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驚嘆的城楊人!叢志強教授朋友圈點讚:不可思議

2020-12-25 澎湃新聞

「今天回到寧波東錢湖城楊村看了一下,村民的作品不可思議,內生動力更是令人驚嘆,40多位村民一天沒休息,持續在做,神奇的『藝術賦能村民 村民振興鄉村』。」8月26日,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叢志強在朋友圈為城楊村村民和當地幹部點讚。

此時,距離叢教授暫別城楊村才過去半個多月。

(村中部分小景)

城楊村沒有辜負叢教授團隊的期待。

8月31日上午,甬派記者第5次探訪城楊村,碰到10多位身穿志願者服裝的人在城楊村清理環境,他們是來自東錢湖鎮的幹部和黨員。

(東錢鎮的幹部和黨員輪流前來參與環境清理)

「我是早上6點半從家裡出發。」志願者盧昌琴在鎮裡從事民政和社區工作,因工作關係,城楊改造前後她都來過,「變化真的挺大。」

東錢湖鎮副鎮長仇鳳花今天也是一名志願者。她說,從8月25日至9月30日,每周一到周五,東錢湖鎮幹部、黨員代表每天抽出半天時間,輪流來城楊村志願服務。「村民們很支持改造工作,有間房子裡有口廢棄的井,我們想把它恢復,找到村民對方當場就同意了。」

「謝謝你,那天辛苦了!」路過88歲老人楊玉利的家,她向張健民打招呼。

張健民是城楊村開發建設工作專班常務副主任,楊玉利感謝張健民幫她和鄰居們清理了一口廢棄古井。

這口古井曾是村裡人飲用水的來源,後來喝上水庫水,這口古井便廢棄了,一晃差不多有20年。

(廢棄古井變身)

前些天,老人們隨口提了一句,張健民記在心上,隨即找人給古井清淤,光清理的淤泥就有約1.5米深,六七個人忙活了3小時。

如今,這口古井恢復往日生機,流出了乾淨的水。

(亭溪嶺古道城楊村入口設了新的牌坊)

(亭溪嶺古道正在建設的涼亭)

在城楊村亭溪嶺古道入口,記者還碰到了滿頭大汗、拄著木棍下山的陳爾民——亭溪嶺上正在建造4個涼亭、2座橋,陳爾民是項目經理,單程走一趟要40分鐘。

記者看了其中一處,涼亭用的是老石材,古色古香。

「我們是5月份開始施工,爭取11月全部完工。」他說。

(天氣太熱,戴草帽、脖子上掛毛巾成了工作人員的「標配」)

行走城楊村,工人們忙忙碌碌,村中變化日漸增多:村中多處小景完工、溪邊欄杆正在油漆、山上休閒坐椅進入最後施工、打算開農家樂的村民正在改造房屋……

(上午10點多,工人的衣服已溼透)

看到59歲木工俞世君時,是上午10點多一些,他的胸口被汗水浸溼一大片。「每天早上6點半開工,一天要喝一熱水瓶的開水,洗兩次澡,中午一次、晚上一次。」

75歲陸國鎮是城楊村老年協會會長,和許多村民一樣,他也加入了施工隊,「最近村裡變化大,挺好。」

(許多工人一天要喝3瓶水)

8月31日最高氣溫33攝氏度,記者在村中行走僅1個多小時,衣服便已溼透——前些日子接近40攝氏度的高溫,工人們照舊施工不休。

「村民們想致富,想讓村子好起來,叢教授團隊的到來,點燃了大家心裡的這把『火』。」張健民曾是城楊村駐村「第一書記」,深知村中情況,在他看來,村民們參與村莊改造的熱情被激發了——

篾匠俞振飛14歲學藝,他從未想過自己有朝一日能用1500斤竹子編出一頂直徑約6米的「帽子」,還能用竹子編出7米高的「酒瓶」,這兩樣東西將成為村中地標級景觀,也成了老俞的驕傲;

