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戰威力竟讓日軍中隊長因為恐懼而畏戰自殺,7名士兵相繼效仿

2020-12-27 中國網文化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每當這激昂的旋律在電影《地道戰》中響起時,冀中軍民所創造的神奇的地道戰,就會一次次將熱愛祖國的人們鼓舞得心潮澎湃。

一根壘球棒就可以堅守的陣地

出入口、出擊口、卡口、翻口、陷阱、地堡、明暗槍眼、「迷魂陣」……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哈裡遜·福爾曼怎麼也不會相信,靜謐的村莊下,竟有一個龐大的陣地體系。

福爾曼是美國著名作家和新聞記者,1944年9月中旬,他隨採訪晉綏根據地的中外記者參觀團觀摩了八路軍發起的汾陽戰鬥。戰鬥間隙,記者團參觀了抗日軍民集結和休整的地道。

「地道的入口就在一個荒廢的山洞裡,類似這樣的山洞在村裡有好幾千個。地道由許多人工洞口連通起來形成一串豎直或倒置的U字形,在裡邊自衛是容易的,只要一根壘球棒就夠了。」福爾曼用美國式的想像對地道戰讚不絕口。

在地道戰的發源地——冀中軍區,他的同胞艾斯·杜倫中慰則在地道中親歷了與日軍的戰鬥。

1944年底,杜倫作為盟軍觀察員,專門來冀中考察裝備簡陋的八路軍,在敵後是如何站住腳和消滅日軍的。他是一位崇尚大炮和飛機的軍人,認為日軍攻擊力僅次於美軍,是世界一流的,對地道戰能否抵擋日軍表示懷疑。

1945年1月21日,他在任丘(今任丘市)考察時,遇到日軍突襲。與他在一起行動的冀中軍區九分區司令員魏洪亮和政委王道邦,決定趁夜轉移到附近的皮裡村地道。

杜倫很不情願:「既然轉移就應該轉移到大炮射程以外,皮裡村離這裡只有幾裡,大家的生命安全仍然沒有保障。」

拂曉,六七百日軍突然把皮裡村團團圍住。正在炕上熟睡的杜倫被推醒。下地道時,不想杜倫身體肥大,鑽到一半就被卡住了,把洞口堵得死死的,急得他「上帝、上帝」直叫喚。群眾推的推、拽的拽,硬是把他送進了地道。

日軍發現多個地道口,用盡了煙燻、水灌、挖掘和施放毒氣等伎倆,都沒能得逞。日軍抓住房東盧大娘,砍去她4個手指,也沒能逼出任何情報。魏洪亮司令員的妻子肖哲,為了不暴露地道,用乳頭堵住自己8個月大的孩子,孩子不幸被憋死在懷中。

仇恨激怒了抗日軍民,地道內外互相配合,打死打傷日軍幾百人,迫使其狼狽而逃。

杜倫脫險後,對時任冀中軍區司令員的楊成武說,「冀中的地道是萬能的,冀中的老百姓頂好頂好,中國一定勝利!」後來他每到一村,首先要問這個村有沒有地道,住的房子有沒有地道口,才放心住下。

「地下長城」裡竟有看守所和報社

1944年秋,楊成武出任冀中軍區司令員。他系統總結了地道的構築以及戰術、技術等方面的經驗,寫成《冀中平原上的地道鬥爭》一書,以秘密文件油印下發各地,指導軍民把地道發展成了可以大量殺傷敵人的戰鬥堡壘。

美國記者亞·諾爾曼這樣談到對晉察冀的印象:「對於大多數美國人,戰爭是一種坦克、飛機、艦船和大炮史詩式的鬥爭。我卻從世界的另外地方歸來,在那裡,從布滿機關門洞和秘密人口的隧道進行著戰爭的(中國的地下城市)。」

