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大地震加速地球自轉使一天縮短1.26微秒(圖)

2021-01-17 搜狐網

  位於智利大地震震中的構造板塊活動對地球質量的重新分配起到一定作用(圖片提供:NASAEarthObservatory)

  美國研究人員2日說,智利2月27日發生的強震或許使得地球一天時間少許變短,差別為大約一百萬分之一秒。

  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研究人員理察·格羅斯和同事計算後認為,27日地震當天時間縮短1.26微秒。1微秒等於一百萬分之一秒。

  地球自轉一圈所用時間為一天,即24小時或8.64萬秒。

  格羅斯2日說,地震會把地球部分質量推近地軸從而能使地球自轉速度加快,這一原理如同一名滑冰者可抱緊雙臂而加快旋轉速度一樣。如果一場地震把地球部分質量推離地軸,可能會減緩地球自轉速度,延長一天的時間。

  格羅斯說,地球一天時間長短一直存在可計算的變化,所以一連串大地震會使一天時間更短,「但這些變化非常、非常小」。

  事實上,差別如此之小,甚至連研究人員也無法直接記錄下來。格羅斯說,地球一天時間長短變化的實際觀測值只能精確到一百萬分之五秒,他估計智利地震的影響僅為那一跨度的四分之一。

  「觀測值出來後,我肯定要看,」格羅斯說,「但我懷疑看不出什麼。」

相關焦點

  • 一直說潮汐力在減緩地球自轉,為什麼現在地球自轉卻加速了?
    以往我們常說,由於太陽、月球對地球的潮汐制動效應,會減少地球的自轉動量,地球的自轉速度會一直減小,周期一直加長。但是2020年地球的自轉卻加速了,平均來說自轉一圈的時間不到24小時(毫秒級別),最為明顯的一天是2020年7月19日,這一天地球自轉的周期比24小時短了1.4602毫秒,創下了半個世紀以來的記錄。
  • 因地球加速自轉,專家預測2021將是最短的一年,有什麼影響?
    而根據原子鐘在近60年來記錄數據顯示,自記錄以來最短的28天全都在2020年中期,最短的一天發生在2020年7月19日,時長為23小時59分鐘59,9985398秒,比平均時間24小時要短1.4602毫秒,1毫秒等於0.001秒。這意味著地球在加速自轉。
  • 因地球自轉太慢導致地震頻繁?別聽網上傳言
    據中國地震臺網顯示,2019年12月26日晚6時36分,湖北孝感市應城市發生芮氏4.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在地質構造上,湖北省跨越秦嶺褶皺系與揚子準地臺兩大構造單元(地殼大型構造的基本單位),此次發生地震的孝感市就位於這兩大構造單元的交接處。
  • 本月最後一天將多出一秒 因地球自轉放緩(圖)
    今年一月,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和參考系統服務地球定向中心(Earth Orientation Center,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發布公告:國際標準時間將在格林尼治時間2015年6月30日實施一個正閏秒,即增加1秒。
  • 地球自轉速度減慢,未來將如何發展?或迎來「地震時代」
    人類當前的技術不斷發展,人類的科技也是越來越強大的,但是人類的發展是受到地球環境的制約的,倘若地球環境發生了變化,那麼人類的發展也必然會受到影響。地球曾經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這大規模的生物大滅絕使地球環境一片生靈塗炭。
  • 地球自轉逐漸變慢,會導致大地震時期來臨嗎?
    在汶川大地震中,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在大自然的渺小,以及自然災害的威力強悍。地震,我們都知道是板塊與板塊之間的相互擠壓,相互碰撞的地質活動,它是屬於自然災害,自然現象的一種。災難片中地震雖然可以通過一些精密的儀器去探測,但是它每個次數的強度是無法可以辨別出來,所以地震還是有著很狡猾的一面。沒人知道它會不會下一秒就爆發。地震威力如此之大,你可能不知道,它還會與地球的自轉速度有關!相關科學的研究團隊紛紛提出這個話題,地球的自轉速度正在發生很不理想的變化,速度減緩。
  • 減速50年,地球如今卻開始加速自轉!計算機有點吃不消
    我們將地球相對於太陽自轉一圈所需的時長稱為一天,而一天一般被認為是24小時或86400秒。 但人類的曆法所記述的時間其實並不完全準確,一天也並不總是24小時,因為地球的自轉速度並不恆定。 上世紀以來,人們發現地球的自轉速度一直在減慢,這可能是因為月球的潮汐作用,它會讓地球「剎車」。
  • 如果地球停止自轉?地震、海嘯將稀疏平常,人類靜待結局到來
    宇宙中絕大多數星體都有其自轉和公轉的軌道,那是因為星系在形成之初,構成星系的物質就已經開始轉動。地球也是如此,日夜交替和一年四季就充分展示了地球正在一顆不停地自轉和公轉著。可如果說這個自然法則完全被打破,地球停止自轉的話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 地球自轉的能量哪來的?會不會有一天消耗完能量,而停止自轉!
    人們都知道,地球無時無刻地都圍繞著太陽公轉,同時又繞地軸自轉!如果有人問你,地球自轉的能量來自哪裡;地球是否一直在自轉;等等這樣的問題,你或許會感到提問者物理不及格。你也許會用慣性來回答此問題。但是地球自轉的情況並非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 地球自轉速度正在變慢!未來一天或將變成25小時!
