「童謠巨星」。1903年出生於日本山口縣,1930自殺,年僅27歲。在詩人不幸而短暫的一生中,寫了金子一般美妙的歌謠500餘篇。其作品被湮沒了50年之久。直到1984年《金子美玲全集》問世,她天才、素樸和純真的詩篇才被重新認識。我理解的童謠,是「童真的歌謠」。與「兒歌」、「童詩」並非一回事。應該說,更是詩歌中的詩歌。
  • 品讀經典||沃爾科特詩賞析專輯
    新世界地圖之一:群島文|沃爾科特譯|阿九這個句子的盡頭,雨會開始飄下。雨的邊線上,是一張帆。慢慢的,群島自帆的視野消失;一個種族對港口的信仰也駛入了迷霧。十年的仗打完了。他在199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致辭《安的列斯群島:史詩往事的斷想》,很多年前在一本集子裡讀到,是我最喜歡的散文之一。只是忘了作者。就像我記不清拉美人的長相,比如老年的沃爾科特與馬爾克斯。我甚至去查詢了一下東加勒比海向風群島中部那個只有20萬人口的小國聖露西亞。我一直相信,雖然一個詩人可以靠想像寫作,就像李煜和普魯斯特。但他所身處的具體方位與水土,會真實地影響他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