據1944年冬的不完全統計,冀中抗戰地道有1.25萬公裡,從冀中推廣到晉綏乃至整個華北敵後,更是名副其實的「地下長城」。冀中軍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地下開創了一片功能齊備、內容豐富的新天地。

▲地道戰模擬圖

「地下長城」首先是一個戰鬥堡壘。李恆太說:「冉莊的地道有4條主幹線路、24條支線,村內戶戶相通,村外與孫莊、姜莊、隋家墳和河坡等村相接,全條30餘裡。地道一般寬1米,高1.5米,頂部土厚2米以上,內設瞭望孔、射擊孔、通氣孔、陷阱、活動翻板和指路牌等,形成了能打、能藏、能機動的陣地體系。這一陣地體系還與地形、村落結合起來,構成了房頂、地面、地道和沿村、街道、院內縱橫各三層的交叉火網,輔以野外地道為紐帶,把村莊、野外、地道組成一個連環的作戰陣地。」

「『地下長城』還是抗日軍民的兵工廠。冉莊兵工廠原來在地上,被日寇發現破壞後移入地下,冉莊軍民先後在這裡製造了1200個地雷、2500顆手榴彈和5000多發翻火子彈,有力地支持了打擊日寇的鬥爭。至今參觀者還可以看到鑄造、鍛軋和機加工等地下車間。」時任冉莊婦女自衛隊隊長的張景芝老人說。

除了工廠,地道裡醫院、報社、電臺和看守所一應俱全。獻交縣(今獻縣、泊頭市一帶)軍王莊建立的地下醫院,先後收治600多名傷病員,躲避了敵人多次搜查。冀中軍區的《前線報》建在深澤縣和安平縣交界的李莊野外,上邊是莊稼地,下邊放著印刷機器,工人就在地下印報。欒城縣抗日政府還在溫家莊挖了個地下看守所,解決了隱蔽條件下對漢奸特務的關押、審問問題。

地道戰的威力竟讓日軍畏戰自殺

1942年夏,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指揮5萬餘日軍,對冀中進行「十面出擊」、「鐵壁合圍」大「掃蕩」,妄圖消滅抗日軍民的主力和領導機關。

呂正操將軍曾這樣描繪宋莊戰鬥:

宋莊位於深澤縣東北15裡,約有400戶人家,每座院落都有土坯牆圍著,並有地道相通,極利於進行村落戰。1942年6月9日凌晨,冀中軍區二十二團兩個連、警備旅一個連和藁無、晉深的兩個遊擊大隊進駐設伏。

7點多鐘,在30餘名騎兵引導下,一支300多人的日軍大搖大擺向宋莊走來。距陣地30米時,二十二團團長左葉下令射擊,敵軍官應聲落馬,騎兵也無一生還。事後得知,擊斃的軍官,是敵人真渤特區新任司令官坂本旅團長。

敵援火速從無極、安平、饒陽趕來,分東、北、西三面包圍宋莊,最多時有2500多人,在數十門火炮、幾十個擲彈筒和百餘挺輕重機槍的掩護下圍了過來。

抗日軍民利用地道,嚴守三不打命令,即敵人不到50米以內不打,不是成群敵人不打手榴彈,不發動集團衝鋒不打機槍,充分發揮近戰和地上地下立體工事的威力,打得敵人鬼哭狼嚎、屍橫遍野,不少敵人紛紛把子彈埋在土裡,以免再次衝鋒。

6月10日凌晨4時,抗日軍民將傷員在地道裡隱蔽好後,分兩路輕鬆突圍。

是役,打退敵人近40次進攻,打死打傷日偽軍1200餘人,我軍僅陣亡32人,傷41人,消耗手榴彈2130顆,步槍子彈1000餘發。

馬堡日軍一個中隊攻打宋莊後,僅剩28人,中隊長因恐懼自殺,7名士兵相繼效仿。那些參加過南洋作戰的士兵嘆息:從來沒有打過這樣苦的仗,一個村莊的爭奪戰,「皇軍」竟損失了這麼多人,真不值得。

