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歲一元復始,迎新春萬象更新。值此新春佳節之際,嘉興日報全媒體人文副刊部策劃「聽見年味」欄目,以音頻、圖文等形式捕捉關於年味的美好記憶。
「聽見年味」,可以是闔家團圓的歡聲笑語,也可以是煎炒烹炸的「廚房交響樂」,還可以是喜慶熱鬧的城市風景……在年味與鄉愁交織的聲線中,在團聚與暢敘的氛圍中,我們共同感受年味的溫馨,留住心底的暖意。
第二期,讓我們一起聆聽嘉善籍青年曲藝家張艾嘉的「迎春戲曲」,一起重溫童年時代每年為新春增光添彩的熱鬧戲曲。
原地過年心連心
填詞、整理 嚴旻操
演唱 張艾嘉 陸禕楊
春風拂面暖人心,
過年不忘抗疫情。
原地過年來打卡,
留「浙」過年也歡欣。
時代使命勇擔當,
網絡互聯你我一片情。
無論是,友情親情和愛情,
隔不斷,原地過年心連心。
新春佳節總是熱鬧歡騰的,聽戲和看戲是多年來的重要年味之一。今年春節,因為抗疫,一些大型的演出活動都取消了,但是在「就地過年」的號召下,文藝工作者仍然大有可為,我們推出了很多線上的文藝表演。
我前兩天就錄製了三段視頻,一段是《原地過年心連心》的越劇,是送給留在浙滬過春節的「原年人」的;一段是送給留在浙江和嘉興過春節的越劇《「浙」裡過年》,還有一段是《留浙過年》的宣卷。
這些視頻在上海、浙江的一些文藝平臺推送後,還被「學習強國」採用發布,起到了較好的宣傳和引導作用,我想,這也是我作為一個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
這次春節期間,在嘉善的網絡春晚上也有我的一個宣卷和一個說唱表演;我參與創作和主演的原創實驗越劇《綠袍情》,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四,都會在嘉善電視臺善文化頻道和影視娛樂頻道的黃金時間,連續播放四天。
大年初六,我還將根據單位的安排,去上海天蟾逸夫舞臺做主持人,參與對留滬工作人員的慰問演出。
張艾嘉在《綠袍情》裡扮演汪貴
說唱《天凝明天更加美》(創作於2020年)
作詞:陳志平
演唱:張艾嘉
作曲:朱澤鈺
MiDi製作錄音:王炳福
合唱:錢世穎 張亦斐
天凝好,天凝美,
人人都把天凝贊。
悠久歷史七千年,
風物名人史冊載。
近代史,百年來,
英雄輩出一代代。
人傑地靈數天凝,
新時代再添新光彩。
火車要靠車頭帶,
心齊才能移泰山。
黨員幹部衝頭陣,
緊跟群眾有幾萬。
送瘟神,戰新冠,
橫掃陰霾驅魔鬼。
戰天鬥地求發展,
天大困難腳下踩。
「十三·五」期間變化大,
「天洪楊」攜手齊發威。
三年環境大整治,
藍天綠水人人愛
街道整潔道路寬暢,
門牌整齊更規範。
到夜裡 河邊紅燈 亮起來
熱熱鬧鬧活龍活現像外灘。
再看農業新園區,
現代化的氣息撲面來。
「浙糧大米」天凝產,
老遠就能夠 聞的到 噴香噴香的大米飯
光吃飯 「勿來三」
再嘗嘗楊廟土特產
雪裡蕻菜大頭菜,
鮮得眉毛落下來。
洪家灘 葡萄甜如蜜,
吃在嘴裡,落在胃裡,甜在心裡
名氣響是響的來,暢銷大上海。
洪家灘葡萄暢銷大上海。
傳統產業轉型謀蝶變,
騰「籠」換「鳥」步子快。
產品注重高精尖,
遠銷歐亞和北美。
講質量,重信譽,
誠信經營第一關。
美麗園區 美麗鄉村 美麗城鎮 美麗天凝
美麗天凝 美麗城鎮 美麗鄉村 美麗園區
青年曲藝家 張艾嘉
張艾嘉:上海越劇藝術傳習所(上海越劇院)青年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工老生,師從著名越劇演員張國華、史濟華、袁東、張承好、胡國美、蔡燕等。浙江省曲藝家協會會員、浙江省青年文學藝術聯合會會員、嘉興市戲劇家協會理事,曾服役於上海公安武警邊防部隊。
傳承劇目:越劇《花中君子》、《李娃傳·責子》、《陸文龍·王佐說書》、《打金枝》、《孫安動本·修本》等;原創劇目:實驗戲·曲《綠袍情》、越劇《通達天下》、《仲夏夜之夢》、嘉善宣卷《良心桃》、《尋碑》、相聲《水庫衛士》等。
獲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全國曲藝大賽新人獎提名;
獲第三十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藝術表演獎新人配角獎;
獲第二屆浙江曲藝獎新人獎;
獲第七屆浙江民間文藝「映山紅獎」優秀民間文藝表演獎;
獲第六屆浙江省曲藝新作會演表演金獎等。
監製:鄧鈺路
文字記者:沈愛君
音頻提供:張艾嘉
欄目漫畫:李澤峰
題圖設計:孫歡濤
微信主編:周偉達
微信製作:沈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