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建:現在的我自由了 因為評判標準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1-01-18 騰訊網

「感物」張德建個展(雅昌平行展)相關信息:

展覽時間:2019-10-27 - 2019-12-20

展覽機構:雅昌藝術中心(深圳)

開放時間:10:00-17:30(周一閉館)

展覽地址:深圳市南山區深雲路19號 雅昌藝術中心 5F美術館

第一眼看到張德建,1米84的身高、洪亮的聲音、矍鑠的精神、侃侃的自信,不難忘都不行。1952年出生於天津的他,1989年從天津美院油畫系拿到了碩士學位,並一路留校。從年齡來說他並不年輕了,但翻看過往,他舉辦的個展屈指可數。

藝術家張德建

「我覺得在藝術上我還很『年輕』,大概從2002年開始,我才真正開始了自己的創作,也算是重新出發吧。」張德建笑言。但這看似輕鬆的言語背後,其實並不簡單,在重新開始之前,張德建也穿過了一段痛苦的探索隧道。

2019年10月26日,張德建個展「感物」在蜂巢(深圳)當代藝術中心開幕

上世紀八十年代入學的學生,無一例外接觸的都是「蘇派」寫實理論啟蒙,當改革開放的浪潮啟動,大家可以不必在同一模式下創作、西方方現代主義繪畫思潮衝擊而來時,這殊為難得的自由卻帶來了困惑和迷茫。就像一個孩子,從小就只會一種方式,當環境改變,一系列問題就來了:過去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嗎?

張德建坦言他們那一批人都面臨這個問題:到底什麼樣的創作才是對的?這個問題極為折磨人,這讓他甚至無法定義自己那段時間的創作是真正的創作。為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大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張德建也選擇了艱難的一條路。「我利用在資料室的時間補習英語,那時候拿到國家獎學金並不容易,但最終我實現了。」

張德建個展「感物」展覽現場

1990年代後期,張德建被公派至比利時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交流,在那裡,他仿佛打開了另一個世界,可以近距離地接觸最為鮮活的當代藝術。他從頭至尾了解、梳理了西方藝術史的發展脈絡,對各個流派的興起、衰落瞭然於胸。通過釐清這些紛繁複雜的表象,張德建逐漸觸摸到了藝術創作本質的規律。

「在西方眾多理論中,我對『形式自律』很感興趣。很多大師作品到最後,它的題材內容已經可有可無,但他們通過形式,已經將要表達的內容表達到位了。」

展覽現場

「到位」,是張德建很強調的一個詞。到位首先要有明確的思想,有明確的目的地,然後才能創造和實驗適合的形式、手段、路經到達目的地。張德建認為,在複雜的繪畫行為中,形式是唯一能夠直接被眼睛辨認出來的維度。對任何一位畫家而言,關於形式的理念和經驗都是至關重要的。「所謂的畫面內容無非就是形式所攜帶和暗示出來的信息,形式建構並非為了語言內部的完美,而旨在將個體內在精神表現於外的精確性。」

寫實——抽象,張德建說這是藝術的兩個極端,眾多藝術家就在這兩頭徘徊,直到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那個平衡點。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在經歷了多個時期的外部刺激之後,張德建並未立刻投身到新潮藝術的大軍中,而是以謙衝、從容的態度吸收消化多種主義帶來的養分,並在數年的自省和實驗之後,順其自然地走向了趨於抽象的繪畫方向,建立起一套獨特的藝術哲學。

張德建 女兒像 布面油畫 1988 80×65cm

在張德建早期作品中,具體的形象沒有缺席,這些作品既從容不迫,帶著整體的氣定神閒,色彩精道而節制,雖然仍帶有馬蒂斯等現代大師的影子,但也包涵了很多他感性深處比較恆常的審美傾向,比如他對強烈體量感和衝擊力的反感、對整體造型質量的注重、對輪廓線的細膩運用,這些特質在後來趨於抽象形態的畫作中仍然潛在著。

張德建 靜物 1994 布面油畫 100×80cm

「我走過寫實的路,但當我的經曆日趨豐富,視野更加廣闊之後,走向抽象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2010年後,張德建的繪畫接近於純粹的抽象效果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他的用色和用筆不斷走向簡約和純然,沒有一點滯重感,質感清亮舒展、活潑爽利,乍看閒情逸筆,但凝視後就會發現這些輕柔的光色伴隨著自由的筆意,呈現出呼吸般的動感。從色彩關係和畫面節奏感來看,可謂秩序井然,色彩如隔薄霧,色相卻通透清澈,在整體的灰色基調中閃爍著不易察覺的光感,被陌生化了的空間感走向介於虛幻與實有之間的中間狀態。

