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衝繩島 日軍強迫衝繩居民自殺之謎

2021-01-07 環球軍事

日前,日本決定恢復歷史教科書中有關日軍強迫二戰衝繩居民集體自殺的表述,從而挫敗了一些日本右翼民族主義分子企圖掩飾二戰末期強迫本國衝繩平民自殺的做法。1945年3月,54.5萬美軍攻打堅守衝繩島的日軍,這是二戰中最後一次大型戰役,持續了3個月,共有20萬人喪生,包括約1.2萬名美軍官兵、9.4萬名日軍和9.4萬名衝繩平民。在此次戰役中遇難的日本平民,多數人是被日軍屠殺或強迫自殺,而不是死於美軍的炮火之下。

分發手榴彈鼓勵居民自殺

1945年3月,美軍開始攻打衝繩島。殘忍的日軍為了強化居民的反抗意志,在戰役開始前就對衝繩居民進行了充分的極端思想宣傳。遍布全島的日軍及其輔助力量,上至日軍司令官,下至每一個士兵,對衝繩居民描繪了這樣一個場景:美軍是禽獸不如、奸淫擄掠的兇殘侵略者,對待被俘虜的日本軍民,他們更是非常殘暴;年輕貌美的女子會慘遭強暴然後被殺害,其他人則會被集體屠殺。甚至還有軍人栩栩如生地講述被佔領島嶼的居民被屠殺時,是被集體捆綁,慘遭坦克碾壓而死的。

一時間,與其被殘殺,不如選擇自殺而玉碎的輿論瀰漫衝繩島。為了讓衝繩的百姓更迅速地解決自己,日軍將當時極度短缺的手榴彈分發給當地居民,鼓動他們寧可自殺也不可被美軍俘虜。不少人還收到了兩枚手榴彈,按照軍隊的解釋,是為了讓他們將第一枚扔向敵人,然後用第二枚自殺。用手榴彈來自殺在二戰後期的日本軍人中是比較常見的行為,但是如此來教唆平民百姓為日本軍國主義殉葬,的確慘無人道。

瘋狂屠殺衝繩當地人

隨著日軍節節敗退,衝繩淪陷的命運已經註定,日軍開始逼迫不願自殺的衝繩居民為天皇「獻身」。據衝繩人戰後統計,衝繩慶留間島的一個小村子130名居民中,有45人被逼迫自殺。僅在由21個小島組成的座間味村,就有大約1200人喪生,其中402人被日軍強迫實行集體自殺。衝繩地區的慶良間列島上,居民大規模自殺現象比其他地方更為普遍和嚴重。

除了強迫居民集體自殺外,日軍還瘋狂屠殺了很多衝繩人。在戰役後期,彈盡糧絕、傷亡慘重的日軍只能依靠殘存的工事負隅頑抗,甚至總司令牛島也只能把司令部設在懸崖邊的山洞裡。

絕望的日軍不僅出現了偷竊為婦女和兒童準備的糧食的不齒行為,還出現了霸佔衝繩居民藏身的山洞,強迫居 民出去自殺,或者乾脆殺死他們的殘暴行徑。日軍甚至開始出現對百姓的大屠殺,日軍司令部就曾以涉嫌間諜為由殺害了上千名衝繩百姓,原因僅僅是因為這些人只說本地方言,來自其他地方的日本人聽不懂。

無法散去的陰霾

衝繩戰役持續了3個月,總數約45萬的衝繩居民死亡9.4萬人。據戰後統計,在此次戰役中遇難的衝繩居民,多數人並非死於美軍槍炮之下,而是被日軍強迫自殺或者被日軍殺害的。這段沉痛的歷史成了衝繩人心裡無法散去的陰霾。在衝繩縣博物館內,至今仍有一件雕塑作品形象地描繪當年日軍士兵惡狠狠地用刺刀逼著7個衝繩人自殺的情形。雕塑上面還刻著「日本士兵屠殺平民,強迫他們殺死對方,然後自殺」的字樣。

