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 人間竟然還有這樣的組織!

2021-02-28 謝老師學友會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點擊標題下方「謝老師學友會」 即可關注
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號:power520999

一直以來就想寫一篇反映報導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的文章,雖然這些年來從多個方面斷斷續續的了解了佛教慈濟基金會所作的很多事情,但由於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一向非常的低調,能得到的資料也是少之又少,搜集整理了好幾天總算是找到了一些。就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總部——靜思堂.靜思精舍位於臺灣花蓮縣新城鄉康樂村,是佛教慈濟功德會所在地。

靜思精舍主要是作為女眾或常住眾修行之所,從1968年年至今約四十年餘間,因人數及功能的增加前前後後共增建了十一期的工程。慈濟之會眾稱靜思精舍為「心靈故鄉」。



『見證慈悲 深耕大愛』是慈濟永恆不變的追求和宗旨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

從一無所有,到修建了幾十座遍布全臺灣最現代化的醫院,佛教慈濟基金會詮釋了人間佛教的意義也為佛教在臺灣乃至全世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臺北分院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大林分院 「追隨良醫 守護生命的磐石」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新店分院

臺灣佛教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這是全臺灣無數所佛教中學中的一座所.

佛教慈濟育幼院的小朋友

在佛教慈濟醫院出生的寶寶和母親合影

佛教慈濟醫學院有著亞洲最大的骨髓庫,並免費在全世界陪送,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圖為該中心臍帶血庫代理主任楊國梁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介紹電子化血庫。

佛教慈濟骨髓庫救助大陸患者的骨髓

慈濟的志工繞道香港及時為西安陸軍醫院送來了救命的配型骨髓。

作為亞洲目前最大的骨髓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華人骨髓庫,臺灣花蓮市佛教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捐贈骨髓已超過八百五十例,其中向大陸捐贈三百一十八例為最多。

證嚴法師與佛教慈濟基金會部分志工歡聚一堂。

資深志工與讀者分享閱讀經驗以及他們在生活中踐行慈善理念的一則則小故事

大愛無國界---大愛臺主播陳竹琪師姐分享在大愛臺工作及與全球慈濟三合一志工互動的法喜。

大愛無國界---在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新澤西分會來自馬來西亞的郭濟航師兄分享了他十六年來的慈濟心路歷程,風趣的言談,讓此次的精進日充滿活力。

這是一幅慈濟引以為宗旨的佛陀濟難的原始佛教典故壁畫。

佛教慈濟基金會的志工與感染愛滋病的兒童——讓愛伴你最後一程

大愛無國界,佛教慈濟基金會在全球46個國家設立分會和聯絡處,修建醫院、學校,救助窮困,災後重建。


在佛教慈濟醫院都會看到的壁畫——佛陀濟難圖

正在忙碌的佛教慈濟基金會的志工,這些志工不求任何的報酬,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

年輕的志工向資深志工請教問題,相互交流。

佛教慈濟基金會下屬的醫院、學校、養老院、等所有部門的工作幾乎都是由這些不領薪酬的志工來完成的。

手語隊師姐們呈現千手世界與來賓分享佛教慈濟精神。

慈誠委員一日精進,莊嚴的繞佛誦經儀式讓師兄姐們沉澱了平日忙碌的心情。

臺中佛教慈濟醫院同仁聚集在大廳,雙手合十禮讚世尊,頌念佛經。

佛教慈濟技術學院畢業典禮

佛教慈濟基金會創始人證嚴法師親臨畢業典禮現場

證嚴法師為即將畢業走向社會的慈濟學子們開示

證嚴法師為畢業的學生們一個個授證戴帽

在佛教慈濟醫院,比丘、比丘尼、幼童和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看病治療都是免費的,無論得了怎樣的病,無論將要花費多大的代價。在慈濟醫院看病,絲毫不會有緊張感,醫院的布局設計非常人性化,慈濟的志工隨處可見。在這裡,患者可以享有五星級的服務,在看病的過程中也能深深體會到醫療人員的關愛與體貼。

