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煜寒|文
《八佰》由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張俊一、歐豪、張承、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陸思宇、張宥浩、魏晨、李晨、白恩、餘皚磊、俞灝明、鄭愷等主演。
眾星雲集的《八佰》你看到明星了麼?花煜寒只看到了那&34;,他們每一個人都比明星更閃亮。
很多人說《八佰》在賣情懷,花煜寒覺得這年頭,賣情懷得有人買帳才行,有人買帳就是好的情懷,所以賣情懷也沒啥,就看你有沒有把情懷賣到點子上。
《八佰》的拍攝題材新穎,能播出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至於情節因為一些原因刪減,確實影響了影片的觀感,但對中國電影題材,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所以這一波我們應該支持《八佰》。
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34;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八佰》電影的拍攝可能不是十全十美來還原歷史,但是通過影片,讓我們對了解到了那段歷史,也知道&34;在抗日戰爭中的英勇事跡。
讓我們更加要懂得珍惜,如今和平年代,是多少這樣的英雄用鮮血換來的,有國才有家,唯有中華強大,我們才能擁有安然於世的生活。
你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那個時代多少無名英雄義無反顧為了保衛國家,犧牲自己。
《八佰》在網上也有被爭議的地方:
1、影片的開場有點混亂,有點摸不著北,加上方言或許你會一頭懵逼,花煜寒也有點暈乎想著這是不是歷史紀錄片原片?
看完後,回頭想想歷史真實的情景,或許不比電影的好到哪裡去吧,槍林彈雨中奔跑,哪裡還有形象和美觀可言,所以也並不讓人排斥。
至於方言,花煜寒認為如果是普通話觀感更好點。
2、前期節奏快,後期交戰場面不過癮,對岸各群體的戲有點多,最後特派員出場起到反感的作用。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一江之隔,一面是地獄,一面天堂,對岸租界各國的觀察員在看四行倉庫的戲,初始大部分國人也在看戲,南邊越繁榮、越熱鬧,反襯著更加不正常。
一邊是熱血沸騰的&34;,一邊是麻木的人們,對岸的人越發讓我們覺得刺眼,觀感的自然而然跟著排斥。
當他(她)們被四行倉庫引發了愛國熱情,我們也跟著被引燃起來,想想戲其實也不算多,是嗎?至少謝晉元想要的效果達到了。
特派員的出場,花煜寒覺得確實有點畫蛇添足,其實可以通過電話線兩邊對戲就行,矯情做作的特派員在一臉正氣的謝晉元面前,簡直像個小丑一樣,不應該讓他們面對面對戲,一個電話線的距離更好。
從對面來四行倉庫的人,就這個特派員太討厭!
3、花煜寒最喜歡的一場是,戰士們一邊喊著名字,一邊自殺式跳下樓,這一段真的催人淚下,都是年輕的生命,那種英勇就義捨生忘死的境界,太感人了。
網上有反駁聲音,說人肉炸彈,是不符合人道的!
花煜寒想,何為仁義,何為道德?在平年代的你,站著說話不腰疼,當時敵軍火力強無數倍,人數多無數倍,這些自願當人肉炸彈的人,只是想用自己的身軀,守住身後之人而已:待我成塵時,你將看到我的微笑……
總之,《八佰》瑕不掩瑜,不要抱怨劇情突然變得不連貫,不要指責結尾太匆忙,只要觀影后讓你知道有這麼一段歷史,知道了&34;的事跡,這就行!
看了《八佰》花煜寒想起了今年疫情中默默奉獻的英雄們,向古往今來,所有為了守護我們家園的英雄們,致敬!
2014年8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謝晉元等八百壯士(1937)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團被追認為英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