(村民俞振飛的作品成了村中地標景觀)

自學木工的楊偉民造了臺小水車成了網紅,他說只要村裡有需要,他願意為城楊出一份力,打造一臺大型水車供遊客參觀;

(村民楊偉民製作的水車)

喜愛花草的村民孫紅微,將自己種的綠植無償捐給村裡公共區域美化,每天早晚兩次像照顧自己孩子一樣給綠植澆水;

(村民孫紅微給村裡捐花,還負責早晚澆水)

孩子回家,81歲的芬菊奶奶燒了一桌好菜,看到工作人員路過家門口,一定要留他們在自家吃午飯;

(村民芬菊奶奶請工作人員吃飯)

還有不少村民正在籌備開民宿、農家樂、奶茶店……

(準備開店的村民家)

記者準備離開城楊村時已是上午11點,一輛轎車從村道駛過,車裡的人對著張健民大聲打招呼,「張書記,明天我來當志願者!」

甬派客戶端記者 沈之鎣 實習生 劉亞雯    

相關焦點

  • 直播預告丨網紅教授與大學生走進城楊村,共話「泥土芬芳」
    今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叢志強所帶領的團隊來到東錢湖千年古村城楊,助力這座湖畔村莊打造國際旅遊村。 古村距東錢湖南岸6.5公裡,東鄰塘溪,西至橫溪,南到白雲寺,北至百步尖。有亭溪嶺古道、白雲寺等景點,一山、一寺、一樹、一橋、一道、一溪、一廟,「七個一」成為村民引以為傲的風景。
  • [新華社]叢志強:劃火柴的人
    [新華社]叢志強:劃火柴的人 來源:新華社 編輯:王夏韻他,就是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叢志強。貴州省宣布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之後,寧波電視臺記者在貴州省晴隆縣定汪村,採訪了正在當地開展課題實踐的叢志強。
  • 研究生、老手藝人線上「頭腦風暴」 城楊藝術振興鄉村網課開講
    1月14日下午,在東錢湖鎮城楊村的一間會議室,一群村民圍坐在大屏幕前,認真聽著駐村藝術家團隊成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張振馨、張莉苑在線授課。這是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叢志強團隊第二輪集中駐村行動的核心內容,也是一場腦洞大開的「藝術振興鄉村」的實驗行動。
  • 甬派五千字長文記錄「小褲腳教授」的真心用心...
    「小褲腳教授」行走鄉村,以美化人,破解「政府幹、百姓看」「來時熱鬧一陣子、走了回到老樣子」的困境,美了村容、好了村風、富了村民。「心中有愛,腳上帶泥,這樣的大學教授再來一打!」網友「家有小新新」留言點讚。「『小褲腳教授』真正做到了把論文寫在村民心坎上!」寧波市委常委、鄞州區委書記褚銀良由衷感慨。「他是新時代知識分子的楷模!」
  • 視頻專訪丨叢志強:劃火柴的人
    他,就是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叢志強。貴州省宣布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之後,記者在貴州省晴隆縣定汪村,採訪了正在當地開展課題實踐的叢志強。
  • "小褲腳教授"鄉村故事⑲ 研究生「大黑」的分組法
