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寫完《對日寇最後一戰》,晉綏軍區開始一大動作,日軍懵了

2021-01-12 春哥讀史

史海拾記

【筆記君註:中國軍隊在抗日戰爭洪流的偉大擔當是有史可鑑的,史海拾記欄目將採擷這段波瀾壯闊歷史的各個瞬間,用文字銘記那段偉大的歷史。】

1945年8月8日,史達林正式對日宣戰,蘇聯紅軍重兵進入中國東北攻擊日本關東軍。

8月9日,毛主席發表《對日寇最後一戰》的聲明。10日、11日,八路軍總司令朱德連續向各解放區武裝部隊發布7道向日偽軍進軍的命令。但是,國民黨政府、蔣介石卻命令日偽軍「維持治安」,命令其軍隊「積極推進,勿稍鬆懈」,命令八路軍「原地駐防待命」。各解放區軍民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執行朱德總司令的命令,向拒不投降的日偽軍展開了全面反攻。

其中晉綏軍區的反攻一馬當先,卓有成效,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場氣勢恢宏的大反攻。晉綏軍區部隊反攻作戰的主要任務是,向日軍佔領的城市和交通要道展開積極進攻,與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大解放區密切配合,力爭佔領太原及其以北的同蒲鐵路(大同至鳳陵渡),佔領歸綏(今呼和浩特)及其以東的平綏鐵路(北平至歸綏);堵截與消滅北犯的閻錫山所部與東犯的傅作義、馬佔山所部。

根據這一任務,晉綏軍區決定,集中主力在冀晉及太行軍區各一部的配合下,分南北兩線,同時向山西省會太原,綏遠省會歸綏及同蒲鐵路北段,平綏鐵路西段的日偽軍展開進攻。

在北線,由呂正操、許光達指揮綏蒙軍區及第2、第5、第11軍分區部隊,於12日展開以歸綏為中心的進攻作戰。騎兵第2團於12日、15日先後收復平綏鐵路以北的陶林(今察哈爾右翼中旗)、武川縣城。第9團、第27團於15日分別攻佔了歸綏以西的察素齊、畢克齊車站和歸綏外圍據點兵州亥。綏中遊擊部隊於17日佔領了歸綏以東旗下營、陶卜鎮、白塔等車站。18日,第9、第27團攻入歸綏城內,包圍了日偽軍1300餘人。正當偽蒙軍準備投降之際,國民黨軍傅作義所部由包頭沿平綏鐵路東進,逼近歸綏,並企圖配合城內日偽軍夾擊進入歸綏的八路軍部隊。第9、第27團在腹背受擊的情況下撤離歸綏。

在此期間,第5軍分區部隊於16日攻佔右玉,18日收復平魯,又克復井坪,21日收復朔縣。至此,同蒲鐵路被攔腰截斷。晉綏和晉察冀兩解放區聯結起來。此外,獨立第2旅第36團、第32團於19日攻克清水河,全殲偽軍1000餘人。第2軍分區神五支隊收復五寨縣境內的義井和李家坪日軍據點。

在南線,由張宗遜指揮第3、第4、第7、第8軍分區部隊展開以太原為中心的進攻作戰。第8軍分區部隊於8月15日至19日先後攻佔太原西北的古交、河口、陳家峪、思西村、皇后園、南寨等據點,並一度攻入太原縣城(今晉源),與冀晉、太行軍區部隊對太原市構成包圍態勢。在此期間,第6軍分區部隊攻佔奇村、忻口等據點。第3軍分區和第8軍分區部隊分別攻克離石以東的吳城鎮和以西的李家垣等據點,並協同第358旅第716團於21日在蘆家莊伏擊殲滅日軍第114師團一部。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向盟國投降。但在中國戰場上出現美、蔣、日、偽加緊勾結的嚴重局勢,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奪取大城市的計劃難於實現。

因此,中共中央軍委於22日指示各省委、各軍區,由奪取大城市的方針改變為奪取小城市及廣大鄉村的方針。晉綏軍區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並鑑於傅作義所部已佔領歸綏,閻錫山所部已進入太原等情況,決定以一部兵力繼續威脅太原、歸綏;以主力在北線奪取綏南、綏東各縣;在南線奪取太原至汾陽公路上的縣城及離石、柳林、大武等城鎮;第2、第6軍分區部隊分別奪取神池、寧武,並控制同蒲鐵路一段,進行徹底破壞。根據新部署,晉綏軍區部隊對日偽軍展開了更為廣泛的進攻。獨立第2旅在攻佔清水河後,分兵2路。