    我們知道,現在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我們的一天是24個小時,而根據科學家們長期的研究結果,地球正在自我「剎車「,預計100年後地球每天時間將會增加1.8毫秒,大約在2000萬年後,地球每天的時間將會是25個小時!
  • 一年縮短60天,地球自轉變慢原因何在?科學家:人類自救很可笑
    自從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發現生物鐘以來,對前奧陶紀的貝殼、珊瑚等化石的研究表明,當時的地球每年有420天,相比較現在的365天,多了整整60多天。這表明,地球自轉的速度正逐漸變慢。之後天文學家們對比了天文觀測數據,也得出了與地質學家一致的結論。這種趨勢是否還在繼續,地球為何會變慢呢?這也是許多人一直關心的問題。要說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了解地球自轉的原因。
  • 地球自轉466米/秒,為什麼在地球上感覺不到地球在轉?
    地球就是繞著太陽在公轉的,公轉周期大概是365天左右,也就是1年。同樣地,其實太陽也在繞著銀河系的質心公轉。太陽的公轉速度大概是240千米/秒,公轉的周期大概是2.5億年。同樣地,銀河系也並非是不動的,銀河系也在繞著本星系群的質心運動,速度大概是千米/秒。
  • 科學家證實一天不到24小時!地球自轉創50年以來最快
    ▲科學家證實,地球自轉速度達到50年以來最快。(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吳美依/綜合外電報導 科學家證實,地球自轉速度達到50年以來最快,如今「一天」的實際時間平均比24小時還要短0.5毫秒,引發增設「負閏秒」(negative leap second),校正時間計算差距的激烈討論。
  • 地球自轉一直是恆定的嗎?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圖1 來源:作者提供  但根據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的科學家們對地球自轉的研究,在未來,北極星的這一作用將被織女星替代。  科學家為什麼要研究地球自轉變化?地球自轉的變化對我們眼中的星空有什麼影響呢?  一、地球自轉一直在變化,而且變化相當複雜  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背後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地球圍繞一條通過地心、連接南北極的假想軸轉動,這就是地球自轉,而那根假想軸被稱作自轉軸。  從地球北半球看,北極星的位置幾乎不變,這是因為它幾乎正對著地球自轉軸。
  • 地球自轉加快一天已不足24小時」登上熱搜!
    近日,「地球自轉加快一天已不足24小時」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到底是怎麼回事?據央視新聞,研究顯示,從2020年年中以來,地球的自轉速率呈加快趨勢,自轉速度已達過去50年來最快速度,這意味著,一天已不足24個小時了!
  • 如果地球自轉速度翻倍時,將會發生什麼?對於肥胖人士挺友好的
    我們意識不到地球的自轉,我們的生活會有什麼變化呢?我們會頭暈目眩嗎?我們如何適應每天的時間縮短、睡眠減少?它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氣候和地理環境?我們能倖存嗎?下面小編帶大家看看當地球自轉速度翻倍時,將會發生什麼?我們感覺不到地球的自轉,這是因為我們和地球上的萬事萬物一樣,和地球共同經歷著自轉 。
  • 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地球的自轉?
    對於一個足夠大的鐘表,當你距離它足夠近時是可以看到它的分針轉動的。(但要在那種指針持續轉動的鐘表上,而不是到達整分才跳動一下的鐘表。我至今還懷念我那塊秒針持續轉動的腕錶,雖然我知道實際上它看起來的轉動是由無數微小的跳動組成的。)坐在旋轉木馬上,你可以感覺到它在轉動。但若將它的速度減慢到60分之一,你將難以感受到它的轉動。
  • 地球自轉變快了:我們過的每天事實上在變短
    時間是一種常量,比如約定俗成,一天總有24小時。儘管24小時制固定不變,但每日的長度確實略有變化,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每四年有一個閏年。科學家們最近宣布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由於地球旋轉得更快,每天實際上正變得更短。地球更快的旋轉可能需要調整以使日曆,以確保正軌,儘管這不會使地球處於任何類型的危險中。
  • 上海虹橋天地這次玩「大」啦!
    2010年智利大地震中的一組科學數據——大地震使地球加快了1.26微秒的自轉速度是這件作品的靈感來源。艾克曼工作室根據這一數據提煉出三維立體雕塑模型,賦予它漂浮的形式、巨型的外觀。它能像極光一樣在夜色下配合燈光隨風舞動,引發人們思考人類與自然關係。 《紅•大象》(Eléphant Rou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