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國語新說】
話說韓信離開家鄉淮陰,投身一支起義軍,吃起了軍餉。
那支軍隊的頭領叫項梁。項梁,這名字不如他侄兒的響亮。
他侄兒叫項羽。
怎麼樣?一提項羽,你是不是整個人都來精神了?
那我再告訴你,讓你精神抖擻的項羽,就是被韓信滅掉的。
你自己說吧,我的老鄉厲害不?
項梁活著的時候,項羽名氣並不大。
韓信呢,根本沒有名氣,只有一個名字,會喘氣。簡單說,就是個大活人。
項梁一死,項羽就成了元帥。
隨著仗越打越多,項羽的名氣也越來越大,而且,遠遠超過他二大爺。
此時,韓信只是項羽警衛班裡一個普普通通的士兵。
西方有一個叫拿破崙的元帥,比韓信小一千九百多歲。拿破崙說過一句比他名字還有名的話: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韓信想做,而且做夢都想,當兵之前吃不飽肚子的時候就在想了。
你呢,跟韓信一樣,只要有想法,有本事,出人頭地就是早早晚晚的事。
啥叫本事?一技之長。
韓信的本事,就是軍事謀略和指揮才能。
不過,有本事的人,還得有一個舞臺去展示,否則也很難心想事成。古往今來,懷才不遇的人太多了。
懷才就像懷孕,明眼人一看,就曉得你的腹中,是裝了一個娃,還是一肚子脂肪。
韓信經常向項羽展示自己肚子裡的貨。
某天,項羽攻打一座城池,損失慘重。
韓信清了清喉嚨說道:「我認為沒有必要消耗兵力攻城。我們只要死死圍住,時間一長,城裡守軍缺少吃的,自然就出來投降了。」
我相信,韓信說這話時,腦子裡肯定浮現了自己當年忍飢挨餓的光景。
項羽雖是英雄,卻沒有慧眼。他瞅一眼帳下的韓衛士,聳了聳肩:「你說的這個,兵法裡叫做『以逸待勞』。此時必須趁士氣高昂,一舉拿下城池!你就不要多嘴啦!」
韓信悶悶不樂,對人發牢騷:「將來,我要是統軍作戰,絕不會草率強攻。」
我們都記得,韓信在小混混時代,就喜歡說「將來」這個詞。
我私下認為,韓信嘴裡的「將來」,意思就是「將軍的未來,未來的將軍」。
項羽是個捨生忘死的元帥,打仗時喜歡衝在士兵前面。如此,就輪不到韓信衝鋒陷陣了。
那麼,韓信還能有「將來」嗎?
拿破崙那句名言後面,還跟著一句話:做不好士兵的士兵,將來也做不好將軍。
韓信審時度勢,決定先做個好士兵。
他那些戰友,絕大多數都不是好士兵,因為他們沒有夢想,每天只想著一件事——打仗。
打仗能吃飽飯,不用交房租、還房貸,也不用考慮拿多少加班費。比起打工,打仗不用煩神。
我仿照拿破崙的名言,造一個著作權屬於我張保國的名句:不想煩神的人,成不了神。
韓信喜歡煩神,所以後來成了戰神。
只是,在從人到神的路上,有著數不清的妖魔鬼怪在張牙舞爪等著你。
因此,許多人,都心甘情願做個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如果不以成敗論英雄,項羽也可謂戰神。他在巨鹿全殲秦軍主力,實力遠遠超過了其他的集團軍。隨後,項羽自封西楚霸王,分封了十八個滅秦有功的元帥為諸侯王。
項羽到底有多牛逼呢?我跟你這樣講吧,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當時是他分封的十八諸侯之一。也就是說,劉邦曾在項羽手下打過工。
