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自己「奶少」?你的評判標準可能從一開始就錯了

2020-12-22 莫寧嬰舍

在所有哺乳動物裡,似乎沒有哪種雌性擔心自己奶水不足,除了人類。牛媽媽從不擔心自己餵不飽小牛,她知道只要小牛過來吸吮,自己就能源源不斷地產生乳汁。貓媽媽也知道貓寶寶會過來找到乳頭,她只需要躺下給自己找一個舒服的姿勢就行。袋鼠媽媽是哺乳高手,她從來不掐表,她甚至進化出一個育兒袋,讓寶寶可以時刻和乳房親密接觸,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

狗狗也一樣|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人類媽媽對奶量的擔心往往從懷孕就開始了。產後的頭幾個星期更是重災區。調查顯示,有約 40% 的媽媽在產後頭三天就懷疑自己奶水不足,其中大部因此給寶寶添加了奶粉。有的媽媽一開始對自己滿懷信心,也架不住周圍的人你一句,他一句地質疑「孩子是不是沒吃飽」。量變導致質變,不出幾天開始自我懷疑,甚至因此不情願的提早終止母乳餵養。

導致媽媽懷疑自己奶水不足的原因五花八門:

孩子不停的吃手,是不是沒吃飽,我是不是奶少?孩子一會兒又要吃、一會兒又要吃,我是不是奶少?別人吸奶器吸出 100ml,我只能吸出 20ml,我是不是奶少?我生完孩子奶都不漲,我是不是奶少?寶寶吃我的奶,睡幾分鐘就醒,喝完奶粉就睡踏實了,我是不是奶少?……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這些都!不!是!判斷奶水是否充足的標準。在這世界上,只要方法得當,幾乎所有的母親都能有足夠的乳汁餵養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也有上述疑問,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各個擊破。

那些年,我們錯誤地判斷「奶少」的理由

01誤判一 軟趴趴=奶少

首先你要知道,乳房的工作核心並不是「倉儲」,而是「生產」。就好像評價一間好的餐廳,並不是看它攢下了多少剩菜,而是生意好+浪費少。

乳房並不需要脹鼓鼓的才能餵飽你的孩子。因為奶水和汗水、淚水的分泌原理是類似的——不需要提前攢好,只要有需求就會當場生成。乳汁生成的原理很簡單:當孩子在媽媽乳房吸吮的時候,就會通過乳房上的神經感受器喚醒乳腺細胞開始工作,乳腺細胞會當場開始分泌乳汁並擠壓出來。簡單點說,乳汁的生產是現吃現產、現點現榨的過程,分分鐘出爐,秒秒鐘新鮮。這就是母乳餵養的「最高境界」——不餵軟趴趴、一餵譁啦啦,也叫「供需平衡」。漲奶反而是供需不平衡的表現。

一擠就有|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然,也有很多媽媽在產後可能會遇到相反的場景,乳汁分泌不聽指揮,不一定伴隨孩子的吸吮而分泌,導致孩子不吃的時候會漲奶,孩子吸吮的時候乳汁的速度又跟不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磨合不夠。要知道,乳房和孩子,就好像餐廳和客人一樣,新開張的店總是要彼此適應一段時間才能完美契合。餵的越多,就能提供越多的磨合機會。因此,無論乳房是什麼狀態,媽媽都要「敢於餵奶」,堅持按需餵養,可能過不了幾周時間,供需就會趨於平衡,餵奶這件事就會越來越順。

擔心磨合過程中孩子沒吃飽?這一點在後面會講到。

02誤判二 總是用嘴找找找,小手咂得吧唧響=奶少

首先你要知道,寶寶吸吮並不是只為了「吃」。就好象你拿著手機,並不都是為了打電話。

圖片來源於網絡

「吸吮」這個動作承接的功能是很多的,尤其是對小寶寶。除了能讓孩子吃飽以外,吸吮還可以給孩子帶來一系列安撫效應,讓孩子感到 peace & love,這就是安撫奶嘴的工作原理。吸吮也被認為是孩子心理和智力發育的過程之一,能幫助小寶寶釋放壓力,尤其是 2 歲以內。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寶寶都有可能會想找個東西來吸一吸,或者直接吸吮自己的手指,「肚子餓」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家長需要多觀察,開動腦筋想。要是實在找不到原因,抱過來餵奶,讓孩子藉由吸吮乳房得到安撫,也可以。