    「織夢坊」是「小褲腳教授」叢志強在定汪村重點打造的一處場景——這裡,將發掘村裡布依族婦女代代相傳的織布、蠟染和刺繡手藝,並將其往旅遊產品方向轉化,為將來定汪村成為旅遊「打卡地」做好準備。為了讓村民能意識到她們手裡的本事可是大「寶貝」,足智多謀的張莉苑動足了腦筋——她將這些婦女分成兩個小組,每個組都包含三類人:第一類,是對布依族織布和刺繡工藝從剪紙花到繡制全都會的「全能型藝人」;第二類,
  • 朋友圈點讚,是贊朋友還是贊內容?
    發一條朋友圈,隔半個小時就數一數有多少個贊——這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場景。 有時候一條朋友圈發出去,很久都沒有人贊,我們會反思,是我發的朋友圈內容不好,還是我和朋友的關係已經變得淡漠? 如果有一個朋友每天都為自己的朋友圈點讚,我們心裡會默默感動,原來他一直都在關注我,知道我全部的喜怒哀樂。
  • 【夜讀】珍惜朋友圈給你點讚的人
    很多人說,現在的微信好友越來越多,朋友圈裡卻只剩下了「點讚之交」:平時不怎麼聊天,躺在列表的最底端,只有偶爾收到系統發來被點讚的提醒才意識到有這些人的存在
  • 珍惜朋友圈中,給你點讚的人
    也許是很多人越來越不愛發朋友圈了,過去的時候,發朋友圈的人,樂此不疲的在朋友圈中,與朋友們互動;而現在,朋友圈大了,願意點讚的人,卻越來越少了。珍惜朋友圈中,給你點讚的那些人。點讚,是一種認可有人說:給你的朋友圈點讚,有時候不僅僅是因為你發的這條朋友圈,更多的是因為你這個人。給你的朋友圈動態點讚,是一種認可。
  • 珍惜朋友圈裡給你點讚的人【美文】
    有的時候你都快忘記自己列表裡還有這個人了,他突然又發了條朋友圈,向你宣告他的存在。尷尬的是,他卻從來沒給你點過一次贊,就像屏蔽了你的朋友圈似的。也有許多人越來越不喜歡發朋友圈了。以前朋友圈裡都是朋友,你分享了一些動態,他們很快就會給你點讚評論,和你互動,不亦樂乎;但現在朋友圈大了,願意給你點讚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 珍惜那些朋友圈給你點讚評論的人
    因為對於現代人來說,身體和靈魂大多數時候都處於一種自我緊繃的狀態,所以很多時候,動動手指就能做到的朋友圈點讚和評論,都不一定願意去做,我們真的應該珍惜那些朋友圈給我們點讚評論的人。而那些朋友圈的點讚和評論卻可以幫助我們緩解這種孤獨,一個小小的點讚,一句簡短的評論,傳遞出的是一個「我在」的信息,當你發現,不管多久沒有聯繫,不管你的生活有多麼忙碌,你的朋友終究沒有忘記你。
  • 十二年過去,楊教授終於成為了電視劇中的反派
    時代在變,楊教授的熒幕形象也在變,不變的是人們對個人自由被剝奪的恐懼。白大褂、一絲不苟的油頭、能從眼眶裡瞪出來的眼珠子,這是7月20日剛上線的網劇《穿越火線》中楊教授的形象。前日《穿越火線》的豆瓣評分解禁,分數維持在7.9,除了製作水平在國內網劇裡屬於不錯外,劇中楊教授的話題性也帶來了不少輿論加分點在該段劇情中,主角肖楓的朋友被其父母強行綁去了網戒中心。為了救出朋友,肖楓也來到這裡籌備「越獄」計劃——而擔任「獄長」的反派角色,自然就是楊教授了。作為一部電競題材的網劇,《穿越火線》很多情節以搞怪為主,網戒中心這段戲也不例外。
  • 十二年過去,楊教授終於成為了電視劇中的反派
    白大褂、一絲不苟的油頭、能從眼眶裡瞪出來的眼珠子,這是7月20日剛上線的網劇《穿越火線》中楊教授的形象。>前日《穿越火線》的豆瓣評分解禁,分數維持在7.9,除了製作水平在國內網劇裡屬於不錯外,劇中楊教授的話題性也帶來了不少輿論加分點
