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口下降,李光耀:只有這個辦法最有效,但是已經不可能了

2020-12-23 鶴吹牛

【鶴吹牛】社會發展到今天,人類社會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如資源問題、汙染問題、生物滅絕問題、科技瓶頸等,當然,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口問題。

人口問題可能對一些國家來說不是問題,比如人口不多不少的國家,但是對於很多發達國家或者非常落後的國家來說,人口問題似乎難易忽略。

落後的國家因為人口增長導致愈發貧困而陷入人口持續增長的擔憂之中,而更多的發達國家則因為人口難以增長,甚至是持續下降的窘境而感到憂心忡忡。

對於東南亞的發達小國新加坡來說,同樣面臨著人口增長的問題,這個問題在新加坡立國之初並不值得注意,但是今天已經成為了重頭戲。

新加坡這個國家很小,因為優越的地理位,抓住了上個世紀的航運業黃金時期,所以新加坡依靠馬六甲海峽而功成名就,新加坡成了遠東的明珠。

然而,如今的新加坡和很多發達國家一樣,生育率嚴重下降。根據2012年的統計來看,新加坡華族出生率為1.18,印度裔為1.14,而馬來族為1.69,這是此前的統計,如今這一結果更加嚴峻。

李光耀在當年就曾經說過,新加坡30到34歲年齡段,男性竟然有將近一半是單身的,而女性的這一比例也不低,達到了32%。

如果不引進外來人口的話,那麼,新加坡人的未來可能就像大熊貓一樣,但是李光耀表示,大熊貓還有著足夠的資源去保障,而新加坡人有什麼呢?

不過,很顯然,如果單純的引進人口的話,那麼也將面臨著一些其他的事情,如觀念問題、文化衝突問題等,這些都不好解決。

而在引進人數上也不好控制,如果引進的移民太多,很可能會反客為主,那麼新加坡也就不再是今天的新加坡了,所以,引進人口需要控制數量。

那麼,對於增加人口難道就只有一個引進人口的辦法了嗎?李光耀曾經犀利地指出,還有一種辦法,但是如今來看已經行不通了。

李光耀說,之所以女性不願意生孩子,根本原因就在於觀念的轉變,而觀念轉變的根源就在於教育。

女人接受教育之後,他們的觀念就會改變,有了平等的工作機會之後,他們就不會再把生孩之當成是家庭首要任務了。婦女將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利,去工作、旅遊。而經濟上的獨立,則為她們的這些追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李光耀說,我們不可能讓時光倒流,也就是說難以扭轉這種觀念,除非不讓婦女接受教育,但是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李光耀向來認為人口減少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女性觀念的轉變,在訪問日本的時候,李光耀也曾經這讓認為,所以他當時對日本高層回答的要「增加福利」來鼓勵生育而感到非常失望。