此外,嬰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總是有那麼幾個「生長加速期」,往往會表現得特別難哄,還特別能吃。遺憾的是,寶寶不會把「生長加速期」這幾個字鑿在腦門上,所以面臨寶寶突如其來的頻繁吃奶和牛脾氣,家長的困惑也可以理解。正如前面說的那樣,無論是心理需求還是肚子需求,都可以通過餵奶「一站式」解決,而乳汁的產生會相響應孩子的號召,多磨合幾次,奶水就管夠了。

所以,放心,奶夠,只管喂。

03誤判三 吸奶器吸出來的少=奶少

首先你要知道,吸奶器和嬰兒是不一樣的。就好像機器軋的面和你媽媽做的手擀麵是不一樣的。

從移出乳汁的原理來講,吸奶器主要是通過抽吸造成奶瓶內負壓,讓乳房中的奶水壓力大於瓶內的壓力,從而移出乳汁。而嬰兒比吸奶器多一種方式,除了也能通過吸吮形成口腔內負壓,嬰兒還會通過機械擠壓乳房下的輸乳管移出乳汁,就好像中學化學課擠壓滴管那樣,把乳汁一泵一泵的移出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從吸奶器的使用細節來講,正確使用吸奶器需要配合媽媽的奶陣模式,選擇合適的罩口、合適的力度、合適的模式才能最大化吸奶量。這是需要學習的,而不是買來就可以用的。從吸奶器類型來講,醫用級別比家用級別能吸出更多乳汁,電動吸奶器比手動吸奶器在短時間內能吸出更多母乳,雙邊同時吸比單邊吸奶效率更高。所以在選擇吸奶器時,品牌沒有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看看是什麼類型,以及你使用的方法對不對。

因此,吸奶器評估奶量的標準是很嚴苛的。即使你使用醫用級別雙邊電動吸奶器、選擇合適的罩口、配合奶陣動態調整力度……滿足以上所有前提,在某個特定時間內,乳房的排空程度也只有真實產奶量的 70%。

所以,別讓這臺機器束縛了你。

04誤判四 兒保評估寶寶生長「不達標」=奶少

首先你要知道,兒保和兒保是不一樣的。就好像新東方和新東方(烹飪學校)是不一樣的。

都 0202 年了,一個合格、標準的兒保最起碼應該用連續的「生長曲線」來評估孩子的生長發育,而不是單純用體重的絕對值對照著某張表格來評估。對生長曲線的解讀,也不應該讀出「中等、中上、中下」的結論,而是應該看到整條曲線的趨勢,結合寶寶的智力、動作發育給出相應的評判。

如果從一開始就選錯了評判生長發育的標準,或者錯誤地解讀了生長曲線,那麼「不合格」就是個錯誤的結論,也就不用去懷疑「奶少」了。所以,靠譜的兒保很重要。

當然,自己通過學習掌握一些生長曲線的解讀也很好。

只要成竹在胸,就算一不小心被兒保誤讀了生長發育,你還可以盡情餵奶,忘記誤判叻 Ta;你系最迷人的,你知道嗎?

05誤判五 喝母乳睡得短,喝奶粉睡得久=奶少

首先你要知道,因為「吃不飽」而導致「睡不好」,這件事比較容易發生在成年人的深夜,不信你看看自己的外賣訂單。

事實上,絕大部分嬰兒都是睡得短、吃得頻繁。

在睡眠方面,嬰兒以快動眼睡眠(REM)居多,這種睡眠時寶寶的大腦呈現比較活躍的狀態,在某些方面甚至就像醒著一樣,因此非常容易收到外界的幹擾而驚醒。也就是說,正常的嬰兒睡眠,就是個「渣」。希望寶寶睡得久、睡得踏實,這聽起來比較像是家長的需求,而不是寶寶的需求。

