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稱酒,為一壺濁酒

2021-01-10 元彬講堂

酒文化在中國可以說是源遠流長,發展到今天,更是五花八門,白酒、紅酒、啤酒、還有一些其他很多種類。

古人經常會把酒稱為濁酒,濁應該就是渾濁不乾淨的意思,那為什么喝的酒會是不乾淨的呢?

這要從我國古代的,釀酒技術和現在釀酒技術來說起。古代釀酒技術和現代的釀酒技術還是有區別的。古代釀酒是採用糧食發酵,然後採用過濾的方法。在經過第一次過濾。酒裡面還是含有雜質。這種酒古人稱為濁酒。過濾第二次的酒,稱為清酒。

古代人在喝酒的時候,還要先把酒煮一下。這樣做的目的是。古代的酒。在釀製完以後。裡面含有甲醛。喝起來不好喝。但是有人發現。把酒加熱之後。這種味道就會消失。口感也會更好。所以古人在喝酒之前,都要先把酒煮一下。

現代的釀酒工藝和古代有很大的不同。採用的蒸餾工藝。不需要過濾。也不需要加熱。

古人所說的,粗茶淡飯,一壺濁酒。很多時候也是表達一種心態。平凡的心態,與世無爭。歸隱山林,擺脫世俗的一種狀態,和生活態度。

相關焦點

  • 一壺濁酒喜相逢
    相比較,杜甫詩中的酒不是李白詩中經常出現的「金樽清酒」,大都是濁酒,比如「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於是就造成了杜甫獨特文化內涵和思想內蘊特殊的「濁酒」意象。中國的酒文化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酒的品種比較多,比如漢代的稻酒、米酒、甘蔗酒等,唐代的芳香原料調製酒如石榴花酒、連白酒、茱萸酒等,還有一些添加配料的酒。
  • 「清酒一樽」不如「濁酒一杯」?古代文人為何此何鍾愛「濁酒」意象
    古人愛酒,文人尤其愛酒,說起最愛酒的,當是李白,其詩云:"古來聖賢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然而劉伶、陶淵明之輩對酒的熱愛,也不再他之下,甚至李清照,也是愛酒的。酒在文人的生命裡,有著無法磨滅的印記,其中"濁酒"的出鏡率最高,明明"清酒"更加珍貴,可文人為何獨獨鍾愛"濁酒"呢?
  • 詩與酒: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古往今來,已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都與這酒結下了不解之緣,並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詩詞中的酒,或憂鬱,或豪放,或喜極而泣,或纏綿惆悵,酒中有詩,詩中有酒。暫且獻上幾杯,與大家一同細細品嘗。
  • 一壺濁酒,醉在子夜雲深中
    文:奧傑 | 整理:酩悅團隊在人生雅趣中,唯有酒為吾之最愛。濃烈中又透著柔雅頗為回味無窮。酒之美名又因詩詞書籍中描繪而韻味不同,酒是一種中華文化傳承的精髓,更是一種中國盛行的特色。在古代無論是仗劍天涯江湖的英雄豪傑,還是文人騷客的飲酒賦詩,都將酒的文化風韻貫徹的淋漓盡致,為後世留下許多千古絕唱的傳奇:唐朝安史之亂後楊貴妃醉酒的無奈不堪;水滸英雄中的武松豪飲三碗不過崗的霸氣;酒始終保持著一種別致的風俗習慣伴隨著人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也許,酒帶來的不只本質的清澈純淨和韻味,更多的是人們飲酒時的心情。
  • 一壺濁酒盡餘歡
    可能是幡然醒悟,夫一生姑娘無限,而激情有限,一具肉體頂多伺候倆姑娘的,再多就把身子敗了。我們和蘇北停了下來,發現,真愛很難找,比土雞難找多了。每當這個時候,七哥總是抱著吉他,哼兩句歌,說,往事,一杯酒哦。 畢業後的一陣子,我和七哥在郊區租了個房子,整天聯繫活幹,我寫文案,他做設計。沒有寫字桌,我們每次弄完飯,把廚房的灶臺一擦,水槽墊一塊板子,筆記本一放,就開始幹活。
  • 濁酒一種完全沒有過濾的酒,還是高檔酒,真是「為難」範仲淹了
    有人在網絡上發帖詢問到「濁酒是什麼酒?」濁酒這個名字很少人知道吧!那它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濁酒是一種沒有過濾完全的酒,酒裡含有酒槽中的細小顆粒,所以看起來渾濁,飲用並無怪味,對人體無傷害,完全可以放心飲用。三國演義歌曲裡有「一壺濁酒喜相逢」。
  • 為那唇間一口酒,古人到底有多努力?
    一杯溫酒入喉,曲水流觴數千年,酒成為經年不息的話題。前茅臺董事長一番發言便引起廣泛的討論:「所以他們說年輕人不喝茅臺酒,是還沒到時候,二十多歲他在玩。那個是小孩子還不懂事,不曉得選好酒喝。」 不禁好奇,怎樣的酒稱的上好酒呢?我想這個古人最有發言權。
  • 抖音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是什麼歌 離人愁李袁傑歌詞
    抖音是一款音樂創意短視頻社交軟體,是一個專注年輕人的15秒音樂短視頻社區。那麼抖音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是什麼歌?最近很火的樣子,一起來看看吧!  抖音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是什麼歌?  抖音上一般都是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最近有一首古風歌曲引起大家的關注。
  • 古代的酒相當於今天的多少度?為何古人都是連喝幾大碗?
    在古代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古人喝酒和今天一點也不同,今天我們用的都是小酒杯,並且也基本上不是一口就幹,但是古人卻是用的大碗喝酒,連喝幾大碗都不醉,古代的酒是因為度數低嗎?那麼古代的酒又相當於今天的多少度呢?
  • 一壺濁酒盡餘歡:東坡居士的十首飲酒詩
