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旅遊,喜歡到一些古建築裡參觀遊覽,那麼就有很大概率會見到「藻井」,這是一種極為絢爛多姿的建築藝術,只要見到,就一定會對它印象深刻。簡單來講,藻井就是一種高級天花,是古代室內裝修的一種,不過規格較高,一般只用在皇宮、寺廟和佛壇等場所。
藻井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獨特的木雕裝飾,一般用木結構方式做出方形、圓形、八角形等形式,或將這幾種圖形疊加,由細密的鬥拱承託,以不同層次向裡凹進,最後進行花紋雕刻、彩畫等加工,呈現出繁複亮麗的效果。
藻井藝術是古建築中璀璨的一支,其結構形式、裝飾紋樣等在各個時代有不同的特點,從最常見的類型來講,在結構上,圓形、方形是最常見的。
圓形藻井
圓形很最經典,古代講究天圓地方,一幢建築,最高的是天花,它就像是一處小小天地裡的至高處,在這個地方修建出華麗的藻井,無疑也寄寓著古人對天體萬物的崇敬之情。
圓形藻井的造型可以做到精美至極,極具觀賞價值。如廊坊市隆福寺正覺殿明間藻井就是典型的方圓組合式的藻井,是我國現存的明代藻井中的精品。
此藻井現為國家一級文物,70年代遭遇地震後,被移到北京古建博物館內保存。整個藻井的結構為方井內含圓井,圓井內含方井。
裝飾極為繁複,但基本能看到規律,每層都雕刻著雲紋,雲紋託架上密密麻麻地用小型建築圍繞一圈。最底層承託著三十二座建築,第二第三層十六座,第四層有四座,建築形式不盡相同,有三開間重簷歇山頂的,也有重簷圓攢尖頂的亭子,都用遊廊連接起來,整體氣派輝煌。
人們在建築物內部,設計了這樣一處豐富多彩的小建築,仿佛是在屋內創造出了一個寰宇,裡面住著各路神靈,形成天宇神靈世界。
四方形藻井
四方形是藻井的最基本樣式之一,別以為這就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形狀,古人很會利用圖形的疊加來增加空間和形式的繁雜感,以來增加層次變化。
故宮裡的太和殿又叫金鑾殿,是明清帝王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其建築藝術已成了古代建築的典型。而在太和殿內寶座上方,就設計有四方形藻井。
從構造上來看,此藻井最大的外圍是一方行井,中間是利用四方形旋轉疊加形成的八角井,最裡一層則為圓井。
中間那層,用四邊形的疊加組合又創造出了三角形和菱形,大大增加了結構形式特色,使裝飾空間看起來更為豐富,且布置疏密有致,給人以規則、勻稱的秩序之美。
在裝飾上,其主調為金色,藻井四周全部貼上金碧輝煌的兩色金,穹窿圓頂內,盤踞著一條巨龍,這是清代皇室中常用到的物象裝飾,因而藻井也有龍井之稱。在這個藻井中,這條寶龍口銜寶珠向下,極具氣勢,製造精美華貴,一股威嚴的皇家天子氣質撲面而來。
螺旋形藻井
螺旋形藻井在視覺上更為複雜,它巧妙利用木結構相互交錯、套疊,將其按照一定的比例往內收縮,盤旋堆積,極富韻律美。這種結構形式就算不多做修飾,視覺上也相當驚豔。
廣東靈光寺傳有三絕,其中一絕便是螺旋形藻井。寺裡和尚介紹,這個藻井是用1000多塊長方木構成的,相互接口沒有用一枚釘子,結構巧妙奇特,俗稱為菠蘿頂,其頂為一八卦圖形。
當你進入寺廟,在大雄寶殿裡莊嚴的佛祖面前虔誠禱告時,不要忘了抬頭看一看,也許就會有驚豔的發現。
寶相花紋
藻井歷史悠久,早在漢代墓室頂上就有發現,除有趣的結構形式外,其圖案和色彩更是豐富精彩,或色彩穩重,或輝煌華麗,令人嘆絕。
中國各地都能在古建築中發現藻井的身影,但在藻井圈子裡,敦煌莫高窟也是個不容忽視的存在,這裡的藻井多達四百餘頂,繪製精緻且繁複多彩,是敦煌圖案中的精華。
佛教在中國流行後,寶相花紋也隨之盛行,這是一種以某種花卉為主體,中間鑲嵌著其它花葉的圖案,花紋或簡或繁,既聖潔又端莊,有著獨特的藝術特色,敦煌石窟的藻井中有著大量的寶相花紋運用。
敦煌藻井寶相花紋的圖案原型主要以蓮花紋為主,「飛天蓮花」是藻井中的一種主要紋飾,延續了千餘年之久。
如敦煌中的401窟藻井,中間即為8瓣雙重層大蓮花,蓮花周圍方井內環繞著伎樂天、異禽圖案。邊框又繪有孔雀聯珠紋、鱗片紋、忍冬紋、蓮花童子等。顏色鮮豔卻低調,圖案眾多而不顯雜亂,視覺上規整又對稱。
403 窟中,則以纏枝蓮花紋為主,中間繪上8瓣大蓮花,裝飾有忍冬蓮荷紋、白色聯珠紋、方格紋、鱗片紋等,將這些圖案紋飾規整排列,再添上飛天人物形象,整個藻井看起來便愈加生動有趣、華麗多姿。
敦煌窟內的藻井,大量運用到了與佛教淵源深厚的蓮花紋,在此基礎上,又有石榴花紋、牡丹花紋、忍冬紋等,也都是常見的紋飾,將這些多元的植物紋飾融合,更增添了寶相花紋的祥和美好之意。
由於藻井使用者非富即貴,運用的場所都不是尋常地方,因此在建造上都追求宏偉莊嚴,也講究細節,越精雕細刻越好,圖案紋樣豐富且有寓意,整體呈現出來的是一種氣派非凡、莊嚴隆重的感覺,它有著尊貴和等級之別。
古建築中的藻井是如此之美,它是古代能工巧匠們高超技藝的展現,也體現了古人對木質構件高超到極致的運用。而在文化內涵上,藻井既是對傳承幾千年的圖騰文化的追求,又是古人對建築審美的別致體現。如今再看這些古建築中的精品,總忍不住驚嘆古人的手藝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