從吃的方面來講,我們成年的胃有一個小號的甜瓜那麼大,吃的是固體食物,當然更扛餓,所以一天只用吃三頓。寶寶的小胃就那麼一丟丟大,吃的又是很好消化的母乳,因此少吃多餐才符合需求。而奶粉的餵養方式,大多數會用到奶瓶,奶瓶的流速過快,稍不留神孩子就會吃的過多,一口氣把自己撐到昏睡。表面上看起來是吃飽了睡踏實了,實際上這樣做會增加寶寶的胃腸道負擔,不僅容易造成吐奶,還會增加過度餵養的風險。

胃容量大小

所以,接納孩子正常的睡眠和進食特點,按需餵養就好。成年人才喜歡撐一頓然後睡一大覺,小孩子嘛都不要。

左邊跟我一起數尿片

在你右邊畫一道曲線

如果上述所有表現都不能用來說明奶量,那究竟要怎樣才能知道孩子吃飽了沒有呢?有且只有兩個關鍵點:尿量、體重

由於 6 個月內寶寶吃奶為生,並不需要喝水,所以量出為入,我們可以通過尿量來判斷寶寶究竟吃飽了沒有。尿量方面,有一個簡單易記的標準:出生第一天寶寶應有一次小便,出生第二天應有兩次小便,以此類推,直到出生第六天起,只要寶寶每天至少有 6 片打溼的尿布,尿色偏淺,就說明孩子得到了足夠的乳汁。由於大多數家庭都使用尿布溼,我們可以通過觀察上面的顯示線來判斷。只要尿液顯示線有線段由黃變藍(不一定要整條線完全變色哦),就可以視為一片打溼的尿布了。24 小時內有這樣的 6 片尿不溼,也可以視作寶寶吃飽了。提醒一下,通過尿量評估餵養是否充足有一個前提條件——別給寶寶餵水。否則水分也會變成尿液被排出,從而幹擾判斷。

體重方面,一個餵充足的孩子,前三個月平均每周的體重增長約為 100~200g,平均每個月的體重增長大約 400~800g。值得提醒的是,寶寶生長發育不是勻速的,因此,家長沒有必要每天測量,月子裡可以每周測量一次,出了月子每個月測量一次取平均值就可以了。此外,不同的寶寶之間生長發育也會有很大的差異,霍比特人的寶寶和綠巨人的寶寶很可能不會按同樣的速度生長。找到自家寶寶的生長規律才是王道,因此,推薦使用連續的生長曲線評估寶寶的餵養情況,更準確。

