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春光乍洩》讓我看一次嘆息一次

2021-02-21 時尚先生


我沒有趕上哥哥最紅的88、89年,

在哥哥95年復出後,

我對哥哥的印象也是一些電影作品,

直到他03年去世我對他的印象也只是為什麼我老姐床上的海報人變黑白了。

我說不上是哥哥的愛心飯,但是我真的有一遍一遍認真刷《春光乍洩》,我記住了他的一舉一動還有亮亮的眼睛,還有一次次的嘆息。



初次看《春光》的時候,我還不懂什麼是同志、什麼是有苦難說,只是知道長得好看的人就該在一起。


然而,到頭來,一個獨自去看了瀑布,一個希望從頭來過。


唉,為什麼美好的感情總要慘澹收場。



再次看的時候已經處於青春的瘙癢期了,身邊的花邊新聞總是誰誰家的父母和哪個阿姨多說了幾句話。那個時候的我媽還很喜歡看正室鬥小三的國產家庭倫理劇,在這種經典三觀的影響下,我格外關注小張。


小張的出現在黎耀輝與何寶榮疲憊的戀情裡,在黎耀輝照顧了何寶榮那麼久卻從未享受過被照顧的感覺的時候,小張給了黎溫暖。我自私的認為小張能讓黎耀輝戒掉何寶榮。但小張由此至終,只是一個增加片長的超級配角而已。


小張之於黎耀輝,或許就是,警察之於蘇麗珍,在某段時期出現並包裹後者的傷口,然後戲份殆盡功成身退識趣退隱下落不明。

小張取代不了他心裡的何寶榮,就像警察取代不了她心裡的那個流氓阿飛。即使黎耀輝說,這個夏天過得很快。


我有個朋友後來和我說:小張可以算是何寶榮走之後的黎一個精神寄託。一起喝酒抽菸講理想回憶過去。但並不是愛情。小張自己都說了:「你是我在阿根廷唯一的朋友。」

黎耀祥那麼關注小張,或許他覺得小張像何寶榮,尤其是穿上何寶榮的黃皮衣的時候。


唉,兜兜轉轉還是難忘初心。也挺嘆息小張的,是手握錄音機週遊世界的流浪少年,卻被劇情強硬安排,闖入他和他支離破碎的地圖,然後抽身離開,卻要背負他和他分離的理由。


我身邊的人開始戀愛了,單身汪會說:那麼作肯定分的快。我很費解既然相愛了幹嘛還不能忍忍了。直到我又擼了一次《春光》

何榮寶太過於薄涼。

他花光了黎耀祥所有的積蓄,劈腿濫交不安分。


他心安理得的花著戀人辛苦掙來的錢,抽菸喝酒看戲賭博。

他嬌嗔著推醒高燒的戀人,靠在他滾燙的胸膛上:起來做飯啦,我兩天沒有吃飯了。好餓。」





總感覺他對黎耀祥的愛就像瞌睡對於枕頭,就連他經典的臺詞「不如我們重新來過」都透著濃濃的混蛋味。我現在都不能確定他到底多愛黎耀祥,但是能肯定他更愛遊戲更愛自己。


唉,雖然愛上了沒有心不會愛的浪子,再濃烈的愛總也會輸給了涼透了的現實和無盡的等待。


我挺願意進度條卡在那個小公寓的廚房,兩人緊緊相擁,沉默的跳一曲探戈。


可能相愛相殺只是童話,現實總是人走茶涼,還不甘心續杯。


到了一定的年紀也看多了分分合合,竟然喜歡起了這個結局。

黎耀祥路過了小張的家,其實是一件很諷刺的事。一隻無腳的小鳥,一直在尋找一個落腳的地方,於是離家越來越遠,可愛上這隻小鳥的人,卻驀然發現,家就在這裡,這裡便是落腳的地方,你所做的不是尋找,而是旅行。


何寶榮回到了曾經的那個小屋,修好了小燈,擦乾淨了積塵的地板,擺好了他買來的香菸,卻再也等不回記憶裡的那個人。他擁緊了黎耀輝的被子,歇斯底裡,哭的像個孩子。他一直以為可以回去的地方終於分崩離析,再也回不去了.


黎耀祥走了九十九步卻沒等來何寶榮的一步。或許吧,刮獎的時候看到謝字就該扔垃圾桶裡。

這個結局真好啊,何寶榮沒有找到黎耀輝,有的時候只有分開了才知道世界居然這麼大,只有分開了才知道曾經那麼好。


唉,講了這麼個五味雜陳的故事,片子的英文名字非要叫個《happy together》。


反正我是不知道哪裡happy 哪裡together了,只是看到了黎耀輝和何寶榮再也「無法由頭來過」的那生生不息的怨念。

我覺得這個片子神奇就神奇在有三條互斥的道路:何寶榮失去愛侶後悔莫及,黎耀輝終於明白了只有回歸才是自己找回自己的唯一出口,但是兩個人最終情緣已盡,只留下遺憾和痛苦,各奔前程。而小張雖然歷經漂泊,但始終知道有一個溫暖的家在迎接自己,所以從容上路。