冉莊附近的日軍經過多次失敗後哀嘆:寧繞黑風口,不在冉莊走。

1992年,日本一家電視臺來拍攝冉莊地道戰紀念館和遺址。電視臺一位負責人說:「我們要研究中國人創造的地道戰奇蹟,並讓日本人永遠記住這段軍國主義擴張的歷史。」

總結了地道戰經驗的楊成武將軍,把這一戰術用到了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共挖了長達1250公裡的坑道和6240公裡的各種塹壕、交通壕,在陣地戰中殲敵53.32萬人,接近五次戰役中總殲敵數的3倍。

——摘編自《改變歷史的那一刻》 賈永 李雪紅主編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

來源:文匯網

相關焦點

  • 舊瓶裝新酒,《奇襲地道戰》場面升級,日軍將領是「一隻耳」
    60、70、80後的朋友們,一定都對《地道戰》這部電影很有印象吧!影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民兵利用巧妙的地道,與日軍周旋、並贏得勝利的故事。因為是翻拍,所以故事的框架大同小異,都是在一個有頭腦的愛國人士領導下,中國群眾展開的地道戰。
  • 中國抗日戰爭最後一戰 芷江之戰日軍軍官指揮不動士兵
    ,中國軍隊參戰士兵約為20萬人,日軍只有7萬人。由於就在機場附近作戰,美軍基本一起飛就能將大量的炸彈仍在日軍頭上,令日軍徹底嘗到了失去空中控制權的滋味,日本士兵東躲西藏之際,中國軍隊發起主動攻勢,用迫擊炮和輕重機槍,如暴風驟雨一般向日軍陣地發起猛攻,日軍的第五十八旅陷入重圍,拼死突圍,等殺出缺口時,發現中隊長以下軍官已經全部陣亡,而士兵大多死傷。
  • 成吉思汗有一方法,讓士兵行軍從不挨餓,日軍效仿,卻餓死5萬人
    現在我們生活好起來了,真餓肚子的情況並不多,可回想以前,生產力落後,還老鬧饑荒,甚至打仗的軍隊都會餓肚子,那肯定得輸,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有個妙招,從不讓部下餓肚子打仗,橫掃敵手,惹來日軍效仿,究竟是什麼呢?
  • 日軍精銳133聯隊對衡陽張家山第1次進攻:被殺得屁滾尿流
    在日軍炮火和重機槍攻擊時,國軍第1營官兵並沒有還擊,因為這只會遭到更精確猛烈的襲擊。見國軍沒有還手,指揮官大須賀貢大尉竟然認為敵人已經潰逃,下令第4中隊在右、第3中隊在左進行追擊。參戰的日軍也是精銳部隊。日軍老兵回憶:第3中隊和4中隊兵力雖不多,但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兵。聯隊長對他們非常信任,認為一定會取得成功。
  • 血戰衝繩島 日軍強迫衝繩居民自殺之謎
    1945年3月,54.5萬美軍攻打堅守衝繩島的日軍,這是二戰中最後一次大型戰役,持續了3個月,共有20萬人喪生,包括約1.2萬名美軍官兵、9.4萬名日軍和9.4萬名衝繩平民。在此次戰役中遇難的日本平民,多數人是被日軍屠殺或強迫自殺,而不是死於美軍的炮火之下。分發手榴彈鼓勵居民自殺1945年3月,美軍開始攻打衝繩島。
  • 槍殺割喉手無寸鐵平民,曝光後多名士兵相繼自殺,澳洲士兵的醜聞...
