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年味 | 聽青年曲藝家張艾嘉唱迎春戲曲

2021-02-22 江南周末

辭舊歲一元復始,迎新春萬象更新。值此新春佳節之際,嘉興日報全媒體人文副刊部策劃「聽見年味」欄目,以音頻、圖文等形式捕捉關於年味的美好記憶。

「聽見年味」,可以是闔家團圓的歡聲笑語,也可以是煎炒烹炸的「廚房交響樂」,還可以是喜慶熱鬧的城市風景……在年味與鄉愁交織的聲線中,在團聚與暢敘的氛圍中,我們共同感受年味的溫馨,留住心底的暖意。

第二期,讓我們一起聆聽嘉善籍青年曲藝家張艾嘉的「迎春戲曲」,一起重溫童年時代每年為新春增光添彩的熱鬧戲曲。

原地過年心連心

 

填詞、整理   嚴旻操

演唱 張艾嘉 陸禕楊

春風拂面暖人心,

過年不忘抗疫情。

原地過年來打卡,

留「浙」過年也歡欣。

時代使命勇擔當,

網絡互聯你我一片情。

無論是,友情親情和愛情,

隔不斷,原地過年心連心。

新春佳節總是熱鬧歡騰的,聽戲和看戲是多年來的重要年味之一。今年春節,因為抗疫,一些大型的演出活動都取消了,但是在「就地過年」的號召下,文藝工作者仍然大有可為,我們推出了很多線上的文藝表演。

我前兩天就錄製了三段視頻,一段是《原地過年心連心》的越劇,是送給留在浙滬過春節的「原年人」的;一段是送給留在浙江和嘉興過春節的越劇《「浙」裡過年》,還有一段是《留浙過年》的宣卷。

這些視頻在上海、浙江的一些文藝平臺推送後,還被「學習強國」採用發布,起到了較好的宣傳和引導作用,我想,這也是我作為一個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

這次春節期間,在嘉善的網絡春晚上也有我的一個宣卷和一個說唱表演;我參與創作和主演的原創實驗越劇《綠袍情》,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四,都會在嘉善電視臺善文化頻道和影視娛樂頻道的黃金時間,連續播放四天。

大年初六,我還將根據單位的安排,去上海天蟾逸夫舞臺做主持人,參與對留滬工作人員的慰問演出。

張艾嘉在《綠袍情》裡扮演汪貴

說唱《天凝明天更加美》(創作於2020年)

 

作詞:陳志平

演唱:張艾嘉

作曲:朱澤鈺

MiDi製作錄音:王炳福

合唱:錢世穎 張亦斐

 

天凝好,天凝美,

人人都把天凝贊。            

悠久歷史七千年,

風物名人史冊載。

近代史,百年來,

英雄輩出一代代。

人傑地靈數天凝,

新時代再添新光彩。

 

火車要靠車頭帶,

心齊才能移泰山。

黨員幹部衝頭陣,

緊跟群眾有幾萬。

送瘟神,戰新冠,

橫掃陰霾驅魔鬼。

戰天鬥地求發展,

天大困難腳下踩。

 

「十三·五」期間變化大,

「天洪楊」攜手齊發威。

三年環境大整治,

藍天綠水人人愛

街道整潔道路寬暢,

門牌整齊更規範。

到夜裡 河邊紅燈 亮起來

熱熱鬧鬧活龍活現像外灘。

再看農業新園區,

現代化的氣息撲面來。

「浙糧大米」天凝產,

老遠就能夠 聞的到 噴香噴香的大米飯

光吃飯 「勿來三」

再嘗嘗楊廟土特產

雪裡蕻菜大頭菜,

鮮得眉毛落下來。

洪家灘 葡萄甜如蜜,

吃在嘴裡,落在胃裡,甜在心裡

名氣響是響的來,暢銷大上海。

洪家灘葡萄暢銷大上海。

 