說不好誰比誰的結局更難過或者更圓滿。只是每到了一個時間點在翻看這部電影時,它不再單單是一部同志電影,你會不自覺的代入一個人物,感受他的或喜或悲、愛在心口難開。甭管你同步到了誰體會到了啥,差不多都會合上電腦:哎呦,我擦。






相關焦點

  • 春光乍洩
    如果一輩子只看一部王家衛的電影,那必定是今天要介紹的這部 ———
  • 致《春光乍洩》上映20周年:我已將所有春光,乍洩給你看
    看死君:1997年,王家衛憑藉《春光乍洩》獲得第五十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時隔20年,今年第54屆金馬獎的宣傳海報是《春光乍洩》,海報還原了張國榮、梁朝偉二人站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天台上的經典場景金馬獎的這個舉動無疑也是非常的窩心。除了用海報致敬,今年的金馬影展上還將舉辦《春光乍洩》的 20 周年特別展映。
  • 為什麼過了20多年,我們還是會被《春光乍洩》的經典感動?
    這算是我初次看《春光乍洩》,而看完後確信不會僅此一次。我對王家衛並無偏好,縱使看了《阿飛正傳》後也沒有。王家衛的電影,在《春光乍洩》之前,我只看過《重慶森林》片。當初看完《重慶森林》時,沒能提起興致去看他其他作品,卻在繼本片之後,才開始有了要把別部片也找出來看的念頭。
  • 又是一年春光乍洩,可惜再無他的身影
    ——改編自波德萊爾《人工的樂園》最近又中毒般的一遍又一遍看《春光乍洩》,原因你們都知道。電影《春光乍洩》劇照我忍不住想,為什麼這種自帶昏黃光線的電影畫面這麼迷人?電影《春光乍洩》海報空間、場景被杜可風碎片似的光 、陰影、顏色及影像的顆粒分切開來,失去了應有的完整性。一遍又一遍,我越來越覺得,哥哥當年所在之地與現實中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似乎不再是同一個城市。
  • 電影《春光乍洩》賞析
    視頻故事是由黎耀輝(梁朝偉)與何寶榮(張國榮)是一對同性戀人,為了有新的開始,他們懷著美麗的夢想(去看南美洲大瀑布)離開香港來到阿根廷,卻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迷了路。黎耀輝想安下心來過日子,無奈何寶榮於夜夜笙歌中放縱著自己的生命,以期找尋更多的刺激,只當黎耀輝是他受傷後的港灣,兩人分歧 、爭吵越來越多,心的距離越來越遠。
  • 《春光乍洩》20周年,黎耀輝還記不記得何寶榮?
    而今20年過去,金馬影展組委會為了致敬《春光乍洩》,以電影劇照為元素,設計了本次影展的視覺海報。海報分為兩款,第一款被稱為「影痴版」。將電影中的瀑布畫面投映於萬千的布幕上。而另一款被稱為「粉絲版」,張國榮、梁朝偉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天台上,留下迷人的身影。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這一款,因為電影留給我最深的印象便是這一幕。看到海報的粉絲,無不大呼想要收藏。
  • 《春光乍洩》攝影師 李志超的四篇文章
    春光乍「攝」     《花樣年華》的上映,令我想起幾年前替王家衛的《春光乍洩》做造型及拍硬照的經驗。一般影片的劇照、人物造型照、幕前幕後花絮、海報拍攝等,多全由硬照攝影師一手包辦,而這正是吸引觀眾入場的關鍵。
  • 春光乍洩影評 — 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1997年,王家衛憑藉此片榮獲第5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1997年杜可風憑藉此片榮獲第34屆臺灣金馬獎最佳攝影 它講的是黎耀輝(梁朝偉)與何寶榮(張國榮)是一對同性戀人,為了有新的開始,他們懷著美麗的夢想(去看南美洲大瀑布)離開香港來到阿根廷,卻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迷了路。
  • 從《春光乍洩》被刪減片段說起:要記得的永遠都會記得
    之前在微博看到一個朋友從國外買了電影《春光乍洩》的一個紀錄片,是電影的工作人員重返阿根廷現場拍的,其中就混合了許多《春光乍洩》裡被刪減的片段,比如關淑怡飾演的女主角,比如黎耀輝的二次自殺。在電影《春光乍洩》裡有句臺詞說,在寂寞的時候,人人都一樣。我偏愛王家衛電影的原因就是他能把這種寂寞讓人看著感同身受。
  • 張國榮梁朝偉的《春光乍洩》,飽受爭議後成經典,導演道出實情
    1997年,張國榮和梁朝偉兩人共同出演了電影《春光乍洩》。當時很多人都很意外張國榮會出演這樣的一個角色,畢竟這種角色對於演員來說不僅有挑戰性,而且引起的爭議性也是很大的。以致於張國榮拍完戲回到香港之時,一直直呼自己很累,整個人就像蛻了一次皮一樣。後來,王家衛回憶的時候,才表示,其實張國榮之所以會那麼累,主要是因為他拍戲的時候中毒了。《春光乍洩》有一些戲是在阿根廷拍攝的。
