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暴力美學電影為什麼這麼強勢,看完《花火》你就知道了!

2021-01-09 娛樂不正經

《千年女優》

第一部是《千年女優》今敏大師的傑作,講了一個女演員從少女到老年拍電影的歷程,以下每張圖都是她,她在不同電影裡扮演的角色。她成為演員後,演了很多不同的角色,每個角色都在奔跑,追尋,這是片中角色的設置,也是她自己內心想法的展現。為了找到19歲遇到的那個讓她一見鍾情的人,她跨越電影和現實,堅定的堅持著自己的信念:我一定要再見你一面,我的愛人,我一定要找到你!這個片子的剪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電影和現實的交叉,片中人物和女演員本身想法的交織,共同講述了女主角的一生,把她對愛的執著拍成了她一個人的史詩,表現手法燃爆了。

《藝術家》

《藝術家》2011年的片子,卻是一部默片。以無聲電影來展現有聲電影的發展歷程,這一思路非常巧妙。影片看似在講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實際卻是用電影的發展來串聯整個故事。在影片中,能看到屬於30年代的浪漫故事,能看到有聲電影誕生的曲折歷程,能看到為電影發展作出不懈努力的前輩們。他們是真正的藝術家。這是關於電影的電影,也是關於藝術的藝術。

《喜劇之王》

星爺的《喜劇之王》,最愛小人物的奮鬥史,最終又歸於平淡!星爺本身的經歷加成!與張栢芝的愛情真的是平淡又真誠!主角演不了的不甘!!這是一部我一個人靜靜的完整看了不下20遍的影片!雖然星星的戲喜歡用誇張手段,但那也是為了喜劇效果和突出人物性格!!可能很多人會推薦《大話西遊》,哎,可惜不是我的最愛!

《洛奇》

史泰龍《洛奇》,這個可能有點冷門,而且還是70年代的電影,場景布局什麼的比較簡單,但是劇情真的勵志,沒辦法,我就是被感動了!尤其最後洛奇伴隨著音樂站起來的時候,真的,我落淚了,這電影還有一個好的地方就是對洛奇女友Adrian及兩人關係的刻畫,最後洛奇比賽結束,拜訪什麼的都不管,只在呼喊Adrian的名字!這個真的很多遍,不下20遍吧!

《殺死比爾》

《殺死比爾》看到這個鏡頭應該是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的動圖,這部豆瓣評分8.1,爛番茄新鮮度85%的復仇影片,雜糅了中國功夫、日本武士以及動畫等多種元素,這部電影個人覺得能將多種元素巧妙的組合在一起的重要因素就是導演對於光和影的運用。雖然整部影片充斥著各種暴力血腥的鏡頭,但是導演採用了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讓你不會一直看著覺得煩膩,反而會期待下一次的鏡頭會是什麼樣。

如果有心的話可以將整部影片的上帝視角全部展廳截圖看看,大多都是左右構圖或者中心構圖,讓觀眾不自覺的將自身融入到緊張的戲份中,再配以個性的背景音樂,讓整部電影有張有弛。

《花火》

《花火》其實我也很喜歡暴力美學電影,我可以給你分享幾部。都非常值得一看。《花火》是一部島國有關犯罪的暴力美學劇情電影,名叫西的人是電影的主人公,圍繞他發生的事所產生的劇情。還清楚的記得那麼幾句影評。人間開始絕望,上帝才開始歌唱』。就單單從這句影評都對這部劇充滿了無限的好奇感。這部電影也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看完能給自己一些生活的啟示。

如果你喜歡那種簡單而精彩的電影,那麼這部劇肯定是你的不二之選!讓我們明白了現代社會下的中年危機。還有一部暴力美學電影就是韓國的劇情動作片—《黃海》,把罪惡和絕望演繹得淋漓盡致。劇中主人公為了讓自己的妻子到韓國工作,自己不惜借了六萬元,他每日只能用酒精和賭博來麻痺自己,一天,在債主的介紹下他認識了棉先生,後面他倆又策劃了一場陰謀。