傳統產業轉型謀蝶變,

騰「籠」換「鳥」步子快。

產品注重高精尖,

遠銷歐亞和北美。

講質量,重信譽,

誠信經營第一關。

美麗園區 美麗鄉村 美麗城鎮 美麗天凝

美麗天凝 美麗城鎮 美麗鄉村 美麗園區

青年曲藝家 張艾嘉

張艾嘉:上海越劇藝術傳習所(上海越劇院)青年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工老生,師從著名越劇演員張國華、史濟華、袁東、張承好、胡國美、蔡燕等。浙江省曲藝家協會會員、浙江省青年文學藝術聯合會會員、嘉興市戲劇家協會理事,曾服役於上海公安武警邊防部隊。

 

傳承劇目:越劇《花中君子》、《李娃傳·責子》、《陸文龍·王佐說書》、《打金枝》、《孫安動本·修本》等;原創劇目:實驗戲·曲《綠袍情》、越劇《通達天下》、《仲夏夜之夢》、嘉善宣卷《良心桃》、《尋碑》、相聲《水庫衛士》等。

 

獲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全國曲藝大賽新人獎提名;

獲第三十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藝術表演獎新人配角獎;

獲第二屆浙江曲藝獎新人獎;

獲第七屆浙江民間文藝「映山紅獎」優秀民間文藝表演獎;