第32團於31日收復左雲縣城;第36團收復和林格爾,並連克涼城(今田家鎮)。第2、第6軍分區部隊連克神池及東寨鎮等據點,直逼寧武城下。第8軍分區部隊收復汾陽以南的陽城、三泉,逼近汾陽城。獨立第1旅和第358旅於9月1日攻克文水縣城,5日收復柳林,9日攻克離石縣城和大武鎮。

9月12日,靜樂日軍棄城而逃。忻縣至靜樂公路線上的各據點日軍也相繼撤退。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轉發給更多人了解歷史!打賞自由,都是鼓勵,謝謝您!!若您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東方主戰場:對日寇最後一戰
    原標題:東方主戰場:對日寇最後一戰   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根本性轉折的一年。蘇、美、英三國盟軍接連取得勝利,法西斯軸心國陣營的失敗已成定局。
  • 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解放區軍民對日全面反攻一
    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號召「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應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蘇聯及其他同盟國作戰。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應在一切可能條件下,對於一切不願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
  • 曾擊斃日軍少將的他壯烈犧牲後,毛主席寫了輓詩,蔣介石寫了輓聯
    1939年冬,杜聿明率第5軍在廣西大明山區與日寇戰於廣西南寧東北賓陽縣的崑崙關,與日軍第5師團的主力第12旅團,及後來增援的兩個聯隊血戰。日軍第5師團第12旅團的旅團長,是中村正雄少將。戴安瀾率第5軍第200師擔任正面反攻,重創日寇,擊斃了日軍第5師團第12旅團的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和聯隊長三木吉之助。該旅團班長以上的軍官死亡達85%以上,士兵死亡4000餘人,戴安瀾取得了輝煌的戰果。經4個晝夜激戰,中國軍隊成功收復了崑崙關。
  • [抗戰史上的今天]1945年8月9日 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聲明
    今天是8月9日,1945年的今天,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就蘇聯對日宣戰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聲明,號召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8月9日,毛澤東就此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聲明,指出:「由於蘇聯這一行動,對日戰爭的時間將大大縮短。對日戰爭已處在最後階段,最後地戰勝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時間已經到來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應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蘇聯及其他同盟國作戰。
  • 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
    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       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宣告:「對日戰爭已處在最後階段,最後地戰勝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時間已經到來了。
  • 【永遠的晉綏】懷念晉綏好女兒—任玉潔大姐
    任玉潔(1933—2020) 晉綏抗日老前輩任行健之女任玉潔於2020年12日28日在京逝世,享年87歲。 任玉潔1933年7月生於山西汾陽,父親任行健曾任《晉綏日報》黨總支副書記、晉綏八地委宣傳部長,建國後任中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抗戰期間,任玉潔在晉綏邊區保育小學、晉綏邊區興縣第一完小上學。1947年至1949年在晉綏軍區賀龍中學上學,在校期間參加賀龍中學宣傳隊,曾在晉中戰役中赴前線慰問演出。
  • 不足一個半月的合作,劉鄧三勝日寇,隨即開始了歷史佳話的譜寫