有時候乏味的生活是應該看幾部電影來讓自己有更多的思考。

相關焦點

  • 花火:北野武的暴力美學
    〈花火〉暗合了日本民族傳統生命意識中的「櫻花情結」,短促而絢爛的美麗,也是一種危險的美麗。二、喜歡北野武片子裡的沉默,北野武把喋喋不休的臺詞當作不負責任的敷衍,這一點甚合我意,所以我平時在選擇看《低俗小說》或《花火》時,我總是偏向《花火》。
  • 北野武的極致暴力美學電影合集:《花火》《座頭市》《極惡非道》,附全部資源
    北野武既有《菊次郎的夏天》《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壞孩子的天空》等等青春溫情之作,除此之外,北野武在電影界那個最明亮的標籤,是暴力美學。 他的電影作品,大多數是暴力的形式展現,以一種殘忍的方式,去完成電影戲劇的美感。今天就來盤點一下他的暴力美學電影。
  • 低俗小說,看完你就知道為什麼大家都在吹捧昆汀的暴力美學
    《低俗小說》是一部上映於1994年的電影,稍微對電影有點了解的都知道,這一年可以說是世界經典電影的元年,誕生了許多口碑極佳的電影。除了《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阿甘正傳》這些耳熟能詳的電影,還有就是波蘭電影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著名的《藍紅白三部曲》。
  • 北野武的暴力、溫情、與自戀——《花火》影評
    最後,西佳敬陪妻子做一次沒有歸途的旅行,在海邊,自己動手選擇了人生落幕的方式。每個抖M的女孩兒都會愛上的酷大叔北野武(好像有哪裡不對)套話結束,言歸正傳。日本電影看的不算多也不算少,給我印象最深的觸動最強烈的應該就是北野武。在日本導演裡也許找不到第二個如此任著自己的想法,自由奔放地創作的導演了。
  • 《花火》:從北野武的暴力與溫情的矛盾中,看懂生命的意義
    在暴力黑幫和警察朋友的追蹤下,帶著妻子開始了沒有歸途的溫情旅程,最後自殺在海邊。暴力與溫情、愛與死亡、生存和毀滅交織在電影中,電影對話極少,很多時候畫面像是靜止。同時北野武還別出心裁地將自己的繪畫作品運用到鏡頭裡,對電影畫面的豐富和調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篇文章我將從北野武的鏡頭運用,人物塑造、主題呈現來談談北野武的經典之作《花火》的藝術魅力。
  • 看了這部電影,我才真正了解了北野武丨1.18《花火》
    北野武的電影融合了血腥暴力與戲謔幽默、深沉憂鬱與天真爛漫,並體現出高度的藝術自覺。要說用一部電影了解北野武,幾乎毫無疑問是《花火》,這是最能代表北野武個人風格的影片,也是他電影美學的極致。也有默默的溫情。
  • HANA-BI(花火)北野武 ——北野武:雖然辛苦,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是否也一樣:常常看完了,才恍然覺得,誒,這不是我之前看過的麼?對於書是這樣,對於電影,亦然。
  • 昆汀·塔倫蒂諾與他的暴力美學
    美國的「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中,動作設計、畫面色彩以及音樂音響上不同的表現手法體現了電影中暴力美學的魅力,所展現的藝術是那樣的深刻和富有感染力,其暴力鏡頭與誇張的表現手法也滿足了許多觀眾的觀影需求,是藝術與商業的完美融合 。為什麼許多電影熱愛暴力?
  • 盤點北野武9部電影,他是如何用暴力美學手法,詮釋溫柔的壞蛋的
    盤點北野武9部電影,他是如何用暴力美學手法,詮釋溫柔的壞蛋的?北野武這個人即便不說話,光就一張臉擺在那兒也是有味道的。那神情總讓人無法猜透,這傢伙下一刻究竟會出手還是張口,是會做出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事,講出一些讓人無法預料的話,還是忽然搞笑起來,下面跟著小編一起,盤點他所執導的9部電影。
  • 「暴力美學」導演的封神之作:電影《變臉》背後,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秘密組織專門為富人整容,讓富人換張臉,重新開始第二次人生。「這個構思太酷了。」看完電影後兩人你看我,我看你,突然蹦出一個點子:要是寫一個故事,講黑幫大佬和警察互換身份,通過整容讓好人變成壞人,壞人變好人,一人愉快享受,一人痛苦無間,如何?這就是《FACE OFF》劇本最早構思的由來。
  • 史上經典暴力美學丨電影推薦:五部暴力美學電影
    不要用專業眼光去審視電影,每部電影都有可以挑剔的地方,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是否能引發你的心理活動英雄本色(劇情 / 動作 / 犯罪)作為少數國產優秀暴力美學電影之一,影片並不需要多麼複雜的炫技,動作簡單但是純粹,拍攝於最好的港片年代,警匪片裡難得的作者電影。
