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中有量變與質變的規律,小編感覺這個可以與陰陽發展規律的陽極而陰,陰極而陽的規律與之相對應。三國演義開篇則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說的也是這麼一個道理,分與合只不過是陰陽的一個種類而已。
量變與質量給人一種總是向上或者向前的感覺,而不知道後退的感覺,某種程度上也能夠用在水變成冰,再從冰變成水的過程上。但是這種概念總是一種向前進的感覺,不知道止步,易傳上說道,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只知道前進,而不知道後退的人是很危險的。而陰陽則不一樣,因為本來就是相互循環的,有陰則肯定有陽,有陽則肯定有陰,這是永遠對立統一的概念。
再者質變與量變也是一對陰陽,哪一個是陰,哪一個是陽。小編憑直覺量變為陽,質變為陰。因為陽性更加多姿多彩,在一定範圍可能出現的變化可能多多了。但是發生質變的機會則不是很多。而且萬物負陰而抱陽,量變再怎麼多姿多彩,都是在質變範圍之內所進行變化的,一旦發生質變,則可能要到另外一個範圍之內進行變化,需要用另外一個標準來進行衡量。
明白質變與量變的陰陽屬性之後,那麼陰陽之間的關係是不是也能夠一一對應上呢,除了上面的「萬物負陰而抱陽」之外,可以陰陽相對性與絕對性其實都是可以用來研究量變與質變的,比方說人類社會中貧困標準,我們國家每年都出一個最低工資標準,而且每個地區還會不一樣,這樣的質變是不是具有非常大的相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