張德建 無題06-2 2006 布面油畫 140×160cm

張德建的抽象繪畫來源於視象(自然)所帶來的觸動,在將這一瞬間情感轉移至畫布時他有意地對具體形象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清理與剔除,形象所攜帶的表層內容被剝離繼而走向抽象狀態,最終畫面殘留下幾處色塊與流動的筆觸,同時留存下的還有具有多重意味的視覺形式。儘管多年的繪畫實踐為張德建提供自然流暢的技術支撐,然而建構起完美的繪畫語言形式並非其最高訴求。透過由自然物象提煉出的空間、形體、色彩、黑白、筆意等具體問題的討論,對周遭萬物的本質作出個體回應,最終「超以象外,得其寰中」更符合其個人精神追求。

張德建 無題14-3 2014 紙本丙烯 25×35cm

張德建覺得,最痛苦的就是那十餘年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應該做什麼,而當自己把一切都梳理清楚了,知道自己要什麼了,他的創作之路就明晰了、也開闊了。「就像你終於知道了自己要去的目的地,不再茫然四顧;至於如何到達,這是我可以慢慢研究、探索的事了。」

張德建 無題15-4 2015 布面丙烯 140×160cm

2017年4月16日,張德建個展:「形式的意味:張德建繪畫三十年」在北京蜂巢當代藝術中心舉辦。本次展覽呈現張德建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的繪畫作品,並以近年創作的布面與紙本作品為主,同時輔以資料文獻,梳理藝術家的創作路徑。雖然張德建個展很少,但作品甫一亮相,反響熱烈。也許正是他這麼幾十年來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藝術態度,賦予了作品打動人心的厚度。

張德建 無題19-17 2019 布面丙烯 160×280cm

而時隔兩年,深圳蜂巢當代藝術中心於10月26日舉辦的「感物:張德建個展」,則呈現了藝術家創作於2019年的最新作品,我們也更為欣喜地看到,藝術家的自我表達相比兩年前更為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張德建 無題19-18 2019 布面丙烯 140×160cm

「跟2017年北京蜂巢的個展相比,許多課題都是一樣的。因為有些東西是長期研究的,比如黑白灰、色彩組織,這些都是不變的。不一樣的是,這次我對有些問題提出得更清楚,解答得也更明確,所以總體而言,這次深圳的畫展比兩年前北京個展更加清晰。」

此次展覽標題「感物」一詞源自中國古典美學審美感興範疇,意指由外物而興起慨嘆的情懷,在一定層面上與張德建所推崇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繪畫理法互為相通。不可否認,在張德建幾何化畫面結構的背後必然存在著濃鬱的現代主義情結,但從他的繪理觀念和表達意願來看,其仍然在追求一種類似中國文人藝術的內在精神:對靈性的守護、對瞬間感受的重視、對意象和意境的營造、對「造化」與「心源」統一關係的把握。這種骨子裡的文人式審美觀念是他傳統、古典的一面,與他開放、實驗的一面互為表裡,渾然一體。

張德建 無題19-41 2019 紙本丙烯 35×44cm

「我覺得我現在是真正的『自由』,因為以前我覺得迷茫,很多事情沒想明白,所以畫得好畫得壞,我判斷不了,評判的標準只能交給別人;但現在,這個標準在我自己手裡,只有標準在自己手裡,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和自信。」張德建說。