    離別的酒: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思鄉的酒: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孤獨的酒: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悽婉的酒: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疏狂的酒: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溫馨的酒: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相思的酒: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 古人喝的清酒和濁酒,有什麼不一樣,為什么喝酒前要「篩酒」?
    古人喝酒前為什麼要先篩一下?說到篩酒,恐怕《水滸傳》出現次數最多了,一部書中出現「篩酒」的地方不下百八十次(未作考證),那為什麼要篩一下呢,難道酒裡面有沙子不成?這就要從古代的釀酒技術說起了。篩酒看到「篩酒」第一眼,就會想到過濾,沒錯,確實是過濾,但並不是說酒裡面有沙子,而是有一些釀酒時留下的雜質。我們現在喝的酒,澄澈透明,這是拜蒸餾技術所賜,在元朝之前,沒有蒸餾技術,喝的酒當然就沒這麼澄澈了,而且酒是糧食釀造的,比如唐朝的酒,多為米酒,釀造好之後,難免會有米糟等物質殘留,喝的時候為了不影響口感,就需要用有網眼的篩子來過濾。
  • 抖音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是什麼歌 離人愁李歌詞完整版
    抖音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是什麼歌抖音上一般都是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最近有一首古風歌曲引起大家的關注。「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這是歌曲離人愁裡面的歌詞,演唱者是李袁傑,這首歌也是李袁傑的原創歌曲。
  • 一壺酒,一葉舟,一人獨釣一江秋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此詞以漁樵的視角來吊史懷古,融入哲理,抒發人生感慨。「是非成敗轉成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所揭示的生活哲學尤為清晰。往事如過眼煙雲,不必耿耿於懷、斤斤計較;何不寄情山水,託趣漁樵,與秋月春風為伴。
  • 清酒知道是什麼但你知道濁酒嗎
    上次說了清酒,相對的也會有濁酒啦。那什麼是濁酒呢!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時與親舊敘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願畢矣。」唐 劉禹錫 《樂天是月長齋鄙夫此時愁臥裡閭非遠雲霧難披因以…驚禪》:濁酒銷殘漏,弦聲間遠砧。
  • 月白風清,一壺濁酒。回憶種種,終成...
    2、對你唯有驚鴻一瞥,卻窺見了一種平淡致遠的處世態度,淡罷,淡罷,絕不為萬物所主宰,我獨逍遙於濯濁之外,蟬蛻去拖累,只願抱明月而長終。江邊一蓑菸草,一片縞素。 3、青竹林外,兩張矮凳。月白風清,一壺濁酒。回憶種種,終成幽夢。
  • 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為何古人總能做到「千杯不醉」?
    但是其實古代的酒和現代的酒完全是兩會事,今天我們就聊聊古代酒水的那些事兒!一、酒文化溯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是梁山好漢們的一個標誌性動作,一大碗酒一口悶下,仗義執言,就是江湖。說起古代的酒肆,和當今酒吧一瓶一瓶或者一杯一杯的酒不同,大多是論壇賣;喝酒很多也不會用現在的小酒杯,包括博物館裡展出的帝王用品,酒器的體積也不小。
  • 韋應物詩「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哪個字是錯的,你知道嗎?
    大約是2016年,有網友發布微博稱,自己非常喜歡「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這兩句詩,並求助網友續寫兩句,以構成一首完整的詩。結果網上應聲四起,很多網友紛紛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很快,全國網友迅速續寫了幾萬條,而且不少都相當有意境,令人拍案叫絕,有網友就感慨「國人詩性未死」。
  • 高中文化常識複習:古詩中的「濁酒」與「清酒」到底有什麼差異
    「酒」是古代社會最主要的飲品之一,而「濁酒」與「清酒」是古詩中常見的兩種形象。「濁酒」和「清酒」除了在製作工藝上的不同,在文學表達上的志趣也迥然而異。一套完整的製酒一般有四個步驟:蒸煮糧食,拌入酒麴,發酵,蒸餾。
  • 「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究竟哪個是錯字?詩詞大會82人都答錯
    在其中某一期,出現了這樣一道題目: 韋應物詩「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中哪個字是錯誤的?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所以說,答案是A「壺——瓢」。 乍看一眼,這2個字的意思區別並不大,都能表示「盛液體的容器」,那麼為何韋應物選擇了「瓢」而非「壺」呢?
  • 濁酒和美酒
    如果你也喜歡文學,可能會同意我說的:「濁酒」其實比「美酒」更有詩意。「濁酒一杯家萬裡」「一壺濁酒盡餘歡」「莫笑農家臘酒渾」,都讓人浮想聯翩。好在是田裡還有韭菜,雞窩裡還有五隻雞蛋,洋鐵罐裡有二斤花生米,開洋是沒有的,油紙信封裡還有一把蝦皮,有兩瓶洋河普曲,是你帶去的。好,炒花生米,文火燜蛋,蝦皮炒韭菜。三樣下酒物,萬種人間事,半生的經歷,滿腔的熱血,苦酒合著淚水下咽,直吃得雲天霧地,黎明雞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