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如今在國內的地位不用多說,非常受大家喜歡。只需要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就能看完一個相對完整的節目,不需要像追一整部電視劇那樣,花上很長的時間。而且綜藝劇情一般都很輕鬆,觀眾隨時可以進入狀態,而電影的話,一般需要從頭開始切入,綜藝更顯隨意性。
回顧過去20年,國內的綜藝節目形式,越來越豐富。雖然很多不乏借鑑國外的綜藝形式,但是也是引進國內以後,才讓他們真正的發揚光大。那麼這些年,國內的綜藝節目經過哪些更迭呢?
1、純娛樂搞笑類
早期的綜藝節目,形式很簡單。諸如《正大綜藝》,《快樂大本營》等等。那時候綜藝形式是比較單一的,請幾個明星玩點小遊戲,做點宣傳。氛圍輕輕鬆鬆,就可以讓觀眾樂呵,拿下收視率。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快樂大本營》,一路走到今天。97年開播以來,至今已經20多年。佔據了80,90後一代的青少年時光。一度是最火的綜藝節目。那個時代火到什麼程度?走在大街上哪裡是湖南衛視,而湖南衛視出了《還珠格格》,就是《快樂大本營》。不斷的重播重播再重播。
《快樂大本營》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為數不多的綜藝節目。最早何老師還不是男主持,也沒有現在的快樂家族,其自身經過不斷的發展創新,走過低谷和高峰。
現在的《快樂大本營》並不是不火,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綜藝節目也玩出了新花樣。觀眾的口味也特來越挑剔,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2、競技類
從湖南衛視04年創辦了第一屆的《超級女聲》開始,到05年,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這一屆為代表,一度成為最火最具話題性的綜藝節目。多少少男少女為了留住偶像,到處拉票。湖南衛視也為此賺得盆滿缽滿。
到現在,已經過去10多年,這類節目仍然在綜藝節目市場佔有一席之地。雖然《超級女生》、《快樂男生》已經不再舉辦。但是在此基礎上的變本,《中國好聲音》、《天籟之戰》、《明日之子》等仍在舉行。並且有著很高的收視率。
並且選秀類節目已經不再局限於音樂選秀了,有舞蹈類的,《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有說唱類的,《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還有相聲小品類的,《笑傲江湖》、《相聲有新人》等等。各種領域躁動不安,都想要秀一把,秀出自己的精彩。
還演化出了明星競技類節目。比如《歌手》、《演員的誕生》等等節目。都是屬於這一類節目中的創新拓展,剛出來的時候,無疑不是大火,牢牢佔據同期話題和收視率榜單的綜藝。
3、生活服務類
以《非誠勿擾》為代表,在2010年首次和觀眾見面。迅速也出現了一批類似的節目,《我們約會吧》,《男才女貌》,《中國式相親》等等。
剛開始的節目,沒有什麼設計感,參與的嘉賓也真的是普普通通的相親青年。給人感覺,真的是因為沒有認識到合適的另一半,所以來參加的一場相親會。但是沒想到這檔綜藝因為對市場的迎合度非常高,迅速受到了市場的認可。
慢慢的給人感覺變了味,每一個嘉賓經過精心的打扮和造型,還出現了模特,小演員這樣的職業來參加,這類人往往眼光很高,也給人一種作秀的感覺。不再是一場普通的相親節目。不過節目創辦至今,也在不斷的摸索和創新中,有著穩定的收視群體。
4、明星真人秀類
2013年湖南衛視引進了韓國的一檔親子娛樂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效果出奇的好。也讓明星爸爸林志穎、張亮等人重新火了一番,這種新穎的節目類型,迅速打開了國內明星參加真人秀綜藝節目的新篇章。
緊接著《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花兒與少年》等等一系列真人秀綜藝與雨後春筍般湧出。明星從中嘗到了甜頭,衛視從中獲得了高收視率,可謂雙贏。
隨著真人秀節目發展的熱火如荼,演化出了慢綜藝。
5、慢綜藝
嚴格說來,慢綜藝算不上一種新型的綜藝形式。她更像是一種全新的綜藝理念,她的出現,更多的是順應了當下的時代潮流。人們的生活節奏快,忙忙碌碌。去也想要在空餘時間靜下心來,好好體驗一下生活。去撿起身邊那些忽略掉的人,事和感動。
小編認為真正比較鍥各這個理念的慢綜藝諸如《嚮往的生活》、《中餐廳》、《親愛的客棧》,都有很好的立意。慢綜藝往往是一副種豆南山下的純真模樣,回到人與人最初的平淡,真實。讓人心生嚮往,在無法逃脫當下的生活方式時,給心靈一個短暫的緩衝。
喜歡小編的文章的話,別忘了點個讚!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