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學說在實戰中的具體運用》附經典案例

2020-12-23 木火冒煙

論命絕不是五行、十天幹、十二地支生來克去那麼回事,生未必吉,克未必兇,理不清核心要素是學習命理的關鍵障礙。

陰陽學說是自然的辯證法,是古人認識自然解釋自然變化的自然觀和方法論。

陰陽學說早在夏朝就己形成。陰陽學說認為:宇宙有兩股基本的原力,一正一反,即陽力與陰力。陽力也可稱為「復力」,陰力也可稱之為「剝力」,此兩股原力分別交替規範宇宙物質的生存發展過程。復力使物質「由小生長到大」,剝力使物質「由大分化為小」。

沒有宇宙陰原力的規範,萬物皆受陽原力催動,不斷地由小生長到大、分裂膨脹、有生無減、只大不小。如果一棵樹可以長到宇宙的邊際,那麼宇宙就飽和爆裂、崩解滅亡。相反,若只有陰原力而沒有陽原力,更會加速宇宙的毀滅。古人把這兩種力的規律命名為「陰陽」。

陰陽學說,屬於中國古代哲學理論範疇,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是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是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根本規律。

陰陽學說可以概括為六大規律內容:

一、陰陽對立

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的雙方又是相互統一的。

陰陽是在一個統一體中,或說是在一個事物、一種現象中所存在的相互對立、相互制約的兩個方面。

陰陽相反、陰陽相互抑制削弱。對立相反是陰陽的基本屬性。天與地、日與月、男與女、寒與熱、動與靜、春夏與秋冬、光明與黑暗,這都是陰陽的相互對立,雖在統一體中共生存,但由於陰和陽的屬性相反,由此二者之間就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排斥的作用。春夏氣候逐漸溫熱,是陽氣漸漸抑制了陰氣;秋冬氣候逐漸寒涼,是陰氣漸漸抑制了陽氣。陰陽二者之間就是這樣在相互對立和制約之中,保持了相對的平衡。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事物的存在。

乾造:

壬 丙 丁 壬

子 午 亥 寅

午月火旺,水火對立成太極。命主目前是正處官員,前途光明。陰陽是對立的,如果陰陽統一,人事物便存在。陰陽和諧則成太極,必有成就。如果陰陽不統一而徵戰,必有大災。

二、陰陽互根

陰陽互根指陰陽相互為根本,相互依存的關係。「陽根於陰,陰根於陽」,「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陰陽互根是指陰陽雙方中任何一方都包含著另一方,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天為陽,地為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心屬火,腎屬水。心火下降於腎,以溫腎陽,使腎水不寒;腎水上濟於心,以滋心陰,使心火不亢。

陰陽互根就是陰陽相互依存,陰陽雙方均以對方的存在作為自己的存在條件或前提,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方而單獨存在。

即沒有陰,陽不能存在;同樣沒有陽,陰也不能存在。無晝就無所謂夜,無夜也就無所謂晝;無春夏就無所謂秋冬,無秋冬也就無所謂春夏。這就叫陰陽的互根互用。

乾造:

壬 壬 壬 丙

寅 寅 寅 午

寅月有餘寒,木旺土死,水陰無制克火,水火戰兇。

日主身在寅,有午洩,兇在丁未運。未土有跳樓象,丁亥年,水太極成立,水克火到位,酒喝醉了從酒樓上摔下身亡。

火不在,水亦不存。陰陽是一種互根互存的關係,陰陽都在太極在。太極的特點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陽依存於陰,陰依存於陽。

三、陰陽交感

陰陽交感指陰陽二氣在運動過程中相互感應而交合的相互作用。

《周易.鹹彖》: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易傳繫辭下》: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交媾)精,萬物化生。

《素問.寶命全形論》:天地合氣,命之日人。

《荀子禮論》: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陰陽不斷的交互作用形成陽光雨露,沐浴滋潤萬物,得以成長茂盛。

地球厚德而孕育萬物,以太陽為化機。人類繁衍也是如此,子女是母親所生而父親是化機。

坤造:

己 丙 乙 癸

巳 子 卯 未

乙為日主,丙丁為乙所生為子女,庚為男人老公。火為日主食傷情感,水為老公食傷情感,陰陽接而變化起,水火交感化生新生命。

子絕巳使火不能存在,土克水、火克金才能生子女。乙未年結婚,丙申年生子。男女陰陽交感而化生,做胎之後而生子女。日主、配偶星、子女星三者的存在為成胎條件。一般命局中有兩者成立,而關鍵看第三個因素的存在為成胎化生關鍵。