所以呢,天下的打工人都不要自卑,只要逮著機會,你就能逆襲成皇帝。
話說被項羽封為漢王的劉邦,也是一個牛人。此人打仗不咋地,但善於用人,當時的軍事實力僅次於項羽。
我的本家張愛玲姐姐說過:出名要趁早。
我的老鄉韓信哥哥也覺得,做將軍不能太遲。
於是,韓老鄉不辭而別,離開西楚霸王,投奔駐軍巴蜀的漢王劉邦。
在劉邦軍營裡,韓信沒事就跟人嘮嗑,顯露自己的才幹。
經人舉薦,韓信幹上了糧管所的倉庫保管員。
無論是過去的私人保鏢,還是現在的倉庫保管員,保住一個飯碗,自然不成問題。
問題是,韓信從軍,不僅僅為了吃飯。
閒了,韓信就繼續跟人吹牛,終於被一個名叫蕭何的人相中了。
蕭何早年是沛縣的一個政府部門文書,劉邦是泗水派出所所長。倆人屬於官場同僚,關係很鐵。劉邦做漢王時,蕭何成了他最信任的謀士。
蕭何說:「韓信那廝,肚裡有貨。」
劉邦問:「他現居何職?」
蕭何說:「糧庫倉管員。」
劉邦說:「既然是人才,就提拔他做糧管所長!」
呵呵,我只能呵呵了。
劉邦這傢伙,也太小瞧我的老鄉了。
不是我替老鄉抱屈,韓信自己也覺得劉邦太目中無人。
咋辦?再跳槽一次唄。
蕭何聽說韓信溜號了,騎馬就追。
追了兩天,才見到鬱鬱寡歡的韓信。
韓信踢著一塊小石子,對蕭何說道:「好馬不吃回頭草,蕭大人請回吧!」
蕭何賭咒發誓勸道:「只要你跟我回去,我保舉你做大將軍!」
大將軍?韓信怦然心動,覺得眼前紅光一閃。
韓信是天生武將,不喜歡忸怩作態。他乾乾脆脆說道:「好吧,那就一起回。」
看來,只要有好草,好馬也肯回頭吃。
我想提請看官注意:跳槽別任性。尤其當下疫情期間,工作特別難找。你要是沒有韓信的本事,又無蕭何那樣的伯樂,只是學人家韓信跳槽,等於拿任性的石頭去砸自己的飯碗。
蕭何對劉邦說:「韓信有將才,請提拔為將軍。」
「他不會是你小舅子吧?」劉邦咧嘴一笑,「我聽說,這人是『四無』廢柴:他媽死了沒錢安葬,無能;受人胯下之辱,無勇;向婦人討飯吃,無恥;跟隨項羽只混到保安,無謀。」
蕭何說:「韓信只有一無——無用武之地。」
劉邦沉吟片刻,說道:「好吧,看在你面子上,就讓他做個將軍吧!」
「不,此人有大才。」蕭何鄭重地說,「請拜他為大將軍!」
「我靠!」劉邦眼睛睜得像銅鈴,「你不是說醉話吧?幾十萬大軍,讓一個寸功未立的小子統帥?即使我同意,我那幫將領也不會答應啊!」
蕭何淡淡一笑:「你可以跟他聊一聊,再做決定。」
於是,劉邦召見韓信。
韓信一番經天緯地的宏論,讓劉邦心悅誠服。
於是,劉邦設壇,拜韓信為大將軍。
我覺得,韓信對時局的洞見能力,後世只有諸葛孔明可以比肩。
諸葛亮也是經人力舉,劉備才願三顧茅廬。但是,諸葛先生出山之初,只是劉備的幕僚之一,連個職務都沒有。
韓信呢,一露臉,就是號令三軍的總司令。
由此可見,劉邦的格局遠遠大於劉備。也因此,劉邦能一統天下,而劉備終其一生,只能偏安巴蜀一隅。
至此,韓信的將軍夢終於實現。
我的老鄉韓信,到底是騾子是馬,還需要拉到戰場上遛一溜。
好了,先關注下「國語新說」,再聽我下回分解。
覺得不錯,請點一下右下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