通過尿量和體重正確的評估寶寶攝入,希望有更多的家長能夠逃離「奶少」的魔咒。要知道,很多媽媽因為錯誤地判斷了自己的奶量,不情願的過早停止母乳餵養,令人惋惜。反之,得到鼓勵和正確支持的媽媽更能順利實現自己的餵養目標。餵養方式無關母愛,但希望媽媽們在做決定之前都能得到正確的訊息,這樣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註:本文來源 萬怡歐茜醫生,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保養「油」秋冬神助攻?Kevin老師:一開始可能就用錯了!
    秋冬到了,許多人會靠按摩來加強血液循環,不只讓氣色更好,還能增加肌膚的活力,尤其是「保養油」最是受到青睞,往往抹上臉後就開始「死命按」。但保養專家Kevin老師卻提醒,這很可能是大NG的動作!沒掌握好關鍵,不只沒效果、更會造成細紋跑出來!到底怎樣才是正確的方法呢?
  • 少拿自己的標準評判別人
    其實,評判他人是否「成功」,一直都是不少人的「業餘愛好」。平日裡,我們不難聽到身邊的人從各個角度對他人的境況品頭論足。在主流話語體系下,一個人是否「成功」,從來不是這個人自己的事。公眾往往認為:自認成功最多只能叫自信,大家公認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在這種觀念的引導下,我們常常不自覺地對他人加以居高臨下的審視,同時也常常會把自己放在被審視的位置上,並為此感到惶恐。
  • 星巴克拍一拍你,是時候開始「早餐自由」啦!
    「分享」清晨的時光,用最in的方式記錄下每日的它,也該在你每日的行程裡!每天10:30前供應,來星巴克約個15元起的早餐吧!14款高能早餐+3種口味現調蒸氣奶(原味、可可味、香草味)組合,專治各種起床難,也是是世界對你的美好回饋!
  • 「指南」如何挑選一款真正適合自己的手機?
    這個價位的旗艦機可能有 10 款,我們可以先篩選出自己喜歡的 5 款,做個表格,對比一下參數。你會發現各家除了處理器一樣,區別還是很大的。這些參數在官網上可能看不到,你得看數碼測評才能發現,不得不說 vivo 還是有點雞賊……對幾款手機的參數心裡有個數後,就應該去線下店摸一摸,玩一玩,看看有沒有「一見鍾情」的感覺。手機發展到現在,「性價比」已經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參數好」和「用的爽」已經不再是同一件事。體驗真的很重要很重要!這事很玄,小幫試著歸納一下。
  • 重溫TVB超驚嚇「露奶」場面
    重溫TVB超驚嚇「露奶」場面 本文轉自網絡 不代表本號觀點TVB限奶令  綜藝節目最受影響「限奶令」對與靠身材上位的各位「咪神」來說簡直就是斷米路,向來大受宅男喜愛的睇肉節目《3日2夜》率先稱為犧牲品,因為大臺講到明「唔聽話即炒」,為了保住飯碗,相信以後都會成為不能看的咪咪。
  • 女性最大的障礙是認為自己「髒了」
    這些是精神控制,但一定不是「愛上」,鮑某明提到的日久生情,不但不能證明他的無辜,反倒是證明了他的可怖。如果你認為小女孩「髒了」,「人小鬼大」,「心眼挺多」,那你就落入了他的圈套,尤其是年輕的女孩,千萬不要這樣想,任何這樣的猶豫都是給自己打開了一個縫隙,讓這樣的人有可乘之機。林奕含有一句話,「我原諒了他,因為這樣我才能活下去。」
  • 「樸樹」:一錯再錯的,這故事才精彩./ 點歌臺
    其實如果你去過樸樹的現場的話,你就知道其實樸樹的現場很不穩,但是樸樹吧,他把濃烈的情緒注入他的氣息裡,這種歌曲帶個人標籤化更重的操作,讓人的共情更明顯,然後其實你不是被樸樹的歌兒淪陷的,而是你自己的經歷。當樸樹一開始唱這個歌兒的時候,它在2003年發行的「生如夏花」,那麼已經18年之久了。當時樸樹很年輕,最開始放的也是他的專輯版。
  • 真相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這次檢測出的鐵含量超過中國標準的兩款產品,並沒有超過美國標準。對於嬰幼兒鐵含量的攝取上限,CODEX(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沒有制定上限,說「上限可能需要各國自己決定」。2. 左旋肉鹼不足影響代謝?其實沒必要!節目專家表示,左旋肉鹼是脂肪代謝過程中的一種物質。對於嬰幼兒來說,代謝功能還沒有成年人這麼完善,所以給寶寶添加一些左旋肉鹼,可以幫助代謝。
  • 「TED雙語演講稿」為什麼你總認為自己是對的 即使你錯了
    「TEDx2016」為什麼你總認為自己是對的 即使你錯了So我是說,你可能以為他們是在給他設套, 他們在故意地誣陷他。 但是歷史學家卻不這樣認為。 據我們所知, 這些軍官由衷地相信德雷福斯是有罪的。 這也就會使你感到好奇: 如果在只有微不足道的證據的情況下 我們就可以給一個人定罪, 那麼這對人類的思維來說意味著什麼?