    2001年「911」事件後,  美國和美國盟國接連派出精英部隊前往阿富汗,對付國際恐怖組織塔利班、蓋達組織,  澳洲有超過2萬6千名士兵參與其中,在阿富汗長呆了12年。  這份絕密文件顯示,在2007年至2013年的6年間,有至少19名澳洲士兵在23樁單獨案件中造成了39位阿富汗平民、農夫或囚犯的死亡,  儘管調查文件中的案件細節因為涉密被抹去, 但這不妨礙當年可怖的情景在人們的腦海中還原
  • 日本人漫畫中的地道戰
    之前還有一則相關新聞。1945年1月,美軍觀察員杜倫上尉來到冀中軍區。隨後,日軍得到情報,便懸賞捉拿杜倫。在原日軍第63師團機槍射手齋藤邦雄的回憶作品《陸軍步兵漫話物語》中,地道戰的相關情節也被真實記錄了下來。地道戰被稱為「鼴鼠打法」,讓日軍一籌莫展,吃了不少苦頭!
  • 地道戰,究竟是怎麼打的?
    想想,地道戰既有魔幻的色彩,又來源於真實故事,烘託人民群眾智慧,比手撕鬼子之類的橋段高明多了。1939年,隨著武漢、廣州相繼失守,日軍開始將重心放在鞏固其控制區域上,冀中作為日軍眼皮底下的敵對地區,首當其衝受到日軍連續攻擊。
  • 《奇襲 地道戰》本應重現戰爭經典,卻在悲壯之餘淪為二流動作片
    男主被山底村民兵救下後就可以開始甄別了,場面可以不講理一點,因為主持甄別的人是楊大春,那個在片中顯得「莽莽」的民兵隊長。在甄別中,日軍再次偷襲山底村(可使用第一場戲,口琴長亭外)由於地道的缺陷,日軍發現了甄別的地道口,男主拿起犧牲民兵的武器和楊大春一起對抗日軍,縣大隊政委帶人趕到,擊退日軍,並證明了男主的身份,這場戲結束。
  • 二戰時期日軍最恐懼的武器,中招秒變黑炭
    二戰期間,要說最日軍造成傷害最大的武器莫過於原子彈了,兩顆原子彈直接讓日軍放棄了抵抗。在戰場上另一種武器讓日軍也尤為恐懼——火焰噴射器。
  • 二戰最滑頭的日軍士兵,8次參加自殺式攻擊,每次都能保住一命
    導語:二戰最滑頭的日軍士兵,8次參加自殺式攻擊,每次都能保住一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受到武士道精神的制約以及軍國主義的洗腦,日軍士兵們完全不怕死,經常採取最為極端的作戰方式,比如最為著名的「玉碎衝鋒」,用以命換命的方式重創敵人
  • 強勢甩鍋,21天9名澳大利亞士兵自殺,事件背後真相撲朔迷離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1月23日電《每日郵報》消息,關於澳大利亞在阿富汗犯下戰爭罪公布背景下,在過去的21天內已經有9名澳大利亞士兵選擇自殺。回顧澳大利亞軍隊近年來發生的事件,從來沒有出現士兵自殺現象,然而在戰爭罪背景下僅僅公開調查21天便有9名澳大利亞士兵選擇自殺,而這9名士兵無一例外都是接受過調查後才出現的自殺現象,說到這相信很多人和筆者一樣感覺事出蹊蹺,多名士兵集體自殺絕對沒有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
  • 冀中人民對日軍展開地雷戰和地道戰
    講述人:蘇東方 1941年6月3日,這一天,冀中人民對日軍展開了地道戰和地雷戰
  • 《奇襲地道戰》一定滿足你
