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雨/金子美玲
小草
灰撲撲的,
雨把他們
洗乾淨了。
小草
溼漉漉的,
太陽把他們
曬乾了。
都是為了讓我
可以這樣躺著
舒舒服服地
仰望天空。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
這首詩很簡單,同學們讀兩遍,應該就可以把它背下來、默寫下來了。
這首詩說的是草地髒了,雨把它洗乾淨了;草地溼了,太陽把它曬乾了;我可以躺在草地上看天空。前面兩節,行數、字數結構相同,灰撲撲、溼漉漉這兩個ABB結構的疊詞,讓詩歌有了跳動的節奏感。後一節句式有了變化,節奏從明快到舒緩,情感進一步深化。
先是小草灰撲撲的,有點髒,我不能躺在上面;雨把它洗乾淨了,又溼漉漉的,也不能躺在上面;太陽出來了,把小草曬乾了,我才可以躺在上面,舒舒服服地,仰望天空。
在這樣簡單的一個體驗中,我們讀到的不僅僅是孩子在草地上活動的過程,更要領會的,是對天空、對大地的一種感恩。沒有雨水的潤澤、太陽的照耀和大地滋養,就沒有我們生存的空間,沒有我們舒舒服服的幸福生活。
這首詩分三節,前兩節是敘述或鋪墊,最後一節是結局。同學們注意一下,回憶以前學過的幾首小詩,就會發現,一般詩歌的寫法,都是前面幾節進行敘述、渲染,也就是鋪墊,最後一節出現寓意或主題意象。主題或寓意,作者當然沒有明說,而是隱藏在結果或畫面裡。
我們讀這首詩,要重點理解仰望這個詞。仰望,字面上的意思,是仰面向上看,或是抬頭向上看,它的引申義為仰視、盼望,常用來表達對某人或某事的敬慕、敬仰和嚮往之情。在這裡,我們可以理解為敬仰天空,感謝雨露和陽光,進而聯想到關心我們、愛護我們的所有人。
體會到了詩歌的寓意或主題,我們讀起來就更有意思了。
寫作文也一樣。有個同學把這首詩擴寫成一篇300字的作文,是一個從讀詩開始練筆學寫作的好方法,從她的作文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寫作是一種記錄,記錄了自己的觀察;是一種表達,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天地自然的感恩。
下面就來看看,他是怎麼寫的吧。題目叫《草地上》。
春天到了,草地上花兒開放了。有紅的,有白的,還有紫的。真是看得我眼花繚亂。
處州公園的小草變得灰撲撲的了,老天爺看見了想:「小草這麼髒,我叫雨婆婆來。」雨婆婆來了,把小草洗得乾乾淨淨的。
一群小朋友被吸引了過去。小朋友舒舒服服地躺了下來,他們看著天,看著看著睡著了。
我們仔細看看,中間是不是漏掉了一個環節?她寫了太陽公公看到地上的草髒了,就叫雨婆婆出來,把草洗乾淨了,把小朋友吸引過來,小朋友就躺在草地上面了。這中間是不是漏了一個環節,顯得不連貫了呢?雨把草地洗了,應該是溼漉漉的吧,太陽還沒有出來曬呢,應該是太陽出來曬乾了,小朋友才可以躺倒草地上去吧,對不對?所以這裡應該插進去一句:「老天爺說:小草溼了,我去叫太陽公公去。太陽公公來了,把小草曬乾了。」
他的作文後面還有半篇:
小蜜蜂和小蝴蝶看見也來了。小蜜蜂連忙到花兒上面採蜜,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小草也變得綠油油額度,小草笑了。
忽然,空中出現了一道彩虹,彩虹的顏色有七種;赤橙黃綠青藍紫。
小刺蝟看見了也趕來了,和小蜜蜂、小蝴蝶玩起了捉迷藏。他們玩得可開心了。
這是寫小動物們在草地上遊玩的情景。老師在修改的時候,把這一段刪除了,建議他把這一段作為另一篇作文《草地上》的材料,而前面這部分,再加一些具體的描寫,把題目也改為與金子美玲的詩歌同題:《太陽·雨》。
老師還告訴他,構思一篇作文要明確重點,想清楚主要寫什麼,有詳有略。我們日常觀察到的事物很多,不能什麼內容都寫在一篇作文裡。在寫作之前,要有一個完整的構思,想好開頭、中間、結尾的各個環節,才開始動筆,一口氣把它寫下來,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會完整、流暢。
同學們能不能把他的這篇作文改一改,變成兩篇小短文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麗禾教育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金子美玲《草原》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金子美玲《問雪》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金子美玲《沒有媽媽的野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