    1937年10月,奉中央軍委和毛主席之命,劉伯承率領一二九師挺進太行山區,創建晉冀豫抗日根據地。時隔三個月後的1938年1月,鄧小平奉命就任一二九師政委。從此,劉伯承與鄧小平開始了長達十三年的默契合作,以及幾十年的革命友誼。
  • 真正的八路軍雷霆戰神身高一米九,曾一次擊斃27名日軍
    七七事變爆發後中國全面抗戰打響,時年已30歲的呂俊生聽聞日寇暴行後,毅然加入八路軍129師東進部隊(後改編為新四旅),成為一名引人注目的大齡新兵。依仗一米九的身高和200斤的體重,使得呂俊生投手榴彈比別人遠得多,多次炸掉了日軍機槍火力點。
  • 七一黨史|幸福回憶:在陝北窯洞為毛主席唱京劇|郝安專欄
    這時,大家才知道這次急行軍的任務,是為中央的一個重要會議和毛主席演出。知道這個訊息後,大家都分外激動。顧不上休息,大家馬上開始演出前的準備工作,排戲的排戲,搭臺的搭臺,化妝的化妝,只等著好好地在毛主席和中央首長們面前露上一手。
  • 對日寇最後一擊!
    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號召「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應在一切可能的條件下,對一切不願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殲滅這些敵人的力量,奪取其武器和資財,猛烈地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 當日,為響應延安號召,蘇浙軍區向蘇南各敵偽盤踞城鎮發起反攻。
  • 抗戰14年,抗日最後一戰由粟司令終結,打的日軍獻刀投降
    日軍下級軍官就搞起了這套把戲,實際上大多數日軍軍官受武士道精神和軍國主義的影響,對侵略中國十分積極,並且不相信日本會戰敗。 以至於在天皇宣布投降之後,盤踞在中國的日軍,其中有不少日軍軍官還在蠢蠢欲動,為此日本皇室出動大量的人員,前往各地傳達天皇命令,可即便如此,仍有少數日軍不願繳械投降。
  • 地道戰威力竟讓日軍中隊長因為恐懼而畏戰自殺,7名士兵相繼效仿
    福爾曼是美國著名作家和新聞記者,1944年9月中旬,他隨採訪晉綏根據地的中外記者參觀團觀摩了八路軍發起的汾陽戰鬥。戰鬥間隙,記者團參觀了抗日軍民集結和休整的地道。「地道的入口就在一個荒廢的山洞裡,類似這樣的山洞在村裡有好幾千個。
  • 親歷者回憶|登封古城抗日最後一戰
    抗日軍民拆毀日軍炮樓。今天的登封,人們看到和想到的,是那神奇的武術,美麗的嵩山,馳名中外的少林寺……而昨日的登封,在我眼中出現的,卻是日寇的軍事碉堡,高而厚的城牆,密布的射擊孔……那是1945年的8月,世界歷史上極不平凡的歲月。當時,我作為河南軍區六支隊的一名女戰士,有幸親自參與並見證了登封古城那場不平凡的對日最後一戰。
  • 八路軍正在開會,日寇大舉來犯,賀老總一拍桌子:滅了他們
    與會人員包括八路軍120師全體指戰員,以及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及所部將士。此前,東北軍某團團長呂正操,冒著被反對派迫害的危險,親自率領一個團的將士加入了人民軍隊中,為八路軍雪中送炭。呂正操率部開闢了冀中抗日根據地,成為人民軍隊赫赫一方的大軍區司令員。冀中軍區成立後,呂正操率部與日寇多次展開浴血搏殺,狠狠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 遠東戰役最後一戰在這兒結束
    然而,這時遠在邊陲的東寧日寇要塞由於通訊設施全被摧毀,中斷了與外部聯繫,最後連他們僅有的那臺收音機在蘇軍炮火下也蕩然無存,據守要塞的日寇徹底成了耳目閉塞的聾子,天皇下達的投降詔書以及整個日軍繳械告降他們居然不知,因此還蒙在鼓裡一味地效忠天皇進行最後的抵抗。
  • 兩個軍保衛一縣城,防守日軍一個聯隊,等發現日軍時縣城已遭屠城
    為了阻止日軍對立煌縣的進攻,39軍和第7軍聯合組織防線,等待日軍的到來。1942年12月,日軍集結一個加強聯隊約4000人,準備直搗立煌縣。由於山區地形複雜,國軍無法處處設防,狡猾的日軍抓住了這個弱點,採取了避開國軍主力防線的打法。在漢奸的帶領下,專門抄小路,走山道,繞開防線,直逼立煌縣。日軍在漢奸的幫助下,簡直對地形了如指掌,很多的道路連國軍都不知道,情報之詳細令人咋舌。
  • 晉綏新聞事業與甘惜分早期新聞作品的特色分析
    後到達晉察冀邊區,隨即奉賀龍將軍命令到八路軍120師所在地呂梁地區興縣蔡家崖(晉綏邊區首府),擔任高級幹部研究班政治教員。該研究班學員多為參加過長徵的紅軍幹部,1955年授軍銜大多是中將或少將。 1939年12月,山西發生了「晉西事變」,閻錫山妄圖消滅新軍,黨中央命令120師星夜馳援晉西北,從此120師在晉西北安家,建立晉綏軍區(晉綏邊區)。
  • 中國抗日戰爭最後一戰 芷江之戰日軍軍官指揮不動士兵
    2017-08-11 07:01:59 來源: 小橙子談軍事 舉報   芷江作戰,是日軍侵華戰爭在正面戰場上的最後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