獲第六屆浙江省曲藝新作會演表演金獎等。

監製:鄧鈺路

文字記者:沈愛君
音頻提供:張艾嘉
欄目漫畫:李澤峰
題圖設計:孫歡濤

微信主編:周偉達

微信製作:沈愛君

相關焦點

  • 【佳音頻傳】第四屆湖南省曲藝大賽謝佳卿喜獲金獎!演唱湘東說唱《紅色搖籃唱輝煌》(江暉作曲、廖建中作詞)
    2016年在株洲市教育局的推動下,由株洲市文化藝術創作中心副主任江暉作曲、特邀青年詞作家廖建中作詞、株洲籍青年歌唱家謝佳卿演唱、株洲市八中伴舞的湘東說唱《紅色搖籃唱輝煌》在株洲市二中體育館首演。為了積極備賽謝佳卿特地通過好友聯繫到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的青年鼓曲表演藝術家陳娜娜老師學習曲藝演唱和表演技藝❤  舞 臺 綻 放  ❤
  • 濟南 | 少兒曲藝傳承紀錄片《泉脈 • 尋聲》
    他們先後參加中國曲藝家協會主辦的全國少兒曲藝展演、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曲藝名家展演、中國首屆相聲小品大賽、「用山東快書講好中國故事」全國山東快書展演、山東省文化廳」百姓大舞臺「演出;先後錄製中央電視臺戲曲春晚、中央電視臺
  • 聽!「不老女神」張艾嘉再次唱起《愛的代價》……
    張艾嘉和林奕華共同主持了名為「看電影,女人和時代的微妙博弈」的論壇1953年出生的張艾嘉也不得不感概自己有些「生不逢時」——在其年輕時,華人世界似乎很難接納她這種類型的「美人」。然而歲月雖已荏苒,但張艾嘉的臉上倒是留下了一種成熟的美。
  • 「拼命三郎」黃士元:農民出身、小學文化,卻成了國家一級編劇、湖南首個全國有突出貢獻曲藝家
    常德人不擔心你聽不懂方言,他們很有自信地對外地人說,常德話最好懂,小戲小曲裡唱出來你都能聽明白六七分。所言不虛。對常德的第一印象,在黃士元的常德絲弦《親親常德待客來》中得到了印證:詩的牆,畫的海,詩牆畫壁照亮了沅水兩岸花紅柳綠風光帶。
  • 綜藝《德雲鬥笑社》,欒雲平自小,就欣賞戲曲和曲藝
    聽了多年德雲社的相聲,借著這個節目,把對鬥笑社參演的雲鶴九霄弟子們的認識和看法,準備逐個地談一談,一家之言,僅供笑觀!時斷時續,原諒則個!2005年郭德綱走紅,第二年回天津舉辦盛大拜師儀式,與高峰等4人同拜入金文聲西河門下,另外兩人是郭拉過來打醬油的于謙和李菁。郭德綱當年走紅後對楊志剛和金文聲的不同表現,就是要表明自己恩怨分明的為人做事立場!有人批評老郭一身江湖氣,這點還真沒有錯。高峰入德雲社,一直潛心研究練習相聲。
  • 遲重瑞贊張雲雷唱《鎖麟囊》青年一輩第一人,真的如此嗎?
    今日表演藝術家遲重瑞老師在社交平臺盛讚張雲雷所唱程派唱段《鎖麟囊》是青年一代第一人。能獲得戲曲世家出身的遲重瑞老師肯定,張雲雷和他的粉絲們感到十分榮幸。至於他的程派唱的好不好,還要各位去聽一聽,京劇對於張雲雷屬於玩票性質,屬於相聲裡的「學」,至於學的像不像,個人心裡都有桿秤。
  • 首屆臺灣戲曲藝術節3月開幕 傳統曲藝好戲連臺
    新華社臺北1月10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為期兩個月的首屆臺灣戲曲藝術節將於3月開始舉行。藝術節期間,京劇、豫劇、崑曲、歌仔戲、南管戲等傳統曲藝將輪番登場、好戲連臺。藝術節由臺灣戲曲中心主辦,展演的重要劇目包括以小說《狄公案》為文本的豫劇《武皇投簡》,南管戲《陳三五娘》,京劇《孝莊與多爾袞》,以及客家經典三腳採茶戲等。 為鼓勵曲藝創新,藝術節設立了「戲曲未來」單元,鼓勵表演劇團與藝術家們共同參與當代戲曲美學發展,演出形式創新的戲曲節目。 藝術節還將邀請海外戲曲團體參演。 據介紹,臺灣戲曲藝術節將成為臺灣戲曲中心每年春季的大型旗艦藝術活動。
  • 兗曲社,一聲醒目演繹兗州曲藝歷史!
    在過去38屆春晚中一共播出了169個小時,語言類67個小時,戲曲8小時17分鐘。曲藝相聲作為春晚的壓軸戲,從馬三立、馬季到如今的郭德綱、嶽雲鵬。也是大家最期待的節目。而在兗州,也有著一處和德雲社一般,滿懷夢想的——兗曲社。兗曲社是兗州本土的相聲曲藝園子,成立於2019年12月份。目前常駐演員12人,非本地演員4人。
  • 正在消失的四川曲藝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唱楊琴的德娃子(李德才),唱竹琴的賈瞎子(賈樹三),賣花生瓜子的司胖子。堪稱三絕!一個在省曲藝團工作的老師曾對我說:他剛到團裡上班,一日,在大廳裡聽李德才唱"活捉三郎"(閻惜姣冤魂活捉情夫張文遠在行路中一大段哀婉頑絕的唱腔)。僅僅一個叫板:「三郎!"悽涼哀怨!大熱天,令他頓生一身涼意,功力!絕對的功力!四川楊琴為川人公認的高雅藝術。
  • 兩岸曲藝歡樂匯十年:臺灣曲藝家籲「兩岸交流確有必要」