醫院大門題字:人間菩薩如農夫,誠正信實如大地,智慧妙法如清水,廣邀善工勤耕耘。

在醫院門口有免費租借輪椅的服務,提供行動不便的患者使用,身穿志工服的志工,在患者還未進入醫院大門就開始服務了。

一層大廳,進入醫院大門,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壁畫,由馬賽克拼貼而成,壁畫的下方有木雕式的折頁,刻有文字,介紹醫院的概況。壁畫是臺灣的一位大學教授所繪,由醫院的志工們根據圖紙,將一片片馬賽克拚貼上去的。

大廳內有鋼琴表演、民樂表演、慈濟志工的演唱,給人們帶來溫馨和歡樂。也許在看病前,病人的痛苦就減輕一半了。

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

從一樓可以俯瞰地下一層的佛法宣導場所。這裡不但是醫院的佛教信眾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也是醫院開會或講授公共課程的地方。也常有一些公共衛生知識的講座,提供給民眾一些醫療方面的輔導。

大廳的兩側分別是批價交款櫃檯和領藥櫃檯。

身穿藍色制服和黃色背心的慈濟志工隨處可見。一樓大廳有服務臺,患者有任何問題都可在這裡尋求幫助。

除了欣賞音樂,還可以到書店看看。這裡不僅有書可以看,還有慈濟的健康食品和日用品,若有需要可以買點帶回去。

病患在看診時,只需在診室外坐等。診室外的牆壁上懸掛有顯示屏,上面會顯示目前看診的號碼。如果輪到某位患者看病,護士小姐會出來叫患者的號碼和姓名,同時屏幕上也會顯示出患者的號碼。在等待時,可以看看電視,可以欣賞牆壁上的繪畫作品,以及清爽美麗的花草,也可以量量血壓,和志工聊聊天。如果看診時間臨近中午時,志工還會為你端來可口的餅乾和茶水,關心體貼無微不至。

醫院的六層以上是住院區,每個樓層分三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護理站。普通病房是四人間或三人間,是免付費的。每個病房都有單獨的衛生間,24小時熱水,可以淋浴。如果想住單人間或豪華間,只需付差價即可。住院的費用也是在出院時才結算,包括診斷費、手術費在內,病人只要不出院,就無需交任何費用。在住院期間,志工們會來看望患者,和他們聊天,也會將可口的飯菜送到患者手中,這些無微不至的關懷是金錢所買不到的。

護理站

志工服務臺

佛教慈濟醫院有自己的餐廳,在地下一層,屬對外營業性質。雖然是素食,但美味可口,種類繁多,又非常衛生、健康。院內的醫生和患者大都在此用餐,也可買回去慢慢享用。

看完病後,走出大門,如果不趕時間,還可以在園中小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欣賞園中的美景。如果住在市區,也可搭乘醫院的免費專線車回家,順利舒適的看病歷程就這樣結束了。

『為佛教,為眾生』是證嚴法師帶領下的佛教慈濟基金會永不枯竭的動力和追求。四十幾年前,證嚴上人以「慈悲之光源於心,提燈照亮娑婆路」的弘願創建了佛教慈濟克難功德會,今天的慈濟已是根深葉茂,慈悲濟世的腳步踏遍了世界各地。

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的事跡,要是細細說來那真是說不完,也道不盡。這裡用圖片所呈現的只是九牛一毛而已,作為一名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佛弟子真是為慈濟而感到驕傲,感到光榮。

感恩您的支持與關注!歡迎廣泛轉發給您的親友!