相關焦點

  • 1945年日軍衝繩屠殺,15萬衝繩平民被日軍逼迫致死
    1995年衝繩政府在摩文仁立碑,該地是衝繩島東南部最後的戰場。紀念館列出了所有在戰鬥中死亡的已知外國和日本軍人及平民名字。截至2008年6月為止,它共列出了240734人的名字。當時琉球人口不過50萬,死亡率如此之高,絕不僅僅是因為戰場槍炮無眼,事實上琉球人的死亡,很大程度上是日本軍隊的暴行!
  • 新民晚報數字報-血戰衝繩:美軍的「破門之役」(下)
    美國人為了制止日軍的自殺攻擊行為,在衝繩島設置了16個雷達驅逐艦、警戒哨,專門對付低空入侵的日機。他們還研製了一種「將『鼠群』搗死在它們『老巢』裡」的方法: 出動大批艦載機,連續轟炸日機場,爭取斬草除根,在日機起飛前將其徹底摧毀,使許多自殺飛機還沒來得及起飛便被摧毀在自己的窩巢裡。日本方面由於飛機和飛行員的損失得不到補充,能夠出動的飛機越來越少,「菊水作戰」才告結束。
  • 看二戰衝繩,日軍殺了多少琉球「同胞」
    2016年美國電影《血戰鋼鋸嶺》講述的美軍士兵拒絕帶武器殺人,在衝繩戰役中僅憑雙手救下75位士兵的故事,電影較真實的反映了衝繩戰役的慘烈。電影的主題是美軍,自然不會涉及衝繩平民。如果回到歷史中,看衝繩平民的遭遇,甚至會讓人覺得,衝繩可能還是被美國人統治好些。
  • 血戰衝繩島,盟軍打開進攻日本本土門戶
    1945年3月26日,位於日本和馬裡亞納群島之間的硫磺島被美軍攻佔,衝繩島成了掩護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南部屏障。衝繩島戰役(代號「冰山行動」),是盟軍為進攻日本本土所實施的「破門之戰」,被邱吉爾稱為「戰爭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一、預先壓制性轟炸,日軍失去衝繩島海空權。
  • 【鏟史官】從血戰鋼鋸嶺說衝繩戰役(1)——背景介紹
    另外,衝繩是日本在太平洋上最後一道防線,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本土(關於日本吞併琉球(也就是衝繩)的事情,我們後面再說),這就關乎了日本命和臉了,日軍大本營為此制定了保衛衝繩島的「天」號作戰計劃。1938年參加武漢會戰,今村支隊攻克田家鎮後,牛島滿指揮所部快速穿插,與日軍第二軍會合,截斷了第五戰區數十萬軍隊的退路,雖然由於兵力不足,未能達成殲滅戰,可是卻俘獲了第五戰區唯一的一個重炮旅,致使本來就缺少重武器的中國軍隊更是無力反攻。          他是舊日本帝國最後一個陸軍大將,不過這個大將的軍銜是在衝繩被攻陷他剖腹自殺之後追授的。
  • 《血戰鋼鋸嶺》中的日軍第62師團竟是組建於中國太原炮樓守備隊
    2016年12月8日,一部由梅爾·吉勃遜導演的二戰電影《血戰鋼鋸嶺》在中國上映,引發了人們對太平洋戰爭衝繩島戰役中這場「鋼鋸嶺」(日軍稱前田高地)戰鬥的濃厚興趣。而高地上的那支野蠻兇悍的日軍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無論是在艦炮、航彈的地毯式轟炸下成體系的頑強防禦,還是利用坑道反擊時兇狠的白刃衝鋒,亦或是最後口喊「萬歲」瘋狂持手雷與美軍同歸於盡,都比較真實地還原了瘋狂到歇斯底裡的日軍形象。 歷史上,防禦鋼鋸嶺的這支日軍是日本陸軍序列中的第62師團,這支部隊除了與美軍在衝繩交鋒外,同樣曾經在中國戰場上與國軍和八路軍血戰。
  • 新民晚報數字報-血戰衝繩:美軍的「破門之役」(中)
    8時,美陸戰第6師、第11師、步兵第7師、第96師在衝繩島西海岸從北到南約9公裡地段登陸。4路大軍各自分為8個登陸波,列成方陣,浩浩蕩蕩地向白沙灘頭壓上去。8時32分傳來「第一波已經搶灘」的報告。10時,傳來嘉手納機場和讀谷機場已落入美軍之手的捷報。這樣的登錄過程簡直像是和平時期的一次演習,登陸的美軍士兵都不約而同地問:「日軍在哪裡?」
  • 看完牛逼的《血戰鋼鋸嶺》,感受一下真實的衝繩島歷史照片
    《血戰鋼鋸嶺》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戴斯蒙德·道斯因為自己的信仰,堅決不碰任何武器,入伍後受盡戰友嘲笑與調侃,最終卻在極其慘烈的衝繩島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名戰友,成為了美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開過一槍而獲得榮譽勳章的軍人
  • 衝繩島戰役丨鋼鐵暴風中的殘酷數字