四、陰陽消長

陰陽消長指陰陽雙方不是靜止的,而是處於不斷地消減和增加的運動變化之中。此消彼長,彼消此長,動態平衡。

消意為減少,長意為增多。 消長可分為四種情況:陽長陰消,陰長陽消,陰陽皆長,陰陽皆消。

陽長陰消:從寒冬到春暖,再到盛夏。陰長陽消:從暑熱到秋爽,再到嚴冬。陰陽皆長:陰隨陽長;陽隨陰長。陰陽皆消:陰隨陽消;陽隨陰消。

事物中對立的兩個方面是運動變化的,其運動是按彼此消長的形式進行的。陽盛則陰衰,陰盛則陽衰。陰陽之間始終處於一種消長變化過程中的,陰陽在這種消長變化中達到動態的平衡。這種消長變化是絕對的,而動態平衡則是相對的。比如白天陽盛,人體的生理功能也以興奮為主;而夜間陰盛,機體的生理功能相應的以抑制為主。從子夜到中午,陽氣漸盛,人體的生理功能逐漸由抑制轉向興奮,即陰消陽長;而從中午到子夜,陽氣漸衰,則人體的生理功能由興奮漸變為抑制,這就是陽消陰長。

陰陽二氣勢力的對比,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不停地處於消長進退的變化之中,但由於陰陽之間的相互制約,就使這種變化始終保持著一種動態的平衡和相對的穩定狀態,只有這樣,才保證了事物或現象的穩定存在。

乾造:

戊 己 戊 甲

辰 未 辰 寅

未月命局土旺土多土重,命局成偏,土傷陰陽二氣,陰陽皆消。陰隨陽消、陽隨陰消。時柱甲寅制土吉,普通打工者。

陰陽消長說的是陽長陰消,陰長陽消,陰陽皆長,陰陽皆消四種變化對陰陽平衡的影響。陰陽皆長格局高,陰陽皆消層次低。

五、陰陽轉化

陰陽轉化是指事物的陰陽屬性,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一年四季,寒來暑往;一天之中,晝夜轉變。這是漸變。夏季酷熱中天氣驟涼,暴雨冰雹,即屬於突變。陰陽的轉化一般都產生於「物極必反」。否極泰來、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陽從陰中化,陰從陽中生。

「陰氣流行則為陽,陽氣聚集則為陰」。如在冬至或子時陰氣最盛的時候,陽氣始生;在夏至或午時陽氣最盛的時候,陰氣始生。陽極則陰生,陰極則陽生。寒甚則溫,熱甚則涼。又如水(陰)蒸發化為氣(陽),氣(陽)凝結化為水(陰),皆屬陰陽的相互轉化。

如果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的過程,那麼陰陽轉化則是質變的過程。陰陽互根是陰陽轉化的內在依據,陰陽消長是陰陽轉化的前提,而陰陽轉化則是陰陽消長發展的結果。

乾造:

壬 辛 壬 壬

寅 亥 子 寅

亥月一片水,陰寒重,寅時艮卦止寒,陽得用,富命。命主出身家庭貧寒,父母早逝無靠,青少年時期打工,推小車在大街叫賣。走甲寅運開始發跡,開工廠做加工,做進出口貿易,出口七十二個國家,資產幾十億。

陰陽轉化說的是陰陽消長的過程和結果。從陰轉化成陽是最難的,但從陽轉化成陰,要比陰轉化成陽快得多。可見修行得正果很難,但要變壞卻很容易。

六、陰陽自和

陰陽自和是指陰陽雙方自動維持和自動恢復穩定狀態的能力和趨勢。陰陽自和中以「自」為核心,依靠內在的自我的相互作用而實現「和」。天地之氣,莫大於和。和者,陰陽調…陰陽自和所維持的動態平衡,在自然界標誌著氣候的正常變化。四時寒暑的正常更替。

中國「二十四節氣」的變換更替循環,是陰陽自和最典型的體現。上述陰陽學說的六大基本內容,是自然界萬事萬物生長壯大, 發展變化, 衰退消亡所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是萬事萬物的根本規律。把握這一規律,可直指事物的本質,認識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趨勢與方向。