    最近正在優酷熱映的《奇襲地道戰》同樣是一部題材新穎的戰爭片,同時也是「錦繡合制計劃」的優秀作品之一,該片的品質與水準實際上絕對不輸同類型的眾多院線大片,豆瓣現有成績7.2,開分7.0就已經是對《奇襲地道戰》之不俗實力的最好證明。
  • 瓜島地獄——「餓」島嶼餓死上萬日軍
    1942年8月7日,美軍陸戰一師夜襲瓜島,一舉拿下日軍正在修建的機場,日軍逃入叢林,堅持作戰,等待外援。瓜島退守叢林的日軍給日本統戰部發去告急電報:「敵軍銳不可當,我軍誓死堅守陣地,願武運長久。」8月9日,日本海軍三川軍一中將率多艘戰艦,趁夜逼近瓜島,同盟軍艦隊遭遇,隨即率先發起了狂風般的炮擊,傾刻間,澳大利亞巡洋艦「坎培拉」號、美國巡洋艦「文森斯」號相繼沉沒,一千多名盟軍官兵戰死。日軍士氣大振,但他們忘記了,他們本來第一任務是要襲擊美軍運輸艦隊的,當他們慶祝勝利的時候,美軍的運輸艦隊,已平安地將大量物資運送上島,美軍士氣大振,而島上的日軍,還處於飢餓之中。
  • 最早抗日老電影《地道戰》:主演飾演如來佛祖與佟湘玉父親佟老爹
    電影《地道戰》劇照在戰鬥中,地道很快發揮了威力,蠡縣的各抗日村鎮挖起了網絡地道電影《地道戰》劇照1941年春天,蠡縣辛橋據點有30多名日偽軍出動「五一大掃蕩,一陣猛打,包括一名日軍小隊長在內敵人幾乎全部被殲滅。
  • 二戰時,日軍八九式擲彈筒威力究竟怎麼樣?
    李三萬 摘要:二戰時,擲彈筒是日軍步兵單位廣泛裝備的面殺傷武器,主要用於填補手榴彈和步兵炮之間的火力空白。是日軍步兵最重要的隨伴支援火力,八九式擲彈筒是最主要的型號,那麼八九式擲彈筒威力究竟怎樣?
  • 瓜島戰役中,日軍一直在補給食物,為什麼大部分士兵卻餓死了
    1942年8月7日,美軍悄然登陸瓜島。在此之前,日軍情報部門沒有截獲任何有關美軍奪取瓜島的行動,因此島上的日軍幾乎毫無防備。嚴格來說,島上的日軍甚至不能稱之為軍隊。除了一群搞基建的工兵,剩下的就是一些沒有戰鬥力的朝鮮勞工。一看到美軍大軍壓境,這群烏合之眾就放棄了抵抗的打算,紛紛逃進了叢林。截至日落時分,美軍1萬1千部隊,已經全部順利登島。
  • 血戰大湖,日軍為何不敵華僑裝備團?日軍少尉:他們戰鬥意志頑強
    華僑裝備團滿編近3000人,戰鬥意志堅,士兵文化水平高,戰鬥力很強。戰鬥開始後,裝備團首先在滌頭頂將日軍一個中隊擊敗,鬼子殘兵奔突到大湖一帶與從大小北嶺竄來的日軍主力匯合,企圖整頓隊伍後再次發起進攻。師長李良榮命令裝備團副團長郭志雄立刻帶領部隊翻越觀音坐朝山和雙髻山的山頂(海拔1171米)對日軍發起奇襲。
  • 美軍基地30多名士兵相繼死去!傘兵屍體被發現,原來失蹤後遭斬首
    美軍基地30多名士兵相繼死去!傘兵屍體被發現,原來失蹤後遭斬首據美國《陸軍時報》報導,美國這段時間以來遭遇了非常多的事情,先是由於疫情的緣故,導致很多美國士兵感染上新冠病毒。可見美國政府根本就不太在意美軍士兵的生命安危,只是把他們當做工具來利用而已。據悉,近日美國陸軍的一處重要基地發生了美軍士兵死亡的事件,兩名美軍的屍體在這個基地當中被發現,美軍基地發生士兵死亡的事件已經不是一次兩次,在今年也同樣出現過。一個傘兵遭到斬首,這是一起謀殺案,過去了已經有半年多,可是失蹤後是如何被斬首的情況到現在還沒有調查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