    (衝繩島上戰後一瞥)神風特攻隊是在二戰末期日軍中途島海戰失敗之後,為了對抗美國海軍強大的優勢,利用日本「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實施自殺式襲擊的特別攻擊隊。在歷時三個月的衝繩島戰役中,日軍一共出動了1900架神風特攻隊自殺飛機,擊沉數十艘盟軍艦艇,導致超過5000名水手陣亡。
  • 衝繩島戰役
    同時,數萬名當地平民喪生、受傷或被迫自殺。而在衝繩的戰鬥結束數星期後,美軍得以使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及長崎,最後導致日本投降。戰爭背景日軍決心集中使用海空力量,摧毀美太平洋艦隊主力於衝繩島附近海域;以陸軍部隊堅守衝繩島,爭取時間,加強本土防禦準備。
  • 《微感悟14》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不過我想,即便看過電影及所有相關的文章和評論,對於普通人來說,要理解戰爭的殘酷之處還是隔了一層。假如你在部隊待過,挖過坑道和戰壕,見過被打成篩子的人形靶,或者躲在炮車的正後方聽到振聾發聵的爆裂聲,也許會有更切身的體會。《血戰鋼鋸嶺》的故事背景是1945年的衝繩島戰役。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最後一戰,也是日軍宣布投降前的最後一場戰役。
  • 小編今日終於知道為什麼《血戰鋼鋸嶺》中日軍不割斷美軍的繩梯了
    事實上,看完《血戰鋼鋸嶺》,許多人都有這個疑惑,費那麼大勁來回拼殺,日軍既然一開始佔據主動,割斷美軍攀登繩豈不乾脆?要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日軍也是有苦說不出,不得已而為之!電影劇照其實,電影「血戰鋼鋸嶺」實際上是以衝繩戰役為背景拍攝的。
  • 血戰衝繩,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1945年3月27日,美國第77師登陸日本衝繩島附近的慶良間島。1945年4月14日,美國第6海軍陸戰隊人員在日本衝繩島雅乘機場附近觀察日軍炮兵陣地。1945年4月19日,日本衝繩島被擊毀的美軍車輛。1945年4月16日日本衝繩島被神風特攻自殺飛機襲擊的弗萊徹級驅逐艦。
  • 同樣抗日:為什麼別人《血戰鋼鋸嶺》;我們卻「手撕鬼子」?
    同《拯救大兵瑞恩》一樣講情懷的好萊塢戰爭片《血戰鋼鋸嶺》在內地上映5天後開始逆襲,終於超過日本唯美小清新的動畫片《你的名字》。《血戰鋼鋸嶺》血肉橫飛、殘酷而真實,帶來人性內省的震撼,讓我們反省「手撕鬼子」國產抗日神劇的巨大差距。
  • 同樣抗日:為什麼別人《血戰鋼鋸嶺》,我們卻「手撕鬼子」?
  • 血戰82天的衝繩島戰役有多殘酷?美軍8萬人傷亡,2萬人精神失常
    衝繩島上有一種特別的建築,就是圓形的家墓,用堅固的石料建成,在島上隨處可見,日軍稍加改裝,就成為堅固的防禦工事,在後來的戰鬥中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困難。衝繩島因其在日本本土防禦中的重要的戰略位置,被譽為日本的「國門」。
  • 衝繩戰役——日本小男孩的「肉彈」攻擊
    1945年初,蘇軍逼近德國柏林,美軍逼近日本本土,在日本「國門」衝繩,一場「破門之戰」即將打響。3月中旬,衝繩外海聚集了1500多艘美軍艦艇,四十五萬美軍士兵。而防守衝繩的,是日軍第32軍,僅有五萬兩千人,加上徵召的衝繩平民,人數不足十萬,指揮官是第32軍司令官——牛島滿。
  • 被《血戰鋼鋸嶺》刷屏了?影片背後的真相更震撼!
    我們沒法回到血肉橫飛的戰場,卻能夠從銀幕上看到儘可能真實的歷史,在震撼之餘感嘆和平的珍貴。所以叔覺得,優秀的戰爭片都是反戰的。今天,《血戰鋼鋸嶺》正式上映。鑑於敘事需要,《血戰鋼鋸嶺》中對之前的這段歷史做了忽略,其實在加入到衝繩島戰役之前他就已經和戰友打成一片了。這時的他還拒絕摘掉頭盔上和袖子上的紅十字標誌,儘管這會引來日本狙擊手的注意。
  • 二戰傳奇拉菲號驅逐艦,遭到22架日本自殺機圍攻,血戰後成功返航
    這場戲的高潮就在45年的衝繩之戰中的日軍「菊水特攻」中,而我們的故事也從這裡開始。傳奇的開始在經歷過1944年塞班、硫磺以及菲律賓之戰後,美國太平洋艦隊已經把對手日本聯合艦隊打回了本土。美軍計劃著要佔領日本全境,為此他們必須拿下日本的南大門——衝繩。不甘心失敗的日本人為了挽回敗局,開始了二次大戰乃至於整個人類戰爭史上最為瘋狂的作戰計劃和行動——神風特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