相關焦點

  • 看陰陽學說在古代天文中的運用,就能知道中華文化一定會經久不衰
    這是因為中國人有著古老而獨特的陰陽學說,而西方人卻從沒有產生過類似的思想學說。 中國古代的陰陽學說,是一門簡單樸素而又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在經典《黃帝內經》中,對陰陽學說有著完整的論述。 《黃帝內經 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 青年中醫淺論對「陰陽五行學說」的思考
    陰陽學說,是從事物矛盾著的兩個方面的對立鬥爭,依存互根、消長轉化,來說明事物的變化與發展。五行學說,是從事物矛盾屬性的五行歸類及生克乘侮等規律,來說明事物的性質及事物間的相互關係。陰陽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領域,則是以經絡、臟腑等為客觀依據,用自然現象的變化來分析、研究、歸納、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並指導著臨床的診斷與治療。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又常常是相互聯繫而不可分割的。
  • 諸子百家之「陰陽家」,「陰陽學說」的科學之路
    張豈之主編的《中國思想史》中既有:「戰國時出現了一個學派,將陰陽術數思想加以發展,企圖構造世界圖式,以說明世界的整體聯繫,這個學派就是陰陽家,又叫五行家,或陰陽五行家。"《漢書●藝文志》將術數分為六類,分別為天文、歷譜、五行、筮龜、雜佔、形法。由此可見,建立在術數思想基礎上的陰陽家學說內容相當廣泛,從天文歷算到吉兇佔卜。
  • 陰陽學說與神秘的太極圖
    古人認為:很久以前,天地混沌未分叫做太極,太極後生兩儀,兩儀具有陰陽對立與並存性質的兩種因素或事物,兩儀就可以理解為陰陽。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互根、陰陽對立、陰陽消長、陰陽轉化。什麼是陰陽陰陽學說的重要作用: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裡就闡述了自然大道生發萬物的過程:萬物負陰而抱陽而生,負陽而抱陰而化。
  • 易經入門:陰陽學說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也是入道之基
    易經入門:陰陽學說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也是入道之基一直有朋友留言讓我以通俗的語言,寫一寫傳統文化中的「陰陽學說」。陰陽對於學習《易經》等學習傳統文化非常重要,可以說對陰陽的理解是基礎的基礎。在八卦圖中,陰陽以陰爻和陽爻來表示,一個是斷線,一個是直線;陰陽魚中則一個是黑,一個是白。倘若從八卦中的陰陽爻和陰陽魚的黑白學起,會很抽象。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的傳承過程,將陰陽學說發展得簡練而深刻。但是倘若我們學習伏羲上觀天象,俯察地理的方法,積極探索我們所在的自然界,用心感悟,其實陰陽也非常實在,是真實的。
  • 除了陰陽範疇,還有五行八卦等學說
    但中國思想認為天地之別不過是陰陽之分。何為陰陽?陽源於太陽,陰來源於月亮。由此而來,陰陽是事物存在的兩種本性。它幾乎不可以明確地規定,但常常被解釋為肯定和否定、積極和消極、主動和被動等。《周易》認為陰陽是宇宙中兩種不同的元素和力量。但陽的代表就是乾元,即天;陰的代表就是坤元,即地。乾元的特性是崇高偉大,坤元的特性是寬廣厚重。
  •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中醫學資料:陰陽學說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中醫學資料:陰陽學說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陸續進行,怎樣備考成為大家最關心的事情,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特整理了山東醫療衛生招聘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五行學說,早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古人對五行學說的應用太牛了
    一切盡在五行中,是在戰國時期達到鼎盛了,還是……——一位奇門遁甲研習者運用五行學說,對文明與文化關係的闡述我們為什麼會研究奇門遁甲?奇門遁甲是建立在什麼樣的系統之上?他最主要的根基是什麼?奇門遁甲來自於陰陽學說和五行文化首先,學說是什麼?學說就是一種學問,一種說法。中國的漢字具有表意、象形,另外音也有表意的作用,漢字是多種寓意的一個綜合體。我們在解釋母語的時候,按字意大致就能夠追溯到他的根基。陰陽五行學說是預測學的理念依據,陰陽包含著五行,五行中又包含有陰陽,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根據屬性都可以分為陰陽兩類。
  • 日本的陰陽道,其實是源於中國的陰陽思想
    《大辭林》說:「陰陽道即根據古代中國的陰陽五行學說運用天文、曆法、地理等知識佔卜吉兇、禍福的方術。」齋藤勵在《王朝時代的陰陽道》說:「日本的陰陽道源於漢土。」公元六世紀,先秦陰陽家的陰陽五行學說、道家的咒術、佛教密教學說通過朝鮮傳到了日本。