  • 吳宣儀點讚與傅菁的投票,楊超越被賣貓的人刪好友,沈月出遊踏青
    4月8日,吳宣儀在微博點讚與隊友傅菁的口紅大片對比投票,隨後又取消點讚,引起網友熱議。粉絲紛紛猜測:是工作人員點的,不是吳宣儀本人所為;也有粉絲表示:可能是手滑,放過吳宣儀吧!和隊友對比誰的大片更好看,確實不應該,或許是為了緩解尷尬,吳宣儀很快在微博分享了一組口紅大片的花絮照並配文:「關於一些花絮。」照片中,吳宣儀身穿黑色抹胸緊身裙,露出香肩鎖骨,腰肢纖細。
  • 令人驚嘆的逼真人物肖像畫,我第一個服了!
    乍看之下,觀眾可能會認為丹尼爾的作品是照片,因為它們具有令人驚嘆的逼真效果。但是,我們對他的一幅畫看得越久,我們就越意識到它們只是我們世界的一部分。 「我對各行各業都感興趣,對每個人都感興趣,」這位藝術家曾經解釋過他對題材的選擇。「有些人可能被認為是傳統意義上的美麗,而另一些人可能不是,而且每個人都在其中。」
  • 令人驚嘆的世界七大奇蹟
    4/22近日,俄羅斯一個航空拍攝小組拍攝的一組令人驚嘆的世界七大奇蹟全景圖,畫面絕美,蕩滌人心。5/22近日,俄羅斯一個航空拍攝小組拍攝的一組令人驚嘆的世界七大奇蹟全景圖,畫面絕美,蕩滌人心。6/22近日,俄羅斯一個航空拍攝小組拍攝的一組令人驚嘆的世界七大奇蹟全景圖,畫面絕美,蕩滌人心。
  • 為什麼你的朋友圈越來越少人點讚?
    晉級後,蛋總對norah講了一番話,他說喜劇演員不要給人那麼大的壓迫感,知道你很優秀,也知道你在上海過的很好,但是就是不要給群眾太大的壓迫感。講完以後我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你有沒有發現,有很多人的朋友圈每一次發出來都是經過精心編輯的,永遠精緻的妝容,永遠十八層濾鏡下完美的一切。出去吃個飯,吃飯前拍照半小時,P圖半小時,發出來朋友圈點讚的人卻越來越少。為什麼呢?
  • 《穿越火線》楊教授是誰演的 楊教授原型是楊永信嗎長得好像
    近日,網劇《穿越火線》正在熱播當中,其中戒網癮中心的楊教授讓人毛骨悚然,實在是太可怕了!劇中楊教授是誰演的呢?楊教授的原型是楊永信嗎?這兩個人長得真的是很像啊,一起來看一下。穿越火線楊教授是誰演的網劇《穿越火線》的最新劇情當中,阿明被父母送到了戒網癮中心,肖楓等人知道消息之後假扮網癮少年進入戒網癮中心,在這裡遇到了戒網癮中心的楊教授,劇中楊教授的表情可謂是十分的誇張,特別是奸笑的模樣讓人毛骨悚然,被觀眾稱之是靈魂深處的表演,代入感極強。
  • 朋友圈為你點讚和回復的人,去哪了
    當你點開微信時,除了回復必須回復的消息後,不知是處於好奇,還是習慣,莫名就會點開朋友圈去看看,今天自己的朋友圈有什麼人更新了動態。如今的朋友圈有沒有一種感覺----凝重!通訊錄朋友幾乎都在增加,朋友圈信息量越發少,只有那些孜孜不倦的商業廣告映入你的眼帘。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著你。友圈每天點擊量有幾十億次,甚至達到百億次。
  • 能給你朋友圈封面點讚的人,才是真愛!
    朋友圈封面還透露了一個人的職業與階級。前幾天,網上瘋傳《王者榮耀》今年給員工發了100個月的工資當年終獎,朋友圈裡的一位新聞工作者轉了這條小道消息後,淡淡地說了兩個字「呵呵」。點開他的朋友圈主頁一看,封面是一個搬磚的小孩,高冷的自我簡介一看就是苦命人家——「寫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