擇善人而交,擇善書而讀

擇善樂而聽,擇善行而從

點擊標題下方「謝老師學友會」 即可關注

歡迎搜索微信號power520999

關注公益& 分享智慧 & 共享資源

相關焦點

  • 不可思議的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 人間竟然還有這樣的組織!47張圖帶你領略慈濟的偉大
    點擊題目下方漫漫說,免費關注頂尖好文來源波羅慧語一直以來就想寫一篇反映報導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的文章,雖然這些年來從多個方面斷斷續續的了解了佛教慈濟基金會所作的很多事情,但由於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一向非常的低調
  • 臺灣慈濟——人間的慈善奇蹟
    這個直接而尖銳的問題,給她極大的啟悟:若能集合眾人的善心與力量,濟貧救難不是難事。她心念一動,埋下了創立「慈濟功德會」的嫩芽。千裡之路 始於5毛錢於是一個濟世團體的雛形——佛教慈濟功德會,就在四位弟子和30位信徒的努力下組織起來了。
  • 臺灣有位僧人叫證嚴,有個組織叫慈濟功德會
    720元一個月就花掉了600元,只餘120元,基金轉眼不敷使用。為了增募救難基金,證嚴法師鋸了30個竹筒,交給30個家庭主婦,讓她們日發善心,每天存下5毛買菜錢。慈濟功德會的善名漸漸傳開,慕名行善的人越來越多,濟助的個案也越來越多。
  • 臺灣慈濟功德會的管理模式,值得學習!
    在臺灣,80%的個人捐助是 捐給慈濟功德會,年復一年,數以百萬計的臺灣男女老少自費加入慈濟會做志工、義工, 每年基金會的受捐款項高達50億新臺幣。這位證嚴法師既沒有就讀MBA,其善款也並非來自所謂的「吉物開光」、「功德香火」,沒有兼併、收購破產寺廟進行品牌運作, 慈濟何以會如此成功? 證嚴何以會被譽為「人間菩薩」、「全臺灣最美麗的人」?
  • 林曉君:慈濟組織管理特色 同心圓組織架構
    慈濟大學兼任人文處主任、助理教授林曉君(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李保華)編者按:2012年11月3日,第二屆慈濟論壇「佛教與慈善」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在為期兩天的慈濟論壇上,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18位專家學者、慈濟志工分別在四場報告會上作主題發言。
  • 慈濟是慈善組織,但未必是大陸需要的慈善組織
    (這個故事有兩個版本,在臺灣還引發官司,被稱為「一灘血」事件)證嚴因自己無力幫助而自責,但偶遇三位天主教修女。她們認為佛教與基督教雖然基本理念頗近,但佛教對社會缺乏具體貢獻,至少臺灣佛教界沒有作為。當年4月,證嚴在普明寺創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宗旨是救濟貧民與病人,改變臺灣東部地區醫療水平落後的狀況。竹筒收集的基金全部存入功德會名下,與生活費用分開。不久證嚴又創辦了內刊《慈濟月刊》,還發文希望蓋一座不需繳交保證金就能醫病的醫院。當時,臺灣東部像是被國民黨政權遺忘已久,尤其是有許多原住民近乎生活在現代社會之外,這成為當時臺灣社會的「原罪」。
  • 如何評價臺灣慈濟功德會(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二、為什麼說「慈濟功德會」是獨立組織呢?因為創始人證嚴上人,總共作了三件大事。第一,當然是創建「慈濟功德會」,這個組織,現在已是全世界最大的救難組織。第二,是她老人家修行的處所,我們都叫「精舍」。第三,是「人文志業中心」,也就是我合作的「大愛電視臺」。(旗下還有出版社一類)。
  • 大慈無悔-慈濟慈善志業
    攝影:慈濟基金會提供在最進步富裕的社會,也有暗角苦難的眾生,在匱乏年代裡的臺灣有偏僻貧窮的「後山」──花蓮。1966年,時值二十九歲的證嚴上人,秉承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於臺灣花蓮創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上人一生奉行「自力更生、不受供養」,初期與五位弟子,以縫製嬰兒鞋、從事農作等開展慈善工作,並啟發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從買菜錢裡省下五角錢投入竹筒,作為幫助孤老貧病者的救助金。以慈悲喜捨之心,起救苦救難之行,開啟了救貧、救苦、救急、救難的慈善工作。
  • 劉元春:慈濟的自我管理 以戒組織以愛管理