  • 健身氣功——易筋經的陰陽運動原理
    由此可見,陰陽普遍存在於天地萬物,代表著相互對立又相互關聯的事物的兩種屬性,並從各具體事物中體現出來。李德新教授認為陰陽是抽象的屬性概念而不是具體事物的實體概念,既是標示兩種對立特定的屬性(如明與暗,表與裡,寒與熱等),又標示兩種對立的特定的運動趨向和狀態(如動與靜,上與下,輕與重等等)。這正如張景嶽所說「陰陽不可測,有寒有暑,則可知矣!」
  • 五禽戲與經絡學說之手三陰陽經
    人有十二條正經,其中有手三陰陽經、手三陰經(包括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和手厥陰心包經)。《靈樞·逆順肥瘦》:「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按照中醫經絡圖,手三陰經的走向是從頭到手指,手三陽經的走向是從手指到頭。
  • 諸子百家之陰陽家
    陰陽學說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哲學思維之一。陰陽學說是在氣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並在氣說的基礎上,進一步認為天地,日月,晝夜,晴明,水火,溫涼等運動變化中一分二的結果,這樣就抽象出來"陰"和"陽"兩個相對的概念。陰陽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體事物,所以"陰陽者,有名無形"(《靈樞·陰陽系日月》)。陰代表女人、柔弱的特性和具有這些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陽代表男人、剛強的特性和具有這些特性的事物和現象。
  • 傾力奉獻GIF圖文:解放軍經典格鬥術捕俘刀招式和實戰運用(下)
    傾力奉獻GIF圖文:解放軍經典格鬥術捕俘刀招式實戰運用(上)的續篇二、5-8式動作的實戰運用5、轉身後刺的實戰運用敵方以直拳或劈拳向我方進攻時,我方以交叉十字手向上架擋,隨即踢右膝頂敵襠部;背後有敵襲擊時,我轉身刺擊敵襠部或腹部或大腿內側。
  • 艾灸也分陰陽,不能不知!
    艾灸驗方(附穴位圖),身上重要的30個艾灸穴位高清經絡循行動圖,人體穴位大全!穴位配好對;治痛翻10倍!(最全收藏版)史料中這些驚人的艾灸案例,值得拜讀!艾灸雖好不要盲目灸,超全艾灸知識大普及!(收藏)最全艾灸排病反應,艾灸愛好者必收藏!
  • 《終極鬥士》裡的神級腿法,真的可以運用到實戰中嗎?
    在經典動作電影《終極鬥士》系列的第二、三部中,由身手超卓的俄羅斯新生代動作影星飾演的黑獄拳霸博伊卡,是功夫電影迷心目中永遠的經典形象。
  • 中天易學論陰陽五行
    在易學文化裡面發展的過程中!有奇門,六壬,還有七政四餘!以及梅花易數!風水命理!等等各個學科的內容!而我們今天講的就是以命理為主!但是命理必須給予易學的基礎!我們知道天幹地支和陰陽全部是易學的基礎!即使命理的基礎又是風水易學的基礎!還是其他等等易學學科的基礎!所以今天我們第一講就講易學的第一講陰陽學說!陰陽是一個概念!他是一個詞彙!定位的詞彙!把男人定位陽!
  • 炙甘草湯在臨床上如何具體運用?
    各位不妨看看陳瑞春老師是怎麼解答的~炙甘草湯在臨床上如何具體運用?答:本方是治「心動悸,脈結代」的主方。按照原方本旨是以桂枝湯「溫養陽氣,滋養陰血」的方義發展而來,故炙甘草湯是一個陰陽並補,氣血雙調之方。臨床上治心動悸,脈結代,是否只要有上述症狀就全方照搬,一成不變的用全方?
  • 陰陽五行八卦圖
    陰陽又再分陰陽,陰中之陰為少陰,陰中之陽為少陰,陽中之陽為太陽,陽中之陰為少陽,是為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在四象的基礎上繼續分陰陽,生成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後人用八卦定吉兇。四象對應五行的木火金水,木者少陽,火者太陽,金者少陰,水者太陰。土寄四隅,由四象混合而成,木火金水,對應東南西北四方,四方交匯處即為土,為中央。由此可見八卦、五行同出陰陽。
  • 漫談中國文化中的陰陽思想
    此時陰陽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就都擴大了,陰陽也從最初的一個普通概念,升華為了一個哲學概念。哲學概念的陰陽,是抽象的屬性概念而不是具體事物的實體概念,也是一對關係範疇,它表示各種物質特性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所謂「陰陽者,有名而無形。」(《靈樞·陰陽系日月》所以,對陰陽的理解,就不能囿於字面的本義。
  • 中醫陰陽五行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在最低谷的時候,它被社會貼上封建迷信的標籤,乃至在中醫界,大家都避而不談,陰陽五行學說密切相關,備受質疑。陰陽五行學說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學術界爭論不休。在我看來,無論陰陽五行是否科學,這套理論可以流傳幾千年,顯示出它的生命力。 它至少是一套具有廣泛現實指導意義的學術理論。為了探索未知的心境,本文揭示了陰陽五行學說的神秘面紗,為指導人生實踐提供了有價值的建議。 一、什麼是陰陽? 首先,我們來談談陰陽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