相關焦點

  • 古往今來,命運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在當今充滿競爭的現實生活中,我們更應該相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只要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去付出,去創造,就一定能尋求到人生的意義,以及自我的價值。這個人迷惑地說:「在我的手裡啊!「那愛情、事業、生命呢?於是這個人憂然大悟,猶如醍醐灌頂,原來命運是在自己的手裡,而不是在別人的嘴裡。於是他辭別了禪師,自信的下山去了。
  • 看了《楚門的世界》,我覺得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後一刻楚門面對恐嚇,導演說外面世界可比我給你的世界虛幻多了,他選擇了「我不要虛構的真實,我要真實的不真實」這話很繞。然後比作人生,其實我們從小就在家長構造的舒適圈,家長是真的怕我們受到真實世界的傷害,但是大家都會叛逆,撞的頭破血流,有的人回到舒適圈默默吃下藍藥丸,以後也會給自己孩子繼續吃藍藥丸。我並不能評價這個現象的好壞。
  • 沒有人是廢紙,命運就像自己的掌紋,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
    記得以前看過一部武俠片,裡面的武林霸主手握長劍指著天說:「我命由我不由天。」覺的好酷炫,豪邁裡盡顯勵志本色。也讓我一直堅信人的命運如同手中的掌紋,彎彎曲曲,但無論它怎樣變化,始終都是由人自己掌握。也只有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尋找到生命的閃光。認真的人改變自己,執著的人改變命運。只要在路上就沒有到不了的地方。
  • 評判標準是什麼?
    國際學校排行榜一直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話題,現在國際學校的風頭正勁,各種針對此圈的排行榜應運而生,那麼,問題來了,排行榜到底為何,如此牽動我們的神經?排名又是如何判定的。
  • 少拿自己的標準評判別人
    其實,評判他人是否「成功」,一直都是不少人的「業餘愛好」。平日裡,我們不難聽到身邊的人從各個角度對他人的境況品頭論足。在主流話語體系下,一個人是否「成功」,從來不是這個人自己的事。公眾往往認為:自認成功最多只能叫自信,大家公認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在這種觀念的引導下,我們常常不自覺地對他人加以居高臨下的審視,同時也常常會把自己放在被審視的位置上,並為此感到惶恐。
  • 新晉史官具海玲,女子未必不如男,自己的命運得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小編會看這部新的韓國古裝電視劇《新晉史官具海玲》不僅僅是因為劇情本身很吸引人,而且因為男主的盛世美顏,想必大家都知道,車銀優是韓國的臉蛋天才,顏值自然是高居首位,而且還是位暖心的小哥哥,並且演技還算不錯,所以小編對這部劇也非常期待。看了一點後對劇情的設定也比較滿意,講述了史官具海玲和桃源大君李林的浪漫愛情故事,其中又牽扯著一系列的故事,小編感覺非常有趣。
  • 認為自己「奶少」?你的評判標準可能從一開始就錯了
    導致媽媽懷疑自己奶水不足的原因五花八門:孩子不停的吃手,是不是沒吃飽,我是不是奶少?孩子一會兒又要吃、一會兒又要吃,我是不是奶少?判斷奶水是否充足的標準。在這世界上,只要方法得當,幾乎所有的母親都能有足夠的乳汁餵養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也有上述疑問,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各個擊破。
  • 從「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我們手中」到「讓美國保持偉大」
    同時,有關中美貿易戰中中國認識到的「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我們手中」觀點,在理解上許多人也還存在片面化,因此片子哥形成了今天這篇推文。華為被卡脖子一下子暴露出了我們在晶片研發領域存在的弱項,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成為了從上到下的共識。然而如果你就認為這是我們今天才有的共識,那你就太小瞧我們的戰略學家了,其實中國人早就幹過這件事.
  • 一起來尋找家政公司哪家好 評判標準是什麼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老齡化嚴重,家政行業被大家推著前進中,家政公司遍地開花,面對這麼多家政公司來說,哪家才是最好的呢 其中評判家政公司的好與壞是一個什麼樣的標準呢 這也是很多人迫切想知道的問題,下面咱們就一起看看家政公司哪家好,如何選擇
  • 《哪吒》票房穩定季軍,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看完哪吒之後,身邊的朋友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部電影真的太好看了。我不禁感嘆中國動畫電影終於崛起了,這是一部完全不輸於好萊塢動畫的一部電影!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由我自己決定哪吒哪吒本是陳塘關關主李婧的第三個孩子他本應是靈珠轉世,但太乙真人因貪酒被申公豹奪取靈珠,哪吒成為魔丸轉世!
