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聽說過「找不著北」這句話,但不知道準確的意思。
當年上學時,地理老師說:「因為北極星在地球的正北方,人在迷路時一般會通過尋找北極星來確定方位。說找不著北了,就是找不到方向了。」他還說:「一個人如果站在北極點上,是找不到北的!」
就為這,我曾經在無數個夜晚仰望星空,尋找那個七顆星星組成的「勺子頭」。
而語文老師說:「北,二人相背。其本義就是背離,引申為敗走,敗逃。」他又說:「找不著北了,就是事情沒有頭緒,暈了頭。」
參加工作後,曾經因為工作出錯被領導批評:「怎樣啦?最近是不是忙昏了頭,找不著北了?」
總之我認為,所謂「找不著北」,就是形容一個人腦袋瓜不大清醒,看問題有些糊塗,辦事情缺少章法。
但這句話也讓我認定世界上肯定有一個真實存在的「北」。多次暗下決心,這輩子一定要去看看那個真正的「北」, 這種想法隨著年齡增長愈加強烈,終於在2020年的最後幾天如願以償。
我是在結束了內蒙古根河市的旅遊後,開始「尋北」之旅的。朋友指點:沿著根河到北極村的324公路,一路向北向北再向北,直到再也沒有路了,就找到北了。
懷著一顆好奇之心,我和朋友清晨五點出發,長途跋涉7個小時,下午一點,車子終於駛入北極村寬闊的的迎賓大道。
北極村是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漠河鄉的一個自然村,位於大興安嶺北麓,坐落在黑龍江上遊南岸的七星山腳下,東西南三面環繞著連綿的青山,村子外有大片的樟子松和塔松林,全村二百來戶,一千多口人。它依山傍水,靜溢清新,民風古樸,景色怡人,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和保存完好的生態環境。煙波浩渺的黑龍江從村邊流過,對岸是俄羅斯阿穆爾州的伊格那思依諾村。
北極村因為地處我國領土的最北端,一直冠有「中國北極村」的盛名。這裡常年積雪,夏天只有短短的半個月,以北極光和極晝現象聞名於世。每年夏至前後,一天24小時幾乎全是白晝。午夜向北眺望,天空泛白,西邊晚霞未逝,東方朝暈又起,象傍晚,又象黎明,國內外遊客紛至沓來,欣賞這美麗自然景觀,在這裡找北、找奇、找美、找冷、找純、找靜。
進得村來,滿眼是「北」,北極村裡的一切都是中國的「最北」。最北客運站、最北海事局、最北水文站、最北汽車站,最北時裝店,最北郵局、最北銀行、最北小學、最北餐廳,最北食堂,最北哨所、最北人家、最北理髮店、最北土菜館、最北沼澤、最北界碑、最北奇石店,還有最北衛生間。
在若干最北中,中國最北郵局實在是可圈可點。北極村郵局始建於1953年,坐落在村中最繁華的地段,郵局只有七女一男八名工作人員,每年接待兩百多萬來此找北的遊人,創造400多萬營業收入,僅明信片一項就達到200多萬。遊客在這裡可以寄出「中國最北的郵局」的一張明信片,證明自己來過北極村,若干年後拿出來看一看,這也是一份彌足珍貴的回憶。
中國最北觀光塔,高58米,是中國北極標誌性建築。乘電梯上至頂層,北極村全景和江對面俄羅斯風光盡收眼底。黑龍江晶瑩剔透,曲折而下,兩岸風光絢麗,景色秀美。導遊姑娘說,對岸的俄羅斯村莊叫做伊格納西諾村,房子少的那一邊叫西村,房子多的那一邊叫東村。那個藍色屋頂的是村長的家,小村比較簡樸,與北極村樓房林立不可相比。
北極哨所是邊防部隊設在我國最北邊境線的瞭望哨,它是我國緯度最高的哨所,戰士每天沿邊境巡邏。這裡生活條件艱苦,每年冬季有8個月之長,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52.3度。中央電視臺每年春晚都會播放北極哨所的邊防官兵向全國人民拜年的畫面。對岸那個帶紅色屋頂的是俄軍哨所,有兩個俄國士兵在執勤。
站在「中國最北一家」房前拍照,有一種無比親切的感覺。這兒的房屋木頭全在牆外邊,顯得古樸、簡潔、溫馨、舒適。主人正在忙著,一臉的快樂和滿足。
在北極村,我真正體味到了「北」的魅力!北極村雖然只是個村莊,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特殊的地理位置賦予這普通的邊境小村以特殊的魅力。我非常佩服這個小村的當家人,在20年前,以獨特的眼光,對這個小村的發展做出了如此的設計。
這還不是中國的最北點。向著西北方向繼續前行,經過一排排木質的農舍,走過一塊塊已經收割的田地,這是通往叢林深處的一條木板路,由吊橋、木板組成,蜿蜒曲折。
一路上看到,以歷代書法家字體所雕刻的「北"字,在木棧道兩旁隨處可見。有的寫在樹上,有的刻在石頭上。從古至今,幾乎包攬了所有能找到的名家書寫的「北」字。看著品著形態各異的「北」字,二十分鐘後,一個「最北點」的指示木牌出現在眼前,我們走到了中國最北端的江邊廣場。