但是人口問題似乎是個無解的難題,如果真的是觀念導致的,那麼,按照今天的發展來看,幾乎是不可能再扭轉這個觀念了。李光耀說的是一個方法,但是它已經行不通了。

不讓女性接受教育,別說女性不同意,廣大的男性也不會同意的。

相關焦點

  • 新加坡7成人口是華人,李光耀為何不定漢語為國語,反而選擇英語!
    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在困境中,不思索解決眼前困難的方法,而是將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的話,那最後必然難以收穫成功。同樣,這個道理對於國家來講也一樣。 曾經的新加坡作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而存在的。
  • 新加坡7成人口是華人,李光耀為何不定漢語為國語,反而選擇英語
    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在困境中,不思索解決眼前困難的方法,而是將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的話,那最後必然難以收穫成功。同樣,這個道理對於國家來講也一樣。曾經的新加坡作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而存在的。剛剛邁入獨立的新加坡人口只有兩百萬左右,人均GDP只有450美元,而淡水資源也十分緊缺,甚至需要從國外進口來滿足人民的日常所需。
  • 李光耀的預言:歐元區解體,美國不再強大,不確定新加坡是否存在
    提起新加坡,人們都會想起李光耀。作為新加坡"國父"級別的人物,李光耀親手將新加坡打造成為亞洲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富國。 如果不及時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日本的發達國家地位終將不保。在如今的世界格局之下,不僅是日本,美國的地位也將受到嚴重影響。
  • 《李光耀觀天下》預言:歐元區解體,美國不再強大,日本走向平庸
    作為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曾在《李光耀觀天下》中預言道:「歐元區解體,美國不再強大,日本走向平庸,印度困難多」,巧的是,當今局勢真的像李光耀預測的那樣一步步推進。同時李光耀還對有著脫亞入歐夢想的日本也做出了預測,他認為日本會逐漸走向平庸。我們都知道日本起步晚,但發展快,由於其地理位置的原因,日本的經濟只能依靠貿易,並且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已不再只是趨勢,已成常態,老年人口增多,極大加重了青壯年的負擔,平均每三人就要贍養一位老人。
  • 新加坡,可能沒人再講中文了……
    有新加坡的電視媒體針對這個現象,去街上隨機採訪路人,去學校裡採訪孩子,得到的結果再次證明——新加坡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已經不愛講中文了。 在我們這個迅速發展的社會裡,如果還迷戀方言的『親切感』,那是很不明智的。假設我繼續以福建話保住我的政治資本,讓新加坡人到今天還說方言,新加坡今天將是一個怎樣的局面?我不敢想像」。 儘管政治家有著政治的考慮,但要老百姓接受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老一輩的華人還是只用方言,不願意去學類似普通話的華語。
  • 李光耀新書《李光耀觀天下》出版 稱讚習近平
    新加坡前總理、內閣資政李光耀的新書昨天在新加坡總統府舉行發表會在談論新加坡的唯一一章裡,李光耀談到對新加坡人口政策和政治的看法,新加坡生育率逐年下降,李光耀近年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憂心李光耀還分析人民行動黨在2011年全國大選失利的原因、點評工人黨的阿裕尼集選區議員陳碩茂。李光耀在新書裡表示,可觀的嬰兒補貼並不會促使生育率激增。但他有意讓這場社會實驗持續至少一年,以證明新加坡的低生育率「完全不關乎生活費高昂或政府沒給家長足夠的政府援助等經濟或金融元素」。更主要的原因是,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已經改變。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我對日本的未來十分悲觀,日本註定走向平庸
    提起上個世紀亞洲政壇的風雲人物,新加坡第一任總理,對新加坡獨立和發展作出傑出貢獻,被新加坡國民尊為"國父"的李光耀自然榜上有名。 不僅因為沒有向日本士兵鞠躬而慘遭毒打,還親眼目睹了新加坡被日軍佔領時的血腥屠戮,差點同很多華人一樣死在日軍的屠刀之下,這讓李光耀對於日本的情感底色有了仇恨的陰影,掌權之後雖然迫於經濟發展需要和日本多有往來,但是個人對於日本的態度並不算親厚 而且為了早日實現新加坡的繁榮騰飛,引進更多優質人才,
  • 李光耀為何推廣華語?因為,用普通話對新加坡非常有利
    但後來,新加坡為提高在國際經貿中的競爭力,大力推行英語教育,中文淪為小學和中學的一門單獨學科。李光耀當初把英語列為「第一語言」是出於文化和經濟上的考慮。因為新加坡只是一個國土面積只有719.1平方平方公裡的國家,而山西的省會太原的面積是6999平方公裡,新加坡只有太原的1/10左右。
  • 新加坡有超過7成的華人,為何李光耀說,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國語
    如果說這些還能接受,那麼下面肯定就接受不了了,這個時候的新加坡人均GDP竟然只有450美元,當時就連淡水資源就需要從國外進口,於是當時的飲用水也是一大頭疼的問題。李光耀在他的回憶錄中曾經寫道:當時我是絕望的,我甚至與不想去管這個爛攤子,我想過逃避,但是作為國家領導人我不能這麼做,即便有再多的困難,我也要去帶領我的國家走向繁榮!他還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想過他會在42歲的時候獨立負擔起新加坡的責任,去照顧兩百萬人的生計。