  • 北野武的電影美學巔峰《花火》
    北野武的電影和久石讓的音樂相輔相成,在國內他最廣為人知的電影是《菊次郎的夏天》,國際上獲得更高成就的是這部《花火》,這是日本第三部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獅獎的電影。電影通過對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關係,探討了生死這個哲學命題。
  • 全球十佳黑幫電影,暴力美學的巔峰之作,尤其是最後一部!
    本片的三個結局裡我最喜歡他被擊傷後逃離,你呢?3、《新世界》;韓國電影總是不乏好片,《新世界》個人認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感覺這才是真正的信任關係,一方面出任你為臥底,另一方面用別的臥底監視你。面對黑幫的大佬一個個倒下,自己的勢力一部部擴大,幾乎沒人知道李子成是警察。很欣賞結局,善惡一念間,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 從《殺死比爾》和《被解救的姜戈》,淺析電影中「暴力美學」
    在一部電影中如果同時出現荒誕、暴力、黑色幽默、血腥這些標誌,你第一時間會聯想到什麼?是的,沒錯,答案就是「這部電影的導演是不是昆汀?」昆汀·塔倫蒂諾,美國著名導演,曾執導過《危險關係》《低俗小說》等一眾電影,昆汀的電影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那就是電影的全片幾乎充滿了各類暴力元素。也因為如此,在大多數的影迷心目中,昆汀被封為了「暴力美學」的開山鼻祖。
  • 暴力美學爽到極致的10部電影,你看過幾部?
    ​暴力美學, 最通俗的說法就是,將暴力的動作場面儀式化。 暴力和美往往是相悖的,但有些電影卻可以將兩者相融合,刺激感官的同時又不缺乏美感。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10部暴力美學電影。《殺死比爾1》昆汀玩的最嗨的一部電影,看這部電影時候不必糾結什麼所謂的內涵,只要爽就可以了。精彩的配樂,暢快的殺戮,組成了一部暴力美學的經典之作。我第一次知道殺人可以這麼簡單,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 絕美至死,暴力至上 暴力美學電影推薦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後開始流行,延續至今,此詞有了它約定俗成的特定含義:指電影中針展現對暴力而來的形式主義美學,導演通過發掘在槍戰、武打動作、殺戮或其他暴力場面中的特殊美感展現不同的暴力,並將這種形式美感發揮到美麗炫目的程度。此外,導演還會刻意以暴力、血腥的鏡頭或者場景來營造一種令人刺激難受的視覺效果。
  • 電影《王牌特工3 源起》:暴力美學的王者,非它莫屬!
    在開篇的時候,感覺還是應該要和大家說說「暴力美學」這個概念。首先很多人會把暴力等同於暴力美學,其實這是兩碼事。暴力首先是貶義的,是一種電影鏡頭成就元素,而暴力美學,則是一種電影修飾,這是一種已經可以升華到哲學和藝術範疇的暴力詞彙。可一說到暴力美學,很多人都會把一些看似有無反正含有暴力血腥的作品,就都冠以暴力美學的著稱,但這是不對的。
  • 暴力美學大師昆丁電影十一部曲
    相信看過昆丁導演電影的人都知道,昆丁是美學大師,暴力美學大師,非線性敘事跟話癆劇本是他的特點,斷手斷腳是常事,不要錢的血漿,有仇必報的江湖,都構成昆丁獨特的暴力美學 。昆丁導演拿各種獎拿到手軟,奧斯卡、華鼎獎、金球獎、金棕櫚等....... 下面就來介紹暴力美學大師昆丁的十一部電影,以下介紹的影片血腥、暴力,*情,不喜歡的清純人們自動迴避。
  • 日本電影《花火》,當正義無法壓制憤怒時,是選擇忍受還是暴發
    北野武執導的影片頗多,但我個人覺得今天要介紹的《花火》可列為他的代表作之一。很難想像這是部拍攝於二十年前的影片,其鏡頭運用、畫面色調、情節推進,直到現在看來都依舊個性爆表。可能正是因為如此,該片在1997年斬獲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等諸多獎項。《花火》是十分具有北野武典型性的電影,電影情節簡單到一目了然,意境卻足以拔高頂尖。
  • 【電影推薦】4大暴力美學電影導演,11部暴力美學電影
    沒事,「影評也瘋狂」微信公眾號做你的專屬電影推薦師,看好片不費腦,讓你盡享光影樂趣!!!暴力美學, 最通俗的說法就是,將暴力的動作場面儀式化。(五)《殺死比爾1》四段不同風格場面的打鬥詮釋,布景、光影處理,色彩、視點、黑白掩蓋血腥……充分而自信的展示了昆式暴力美學,高潮段落逆向而行,沒有加快節奏剪輯,而是越來越慢,以慢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