廣場北面矗立著「神洲北極」大石碑,石碑身後就是煙波浩淼、冰雪覆蓋、形似巨蟒的黑龍江,江對岸是俄羅斯的阿穆爾州,對面俄羅斯秀美的山川清晰可見。
國界138號界碑是中國最北的界碑,界碑坐落在黑龍江南岸幾十米處,遊客可以在界碑周圍任意活動。我按照藏傳佛教轉山、轉水、轉塔的傳統,圍著界碑虔誠地轉了三圈,誠心祈禱祖國強盛,國泰民安。
一塊巨大的巖石直立在廣場的邊緣,巖石上面鐫刻著五個剛勁有力的紅色大字「我找到北了」。我深深的舒了一口氣,終於不虛此行。同時又心緒難平,湧起一股深深的遺憾。
眼前的黑龍江在清朝之前還是中國的內河,自清朝1858年籤訂《璦琿條約》後,黑龍江成為中俄的一條界河。江對岸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有著廣袤無垠的黑土地、美麗富饒的原始森林,1858年前屬於中國。如今被沙俄划走一百萬平方公裡的國土,留給我們的只有望洋興嘆與扼腕嘆息。我真的找到北了嗎?這裡原本不是中國的最北端。
遠離都市塵囂,身處祖國邊陲,眼望對岸江山,不禁思緒萬千。大江就是國界,是不可隨便逾越的紅線。看著另一個國度,想想不同的政治家、哲學家給國家的不同定義,儘管各說其詞,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一個完整的地球,被分割成了若干個政治領地。如果人類進步到國家消亡,那麼無論高山還是河流,所有人都可以隨心跨過,那時我們就可以繼續向北,去尋找真的北了。
回到北極村,廣場有人售賣冰糖葫蘆,每根15塊,做一回人傻錢多的遊客無妨。北方的冬天,室外就是天然冰櫃,但凡有水的東東,都被凍得硬硬的。冰糖葫蘆跟蒜頭一般大,牙都快咬壞了才啃下來。再來一根冰棍、一個凍梨、一個凍柿子,冰涼爽口嘎嘣脆。
北極村有一個很值得看的就是那裡的星空,每到夜晚整個天空如同有鑽石珠寶鑲嵌著一般,這麼光彩炫目的星空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來此處拍攝,他們不畏懼嚴寒,只為了拍攝出美麗的夜空景象。我算是葉公好龍,也跟著折騰了一番。
至於北極村最負盛名的極光,出現是偶然的,沒有辦法預告,而且一般在夏季出現,但是也不代表在冬季就不會出現,而且很可能會出現在凌晨的時間,而那個時間大多數人是在睡覺,所以能否看到極光很大一部分得靠運氣。但是這個景象的確是美不勝收,而且北極村是我國唯一能看到極光的地方。
清晨的北極村,一派極寒之地小村落的模樣。旭日初升,嫋嫋炊煙,陽光斜斜划過天際,把人的影子拉得長長的。陽光照射在北極村家家房頂那潔白的雪上,景象真的是美輪美奐。
沿著北極村最美的雪地公路,走進寂靜無聲的林海,呼吸著一大清早的冷冽空氣,站在「元寶山」山頂的那一刻,眼前呈現出來的,便是中俄兩國大片的林海雪原。
地理學坐標上找 「北」容易,人生教科書上找「北」很難。回望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找」的過程。由「找不到北了」,進而「找到北了」,是讓人不斷去破解的命題。我找到北了!這種驚喜,不僅僅只是一種地理概念上的驚喜,而更重要的是人生觀的覺醒。
人生在世,總有找不著北的時候。人生的迷茫,是痛徹骨髓的。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自鴉片戰爭開始,很長時間處在找不著北的狀態。或者自己人打得一塌糊塗。或者被入侵者打得暈頭轉向。民族的希望在哪裡?多少仁人志士曾經「望盡天涯路」。
是中國共產黨人,經過「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探索,終於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正信心百倍地向著民族復興的方向前行。中國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目標明確,步履堅定。中國人終於找著北了。
一個人活著,要正確找到「北」,需要智慧。智慧不僅僅是一種才能,而是一種覺悟、一種胸懷、一種眼光。只有智慧的人,才能把腦袋放在自己的肩膀上,才能用自己的腦袋想問題,才能如《滾滾長江東逝水》中唱的那樣:「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每次到達一個目的地,總會有一些複雜的心情湧上心頭。沒到的時候,一切的心都在終點。而當到達終點之後,才發現一切都在來的路上。最美的不是終點,而是到終點的過程。而我們在奮力向前的時候,卻往往容易忽略這一部分,總想去觸碰那些還未得到的遠方,當到了遠方才發現,最美的景色是在去遠方的途中。
終於找到北了!有生之年,一定去一次地球的北極,看看那個真的找不到北的地方。
(2020年12月31日)