  • 1967年,李光耀:中國變得繁榮了,新加坡將有信心更加安全
    從一個不足2百萬人口,種族多元,資源匱乏,國土面積狹小的小島國到今天年人均GDP已達到了5萬美元,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發達國家,李光耀的實用主義理念起了決定性作用。這一理念完完全全的體現在了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和國家建設中。他清楚地看到,新加坡缺少成為一個穩定和繁榮國家的基本要素,新加坡沒有廣袤的國土和豐富的資源,也沒有數量巨大的勞動力無法吃到人口紅利。
  • 華語為何不能作為新加坡國語?李光耀:那會是個錯誤
    如今除了中國人之外,越來越多的種族開始接觸漢語,甚至還成為某些國家的通用語言,比方說新加坡。記得在百度上有這樣的一個詞條,」新加坡可以說中文嗎?"從這個詞條當中也能夠感受的到,新加坡居民對漢語的了解程度之高。其實在新加坡,有將近75%的人是華人,就連這個國家的開國首腦李光耀也是中國人。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3個預言,其中兩個正在實現,最後一個成未知
    前言:說到亞洲最傑出的政治人物,李光耀絕對可以算是其中之一,作為曾經新加坡的總理,李光耀合理利用新加坡的地域優勢,將新加坡發展成亞洲的四小龍之一。在退出政壇之後,憑藉自己學識和從政經驗,在自己的傳記《李光耀觀天下》提出了三個預言:歐元區解體,美國不再強大,以及不確定新加坡是否存在。
  • 【參閱】西方媒體為什麼不敢罵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
    昨晚,全世界都在注目新加坡。在1959年第一屆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大選前,面對仇視該黨的英文大報《海峽時報》,李光耀公開威脅說,如果贏下大選,「必會跟他們算這筆帳」,「《海峽時報》編輯部人員將會抱頭鼠竄,跑到吉隆坡去,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結果呢?30多年後,李光耀不無得意的回憶道,「我們在大選中告捷。《海峽》的東主和高級編輯一併遷移到吉隆坡」。
  • 書摘一葉丨一個普通新加坡人眼中的李光耀
    可能是歌手林俊傑或孫燕姿,可能是乾淨整潔的市容,也可能是口音怪怪的新加坡式英語和新加坡式華語,又或者是這裡的「嚴刑峻法」……鞭刑、罰款、禁售口香糖之類的……當然,少不了名字響噹噹的、我們所敬畏的李光耀先生。 李光耀是一個在新加坡政壇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到目前為止,他在國家建設以及對人民生活上的影響力無可比擬。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漢語絕不會成為官方語言,除非你們把我打倒!
    ——羅伯特·B·西奧迪尼 每個國家都有這個國家標誌性的人物,這個標誌性人物帶領著這個國家走向了一個新的臺階,同時也是諸多民眾敬仰的對象,李光耀就是一個人,他是新加坡的國父,同時也帶領了新加坡從一個貧困潦倒的國度帶走向了亞洲四小龍,同時他的名字在某一時期已經和新加坡畫上了等號。
  • 新加坡「1000萬人口規劃」,何罪之有?
    中新社·華輿訊 據時代財智報導新加坡大選結束剛好一周,規劃大師劉太格終於站出來,對曾被朝野炒得沸沸揚揚的「1000萬人口論」激濁揚清。今年82歲的劉太格是李光耀的生前摯友,也是「居者有其屋」理念的忠實推行者。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成長之路
    各個年齡段的李光耀。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7日報導,新加坡總理公署文告稱,建國總理李光耀的病情因感染而惡化。總理公署還稱,李光耀目前在接受抗生素治療,醫生正密切監控其病情。李光耀2月5日因嚴重肺炎進入新加坡中央醫院治療。上月底,官方稱李光耀的情況在好轉,但仍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是國家發展的掌舵人,帶領新加坡步步發展最終使得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新加坡民眾將其尊為「國父」。
  • 習近平馬英九將相會新加坡!李光耀預言可以成真嗎?
    新加坡前總理、有「新加坡國父」之稱的李光耀這要從1992年國家主席楊尚昆訪問新加坡說起。楊主席在與李光耀會談時說,海峽兩岸談政治問題,條件還不成熟,但是可以先談經濟。即使中國在第一輪打輸了,也會返回來打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不斷地打,直至勝利,這對美國來說不值得。臺灣方面即使現在還不明白,以後也會明白的。馬英九的口號「不統、不獨、不武」,即不實現統一,不搞獨立,不使用武力。這表明他已多半意識到這一點。關鍵的說法是不搞獨立,因為毫無疑問,臺灣一旦宣布「獨立」,中國就會以武力收復這個島嶼。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孫子竟和男友合法註冊同性結婚~
    李桓武南非領證李光耀的孫子李桓武竟然在非洲和男友登記結婚了!這個消息瞬間在全球炸開了鍋。而對於如果孫子是同性戀者,他有何感想,李光耀則回答「那就是人生。他們生來就有那種基因,有什麼辦法?」,並表示還是會愛他。
  • 雙面李光耀:是華人之光?還是中華文化「叛徒」?
    這位小國巨人,帶領新加坡邁入富國行列,也徹底將新加坡蕩出了中華文化圈。作為以華人為主的國家新加坡的絕對主宰者,他在國際上常常力挺中國,總讓國人心生的 「血濃於水」的好感;與此同時,他又不時宣揚「中國威脅論」,號召東南亞諸國警惕中國,也少不了被國人口誅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