    上海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生導師劉元春(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李保華)編者按:2012年11月3日,第二屆慈濟論壇「佛教與慈善」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在為期兩天的慈濟論壇上,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18位專家學者、慈濟志工分別在四場報告會上作主題發言。上海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生導師劉元春發表了題為《佛教理念與慈濟人的「自我管理」》的演講,摘要如下:證嚴上人宣導慈濟人要「以戒組織,以愛管理」,從而實現「自我管理」的理念,既契合佛教本懷,也符合社會慈善的根本精神。
  • 【愛在人間】人間真的有菩薩——她,為救濟眾生而來
    不久,三位天主教修女來到她簡陋的淨舍傳教,臨走前提出了一個問題:「天主的博愛是為全人類,我們在社會上建教堂、蓋醫院、辦養老院,你們佛教有嗎?」  這個直接而尖銳的問題,給她極大的啟悟:若能集合眾人的善心與力量,濟貧救難不是難事。
  • 慈濟基金會簡介
  • 臺灣慈濟基金會在蘆山地震災區開展愛心捐贈活動
    臺灣慈濟基金會在蘆山地震災區開展愛心捐贈活動
  • 臺灣奇聞:佛教電視臺打造公益 不播商業廣告
    沒錯,臺灣的電視購物主持人都是「侯總」風格。第二類是娛樂節目。《康熙來了》算重口味嗎?其實跟大部分臺灣娛樂節目相比,它絕對屬於「小清新」。第三類就是我要提到的佛教弘法節目。  熟悉臺灣佛教的人想必知道臺灣4大道場:佛光山、慈濟、法鼓山、中臺山。佛光山的星雲法師,慈濟的證嚴法師,法鼓山的聖嚴法師和中臺山的惟覺老和尚都是全球知名的佛教領袖。
  • 臺灣慈濟的志工模式
    2016年4月30日下午,在臺灣佛教慈濟慈善基金會五十年慶祝活動儀式上,前臺灣領導人馬英九致辭中表示:「五十年來慈濟帶領著臺灣史上最有創意、最有遠見
  • 走進慈濟大愛臺:臺灣最專業的佛教電視媒體
    走進慈濟大愛臺:臺灣最專業的佛教電視媒體
  • 曲迦仁波切拜訪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2017年8月14日-15日,BIA菩薩在行動基金代表團在曲迦仁波切的帶領下來到了寶島臺灣,對臺灣最大的慈善組織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進行了友好訪問,並與基金會的創始人證嚴法師會面交流。51年前在證嚴法師的帶領下,有5位出家師父及30多位家庭主婦,以捐出每天買菜的5毛錢投入竹筒,窮人也能做慈善起步,每人每天多做一雙嬰兒鞋,以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創立慈濟,開始濟助貧困,拔苦予樂的工作。從偏遠的花蓮發展至全球五大洲,已有四十七個國家設有分支會或聯絡處,迄今援助超過七十一個國家和地區。
  • 慈濟環保幹事精進研習會 全球"高手"誓言守護地球
    慈濟基金會於2014年3月21日至23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辦全球「環保幹事精進研習會」志工分享環保經驗研習會現場佛教在線臺灣訊 「清淨在源頭,為後代留下乾淨的地球!」慈濟基金會於2014年3月21日至23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辦全球「環保幹事精進研習會」,來自各地784位環保幹事分享環保救地球的經驗,人人發願,返國後將帶動更多環保「高手」。慈濟基金會自1991年推動環保工作,目前全球已有6557個環保據點,每天近10萬名環保志工投入。
  • 延參有請第4期:走進慈濟大愛電視臺
    這一次,延參法師走進慈濟大愛電視臺,去看看他們如何做佛教傳播。大愛電視,是由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所經營的電視網,原名慈濟大愛電視臺,1998年1月1日開播,為慈濟基金會所屬的非營利事業。成立宗旨為透過電視傳播,淨化人心。大愛電視不播出商業廣告,其資金三分之一來自慈濟基金會環保志工從事資源回收所得、其他來自善心人士捐款。
  • 於淑敏 | 傾聽講述:在臺灣花蓮感受慈濟:左手是佛,右手是愛
    稱為「真正具有世界級水平的義工組織」。花蓮市圖書館當時花蓮很多人家溫飽都成問題,證嚴法師不忍看到眾生悲苦,1966年5月14日在臺灣花蓮的普明寺正式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克難,就是通過自力更生,不受供養,「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方式「
  • 臺灣燈會28年後首回原鄉雲林 慈濟燈展完美亮相
    ■ 點擊上方「中國佛教報導網」,快速關注2017年臺灣燈會在雲林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