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了色相/飽和度,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調整圖像的色彩?
【參考答案】
(1)我們可以用「色階」命令調整圖像高光區域和暗調區域的方法。
(2)可以利用「曲線」命令調整圖像的亮度和色調範圍。
補充:除了色相/飽和度,我們可以利用「圖像」菜單中的「調整」下的各項圖像調整命令來調整圖像的色彩。
2.除了用「色相/飽和度」能快速調整圖像的對比度,還有沒有更精確的方法?
【參考答案】
可以用「曲線」命令實現,在「曲線」對話框中,有色階、亮度對比度、閾值等多個命令的功能。曲線上可添加十四個控制點。拖動控制改變曲線的形狀可以調整圖像的色調和顏色。
3.描述「色相/飽和度」命令的作用和效果。
【參考答案】
「色相/飽和度」命令,當調整「色相」時,圖像的整體色調會有明顯而劇烈的變化,可由紅色變為紫色、藍色等色調;
當調整「飽和度」時,會增強或減弱圖像整體的色彩鮮豔度,若將「飽和度」調到最左邊(-100)時,整個圖像完全失去色彩變成「黑白灰」的形式,調整到最右邊(+100)時,圖像的所有顏色達到最豔麗的程度而失去自然真實的感覺;
當調整「明度」時,增強或降低圖像的明暗度,改變圖像的明暗度變化,與調整亮度不同,通俗的講「明度」是將圖像整體「加白或加黑」,向左調使圖像添加黑暗成分,好像夜幕降臨,向右調添加白色成分,好像霧氣茫茫的感覺。
4.採用了哪些教學方法,選擇其中的一種說一說這樣設置的好處是什麼?
【參考答案】
我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教學方法、講授法、小組討論法、自主探究等方法。
如:講授法,它是指教師通過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說明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適用於操作步驟的講解,而本節課《給衣服換顏色》屬於操作性的課程,其中有一部分概念性的內容,比如使用魔棒工具時設置的「容差」這個概念,我就用的講授法,使用這個教學方法,有助於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提高課堂的實施效率。
5.鞏固提高環節是如何設置的,這樣設置的目的是什麼?
【參考答案】
我採用的是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活動,請學生利用調整「色相/飽和度」命令,將男孩的衣服換成自己喜歡的顏色,討論交流操作的方法及步驟。通過自主探究活動,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班級裡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並積極思考:如何把衣服的顏色換成自己喜歡的顏色。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符合學科的實踐性特點。
6.班級一名學生,上課一直在用電腦做與本節課無關的事,且經屢次提醒後仍舊如此。對此,你怎麼辦?
【參考答案】
課堂學習是學習過程中最寶貴的時間,課堂上的不認真聽講會嚴重影響後期學習的進行。
首先,屢次指導後學生仍舊如此,我會以提問的方式,請該名學生回答問題,如果學生回答上來,我將運用教學機智,趁機請其繼續參與到課堂中來,比如小組討論時,請其組織本組討論活動;如果學生回答不上來,我於課堂上予以警示,提醒其認真跟隨老師的腳步走,如果學生仍舊不配合,我將請附近巡邏的教務老師將其暫時帶離課堂,以保證後續課堂的順利進行。
其次,在課堂結束之後,我會找到該同學了解情況,做通他的思想工作,告訴他寶貴的45分鐘的課堂時間是學習中最重要的環節。請其以後課堂上認真聽課,跟隨老師腳步。
最後,我會課下後續持續觀察該名學生的具體調整情況,看看後續是否還有這種情況發生;同時在閒暇之餘開展以寶貴45分鐘為主題的班會,在全班範圍內交流課堂認真聽講的重要性,從而力求所有學生都能課堂上積極聽講。
總之,在學生課前預習、課上學習、課後複習整個環節中,課堂的上課聽講是最重要的,這不僅是學生自學能力的檢測階段,也是重要知識點和難點的突破階段。因此,應當保證每一位學生的聽講。從而高效的完成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