  • 觀影學影 | 《春光乍洩》
    觀影學影系列:是在觀賞電影的同時多一個維度,小編帶你從攝影角度簡單剖析下這部電影先淺談《春光乍洩》這部電影,最近漸迷張國榮,又去重看他的電影。多年前看《春光乍洩》,只喜歡杜可風攝影中的光影美和王家衛迷亂而透著自由和真誠的電影風格,對黎耀輝與何寶榮的悲歡離合併無感觸。
  • 《春光乍洩》給你答案
    《春光乍洩》是王家衛導演的一部同志電影,由張國榮、梁朝偉等人主演。該片講述一對同性戀人在異國他鄉懷著共同的期許去看南美洲大瀑布,然而卻又避免不了情侶之間的爭吵,黎耀輝想要安定,而何寶榮卻追求刺激,新鮮,只當黎耀輝是他最後的港灣,然而隨著一次次的爭吵,何寶榮一次次的離開,二人心的距離也越來越遠,黎耀輝明白他們再也回不到從前了,於是下定決心離開了何寶榮,而當何寶榮意識到黎耀輝真的離開了自己之後
  • 《春光乍洩》:肉體凡胎擔得幾次重來
    ——達威尼亞《我喜歡的人是紅色的》影片簡介:《春光乍洩》是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梁朝偉主演,於1997年在中國香港上映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一對同性情侶為了找尋新的開始而離開香港前往阿根廷,因迷路而留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之後兩人因無法調和的矛盾最終徹底分手的故事。
  • 《春光乍洩》的何寶榮,如今想當導演
    無論是鍾意於王家衛的文藝片,還是只是梁朝偉 、張國榮的影迷,《春光乍洩》這部電影,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部難得替代的心頭好。張國榮曾經不止一次表達了對這部電影的喜愛,也曾表示《霸王別姬》重新再來我可以拍的更好些,但《春光乍洩》卻已經去了盡處。
  • ​當黃耀明遇上王家衛的《春光乍洩》
    像黃耀明 的歌遇到 王家衛 的《春光乍洩》黃耀明《春光乍洩》 王家衛 的《春光乍洩》有一個橋段:黎耀輝 和 何寶榮 在廚房間相擁,靜靜感受著情人散發的氣息,空氣中有愛和欲的味道。 如此一些生活的細節溫暖著 黎耀輝 這樣一顆並非擅長表達的心,於是在後來兩人分開時,黎耀輝 會這樣說:「很多事情我都沒有告訴何寶榮,我並不希望他趕快好起來,他受傷的那段日子,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
  • 《春光乍洩》:流浪的人,如何從頭再來?
    1997年,王家衛以《春光乍洩》一舉獲得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成為華人電影導演獲此殊榮的第一人。《春光乍洩》也因為其特殊的題材——同性戀和特別的時代背景——97回歸在即,成為研究者們研究的一個重點。有人說,到了王家衛的《春光乍洩》「同志電影有了兩大突破:一是用如此直白的表達方式展現同志之間生理上的欲望,二是用『戀人』這種異性間慣用的名稱對同志之間關係進行重新的定位,並不吝嗇的表現出他們給予彼此的真摯感情。」
  • 有人批評《春光乍洩》?但說得我服氣
    雖然這種聯盟有著許多好處(例如杜可風那種狂野、即興的風格),但我也開始懷疑,它們是否導致了某種創作上的僵局。杜可風公開了他在拍攝《春光乍洩》期間的日記,該日記的摘錄發表在了1997年5月的《視與聽》上,這一選段反覆地暗示著這種可能性。
  • 巨幕影院看《春光乍洩》,張國榮的的魅力被放大到極致
    春光乍洩》,表現力太過震撼,沒親眼見過的影迷難以想像,張國榮極具魅力的臉被放大多少倍,表現力和感染力就放大多少倍.這部片就不需要我多說了,大家自有理解,但有一樣大家應該是相同的,就是每個影迷基本上都是懷著朝聖的心態來看的,每一幀都想好好回味,我相信在往後的某天,你或許會想起那個在巨幕中與《春光乍洩》相遇的那個午後。
  • 《春光乍洩》的同性之愛,沒有你的世界,我的日子變成了黑白色
    如果不是因為這兩人合作的因素,我想我看不進去《春光乍洩》。作為一部敏感題材的影片,他的成功不僅有演員的付出和王家衛本人的構思,更多的是緣於電影本身的開放觀念和包容態度。「黎耀輝,不如我們從頭來過。」《春光乍洩》究竟好在哪?不是王家衛多麼大膽地拍攝了同性之愛,而是他在光影之間讓我們看到了寬容,看到了任何一個群體在遇見愛情時最好的模樣。
  • 《春光乍洩》裡的張國榮與影帝失之交臂,評委會給的理由讓人氣憤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春光乍洩》入圍香港金像獎1997年最佳影片,在介紹影片時,主持人以極為誇張的表情調侃道:「男人和男人的愛情」「噁心」「變態」,還做出嘔吐狀,引得臺下觀眾大笑。當年的臺灣金馬獎上,張國榮以《春光乍洩》入圍最佳男演員獎。主持再一次調侃性別,秦漢說:「那種男人愛男人的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