  • 值得一看的幾部「律師電影」,一次性介紹給你
    親愛的朋友們,今天已經是臘月二十六啦,從上周開始,小編的朋友圈就已經開始了「看全國的法律人在全世界旅行」,也有許多法律人秀出了自己春節期間的充電書單
  • 100% 生牛乳,營養、安全又好喝,「囤奶日」買更划算!
    丁香家每月 15 號的「囤奶日」又如期而至了!  我們帶著補鈣好奶來和大家見面了,不知道你們最想買的是哪一款?  一頭牛純奶?珍澳奶粉?  還是補鈣能手特貝優?乳糖不耐人群適用的蔚優奶粉?  ......  別急,這些我們統統都有。  而且奶品新鮮,價格給力,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 從「對錯」到「利弊」,拼多多事件告訴我們的
    一千多年前的柳宗元問過類似的問題: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因為我對自己的定位不是「自媒體」,而是「連接者」和「價值提供者」。
  • 這位廣州的塔羅佔卜師月入三萬,卻說他「不信」塔羅牌
    奶黃包還熱情地幫我解星盤,講到中途他又從包裡掏出筆記本翻看,說星盤比較複雜,看自己筆記講才不容易錯,根本不擔心我覺得他不專業。 疑慮徹底被打消,是奶黃包表達了自己對塔羅佔卜有所懷疑的時候。 在他的眼中,「佔卜本質上是統計學,只是當時沒有現代的智慧,所以選擇了塔羅這種方式去表達。」
  • 70 歲的「神盾局局長」在《驚奇隊長》中「返老還童」了
    如果你是一個忠實的漫威影迷,一定記得,這並不是漫威第一次讓角色「返老還童」。在 2016 年上映的《美國隊長 3》中,我們看到了年輕時期的鋼鐵俠託尼・史塔克。當青澀稚嫩的託尼出現在熒幕上時,影迷們都沸騰了,因為青年託尼的形象看起來像極了重返 20 歲的小羅伯特・唐尼。有人猜測這是 3D 動畫合成的效果,也有人懷疑這是漫威找來的高仿替身。
  • 可能是你睡覺的「姿勢」錯了
    但如果你睡覺的「姿勢」錯了,那睡眠將會變成一場負擔……知乎答主:倩Sur(7.2 萬+ 贊同,中南大學醫學博士,醫學話題下的優秀答主)我們為什麼會需要這麼長的睡眠時間呢?這是因為人體在進行學習和工作活動後,大腦機能的損耗會遠遠超過其恢復速度,表現為疲倦,打呵欠,工作能力下降等。一旦功能消耗超過神經細胞的功能限度,大腦皮質就會出現保護性抑制。
  • 燕麥奶是一場中產騙局嗎?
    此後他僱用了自己的老朋友 John Schoolcraft 擔任創意總監,經過電光火石的頭腦風暴,兩人對 Oatly 燕麥奶的品牌定位和營銷方案有了全新的創意。Oatly 推出的「後牛奶一代」T 恤取得了廣泛年齡段人群的認同和打卡。
  • 蔡琴:從「恰似你的溫柔」到「哈利路亞」
    1990年3月,憑藉廣播節目「日正當中」及電視節目「第一現場」,同時入圍廣播電視金鐘獎「最佳廣播節目主持人獎」及「最佳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獎」;1996年加入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1998年,蔡琴首次出演舞臺劇《天使不夜城》。從2003年開始,她在各地舉行世界巡迴演唱會。截至2015年,共發行唱片50餘張。與此同時,還涉及廣播、寫作、電影、服裝設計、主持等領域。
  • 選個姐姐乘風破浪,你選「港女」鄭希怡還是「臺女」伊能靜?
    但其實一部分原因是伊能靜當時的表達有點詞不達意(她本人的目的也許真的沒有要貶低隊友而是強調自己面臨的處境很難罷了),另一部分原因則是姐姐可能以為這些話後期會被剪掉。就算不喜歡你這個人,面對面的時候還是會表現的禮貌得體,不會做出讓雙方尷尬的行為舉止。 而縱觀伊能靜在節目中的表現,大部分時候都是會選擇把自己真正想說的話「包裝一下」之後再說出來。
  • 「娘」,有什麼錯?
    看到這些話,你舒服嗎?有毒君不舒服,因為話中那赤裸裸的歧視意味快要將人淹沒。更可怕的是,這些話竟然全部出自於女性之口。第一句是《青春有你》的選手趙小棠在微博小號中發文稱自己的女經紀人太娘了,想給她一套組合拳。
  • 鄧超在美人魚飾演的軒少是「性無能」細思極恐的「美人魚」
    一條長這樣:這顯然是給「喜歡用下半身思考」的男人們出了一道世紀難題。一半是美麗的容顏;一半是性。不過,絕大多數男人哪怕違心,還是會選擇上半身是人的美人魚。因為,有勇氣選擇下半身是人的人魚,變相告訴別人,你要的只不過是女人的性而已。這太暴露獸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