  • 有哪些含金量高又有情懷的街舞比賽,以及比賽規則(評判標準)?
    含金量高又有情懷的街舞比賽:KOD、UK BBOY JD BIS等比賽規則:個人與團隊比賽1V1:即個人賽,只有兩個dancer比賽;通過對音樂的理解、律動、動作的控制、風格的運用、舞蹈表達上層次、角度的變化進行評判
  • 身材並不是二次元圈子的評判標準!
    現在的小學生難道都是這樣?一切都以顏值和身材作為評判標準?某音一位小姑娘發布了一個身穿jk制服的視頻,視頻中這位小女孩跑向迪士尼樂園,我想她的心情很是愉快,想要和網友分享自己的生活。但她高估了這一屆小學生的素質,視頻評論區充滿惡意,小學生都把她稱為「坦克」,更有甚者指責小姑娘這麼胖不應該穿jk制服。
  • 爸爸:美好的人生應當掌握在自己手中
    每個人的一輩子都會面臨著無數的選擇,人們常常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是必然的,一個人若是選擇要做一個勇士,那麼他這一輩子終將為此而奮鬥,但倘若一個人選擇做了碌碌無為的懦夫,那麼他這一生都將永遠無法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美好的人生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去理會周邊人的閒言碎語,也不要為現實環境的惡劣而作出妥協
  • 這才是婚姻最「實際」的評判標準
    真正愛一個人,是要用對方覺得愛的方式去愛ta,而不是你認為愛的方式……愛或不愛,只有一個評判標準截至目前,以「為我好」為名、試圖限制我的人多得數不清,真要仔細回想,哪一任男友沒說過,可是為什麼我那一次卻反應特別大? 世界上最愛說「我是為你好」的人,學名叫母親、俗稱叫媽媽。她到底會不會因為從肚子裡把你生出來就知道什麼對你最好,不得而知,可是當年她以「為我好」為名逼我去補習,貴森森的補習費是從她存簿裡領出來的;補得太晚回不了家,是她來接我的。不能否認的是,她對我很好。
  • 溫格:我只是一名僱員,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虎撲3月1日訊 溫格承認自己的未來並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我只是一名僱員。」聯賽杯決賽0-3負於曼城後,呼籲溫格下課的聲音再次出現。阿森納目前在英超排名第6名,落後領頭羊27分,足總杯已經出局,歐聯杯16強淘汰賽的對手是AC米蘭,聯賽杯原本是阿森納奪取冠軍的最好機會。但曼城摧毀了阿森納的奪冠夢想。
  • 《易經》: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下面四句話建議收藏!
    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悟透4個道理,越來越有福氣在我們的一生中,就如《易經》所說的,我們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尤其是悟透這4個道理,人生會越來越有福氣,人生逆風翻盤。1.施人之恩,不記於心。饑民抬頭看著他,說:「正因為不想吃你施捨的食物,我才蒙著臉走開。」原來,為了宣揚自己的善行,黔敖四處招搖,說自己給別人免費食物。結果,那些受了施捨的人,更覺得尊嚴掃地,無處自容,寧願餓死也不願受他的恩惠。
  • 見證合集【1】為丈夫禱告的妻子【2】我以為人生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他清楚地知道,這是 神在對他說話,在喚醒他的良知,他的脾氣開始有了改變。丁德仁:經過這次感動以後,讓我感覺到,我在態度上,我在行為舉止上,要像一個做丈夫的樣子,而不是說我去命令她,或者用話語去傷害她。讓我甘心樂意去服侍祂,讓我心裏面有愛,愛我的家人,愛我的妻子,所以我要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 神的國度裡是不可能的 ,是一定會改變的。
  • 《演員請就位》李誠儒質疑郭敬明評判標準,爾冬陞吃瓜表情成亮點
    《演員請就位》李誠儒質疑郭敬明評判標準,爾冬陞吃瓜表情成亮點文/聽歌打娛《演員請就位》節目自從開播以來話題度頗高,近日,因為何昶希在節目中飾演《陳情令》魏無羨一角引發爭議。關於導演在節目中對演員演技好壞的評判標準更是引發了爭議。
  • 郭德綱的「唯商演論」惹爭議,或許這才是評判相聲成功的標準
    相信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相聲不同於書本上的文字,照著念一遍就能逗大家樂,也是需要經驗和技巧的,而這些經驗和技巧是書本上沒有的,需要相聲前輩們耳提面命才能掌握紮實的基本功。雖然不能說有了相聲基本功就一定能成功,但相聲是不能缺少基本功的,一味地的否定是不合理的。
  • 《我是布萊克》:永遠不要將自己的人生交到別人手中
    這時候,你又因為心臟狀況惡化,不得不停止工作。失去了一切收入來源的你,接下來要怎麼辦?在《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這部影片中,主角布萊克就面臨著這樣絕望的處境。布萊克別無他法,只能去嘗試申請社會救濟。肯·洛奇(Ken Loach)導演的片子,一向以「新現實主義」著稱,總是會向觀眾揭開殘酷的真實,《我是布萊克》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