    兩岸曲藝歡樂匯十年:臺灣曲藝家籲「兩岸交流確有必要」 2020-11-26 22:08:56  11月25日晚間,第十屆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落幕。兩岸笑星「歡樂匯」十年,今年迎來一場特殊相聚——在「雲端」同臺共演。活動期間同時舉行研討論壇,臺灣曲藝家們在花蓮與現場嘉賓連線。  朱德剛在論壇致辭上回顧,他曾在2000年拜入天津相聲演員魏文亮門下,「深感兩岸相聲之各有特色」。
  • 長春戲劇、戲曲、曲藝、雜技藝術名人展拉開帷幕 長春冰雪閱讀季...
    長春戲劇、戲曲、曲藝、雜技藝術名人展拉開帷幕 長春冰雪閱讀季好戲連臺 作者:張爽    編輯:劉夢曉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 中國戲曲種類及其簡介 中國戲曲知識大全
    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劇、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粵劇、廬劇、徽劇、淮劇、滬劇、呂劇、湘劇、柳子戲、茂腔、淮海戲、錫劇、婺劇、秦腔、碗碗腔、關中道情、太谷秧歌、上黨梆子、雁劇、耍孩兒、蒲劇、隴劇、漢劇、楚劇、蘇劇、湖南花鼓戲、潮劇、藏戲、高甲戲、梨園戲、桂劇、彩調、儺戲、瓊劇、 北京曲劇、二人轉、二人臺、拉場戲、單出頭、河北梆子、漫瀚劇、河南墜子、河北梆子、
  • 張艾嘉創立果實文教基金會30年 助藝術青年成長
    中新社臺北12月30日電 (記者 張曉曦 劉舒凌)臺灣知名演員、導演張艾嘉於1988年創立的財團法人果實文教基金會,30日在臺北進行演出彩排並與媒體交流。張艾嘉出席活動並表示,希望年輕人早一點找到喜歡的生活,不要浪費時間和機會。當天,主題為《你好嗎?》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戲曲節目
    然而在十幾年前,甚至更遠的時間,我們聽戲、看戲則主要依賴於電臺、電視臺的那些戲曲節目。今天,小編忽然想起這樣一個話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戲曲節目,想和大家隨便聊聊。小編先拋磚引玉,說一說我當初喜歡的幾個節目。
  • 年味最濃!2020重慶迎春燈會全攻略
    長 壽重慶•長壽湖2020年迎春燈會● 地點:長壽湖西岸景區● 燈會門票:50元/人● 燈會時間:即日起—2月29日(每天18:00-21:00)●● 停車場:景區東停車場● 諮詢熱線:023-4036188812月19日晚重慶•長壽湖2020年迎春燈會正式迎客一場精妙絕倫的視覺盛宴讓人流連忘返
  • 郭德綱進軍曲藝,《德雲社》作為後盾,曲藝行業是否有新起色
    郭德綱這一次準備向曲藝這一方面發展,在國內每一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曲藝風格,就像京劇和崑曲一直都是非常有發展潛力的曲藝,可是在這麼多年的發展中,很多的年輕人已經沒有這方面的愛好,也讓國內的這些戲曲慢慢的不被大家所關注。
  • 「百名曲藝家講百個福建故事」在福州匯演
    呂明 攝中新網福州12月26日電 (林春茵)將樂南詞講述紅軍和老農「菜地銀元」的故事,南音說唱「將軍廟」的傳奇……福建省各地和北京的百餘名曲藝工作者曲藝家們12月25日雲聚福州,傾情獻藝,講述福建故事。當日晚間,「福建省文藝界踐行『四力』講好福建故事——百名曲藝家講百個福建故事」主題創演活動匯報演出在福建鳳凰劇院舉行。圖為快板書《燈》展演。
  • 《文化財富》「中原名家」系列之曲藝表演藝術家王全忠
    河南省曲藝家協會秘書長 魯銀海:王全忠老師,平易近人,對藝術精益求精,很嚴謹。所以不管是舞臺上啊、舞臺下啊,給人的感覺都是很好,很正派。 解說:王全忠,1937年出生於新鄉市,他與山東快書的緣分在幼時就結下了。
  • 中國年·秦腔味 | 唱念做打,華廈聽戲
    幽幽古戲臺,茶濃曲悠悠在春節這樣的隆重節日裡自然更少不了看戲從正月初六晚至初九華廈中央公園項目地大戲臺每天早中晚共十場戲曲演出表演藝術家們翩翩登場,表演惟妙惟肖,唱的精彩好聽。在眼神流轉間,步伐轉變中,袖子起落時,一念一唱,一顰一蹙,都清晰動人,活生生的呈現在面前,太震撼精彩了,讓戲迷連連叫好。 臺前是有板有眼,臺後是緊張籌備,戲迷們聽著過癮,藝術家們唱的淋漓。
  • 構想:建立閩臺早期的戲曲音樂有聲檔案(1905-1949)
    2000年臺灣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出版了一套《聽見臺灣歷史的聲音-1910-1945臺灣戲曲唱片原音重現》,內附有10張CD,翻錄了100張老唱片,其中有歌仔戲、南管[4]、客家戲曲以及京劇等等。2013年月16日,中國唱片總公司在國家大劇院舉辦「中國唱片藝術周」,首次開講聽「中國唱片史話」尋「老唱片」背後的故事等系列講座。2014年12月16、17日,中國戲曲學院圖書館及戲曲文獻研究所主辦的「聲影中的戲曲:京劇老唱片、老電影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